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跃辉 《植物医生》2005,18(3):11-12
瓮安县位于贵州中部,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平均海拔1 028 m,年均温13.6℃,适宜发展夏秋反季节蔬菜.由于西葫芦栽培容易,周期短,效益好,成了瓮安县夏秋反季节蔬菜主栽品种之一,但由于夏秋属高温时段,干旱少雨天气多,西葫芦病毒病发生危害重,特别是在海拔1 100 m以下的秋季西葫芦,发病田块和病株率都达100%,严重影响了西葫芦的产量和品质.为了找出相应的控制对策,提高夏秋西葫芦的种植效益,笔者于2004年夏秋进行了西葫芦套种玉米对西葫芦病毒病生态控制作用的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2.
荔波县位于贵州南部.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平均海拔758.5m.年均温度18-3℃.适宜发展早熟蔬菜和延秋反季节蔬菜。由于西葫芦容易栽培.周期短,效益好.成为荔波县早熟蔬菜和延秋反季节蔬菜主栽品种之一。近年来.随着西葫芦栽培面积的不断扩大.西葫芦病毒病已成为西葫芦生产的一种重要病害。该病可为害西瓜、黄瓜、丝瓜、南瓜、  相似文献   

3.
1高海拔地区蔬菜的生产条件与特点高海拔地区蔬菜又称高山反季节蔬菜,是近年来利用高山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在夏秋季节种植、收获上市的,弥补城郊夏秋蔬菜品种空缺的一种调节种植方式。根据长阳县火烧坪乡为中心高山蔬菜基地十几年来发展、探索高山反季节蔬菜的生产实践,高山反  相似文献   

4.
薛德乾 《植物医生》2004,17(6):29-30
西葫芦是上杭县蔬菜产区主栽品种之一,利用反季节秋后延种棚室栽培西葫芦,产量高,一般667m2产1500~2000kg,价格好,每kg价二三元,效益好,是近年来上杭县农村结构调整过程中新出现的又一亮点,现将棚室种植西葫芦主要病害的无公害防治技术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方军 《植物医生》2003,16(6):21-22
夏秋反季节大白菜是近年来纳雍县蔬菜种植中一种新的栽培方式,其投入产出比大致在1:1.5~1.8左右。夏秋反季节大白菜对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有重大现实意义,但夏秋生产的反季节大白菜处于高温高湿季节,易发生病虫害,致使大白菜商品价值降低,直接影响菜农的经济收入。  相似文献   

6.
无公害蔬菜是指蔬菜产品中的有害物质(包括农药残留、重金属、有害生物等)达到国家有关标准,对公众身体健康没有危害的蔬菜产品.在夏秋种植反季节无公害蔬菜,受高温高湿天气影响,各类病虫害都会同期发生,靠单一的技术难以压控蔬菜病虫的危害,极易造成蔬菜农药污染.要获得优质的无公害蔬菜,就必须实施规范化防治技术.笔者于2003年在桐梓县九坝镇实施夏秋反季节无公害蔬菜33.3hm2,应用规范化技术,对蔬菜病虫害进行综合防治示范.通过实施,降低了农药的用量,杜绝了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减少了蔬菜中农药残留,解决了蔬菜中的农药污染,使蔬菜获得高产优质,保障了消费者的安全.  相似文献   

7.
日光温室西葫芦根腐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温室大棚蔬菜种植技术的推广,以及反季节蔬菜栽培经济效益的提高,近几年来,射阳县设施蔬菜生产发展迅速,全县日光温室西葫芦的栽种面积已由最初的2.7hm2扩大到现在的320hm2,每667m2产值高达1~1.2万元,农民种植日光温室西葫芦的热情高涨。然而,自2004年开始,射阳县日光温室西葫芦根腐病的发生逐渐加重,据笔者近4年来的调查结果显示,2004年该病呈零星发生;2005年病株率为2.8%,最严重的温室病株率达10.6%;2006年病株率为6.6%,最严重的温室病株率达27.5%;根据2007年4月的调查结果,其病株率为12.8%,严重的温室病株率为57.1%,导致一些温室不得…  相似文献   

