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通过6种除草剂在杂交桑树上的喷施和家蚕的毒性试验,结果表明:克无踪、盖草能、草甘膦适合在草本化桑园施用,给家蚕添食喷施除草剂的桑叶,对就眠率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但以骠马的影响为最小。  相似文献   

2.
10种国外新农药对家蚕的毒力及残效期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介绍了10种进口农药对家蚕的毒力和残效期。结果表明:10种农药对家蚕都具有很强的毒性,农药对家蚕的触杀毒力、残效期和中毒症状因农药品种不同而有显著差异,家蚕对农药的抗性因农药浓度和龄期大小不同而异。  相似文献   

3.
本文用14类共25种常用除草剂为研究对象,对家蚕品种白玉×秋丰的中毒情况:急性毒性测定、残毒期测定、中毒症状观察等中毒情况进行了毒性等级区分和风险评价。试验结果表明,在25种供试除草剂中,异丙隆对家蚕的急性食下毒性最强,3龄起蚕的LC50为88.98 mg/L,百草枯的LC50为106.49 mg/L,均属于中毒等级;其余23种除草剂的LC50值均200 mg/L,为低毒等级。可见,绝大多数除草剂对家蚕相对安全。  相似文献   

4.
常用杀菌剂农药对家蚕的毒力及残效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介绍了不同条件下大田常用20种杀菌剂农药对家蚕的毒性。结果表明:家蚕对其中11种杀菌剂农药有较强的毒性反应,表现一定的症状。农药对家蚕的触杀毒力和残毒期因杀菌剂品种不同而有极显差异。家蚕对农药的抗性因季节、农药浓度和龄期大小不同而异。  相似文献   

5.
大田常用杀菌剂农药对家蚕的毒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大田常用20种杀菌剂农药对家蚕的毒性,结果表明:家蚕对其中11种杀菌剂农药有一定的毒性反应,表现轻微的症状.杀菌剂农药对家蚕的触杀毒力和残毒期因杀菌剂品种不同而有明显的差异;家蚕对杀菌剂农药的抗性因龄期大小不同而异.  相似文献   

6.
常用大田农药对家蚕的毒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介绍了大田常用农药对家蚕的毒力和残效期。结果表明:11种农药对家蚕都有很强的毒性,农药对家蚕的触杀毒力、残效期和中毒症状因农药品种不同而有显著差异,家蚕对农药的抗性因农药浓度和龄期大小不同而异。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大田常用农药对家蚕的毒力和残效期。结果表明:11种农药对家蚕都有很强的毒性,农药对家蚕的触杀毒力、残效期和中毒症状因农药品种不同而有显著差异,家蚕对农药的抗性因农药浓度和龄期大小不同而异。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不同条件下家蚕对常用有机磷农药的毒性反应。结果表明:家蚕对10种有机磷农药都有很强的毒性,表现典型的有机磷中毒症状。农药对家蚕的触杀毒力和残毒期因农药品种不同而有极显著差异。家蚕对农药的抗性因季节、农药浓度和龄期大小不同而异。  相似文献   

9.
25种农药对家蚕的毒性评价和中毒症状观察   总被引:23,自引:10,他引:13  
采用食下毒叶法,测定了18种杀虫剂、4种杀菌剂、2种除草剂和1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家蚕的毒性,系统观察了杀虫剂处理家蚕后的中毒症状。结果表明: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高效氯氰菊酯等14种杀虫剂的LC50值均小于0.5 mg/L,属剧毒级药剂,对家蚕有极高风险性;杀虫单和甲氧虫酰肼的LC50值分别为0.5493 mg/L和0.604 0mg/L,属高毒级药剂,对家蚕有高风险性;溴虫腈和丁醚脲的LC50值分别为72.370 mg/L和27.824 mg/L,属中毒级药剂,毒性较低;4种杀菌剂、2种除草剂和1种植物生长调节剂中仅有1种杀菌剂为中毒级,其余为低毒级,对家蚕的风险性较低;由不同杀虫剂引起的家蚕中毒症状表现出多种相似的特征,急性中毒主要特征有吐液、拒食、身体扭曲呈"C"或"S"形、静卧等,而蜕皮激素和几丁质合成的抑制剂类杀虫剂引起的家蚕中毒过程却比较缓慢。  相似文献   

10.
常用有机磷农药的性能及其对家蚕的毒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不同条件下家蚕对常用有机磷农药的毒性反应。结果表明:家蚕对8种农药都有很强的毒性反应。表现典型的有机磷中毒症状。农药对家蚕的触杀毒力和残毒期因农药品种不同而有极显著差异。家蚕对农药的抗性因季节、农药浓度和龄期大小不同而异。  相似文献   

