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长江流域两熟棉区占全国棉田三分之一,小麦棉花两熟为该棉区的主要栽培制度。通过研究肯定了改变群众习惯小麦撒(点)播为宽窄行或宽幅条播方式,为克服两熟间作矛盾的基本关键,从而 可以加强麦田管理,实行棉花春耕施基肥、条播、及时间苗等一系列的技术改进措施,增加两熟产量。根据1951—1952年在湖北主要棉区内26处麦棉条播方法(小麦宽窄行条播)与群众习惯撒(或点)播对比示范结果,小麦每亩平均增产11.29斤(或8.39%);棉花每亩平均增产17.23斤(或16.58%)。目前这一技术措施已在各地广泛推行,取得良好成效。一般小麦宽窄行条播,两行麦的窄行距(或宽幅的播幅)以5—7寸,宽行距(或宽幅的幅距)以13—15寸为合适。在较肥的地可採用连种三行(窄行距各5寸)麦後隔一宽行(宽行距1尺),棉花行距2尺;在较瘦的地上可採用连种两行(窄行距5寸)麦後隔一宽行(宽行距1尺),棉花行距1.5尺。 2.本地区一般麦棉播种时期,从清明开始到小满止,先後拖长一个半月。据1955年在武昌试验结果:自清明起播种较早的表现结果较好,生育快,成熟早,产量高。清明播种的比谷雨播种的每亩增产籽棉5.72斤(或2.23%),比立夏增产21....  相似文献   

2.
早熟棉区盐碱地棉花栽培技术规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规范河北省早熟棉区盐碱地棉花生产,促进河北省棉花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依据国家和行业标准,结合河北省早熟棉区盐碱地棉花生产实际情况,对早熟棉区盐碱地棉花栽培的基础条件、播前准备、播种、田间管理等提出具体要求。该规程(标准编号:DB 13/T 1181—2010)对河北省早熟棉区盐碱地棉花生产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对南疆棉区繁种产量指标为6000kg/hm2以上的栽培管理技术进行归纳,提出南疆地区棉花种子繁育技术规程,明确播种的具体要求,以及棉花各个生育时期的管理目标和具体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4.
播期和密度对早熟棉新品系邯901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早熟棉新品系邯901为试验材料,在晚春播、不覆盖地膜种的植模式下,研究了不同播期(5月5日、5月10日、5月15日)和种植密度(7.5万、9.0万、10.5万株/hm2)对棉花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早播且种植密度较小时,有利于棉花单株果枝数和铃数的增加,其中5月5日播种、种植密度为7.5万株/hm2时指标值最高;早播种且种植密度较大时,有利于棉花总铃数、霜前花率以及霜前籽棉、籽棉和皮棉产量的增加,其中5月5日播种、种植密度为9.0万株/hm2时指标值最高,但是在推迟播期(5月15日)情况下通过增加种植密度(10.5万株/hm2)同样可以获得较高产量;晚播种且种植密度较大时,可以减少棉花烂铃,其中播期推迟至5月15日或种植密度增大到10.5万株/hm2时可以有效减少烂铃;试验播期和密度条件下不同水平对棉花铃重和衣分影响不大。因此建议,在黄淮棉区采用"晚密早"的栽培模式,即实行晚春播(5月15日)、增加种植密度(10.5万株/hm2)种植早熟棉品种,可使棉花吐絮期躲过雨季,减少烂铃,获得较高产量,节省人力和投入,增加棉田纯收益。  相似文献   

5.
不同熟性棉花主要发育性状动态变化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不同熟性基因型棉花做不同的播期处理,研究其在不同温光条件下主要发育性状的变化模式,为建立棉花生育与温度关系的机理模型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株高的增长动态可用Logistic方程拟合,两品种随播期的推迟,植株的高度减小。第2播期(4月30日播种)中30(早熟品种)在株高快速增长时期的积温效率最大,为0.059 2 cm/℃;第3播期(5月15日播种)最小,为0.048 1 cm/℃;中41(中熟品种)则在第3播期积温效率最大,为0.081 8 cm/℃;第1播期(4月15日播种)最小,为0.065 4 cm/℃。从蕾、铃数看,早熟品种中30蕾、铃的多少对播期的反应比较敏感,中熟品种中41的反应略微迟钝。  相似文献   