8.
瓮安县太子参病毒病的发生及防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瓮安县中药材种植面积的迅速扩大.特别是太子参种植面积增加较快.2011年全县种植面积已达1000hm^2.太子参成了瓮安县的特色优势作物。由于种植面积的逐年增加.太子参病毒病发生为害也逐年加重.2011年全县发生面积达833hm^2.占种植面积的83.3%。近3年太子参病毒病病株率在20%~75%.产量损失15%~35%.严重影响中药材产业的发展和农民增收。为了找出相应的控制对策.提高太子参种植效益.笔者近年来对太子参病毒病的发生及为害情况开展了调查。同时进行了有效的防治。  相似文献   

9.
廖永发 《广西植保》2005,18(1):12-14
临桂县会仙镇蔬菜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品种日益增多,复种指数不断提高,据统计,2004年全镇蔬菜播种面积2333hm^2,其中反季节蔬菜如春夏大白菜、夏秋番茄、秋四季豆、秋黄瓜等播种面积943hm^2。由于目前蔬菜病虫害的防治仍以化学防治为主,所以化学农药污染的问题严重。不少菜农不能正确识别病虫害,缺乏植物保护基本知识和病虫害综合防治技能,  相似文献   

10.
高山结球甘蓝害虫发生消长特点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山蔬菜是海拔 1 400~ 2 000 m地区利用夏季凉爽、昼夜温差大的自然条件开发的反季节蔬菜.因其种植季节和地理位置的差异,高山蔬菜害虫发生为害与平原城郊特点不同.为此,我们于 2000~ 2002年,在长阳县火烧坪乡高山蔬菜基地对主栽品种结球甘蓝主要病虫的发生消长动态进行了系统试验观察和研究.为确保高山蔬菜的质量与安全,根据高山结球甘蓝的栽培特点和害虫为害特点,提出相适应的无公害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1.
郑禄宇 《植物医生》2006,19(5):40-42
近年来,依托贵州省夏秋反季节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基地建设项日和毕节地区数万hm^2蔬菜高产示范工程的实施.黔西北高海拔地区的大葱栽培得到了长足发展,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品种日益丰富。为进一步指导好蔬菜中产发展.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笔者通过专题调查研究、认真开展试验和查阅大量文献.对高海拔地区大葱主要病虫害无公害防治技术作了一些探索和研究。  相似文献   

12.
神农架林区平均海拔高度是1 000m左右,适合种植高山反季节蔬菜.当地政府为保证农民经济多元化,除发展旅游业外,还积极推行"一乡一品"式的高山反季节蔬菜种植模式,番茄作为主要的蔬菜品种得到很多乡镇的推广种植.在番茄的推广种植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问题是番茄病害问题.以神农架林区木鱼镇为例,推广以前番茄种植是零星小面积种植,品种也是当地种植了多年的品种,病害问题不怎么突出,但2004年推广"一乡一品"种植模式后,未对引进的番茄新品种进行试种,就大面积推广,当年就出现病害问题(番茄细菌性萎蔫病).由于不知道造成番茄病害病原的种类,当地科技工作者无法制定正确的防治方法,以致出现盲目用药的现象,并且番茄产量连续两年损失60%以上,严重的损失达到90%.为了确诊该病害病原和找出有效的防治措施,作者应邀对该病害进行调查与研究,结果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13.
神农架地处鄂西北山区,区内地势海拔相差较大,是我国南北气候过渡带,气候复杂。随着种植业结构调整,神农架已建成蔬菜、干果、中药材、茶叶、畜牧5大优势农产品板块,高山反季节蔬菜成为农民增收的亮点,其中春夏大白菜在我区中、高海拔区域大量发展,种植面积逐年增长,到2007年,已累积发展中、高山春夏大白菜2000hm2,但因发生多种病虫害,尤其是病毒病发生普遍,严重影响了神农架蔬菜产业的发展,为了促进蔬菜板块建设,增加农民种菜收入,我们通过近两年调查大白菜病毒病的发生情况,分析其产生原因,提出无公害防治对策。1发生情况经田间调查发现,…  相似文献   

