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林业是我国国民工程的基础产业之一,我国的林业资源非常丰富、地大物博,林业资源不仅能够为我们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还能够推进经济增长,在国家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关系到环境、资源、经济乃至社会的发展。随着国家对林业工程的投入逐年增加,对林业工程造林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保障国家资金和资源的合理利用,保证造林工作的健康发展,本文针对林业工程造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2.
正本文通过对近年来基层林业技术推广站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从职能的规范、提高林业技术人员的自身素质、深入生产一线调查研究、准确掌握林业产业政策,帮助林农做好林业产业产前、产中、产后的技术推广服务提出了自己的建议。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国家对林业建设更加重视,特别是林业特色产业,投入逐年增多,使我国森林面积、林业产值有了大幅度增长,基层林业技术站作为最基层的技术人员,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在承担林业技术推广工作中,由  相似文献   

3.
中国林业市场化进程的林业经济增长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引言林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伴随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林业市场化进程不断加快。在这种环境下,人们对于林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环境效益的认知愈发清晰,同时对于林业市场化进程的林业经济增长效应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林业经济增长可促进林业发展及林业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因此,加强林业经济增长效应对于林业来说具非常重要的积极意义。1林业市场化进程的林业经济增长的必要性林业经济与低碳经济相对应,通过对林业的技术、制度等  相似文献   

4.
劳动力要素与林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劳动力要素是影响林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因素.林业经济增长方式与所投入的劳动力密切相关.劳动力数量、劳动者素质、劳动者劳动行为、劳动力资源配置方式等都是影响林业经济增长方式的劳动力动因.我国林业劳动力数量充足,并且还有不断增加的趋势,但劳动者科学文化素质不高,劳动者劳动行为不规范,劳动力资源配置不合理,使得劳动生产率长期处于低水平状态,从而使林业经济增长方式具有明显的粗放型特征.因此,笔者认为,要转变我国林业经济增长方式,就必须提高劳动者素质、规范劳动者劳动行为、优化劳动力资源配置.  相似文献   

5.
<正>在我国发展过程中,因为太过注重经济效益,忽视了环境问题。近年来,我国加大了对林业资源的投入,使树木的生长量开始大于其消耗量,森林的面积每年都在增长。在这个过程中,植树造林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树木所拥有的净化空气、涵养水源的作用,可以大大保护我们生活的环境,而森林资源的增多也促进了我国林业的发展,给我国经济带来了积极影响。但我国国内林业的现状相较国外而言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熟悉植树造林操作流程以及技术上的要点,能够保证植树造林的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成功地实现了我国经济外延快速扩张,同时也产生了严重的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社会分配不公、经济增长潜力耗尽再增长困难等问题。因此,供给侧就成为当下社会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命题。就林业供给侧改革而言,在林业行政管理方面,通过转变林业行政管理理念,简政放权,提高林业行政能力,开放林业市场,营造公平竞争的林业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7.
为促进湖南林业经济增长,运用投入-产出模型分析了资本、劳动、土地和集体林权制度等要素在1980—2010年间对湖南林业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劳动力、土地要素对湖南林业经济增长呈正向影响且显著,资本要素呈负向影响且显著,制度要素不显著。同时还对实证结果进行了解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我国林业经济发展过程为背景,以我国林业经济增长方式的现状、主要特征为基础,分析了林业经济增长的"瓶颈"制约因素,结合现阶段我国林业实际,指出了转变林业经济增长方式的主要途径,并据此提出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9.
2003年6月25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把林业的地位和作用推向了一个空前的战略高度。基于大环境的影响,市场上需要林业的地方越来越多,人们对林业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认知越来越清晰,在林业市场化进程的林业经济增长效应投入的精力越来越多。本文就林业的发展及林业市场化进程的林业经济增长效应作了探究,突显其重要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国林业产业经济发展较为迅速,但是产业经济增长方式仍以粗放型为主,不能很好地带动林业产业可持续发展。为了有效提升林业经济增长,必须优化林业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模式,逐步向集约型的增长模式转变。本文在分析林业产业发展与林业经济增长制约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优化林业结构的策略,以促进林业经济稳定增长。  相似文献   

