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兴农2号由山东单县农业技术应用研究所所长田素华历经5年选育成功,为三高大豆(高产、高油、高抗倒伏).经连续4年在13省区1200多个点试验示范,春播亩产400~450kg,夏播亩产300~400kg.该品系生长整齐,抗倒性好,主茎节数多,结荚性、丰产性好,增产潜力大,高产稳产.  相似文献   

2.
新麦9号是新乡市农科所选育的超高产、优质、高效小麦新品种。1997年5月通过新乡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0年8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2000年在河南省麦收面积近500万亩,现已成为该省第8次小麦品种更新换代的主要品种之一。 1 产量 1994~1996年农科所品系鉴定试验,新麦9号平均亩产520.6kg,比对照种豫麦2号增产8.8%,居首位;1995~1997年参加新乡市种子管理站品种比较试验,平均亩产552.0kg,较对照豫麦21增产11.4%,2年产量均居首位;1997~1998年河南省超高产区试,平均亩产468.3kg,较对照种豫麦21增产7.24%,居第2位;1998~1999年平均亩产564.3kg,较对照种豫麦21增产11.93%,居第2位;1998~2000年参加河南省生产试验,19点次汇总全部增产,较对照种豫麦21增产11.04%,平均亩产489.7kg,最高558.3kg,2年产量均居首位。1997~1998年,在小麦普遍减产的情况下新麦9号在新乡市郊区临清店2.28亩高产攻关田创下683.5kg的高产记录。1998~1999年在安徽省宿州市桥南村种植6亩,平均每亩产量达652kg。  相似文献   

3.
2002~2003年度我市油菜面积已达26.98万亩,为历史之最。2001年秋播开始,我市袁桥镇纪港村部分农户开始示范直播油菜,到2002年示范面秋已扩展至100亩以上。根据成熟期抽样测查,平均亩产为173.88kg(高产田块达314.88kg),与对照移栽油菜平均亩产178.52kg相当。为更好探索该栽培方式的高产机理及可行性操作技术,笔者经调查分析得如下观点。  相似文献   

4.
1 品系来源 濮花10号系河南省濮阳农业科学研究所用濮阳513做母本,豫花二号做父本杂交选育而成。2 产量表现 该品系1989~1990年参加本所品比试验,其中1989年平均亩产荚果293.75kg,籽仁226.2kg,分别较对照豫花一号增产19.2%和25.8%;1990年平均亩产荚果261.5kg,籽仁183.5kg,分别较对照豫花一号增产18.06%和18.59%。 1991~1993年参加市多点麦套品比试验,三年七点次平均亩产荚果261.24kg,籽仁191.5kg,分别较对照豫花2号增产10.99%和10.69%,荚果、籽仁均居第一位。  相似文献   

5.
"宁油12号"特性及直播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宁油12号”由江苏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育成,我市从2003年秋播开始引进试种。据试种结果:该品种具有抗病、抗寒性强,品质优,产量高的特性。各示范点亩产均超过150kg,其中一块面积1.9亩的示范田亩产达180.8kg。  相似文献   

6.
小麦新品种安农 92 484由安徽农业大学农学系小麦育种组选育 ,亲本组合为NS2 46 4/安农 845 5∥安农 86 35。于 2 0 0 0年 1 2月经国家品种审定委员会通过审定。1 产量和品质1 996~ 1 998年参加安徽省淮南片区域试验 ,两年平均亩产 35 2 .4kg,较对照扬麦 1 5 8增产 1 0 %。1 999~ 2 0 0 0年参加国家级长江中下游区域试验 ,两年较对照扬麦 1 5 8增产4.77%。江苏江淮种子公司于 1 998年引进并在江苏省大中农场大面积示范种植 ,1 999年秋播面积 1 5 0 0 0亩 ,平均亩产 435 kg,千亩连片高产方亩产达 5 1 2 .5 kg。2 0 0 0年秋播种植面积扩大…  相似文献   

7.
"史力佳"是江苏省2007年农业主导品种之一,属甘蓝型双低油菜,芥酸含量稳定在1%以下,硫甙含量在20~25μmol/g,含油率达40%以上,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在90%以上,其中油酸与亚油酸含量高达80%以上.我市于2005年秋播小面积引种示范获得成功,该品种表现为耐肥性、抗倒性、抗病性、丰产性突出,增产潜力大.2006年秋播推广种植面积2000亩,平均亩产达225kg,超高产田块达300kg.  相似文献   

8.
扬麦158由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在扬麦4号×st1472/506选系的基础上,采用综合育种方法育成.我市于1988年引进,1990年秋播起对其生育特性、产量形成规律及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试验研究.一、产量表现据我市3年品比和生产示范,该品种亩产352~421.gkg,平均390kg,比扬麦5号增产13.4%,达极显著水平.1992年我市超稀播繁殖(亩播量3~3.5kg)450亩,平均亩产377kg.其中洋溪乡徐(?)村135.6亩连片示范方,平均亩产402.1kg,比扬麦5号增产14.9%.该村农户邵坤法种植的2亩,实收亩产达480.8kg,均创我市小麦生产的新纪录.  相似文献   