14.
几种蔬菜病毒病严重发生原因及控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蔬菜病毒病在荆州市呈逐年上升趋势,一般年份春夏季只在茄果类蔬菜番茄、辣椒上零星发生,2004年却在茄果类、瓜类、豆类等多种蔬菜上严重发生,番茄、辣椒、西葫芦、丝瓜、豇豆、菜豆等因病毒病减产50%以上,部分田块几乎绝收,严重影响了市场蔬菜供应,导致多种蔬菜价格居高不下。为避免今后蔬菜因病毒病造成重大损失。我们认真分析总结了其重发原因,制定了相应的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15.
信息荟萃     
《植物医生》2003,16(6):41-43
1.反季节栽培。如:夏季用遮阳网覆盖降温,栽培大白菜、花椰菜、萝卜等耐阴蔬菜;春、夏季栽培空心菜、茄子、瓜类等;在冬季通过大棚来种植反季节蔬菜。 2.软化栽培。即蔬菜长到一定程度时,设置半暗或黑暗环境,并保持适当的温湿度,让蔬菜植物在少见和不见光的条件下生长。此方法栽培的蔬菜叶  相似文献   

16.
杨福南 《湖北植保》2014,(3):37+33-37
恩施市新塘乡地处高海拔山区,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条件和夏秋凉爽的独特气候资源,是发展夏秋反季节白菜生产的理想区域。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发展高山夏秋反季节白菜生产以来,常年种植面积稳定在600多hm2。由于连年种植,再加上栽培管理措施不当,外来品种的不断引进等因素的影响,近年来,白菜的各种病虫害发生和为害逐年加重,而且发病特点产生了明显的变化。其中白菜黑斑病由原来的次要病害逐步上升为当前的主要病害之一。  相似文献   

17.
《植物医生》2004,17(3):45
据有关专家分析,近年来反季节蔬菜在不少地方价格走低,其原因有3:一是供求关系所致。自1995年实行农业结构调整开始,全国把蔬菜作为结构调整的重点,特别是反季节蔬菜生产获得了较大的发展。到目前为止,全国蔬菜种植总面积达127万hm2左右,其中大棚蔬菜种植面积有27万hm2左右,是1995年的8倍多。种植面积的急剧增长导致了效益的相应下降。二是相互调运的冲击。由于运输条件改善,蔬菜流通渠道畅通,造成反季节蔬菜竞争优势减弱。三是反季节蔬菜大多利用保护设施栽培,不能适应蔬菜生长的自然规律,加上农户质量意识较差,片面追求抢早上市,采取人为…  相似文献   

18.
辣椒疫病是辣椒的毁灭性病害,2003年随着瓮安县商品蔬菜面积的扩大,辣椒种植面积也相应增大,特别是增大了甜椒种植面积,导致辣椒疫病流行,造成甜椒减产20%~30%,朝天椒减产5%~10%,33 hm2连片种植的甜椒感病田块达100%,发病株率32.4%,死株率21.8%,个别田块绝收,损失严重.因此,发展辣椒生产,必须抓好辣椒疫病防治.  相似文献   

19.
大棚西葫芦主要病害的无公害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焦瑞莲 《植物医生》2007,20(1):37-38
在多年的实践经验中,总结出了危害西葫芦生产的主要病害有病毒病、灰霉病、白粉病、菌核病、蔓枯病5种,针对其5种病害进行了观察与防治。1西葫芦病毒病1.1症状和流行规律  相似文献   

20.
近年德化山区甜椒作为反季节蔬菜种植,已形成规模,夏季6~7月可采收上市,填补沿海县市甜椒的空白,既丰富了市民的“菜篮子”,又取得较大的经济效益。但甜椒生长期,在本地发生多种病害,主要有甜椒疫病、青枯病、病毒病、炭疽病,从而降低产量和果实品质。通过几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