11.
高立英  王爱民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6):12036-12037
分析了林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的宏观和微观环境,并对林权流转的3个条件——供给、需求和价格进行了分析,得出林地分散经营的必然性,进而叙述了分散经营条件下建立林业合作经济组织的重要性,并得出政府应采取鼓励措施积极倡导林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我国林业经济增长整合模式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概述了经济增长模式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林业经济增长的动力因素。 以系统论的观点提出了以林业资本、人力、技术、制度为动力因素,四者之间相互作用的林业经济增长整合模式框架。  相似文献   

13.
基于空间计量经济学视角,利用中国31个省份2004—2015年间的省际面板数据,借助林业产业区位熵指数、空间自相关检验及空间计量模型,实证检验了林业产业集聚与林业经济增长之间的影响关系。结果表明,中国林业经济增长存在明显的空间自相关性,林业产业具有显著空间集聚特征,主要集聚在东北、华南和西南地区。林业产业集聚对区域林业经济增长具有显著正向促进作用,并且具有较强的空间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14.
选取1994-2012年的主要林产品进出口值与林业总产值的年度数据为研究样本,建立VAR模型,对林业经济增长与林产品进出口贸易的动态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林业经济增长与林产品进出口贸易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并互为格兰杰因果关系.从长期而言,两者互相存在较弱的正效应.林业经济增长与林产品进出口贸易分别对两者的贡献度相比,林业经济增长对自身以及林产品进出口贸易的贡献度较大.  相似文献   

15.
在对云南林业生态环境的现状及其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确立林业生态建设在环境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强化政府在林业生态建设中的主导作用、调动全社会参加林业建设的积极性、创造有利于林业生态建设的政策环境、协调好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以及地方经济的关系,在保护林业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合理利用资源,依靠科技进步等对策推动云南林业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16.
李春波 《安徽农业科学》2012,(12):7207-7208,7211
在构建林业低碳竞争力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利用因子分析对西南地区进行了实证评价。结果表明,2010年西南地区林业低碳竞争力综合排名是重庆、四川、云南、贵州和西藏,进而提出了增强西南地区林业低碳竞争力的建议:加快林业产业结构调整,实现林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重视林业科技工作,努力提升林业科技水平;重视林业分类经营,充分挖掘林业固碳潜力。  相似文献   

17.
为了定量分析集体林权改革政策产生的绩效,利用为期近1个月的田野调查法对10个林业重点县进行深度访谈和问卷调查所获取的原始数据,运用层次分析模型,从社会、生态、经济等3个功能为目标层,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3大功能在林改取得了一定程度的绩效,但发展不平衡,且没有协调发展。特别是经济功能低于社会功能和生态功能,表明林改政策的经济效益未完全显现出来。  相似文献   

18.
刘静  夏彩云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9):18329-18331
从陕西省林业发展实际情况出发,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对陕西省林业发展的特点进行详细分析,构建了陕西省林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旨在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形势下陕西林业产业的发展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9.
"九五"陕西林业科技进步贡献份额的测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C-D生产函数法和增长速度方程法建立了“九五”陕西林业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作用的数学模型,对模型进行了求解和检验,得出陕西林业科技进步贡献份额37.7%的结论,并对结论作了分析和说明。  相似文献   

20.
农业结构变化对农业经济增长贡献的计量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结合中国农业发展现状,从增加值入手,分析了农、林、牧、渔业结构变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985-1997年中国农、林、牧、渔业增加值的平均增长率为15.5%,农业平均贡献率为53.22%,林业为30.17%,渔业为11.67%,农业和畜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表现出反向波动,且呈现周期性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