6.
河北省是我国重要的棉花主产区,由于国际棉价的不断下跌,棉花种植面积不断缩小,棉农的种植积极性不断下降。为保证该地区棉花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石家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规范了短季棉与早熟马铃薯复种生产模式,制定了《短季棉与早熟马铃薯一年两熟栽培技术规程》(DB 13/T 2533—2017)。该规程规定了冀中南棉区短季棉与早熟马铃薯复种栽培的品种选择、整地、播种、田间管理、收获等关键技术要求,为河北省冀中南棉区棉花与马铃薯复种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
以邯郸市农业科学院培育的早熟棉邯901为试验材料,在高密度(82 500株/hm2)栽培条件下,研究了4月30日(正常春播)、5月5日、5月10日和5月15日不同播期处理对棉花生育动态和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晚播处理有助于降低株高,减少单株果枝数和单株铃数,但对单位面积总铃数、衣分和籽指影响不大;烂铃率随着播期的推迟呈逐渐降低趋势,其中5月15日播种烂铃率为0;5月5日播种的籽棉产量最高且显著其他播期处理,5月10日和15日播种的籽棉产量与4月30日播种相当。在黄河流域棉区采用早熟棉花品种,可适当推迟播期,并采取不覆膜、增加密度的种植方式,使棉花吐絮期避开雨季,减少烂铃,节省人力投入,增加棉田纯收益。本研究条件下,邯901的适宜播期为5月15日,该播期下无烂铃,且籽棉产量与4月30日播种相当。  相似文献   

8.
<正>棉花覆膜是北方特早熟棉区的主要栽培模式。然而朝阳地区4~5月份天气多变,除多干旱而外,还时常出现高温、寒流、干热风、晚霜、低温寡照等自然灾害。这个阶段正是地膜棉花播种至出苗的关键时期,给出苗保苗造成了重重障碍,致使年年有毁种、改种现象。"有苗三分收",如何保证棉花出全苗、长健苗,  相似文献   

9.
安庆沿江中下游棉区,棉花与麦子、蚕豆等午季粮食作物两熟栽培,具有悠久历史。这种粮棉两熟制約占棉田面积的45—80%,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还占有重要的地位。粮棉两熟,由于复种面积增加,棉花和麦、豆生长期又长,約一百七十至二百一十天,因此,在适期播种、耕作管理、劳力、肥料以及二者群体生长好歹上,必然存在一定的矛盾。以麦、棉两熟来說,一般棉花拔稭后(11月中旬)播种小麦有嫌过迟,冬季分蘖少,成熟晚,容易感染銹病而減产;棉花5月底、6月初接茬播种,通常因生育期縮短,发育不健全,結鈴少,产量低;如果套种,播种前不能精耕細作,特别是麦类播种方法不当、后期生长过旺,易使棉苗蔭蔽加剧,  相似文献   

10.
通过从黄河流域棉区引进5个熟性存在差异的棉花品种在江西九江地区常规种植,探讨其熟性差异对生育期、光合效能、地上部分生物量及籽棉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排除缓苗期则各品种的生育期是种植地比原产地缩短,且原产地生育期越长缩短越明显;(2)盛花期和吐絮期地上部分营养器官与生殖器官的生物量比值与熟性间(生育期)均有不显著的正相关(0.814,0.717),以吐絮期其值为1.4~1.6有利于籽棉产量提高;(3)生育期与籽棉产量之间有显著的正相关(0.922),盛花期营养与生殖器官的比值与籽棉产量显著正相关(0.909),吐絮期的地上部分干物质总质量与籽棉产量成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0.972),且吐絮期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的干物质质量均与籽棉产量成显著的正相关(0.907,0.892);(4)在江西棉区营养钵育苗移栽种植模式下,以产量为目标,向黄河流域棉区引种应该引原产地生育期在130 d左右的中熟棉或早中熟品种较好;对轻简化栽培、适宜机械化采收的春夏季直播、地膜覆盖直播等特种栽培模式,以效益为目标,应引进早熟棉。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氮素对棉花氮素利用率、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为棉花生产施氮量的合理调控提供依据.[方法]在大田栽培条件下,分别在长江流域下游棉区(江苏南京)和黄河流域黄淮棉区(河南安阳)设置棉花氮素水平试验.[结果]棉株氮素利用率随初花后棉花生育进程的推进,呈现为不规则的S型曲线的变化趋势;氮素对棉花产量形成有一定的调控作用,氮素水平过低或过高均导致产量降低.[结论]安阳试点以360kg/ha的施氮量为最优,南京以240kg/ha最高;棉花单铃重、单株铃数是产量的主要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12.
李韶民 《农业展望》2006,2(7):24-25
1 2006年上半年棉花生产形势分析 2006年全国大部棉区棉花播种以来光热条件较好,降水较为适宜,利于棉花播种出苗和幼苗生长,目前大部地区棉苗长势较好。但新疆棉区出现短时低温、黄河流域棉区出现阶段性干旱、长江流域部分棉区的倒春寒和强降雨对棉花生长发育产生一定影响。6月上中旬,南疆西部棉区气温持续偏低1~2℃,热量不足,不利于棉花花蕾生长发育:其它棉区光热条件较好,利于棉花苗期生长及现蕾。  相似文献   