11.
首次开展桑园和大田常用的9种化学合成农药、植物源农药、微生物农药对全国推广数量最大的广西桑蚕品种"两广二号"和"桂蚕一号"进行了急、慢性的毒害性测定和综合评价分析。运用SPSS统计软件8种拟合曲线方程计算农药在桑树上的安全间隔期(残毒期),是一种既简便又准确的新方法。从毒理、生理生化、解剖学及生物学方面的研究结果表明:苦参碱、溴氰菊酯、杀虫双和Bt药剂为剧毒或高毒农药;毒死蜱、敌敌畏和锐劲特为中等毒性农药;克螨特和草甘膦为低毒农药。剧毒、中高毒性农药对桑蚕的呼吸生理、体内新陈代谢、组织器官、母蛾产卵量带来种种危害和影响,最终导致蚕茧质次量低。武鸣县蚕农应用这一研究成果,加强蚕桑生产中的农药中毒防控措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2.
新烟碱类杀虫剂对家蚕的急性毒性评价与中毒症状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明确新烟碱类杀虫剂对非靶标生物家蚕的毒性以及对生态环境的安全性影响,采用浸叶法测定6种新烟碱类杀虫剂及其它3类对照杀虫剂对家蚕的急性毒性,并观察不同种类杀虫剂引起家蚕的急性中毒症状差异。6种新烟碱类杀虫剂中噻虫胺、吡虫啉、噻虫啉和烯啶虫胺对家蚕2龄幼虫96 h的LC50分别为0.065 1、0.174、0.258、0.445 mg/L,属剧毒级农药,噻虫嗪和啶虫脒对家蚕2龄幼虫96 h的LC50分别为1.31、2.73 mg/L,属高毒级农药,6种药剂均对家蚕存在极大的安全风险性。新烟碱类杀虫剂引起家蚕中毒的症状主要表现为拒食,身体扭曲呈"C"或"S"形,头部肿大等。其它3类杀虫剂中,抗生素类杀虫剂阿维菌素的毒性属剧毒级,并在测定药剂中的毒性最高,家蚕中毒症状主要表现为吐液、头部或尾部翘起、拒食等;有机磷类杀虫剂毒死蜱的毒性属高毒级,家蚕中毒症状与新烟碱类杀虫剂相似;吡咯类杀虫剂虫螨腈的毒性属中毒级。因新烟碱类杀虫剂对家蚕的毒性强,建议远离桑园使用,以避免对养蚕生产造成危害。  相似文献   

13.
家蚕病原性微孢子虫的超微结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高永珍  黄可威 《蚕业科学》1999,25(3):163-169
通过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对收集到的8 种不同来源的对家蚕有病原性的微孢子虫的外部形态和超微结构进行了观察、比较,其结果:(1) 未见外部形态有特征性差异。(2) 超微结构既存在相似性,如孢子壁分层、极丝结构、固定板等;也存在相异性,尤其是极膜结构、后极泡的内部构造、极丝圈数与倾斜角、核糖体的数量及排列方式等方面差别较大。  相似文献   

14.
常用农药对家蚕的毒力和残毒期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5,他引:9  
用7种常用农药对家蚕的触杀毒力和胃毒毒力测定。结果表明:杀灭菊酯毒力最强,杀虫双、敌百虫、甲胺磷、敌敌畏中等,氧化乐果较低,草甘膦微小。蚕对农药的抗性,因蚕龄大小和季节不同有异。  相似文献   

15.
研究杀虫、杀螨剂溴虫腈在桑树害虫与非靶标昆虫家蚕之间以及桑树害虫之间的差异性毒力,为溴虫腈在桑园安全、合理使用提供依据。采用浸叶法测定24%溴虫腈悬浮剂对野桑蚕、家蚕、桑螟、桑尺蠖的室内毒力选择性比值较高,其LC50值倍数比例为362∶126∶1.6∶1,各种试虫对该药剂的敏感程度从大到小依次是桑尺蠖>桑螟>家蚕>野桑蚕,该药剂对家蚕的毒性很小。分别采用80、160、320 mg/L 3种质量浓度溴虫腈悬浮剂稀释液喷施桑树后间隔1、3、6、9 d采摘桑叶饲养家蚕3龄幼虫至上蔟,除用320、160 mg/L溴虫腈悬浮剂稀释液处理区间隔1 d的桑叶养蚕后,家蚕的各项生理指标与清水对照区差异极显著(P<0.01)外,其它处理区无显著差异(P>0.05),并无迟发性毒性效应。田间防治试验表明,24%溴虫腈悬浮剂对桑树害虫的毒力具有选择性,试验期桑园内的几种害虫对该药剂的敏感程度从大到小依次是桑尺蠖>桑螟>桑毛虫>桑剌蛾,320、160、80 mg/L 3种质量浓度溴虫腈悬浮剂稀释液喷施后7 d对桑尺蠖的平均防效极显著优于对照农药267 mg/L辛硫磷稀释液的防效,而对桑螟的平均防效低于对照农药200 mg/L灭多威稀释液的防效(94.2%)。研究结果显示溴虫腈用于桑园害虫防治具有一定的选择性毒力,对非靶标生物家蚕的毒性较低,该药剂适合用于对桑尺蠖等桑园害虫的防治。  相似文献   

