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发展职业教育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是关系到我国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而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全面提高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整体素质,是解决这一现实问题的长远之计。  相似文献   

2.
长春市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的现实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劳动力转移关系到社会经济综合发展,属于人力资源优化配置问题,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过程,也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目前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已经成为解决“三农”问题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中之重。文中阐述了长春市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分析了长春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了长春市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对策:加大对“三农”的财政支持力度、继续实施农村劳动力输出工程、实施本地化劳动力转移工程、实施有利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社会环境优化工程等。  相似文献   

3.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是关系到我国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而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全面提高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整体素质,是解决这一现实问题的长远之计。  相似文献   

4.
正我国是农业大国,三农问题依然十分严重。特别是农村劳动力的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这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因此,要实现国家的富强,人民的富裕必须要进行农村人口的转移,这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关键,也是实现农村劳动力最为有效的途径。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存在的问题1.社会保障缺乏城市职工普遍享受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等保险,但是农民工在城市中得不到基本的身份认同,游离在城市和  相似文献   

5.
结合峨山县多年来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实际,对当前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劳动者素质、社会保障、社会服务体系等制约因素进行了认真剖析,并提出了今后如何积极推进劳动力转移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6.
刘英华 《现代农业》2010,(11):61-62
近年来,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逐渐成为人们的热门话题,在产业升级和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新阶段,积极创新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思路,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二次转移”.对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我国经过改革开放,广大农村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是原存在的剩余劳动力问题直接影响着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这一问题究竟采取何种对策解决.现提出如下思考:  相似文献   

7.
<正>近年来,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逐渐成为人们的热门话题,在产业升级和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新阶段,积极创新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思路,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二次转移",对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我国经过改革开放,广大农村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是原存在的剩余劳动力问题直接影响着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这一问题究竟采取何种对策解决,现提出如下思考:一、采用多元化安置,实行多向分流  相似文献   

8.
对湖北省域农村劳动力转移路径与效益进行比较,分析了农村劳动力教育、城乡社会保障体制的二元结构、劳动力供求信息对湖北省域农村劳动力转移路径和效益的影响。提出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政策建议,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完善城乡社会保障机制,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劳动力素质,推进农村劳动力信息系统建设,努力提高湖北省域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效益。  相似文献   

9.
新时期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当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存在着兼业性和不彻底性、就业环境亟需改善、转移速度逐渐减缓的突出问题,并在转移过程中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究其原因:现行的户籍制度和土地制度、社会保障不到位、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乡镇企业发展受阻等是制约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因素。对策是创新户籍制度和土地流转制度改革,探索更加灵活、更加适合于农民工参加的社会保障制度,加强教育培训服务,努力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引导乡镇企业与小城镇发展相结合。  相似文献   

10.
葛县林  胡胜德 《甘肃农业》2008,(1):33-34,36
从农村转移出的劳动力事实上并非全都属于刺余劳动力,其中相当一部分是非剩余劳动力。也就是说这部分非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影响到了农业生产。伴随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完全有可能导致农业劳动力供给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严重失衡,进而产生一系列问题,因而在土地流转和农村社会保障等方面应及早规划,以免产生不良后果。  相似文献   

11.
中国农村女性劳动力就业及转移状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东平  彭建强  闫震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8):13874-13877
利用官方的统计数据,分别阐述了农村女性劳动力就业和转移的总体现状,并根据农村女性劳动力就业及转移过程中的”结构性”问题,分析指出,农村女性整体文化素质偏低、农村中老年妇女大量滞留农业、社会保障制度缺失和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等因素是制约农村女性劳动力就业和转移的主要原因。因此,针对农村女性劳动力就业及转移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①提高农村女性劳动力文化素质和技能,增强就业竞争力;②完善劳动力市场,健全社会保障制度;③发展劳动密集型乡镇企业,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对促进我国劳动力有序转移和推进城市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是区域间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剩余劳动力作为一种人力资源,通过劳务输出转移,得到了有效利用和开发,为农村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成为当前解决"三农"问题、促进经济与社会和谐、城  相似文献   

13.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市化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如何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步伐和中国的城市化进程,这关系到社会主义中国的命运,牵扯到中华民族的前途。本研究从理论出发,对加快城市化发展和加速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必要性进行了描述,并介绍了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制度和非制度两个角度来分析阻碍劳动力转移与城市化发展因素,从提高农业生产力、消除制度性障碍、建立完整人口"推-拉"机制和社会保障制度4个方面来对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市化问题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是劳动力从农业劳动中转移出来进入二三产业。现在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迁移已经逐渐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现象。下面浅谈一下农村劳动力转移面临问题及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雅安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指出由此产生的负效应:农村青壮年劳动力不足影响到农业生产、"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家庭保障功能日渐弱化等农村社会问题和城市社会保障能力受到考验、城市社会治安面临严峻挑战等城市社会问题。提出做好培训工作、鼓励回乡创业、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进城务工人员解决后顾之忧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目前巨野县剩余农村劳动力开始大规模的转移,且具有数量逐年增加,青壮年劳动力比例上升的趋势,但劳动力素质偏低,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乡镇企业发展缓慢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巨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进程。为此,本文认为政府应积极采取对策,加大教育和培训投资力度,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积极拓宽劳务输出市场,健全基层信息服务体系等,以促进巨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速度及质量,增加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17.
制度变迁对农村劳动力转移产生了影响,并由此带来了一系列问题,为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应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规范劳动力市场;进行户籍制改革,建立城乡统一的户籍管理制度;完善土地流转制度,发展农村经济;加大财政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扶持力度,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和政府服务。  相似文献   

18.
苏北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庄秀琴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3):6357-6358,6386
在分析苏北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解决的方法,即:加强宏观政策调控,建立社会保障体系;拓宽信息渠道,提高服务水平;强化职业教育,提高劳动力的素质;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小城镇经济。  相似文献   

19.
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加强农村社会保障工作是建设现代农业、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当前,进城务工已成为农民增收的"铁杆庄稼",是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有力地促进了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进城务工的农民逐年增加,总量规模巨大,严重考量着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虽然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对农民工参加社会养老保险有明确规定,但由于种种原因,大部分农民工对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认识不够,参加社会保险率低、依法参保的权利易受侵犯等诸多问题.为了进一步解决我国农民工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问题,应进一步完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逐步提高社会养老保险统筹层次,加强社会养老保险经办管理,建立统一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维护农民工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20.
统筹城乡发展背景下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路径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宋智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0):12422-12423,12437
论述了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战略意义:有利于解决"三农"问题,统筹城乡发展;有利于促进人力资源合理配置,实现国民经济增长;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提高我国市场竞争力。分析了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存在的问题:农村劳动力整体文化水平不高;组织发育不健全;管理机制弱化;保障措施不完善。指出了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合理路径: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农村劳动力自由流动;加强组织建设,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优质的社会化服务;完善保障体系,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构建良好的社会环境;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实现农村劳动力持续有效的转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