9.
“中豌6号”是中国农科院畜牧所用有性杂交方法育成,表现为矮生直立,能作冬春播、秋播两熟制栽培,适合旱粮地区多元多熟间套夹种的早熟高产优质豌豆新品种。我镇于1998年引进作秋播栽培,通过试验示范并取得成功。2000年在全镇大面积推广,2002年推广面积达3000亩,平均亩产青荚675kg,每kg平均售价2.05元,亩产值1383.75元。  相似文献   

10.
“滇优34”由云南农大稻作所经多年选育而成。母本为“滇优1号”,父本为抗病品系“南34”。2004-2005年在嵩明县白鹤、白龙桥等地进行的水稻品种区域试验、示范栽培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005年白鹤点亩产达710余kg。2006年白鹤种植4.7hm^2,平均亩产710.3kg。东屯点0.67hm^2,平均亩产707.9kg。  相似文献   

11.
上戍乡早稻直播栽培在1995年已获得成功,面积逐年增加,1998~2001年早稻直播栽培面积达2000~3000亩。早稻直播栽培有增产、增效作用,人工手插早稻常规品种“中丝2号”等平均亩产350kg,而直播亩产为380kg,亩增30kg,增产率为8%左右,且省工省力。  相似文献   

12.
2016年在门头沟区林下谷子示范中,春播谷子张杂3产量表现最好,亩产484.3 kg,夏播谷子冀谷35产量表现最好,亩产440.8 kg。7月20日、21日连续大雨导致部分夏播谷子绝收。  相似文献   

13.
我镇自1995年开始,利用秋播大田,种植马铃薯,以稻薯种植模式代替传统的稻麦种植模式,马铃薯平均亩产达1500kg,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油菜新品种——史力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品质油菜史力丰集高产、抗病、优质于一体,系江苏省重点推广品种之一,2002年我县的芦蒲、陈集、板湖等镇示范2.2万亩,均表现出良好的高产性能,平均亩产195.7kg,其中芦蒲镇南李丰产方亩产314kg.我县2003年秋播时种植面积将达20万亩.  相似文献   

15.
沈单10号玉米单交种优质高产制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单10号是辽宁省沈阳市农科所用K12作母本,137作父本,杂交育成的中晚熟玉米单交种.该品种在高水肥条件下增产潜力大,一般夏播亩产400~600kg,春播亩产700~800kg,最高亩产可达1000kg以上.其主要制种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16.
双低油菜"秦油7号"属中熟双低甘蓝型雄性不育三系杂交种,系陕西省秦丰杂交油菜种子公司育成.常乐镇于2000年秋播引种,示范田实收亩产181.8kg;2001年秋播种植百亩示范丰产方,尽管遭遇历史罕见低温阴雨天气,仍获得亩产175.2kg较高产量."秦油7号"两年平均亩产178.5kg,比对照"宁杂1号"增产8.3%.  相似文献   

17.
<正>1冀花11号1.1产量表现。2011~2012年参加河北省小粒组区域试验,两年荚果平均亩产269.25 kg,籽仁平均亩产205.03 kg,分别比对照种鲁花12号平均增产12.51%和16.12%。2012年参加河北省小粒组生产试验,荚果平均亩产252.80 kg,籽仁平均亩产190.98 kg,均居小粒参试品种第1位,分别比对照种鲁花12号增产24.46%和32.27%。一般示范亩产300~400 kg,高产示范亩产可达450 kg以上。1.2适宜范围。冀花11号适宜在河北及周边省市花生产区春播、麦田套播和冀中南麦后夏播种植。  相似文献   

18.
不同播期春大豆种子贮藏后的活力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1993年收获的春播、夏播和秋播春大豆种子,在低温密封条件下贮藏12个月后,种子活力的变化。表明:秋播种子活力下降慢,夏播次之,春播种子活力下降最快,与种子活力相应的生理生化指标,种子外渗量,过氧化物酶活性和游离脂肪酸值均以秋播种子表现为优势。由此可知,秋播可以提高春大豆种子的活力,这与生产实践相一致。  相似文献   

19.
利用大棚栽培油桃比露地栽培的含糖量高2.5%,裂果率减少70%,果面光滑亮丽,着色均匀,单果达70g,采收期提前一个月。经产量测定,定植后第二年亩产1097kg,第三年亩产1443kg,第四年进入盛果期亩产1500kg,按早期平均价8元/kg计算,亩产值12000元,扣除每亩保护地折旧费和管理费用2700元,亩纯收入9300元,是露地栽培的3倍以上,经济效益可观。  相似文献   

20.
兴农2号,俗称"三高大豆",即高产、高品质、高抗倒伏,亚有限结荚,生育期春播130d,夏播100d左右,一般亩产300~400kg,高达500kg.植株健壮,抗逆抗灾性强,适应性广,增产潜力大,高产稳产.2001年1月15日通过专家鉴定,达国内同类研究先进水平.其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