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 原产中亚干旱地带的厚皮甜瓜(Cucumismelo var.cantalupensis)果肉厚,品质优,商品性强,但在南方多雨地区难以栽培;原产我国的薄皮甜瓜(Cucumis melo var.chinensis)耐湿性强,抗病力高,但品质差,商品性不佳。将此二者进行杂交重组是厚皮甜瓜东移育种的主要途径之一。目前日本的厚皮甜瓜品种大多是由此途径育成,“伊丽莎白”是其一.自1985年“伊丽莎白”被引入中国以来,该品种现已发展成为我国厚皮甜瓜  相似文献   

2.
伊丽莎白甜瓜由日本米可多育种场森田欣一先生1978年育成。国家蔬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原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所)1985年通过农业部国外引进项目,与日本米可多育种场合作,成功开展了“伊丽莎白甜瓜引种及配套栽培技术”的研究;1986年引进其亲本并配制了F1代,率先在北京顺义、  相似文献   

3.
龙甜系列优良甜瓜品种崔继哲,杨忠奎(黑龙江省农科院园艺研究所,哈尔滨150069)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甜瓜育种研究室从事甜瓜育种已有15年,目前选育出的主要品种和品系有“龙甜1号”、“龙甜2号”、“7920”和“82—1”。这4个优良品种(系...  相似文献   

4.
龙甜1号2号3号甜瓜异同说温玲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甜瓜育种研究室从事甜瓜育种17年,目前选育出的主要品种有“龙甜1号”、“龙甜2号”、“龙甜3号”。这3个优良品种构成了早熟、晚熟和中熟,且不同质地风味的系列配套品种,在黑龙江省及我国其它省区的...  相似文献   

5.
晋甜瓜1号     
晋甜瓜1号原名“运蜜1号”,系山西省运城地区种子公司以“盛开花”甜瓜为母本,“白沙蜜”变异株为父本杂交育成。1994年4月经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20次会议审定,定名为“晋甜瓜1号”。该品种果实近圆形,成熟后瓜皮金黄色,皮光滑有光泽,平均单瓜重...  相似文献   

6.
日本按期在“蔬菜新品种”卷书上公布 日本备种蔬菜新育成的品种,现已第8卷。这次发表的23个番茄新品种全是杂交一代种。介绍了包括育种目标,亲本组成及来源等育成经过和品种特征。通过这些资料可以 了解日本番茄现代育种的趋势和动向,现分别简介如下: 1.独特MR 金子种苗公司育成。亲本是OhiOMR—9的选系和“欧洲赤玉 x高知第一”的后代选系。用幼苗接种进行抗病性选择,抗TMV(Tm— 2a型)、枯萎病、斑点病。对氮素不敏感,几乎不发生条腐病。最适冬季保护地栽培。 2.温室天光第一  武藏育种农场育成。番茄品种“第一”在市场很受欢迎,要…  相似文献   

7.
用辐射与组培技术育成的桃品种———福靥日本的福岛县果树试验场,用辐射育种与组织培养结合的手段育成了早熟桃品种—福靥(ふくえくぼ),育种过程如图1所示。福岛县的桃产量占日本的1/5,品种组成以川中岛白桃等中、晚品种为主,早熟品种不足图1福靥的育种过程5...  相似文献   

8.
综述了近年来甜瓜基因组学、重要基因挖掘及基因定位、分子标记育种、基因工程育种等分子育种领域最新进展及甜瓜分子育种中存在的问题与展望,为推进甜瓜种质资源的合理高效利用,育成优质抗病甜瓜新品种提供新技术与方法。  相似文献   

9.
我国黄瓜育种工作,伴随着生产发展从七十年代起各地已相继育成许多优良新品种,如天津所育成“津研系列”品种;中国蔬菜所育成的“中农1—5号”以及我所育成的龙杂系列黄瓜品种等,都在春、夏、秋露地及温室生产中广泛应用。但是,在春大棚中,既有的主栽品种“长春密刺”混杂退  相似文献   

10.
我国薄皮甜瓜育种技术同厚皮甜瓜、西瓜育种技术相比最少落后十年,厚皮甜瓜和西瓜品种早巳实现杂种化,而薄皮甜瓜杂交种市场占有率不到百分之一,目前全国各地销售的“杂交一代”、“一代交配”薄皮甜瓜种子,99%以上都是常规品种:为此吉林省缔丰甜瓜种业有限公司制定了选育抗病早熟高糖甜瓜新品种的目标:一是抗枯萎病,耐重茬栽培,抗病  相似文献   

11.
1引种历史 伊丽莎白甜瓜由日本米可多育种场森田欣一先生1978年育成.国家蔬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原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所)1985年通过农业部国外引进项目,与日本米可多育种场合作,成功开展了"伊丽莎白甜瓜引种及配套栽培技术"的研究;1986年引进其亲本并配制了F1代,率先在北京顺义、上海南汇、河南扶沟进行生产示范,并迅速在全国各地大面积推广.这一研究成果,"填补了我国东部地区厚皮甜瓜商品生产的空白,亦推动了多雨地区厚皮甜瓜的育种及相应学科的发展"(<甜瓜优质高产栽培>,林德佩、吴明珠、王坚编著,1994).伊丽莎白1997年通过"京研"牌商标注册,1998通过北京市新品种认定;十几年来,累计在全国推广面积5万多hm2,至今仍是我国东南部地区保护地厚皮甜瓜的主栽品种."京研"牌伊丽莎白甜瓜以其品质稳定、外观靓丽、早熟、抗病性强、适应性广等优良性状深受广大瓜农及消费者欢迎,占据早熟厚皮甜瓜市场十几年,在甜瓜品种不断更新换代的今天,实不多见.  相似文献   

