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1 毫秒
1.
《四川蚕业》2000,28(1):26-29
<正> 简易活动蚕台,是目前农村省力化养蚕的重要形式之一。我县蚕台应用存在制作技术及养蚕操作技术不科学、不规范,以致出现蚕儿发育不齐,蚕病损失超过蚕箔育,影响了蚕台多功能优势的充分发挥。为此,主要研究蚕儿上台最佳时期、最宜数量、上蔟技术  相似文献   

2.
朱毅 《江苏蚕业》1991,(3):64-66,59
<正> 小蚕共育能使蚕作安定,较好地发挥省力化、节约化作用,在日本被称为与全年条桑育、上簇方法改善并列的促进养蚕经营规模扩大的主要技术之一。 (一) 小蚕共育的发展过程二次世界大战后,刚开始的小蚕共育主要是以村落为基础进行的。通过养蚕农家的自觉行动来维持。主要目的是保证蚕作安定。为此制作了与之适应的各种简易饲育装置以及各种形式的夏秋蚕小蚕用桑育成法。  相似文献   

3.
《江苏蚕业》2007,29(3):17-17
<正>2007年8月29日,江苏省蚕桑学会在盐城市召开"江苏省现行蚕药品种质量及应用问题研讨会"。江苏省蚕桑学会、中国农科院蚕研所、苏州大学、盐城、常州、无锡、淮阴、徐州、南通等单位30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代表通报了近二年各地蚕、桑主要病虫害的发生情况和主要防治措施,在防治过程中蚕药、桑药使  相似文献   

4.
《北方蚕业》2011,(4):53
<正>《中国蚕业》是由农业部主管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主办的全国性蚕业科技期刊,面向蚕业生产和科研,实行普及和提高相结合,服务于全国蚕丝业战线。主要刊登栽桑、养蚕、蚕病、蚕种、制丝、蚕业经济、蚕桑副产品综合利用和野蚕方面的科技文章以及有关茧丝绸方面的政策  相似文献   

5.
<正>我县在养蚕布局上做过了几次调整。七十年代,夏秋季养四期蚕,即夏蚕、早秋蚕、中秋蚕、晚秋蚕。全县年亩产茧徘徊在18—31公斤之间。当时亩产茧不高的原因看来主要是夏秋蚕布局不合理,尤其是早秋蚕正值农田用药高峰,蚕儿易中毒。同时,与夏蚕间隔时间短,消毒难彻底,发病率高,加之气温高,龄期短,食桑少,产量低,有的户早秋蚕张单产只有几公斤,结果是桑叶用了,人工花了,效益太低。1985年,在布局上进行大胆调整,夏秋蚕四期改三期,压掉早秋蚕,适当提早养中秋蚕,并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江苏和浙江两省342个种桑养蚕农户的问卷调查,就农户所面对的蚕业风险及其防范行为分析认为,蚕业收益较高,但蚕业风险大于其它种植业;蚕业风险主要来源于茧价格下跌、农药中毒、发蚕病、周边污水废气排放、自然灾害和桑树病虫害;江苏省蚕农的损失主要源于农药中毒、发蚕病、工业废气污染等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自然风险,而浙江省蚕农的损失主要来自蚕茧价格下跌产生的市场风险;蚕病导致78.65%的农户发生不同程度的损失,养蚕中发生最多的也是农户最担心的蚕病类型是血液型脓病;农户发生桑病虫害和蚕病的主要原因是疏于桑园管理和没有按照技术要求养蚕;为减少损失,农户积极采取应对措施进行风险防范,但是风险损失主要由农户自己承担。为此,极大多数农户希望政府能够补贴种桑和(或)养蚕,同时希望能够稳定茧价,加快桑和蚕品种更新,加强养蚕期问农药使用管理,控制养蚕期间企业的污染排放,将蚕桑纳入农业保险范畴。  相似文献   

7.
<正> 省蚕桑学会蚕病学组与万县地区农学会蚕桑学组,于7月22~24日,在巫山县联合召开了全省蚕病学术讨论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各地、市、县蚕业生产第一线的蚕业科技工作者和西南农业大学、省蚕桑研究所的教授、专家,以及主管蚕病工作干部等,共48人。会议,主要讨论了我省蚕病普查成果用于生产的可行性措施和建立蚕病防治体系,交流防治蚕病的经验成果,及审查修改《四川省农民养蚕防病技术纲要》草稿等。  相似文献   

8.
<正> 安康是陕西蚕桑生产主要地区,以前没有蚕药厂,养蚕消毒药品全从外省购进,存在供药不及时,或药品变质等,满足不了生产需要,蚕病为害严重。为彻底解决这一长期存在的问题,1989年6月办起了蚕药厂。从浙江省农科院、四川省蚕药厂转让成果和引进技术,利用安康蚕研  相似文献   

9.
<正> 安康地区于8月27——28日召开蚕品种更新换代工作讨论会,地区各有关部门、单位和主产县蚕技站负责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经过充分讨论,统一了认识,对该地区蚕品种更新换代工作提出了具体意见。①现行蚕品种日东×华苏自1976年投产以来,发种120余万张,对生产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与当前推广的新蚕品种比较,日东×华苏的主要生产性状(产茧量、出丝率等)显低,影响经济效益的提高。蚕品种更新换代工作势  相似文献   

10.
罗炽增 《四川蚕业》2008,36(1):50-52
<正>国家实行"东桑西移"战略,加快了蚕桑生产区域布局的调整,使我国蚕桑生产的重心逐步向西部转移。作为全国蚕丝生产主产区的四川,蚕业发展呈现出明显的地域的特点:蚕业布局进一步优化,优势蚕业主要集中在攀西、川中北、川南三个丘陵蚕区,占全省  相似文献   