16.
桑树不同季节施用杀虫剂虫螨腈对家蚕的残留毒性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虫螨腈因其对家蚕的低毒性而成为桑树害虫防治药剂之一。为了确保桑园施用虫螨腈对家蚕的安全性,分别于春、夏、秋季对桑树喷施虫螨腈后,调查药剂对家蚕的残毒性及家蚕的中毒情况,结果表明不同季节桑树喷施虫螨腈对家蚕的残毒性差异较大。夏季以24%虫螨腈悬浮剂3 000倍稀释药液喷施桑树后3 d采叶饲养对3龄期家蚕基本安全,1000、2000倍稀释药液喷施后5d采叶饲养对3龄期家蚕已无致死性;春季3种浓度药液喷施后7 d采叶饲养仍造成3龄期家蚕100%死亡。夏蚕期3龄期家蚕饲喂1000倍稀释药液喷施后1h的桑叶后即出现中毒死亡,而中秋蚕期、春蚕期的3龄期家蚕食下相同毒叶分别在1、3d后才出现中毒死亡现象。此外,调查虫螨腈对不同龄期家蚕的残毒性,表明对5龄期家蚕的残毒性明显低于3、4龄期的家蚕,因此建议在家蚕4龄期之前尽量不用虫螨腈防治桑园害虫。  相似文献   

17.
几种桑园常用杀虫剂对家蚕的残毒期试验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3  
设计桑虫清、辛硫磷、乙酰甲胺磷不同浓度的处理区 ,以喷药距收蚁日期的天数为处理水平 ,研究各处理对家蚕的残毒期。应用BASIC语言编程 ,对试验资料进行回归分析的结果是 :各处理间以幼虫期死蚕率差异最显著 ,喷药到收蚁的天数与死蚕率的相关关系曲线与指数函数型 (y =cebx)相吻合 ;喷药到收蚁的天数与蔟中死蚕率的相关关系 ,呈抛物线型 (y=a +bx +cx2 )。各处理间的茧质无显著差异。桑虫清的残毒期为 7~ 8d ,辛硫磷为9~ 10d ,乙酰甲胺磷为 15d以上。残毒期与药剂剂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8.
李佳  袁玲 《草业学报》2017,26(9):148-155
在水生食物链中,水溞是连结植物、微生物和动物的关键成员。草甘膦与氰氟草酯被广泛用于防除水生和稻田杂草,研究它们对水溞的毒性,有益于人们关注使用除草剂对水体生态系统的影响。试验以标准水体监测生物——隆线溞(Daphnia carinata)单克隆为材料,研究草甘膦和氰氟草酯对其泳动能力、存活率和趋光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除草剂对隆线溞均有明显毒性,草甘膦对隆线溞24, 48和96 h的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66.58, 29.60和12.33 mg/L,为田间常规用药量的0.15%~0.81%;氰氟草酯对隆线溞24, 48和96 h的LC50依次是63.15, 51.91和34.41 mg/L,为田间常规用药量的17.21%~31.58%。两种除草剂显著影响隆线溞的泳动能力和趋光指数。隆线溞接触草甘膦和氰氟草酯3 h后,导致其趋光指数显著改变的浓度分别是4.59和14.20 mg/L,分别为常规用药量的0.06%和7.10%。因此,草甘膦和氰氟草酯对水溞的毒性大,对水生食物链的影响不可忽视。利用水溞趋光性可快速、灵敏地监测除草剂使用后的水体生物毒性。  相似文献   

19.
对家蚕滞育蛹抗菌活性物质的性质进行研究,并对不同家蚕品种滞育蛹之间的抗菌肽的性能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家蚕滞育蛹血淋巴抗菌活性物质具有较强的热稳定性和较好的耐酸性。诱导雄蛹产生的抗菌活性物质的抗菌活性要高于雌蛹,家蚕滞育蛹对柞蚕链球菌(1212)的抵御性较其他诱导源强,不同品种家蚕滞育蛹诱导后产生的抗菌活性物质的抑菌活性可能与其品种的特有属性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