12.
利用抗性砧木嫁接是防治甜瓜蔓割病的有效措施。选择抗性砧木除了要考虑砧木的抗病性和亲和性,还必须兼顾其对甜瓜长势、品质的影响。1990年,笔者通过试验观察了二种抗病性、亲和性俱佳的砧木对网纹甜瓜长势、品质的影响。试材与方法供试砧木是黑籽南瓜及日本坂田种苗株式会社育成的砧木甜瓜品种“健脚”,接穗是日本八江种苗  相似文献   

13.
为了适应市场农业的发展形势,从1995年起,开始进行“优质、高档、抗病甜瓜新品种的选育”,经过4年努力,育成了优质、高产的厚皮甜瓜新组合“海9732”,1999年9月通过了南通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海蜜一号”。1、选育经过从1995年春起,先后从日本、台湾、新疆、美国、泰国、荷兰、西班牙等地引进各类甜瓜优良品种(杂种一代)共57个,从本地搜集农家品种7个,对引进品种进行了春播、夏播、秋播等适应性试验及大棚、小拱棚、露地等栽培方式试验,从中筛选出具有某些优良性状的品种(杂交种)作为育…  相似文献   

14.
正以阎良为中心产区的陕西早春甜瓜主要以白皮白肉光皮厚皮甜瓜为主。近年来薄皮甜瓜保护地面积发展较快,但是适宜保护地栽培的薄皮甜瓜专用新品种较为缺乏,因此我们制定了"综合抗性好、优质、耐低温弱光、耐贮运"的育种目标,育成了丰产、优质、耐贮运薄皮甜瓜新品种"绿航"。"绿航"是以甜瓜优良高代自交系13DB4为母本、13DC9为父本育成的薄皮甜瓜杂交一代品种,2012年试配成功,2014—2015年参加薄皮甜瓜品种区域试验,2016年参加生产试验,  相似文献   

15.
高糖甜瓜新品种──白甜宝吴起运白甜宝是吉林省长春市一间堡蜜世界甜瓜研究所1994年育成的高糖甜瓜优秀品种,该品种结果习性、生长势、果实大小、形状、品质、风味均同日本甜宝极相似,但果皮为白色,固称白甜宝(见本期封底)。白甜宝1994~1995年在吉林、...  相似文献   

16.
<正> 薄皮甜瓜(香瓜)的品质如何是衡量这个品种经济效益、商品价值高低的重要因素。在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生产实践中,优质品种日益受到重视。为全面评价黑龙江省当前薄皮甜瓜主栽品种、新育成品种和一些地方品种的品质状况,使之更好地服务于生产和育种,我们进行了有关香瓜品质的系统研究,以下是香瓜营养品质的简要结果。1 材料和方法 试材是我省甜瓜生产中具有代表性的10个品种,即甜宝、龙甜1号、齐甜1号、龙甜2号、龙甜3号、82—1、圆黄梨、白沙蜜、蛤  相似文献   

17.
我国板栗育种工作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永孝 《落叶果树》2000,32(3):16-17
我国板栗育种工作以90年代初为界,此前呤有出了日本栗和板栗的种间杂交品种,未见有育成板栗杂交中报道。90年代初才杂交育成了华本、华光和红栗1号板栗优良新品种。扼要介绍了这批品种的主要特征特性和经济性,提出了今后板栗育种工作的建议,展望了品种工作前景。  相似文献   

18.
我国栽培甜瓜的历史十分悠久。现在,我国甜瓜的栽培面积和总产量均为世界之首。除内销外,甜瓜还是我国果品出口的三大拳头产品之一。西北、华北、东北是我国甜瓜的主要产区,原有品种已经不能满足生产和消费需要。近年,河北农大育成的以下品种在生产中表现突出,特予介绍。 一、冀蜜瓜1号 为河北农大育成的早熟厚皮甜瓜新品种。1988年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定名,1990年获农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已大面积推广。 该品种系采用复式杂交途径育成,具早熟、优质、丰产、抗病、适应性强的特点,特别适合在我国东部地区作早熟覆盖栽培和…  相似文献   

19.
我国黄瓜育种工作,伴随着生产发展,从七十年代起各地已相继育成许多优良新品种,如天津所育成“津研系列”品种;中国疏菜所育成的“中农1—5号”以及黑龙江所育成的龙杂系列黄瓜品种等,都在春、夏、秋露地及温室生产中广泛应用。但是,在春大棚中,既有的主栽品种“长春密刺”混杂退化,苗龄长,能源消耗多,对霜霉病抗性很低,在病害流行年份,往往不能稳产。如一九八三年哈尔滨市新春乡园艺大  相似文献   

20.
日本梨优良品种资源在梨育种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梨品种是典型的砂梨,近一个世纪以来,日本学者持续开展新品种的选育研究,育成了许多具有重要价值的品种,既有生产上主栽品种,也有梨杂交育种广为运用的亲本材料。笔者在收集日本及我国的有关日本梨在梨育种上应用的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分析了其在梨杂交育种上的应用特点,以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