11.
<正> 我国蚕业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产业部门,可以划为三个阶段,即原始蚕业、传统蚕业(近代蚕业)、现代蚕业。原始蚕业阶段的主要特征,就是利用自然等待自然的恩赐,不是人为的改造自然。传统蚕业是以近代科学和传统经验为基础的小生产。它的特点:生产成本低,劳动密集,  相似文献   

12.
《四川蚕业》2012,(4):22
<正>《中国蚕业》是由农业部主管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主办的全国性蚕业科技期刊,面向蚕业生产和科研,实行普及和提高相结合,服务于全国蚕丝业战线。主要刊登栽桑、养蚕、蚕病、蚕种、制丝、蚕业经济、蚕桑副产品综合利用和野蚕方面的科技文章以及有关茧丝绸方面的政策法规等。  相似文献   

13.
中秋蚕大面积蚕病发生原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近年在嘉兴市的中秋蚕生产上连续发生了较大面积的蚕病为害,其中2001年秀洲区的新塍,2002年的海宁市盐官、周王庙和长安镇,以及我县的主要蚕区,均不同程度地发生了病害。蚕病发生的时期大都在4~5龄期。有的甚至蚕期生长良好,一上蔟后大量发生,如我县当年中秋蚕上蔟后发病蚕头数占上蔟总头数的15%。损失惨重。蚕病大都为病毒病,同时伴有细菌性肠道病发生。  相似文献   

14.
<正> 宁县是甘肃省重点蚕区之一,栽桑养蚕是部分农民的主要家庭副业。群众反映近几年蚕的孵化、眠起、上蔟不齐,蚕病多、产量低。围绕这一问题,我们对1992年的蚕病发生情况做了一些调查。一、病毒病是影响1992年蚕茧产质量的主要因素病毒病是宁县养蚕生产上危害最大的一类传染病,在夏秋蚕期发病更多,占全部蚕病的90%以上。目前宁县农村常见的病毒病有血液型脓病和中肠型脓病,秋蚕期血液型脓病尤为严重。这些病毒病一般都在五龄期第2~3日发生,迟的在上蔟前爆  相似文献   

15.
<正>近几年来,据生产单位反映,蚕品种净度有所下降.为了探明影响净度的主要因素,浙江省农业厅经济作物管理局蚕桑科与本校合作于1988年春、秋两期进行了部分蚕品种的净度与蔟中温湿度关系的试验,现报道如下.材料与方法材料 春用蛋品种:杭7×杭8、苔松×皓月、浙蕾×春晓、华合×东肥;秋用蚕品种:浙农1号×苏12、新杭×科明、诸花×朝霞、芳山×星·明.方法 春期和秋期分别将4对春用蚕品种的熟蚕和4对秋用蚕品种的熟蚕放在高温、多湿、  相似文献   

16.
<正>《江苏蚕业》是江苏苏豪传媒有限公司、江苏省蚕桑学会主办的蚕业科技刊物。为发展蚕业生产与繁荣蚕业科技服务,面向生产,普及与提高相结合是本刊的办刊宗旨。《江苏蚕业》1979年创刊至今,以其信息量大,内容丰富,覆盖面广,知名度高而赢得蚕桑界广泛关注。主要刊载蚕业科技综述与专论、实验研究学术论文、蚕业新技术的创新与应用、生产管理经营经验、试验简报、蚕业史与蚕文化、国外蚕  相似文献   

17.
浅谈小蚕共育技术的普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刘明  余荣峰  童健全 《中国蚕业》2009,30(2):113-115
深入分析了普及应用小蚕共育技术的诸多好处及淳安县进行小蚕共育的主要模式,叙述了农村组织小蚕共育的主要技术环节,并且提出了当前农村小蚕共育中重点要解决好小蚕共育加温、蚕室专用和小蚕用叶质量这3个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8.
<正>近几年来随着中秋蚕饲养量的减少,晚秋蚕饲养量的大量增加,十分有利于晚秋蚕大蚕条桑育的推广。于是,我们先后选择了蚕桑重点地区的王店镇裘亚琴和新塍镇的诸万祥户开展试验,2015年裘亚琴一个人养了7张晚秋蚕,张产达到42.5 kg,诸万祥在外面打工,还养了3张晚秋蚕,张产达到44.5 kg。经过近5年试验认为,晚秋蚕大蚕条桑育主要好处:一是采叶快,给桑省力,提高了劳动生产力;二是桑叶保鲜时间  相似文献   

19.
<正> 陕西省蚕桑综合服务部自1985年成立以来,其主要业务是为全省蚕区采购供应各类蚕药、蚕具,并开展技术服务工作。平均年经销蚕药粉剂450吨,水剂7.3万支,各种蚕具万余件,为我省蚕农养蚕消毒防病,夺取蚕茧丰收做出了一定贡献。根据这几年从事蚕药采购供应业务的体会,现将我省几种常用蚕药的性能及使用、贮存的技术要点介绍于后。一、漂白粉。漂白粉为我省用途最广  相似文献   

20.
微粒子病发生的主要原因:原种带毒的可能性;原蚕区原蚕、普通蚕混养,且普通蚕饲养带毒合格种;桑蚕、野外昆虫交叉感染;水源遭污染且原蚕区防微措施不全等。可采取的防微对策;认真抓好源头关,饲养无毒原种,这是防微的关键;其次要加强微粒子病的检测工作,发现有毒、及早淘汰;并加强对原蚕区的管理,认真抓好水源管理和桑叶关,实行全方位的消毒防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