13.
<正>北疆棉区由于无霜期短,春季冷空气活动频繁,棉花播种及苗期易受低温冷害的影响,播种时间延迟,造成棉花生育时期缩短,不能充分发挥棉花无限生长优势,限制了生产潜力的发挥。  相似文献   

14.
《早熟棉花与饲草小黑麦复种栽培技术规程》(DB 13/T 2424—2016)规范了早熟棉花与饲草小黑麦复种的品种选择、播前准备、播种、田间管理、收获,以及棉花和小黑麦两茬衔接、抢种、抢收的关键技术,可为河北省冀中南棉区棉花与饲草小黑麦复种生产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5.
一、选用优良品种 棉花要想优质,品种是基础。棉纤维的品质不仅受品种本身遗传的影响,还与气候及栽培条件密切相关。各地应根据所属棉区选择优质的棉种。特别是特早熟棉区的光热资源不足,棉花生长期的有效积温不能满足中熟品种纤维正常发育所需要的能量,因而形成了绒短、强力低、成熟度低、细度高的品质结构。因此特早熟棉区必须选用优质的特早熟棉种,才能使纤维品质符合纺织工业要求。如晋棉6号、辽棉8号等长绒品种,纤维长度达30毫米,纤维强度达到3.8-4.6克,细度达到5400-5800米/克,成熟度达到1.6-1.8。  相似文献   

16.
以2014年引进黄河流域棉区的3种熟性的3个常规棉品种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生育期,成铃分布及产量性状,以探讨外源不同熟性棉花品种在江西棉区的适应情况。结果表明:早熟品种生育期延长,"三桃"比例失调,产量最低;中熟品种生育期缩短,霜前花率偏高,不利高产潜力的发挥,这2种熟性品种均不适宜在该区种植。中早熟品种冀228的生育期较稳定,中下部及内围成铃率相对较高,籽棉产量最高,在当前栽培条件下,较适宜在江西棉熟性区种植。  相似文献   

17.
皖杂3号(皖棉24号)是安徽省农科院棉花研究所选育的杂交棉新品种,2004年3月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委员会审定(审定号:皖品审04100426)。1适期播种,培育壮苗采用营养钵育苗移栽、移栽地膜覆盖栽培或直播地膜覆盖栽培。营养钵育苗适宜播种期为:沿江棉区4月上中旬淮北及江淮棉区3月  相似文献   

18.
正1栽培管理1)田块选择。选择土壤肥力中上、排灌条件好、无荫蔽、周边100m之内无棉花种植的田快。制种田保证没有外来花粉串粉。2)播种时间。4月中下旬土壤下5cm温度稳定通过14℃时即可播种。播前晒种2 d后用敌磺钠拌种。3)播种规格。株行距为35cm×85cm。每塘播棉花种4~5粒,保证每亩密度4500~5000株。  相似文献   

19.
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和逐步回归分析法,分析了麦棉两熟种植棉花生育期间主要气候因子与籽棉产量的关系.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结果表明,黄淮海棉区棉花产量在年度间的差异主要受积温的影响,4-10月份≥20℃积温与籽棉产量的关联系数0.4463;其次为日照时数,关联系数0.4052,第三是降雨量,关联系数0.3133.在棉花生长的4-10月期间,以8月、9月的日照时数和8月份≥20℃的积温对产量的影响最大,关联系数分别达到0.7201、0.7116和0.7042.逐步回归分析法结果同样表明,积温是影响产量的主要因子,且为正效应;而降水量对产量的影响为负效应;得出的回归方程(P=0.0007598,R2 =0.7477)可试用于黄淮棉区两熟籽棉产量的预测和预报.  相似文献   

20.
一、棉区概况 荆州棉区位於长江中上游及汉水下游两岸的冲积土壤地带,海拔在50米左右,年平均温度16℃雨量1,200毫米左右,全年无霜期约270天。土壤种类很多,根据群众分类,主要土类有土田(粘壤土到粉砂壤土)、油沙(细沙壤土到粉砂壤土)、灰砂(壤砂土到砂壤土)及含水砂(砂壤土到壤土,地下水位较高)等四种。棉区内旱地约占耕地面积的2/3以上。旱地夏作以棉花为主,部分种植粟谷、黄豆或其他作物,棉花集中地区如松滋,夏作绝大部分为棉花。旱地冬作主要是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