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2 毫秒
1.
果业是陕西省的优势特色产业,在农民增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已成为陕西省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支撑之一.本文从总量规模、区域发展、建设主体、经营方式等方面详细介绍了陕西省果品贮藏业的发展现状;通过横向对比果业发达国家和国内先进省份,分析了该省在果品贮藏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需立足陕西省果业高质量发展要求,大力发展果品贮藏业,并...  相似文献   

2.
于国合 《落叶果树》2021,53(1):26-30
果品产业高质量发展是兼顾经营者、生产者、消费者利益的更高层面的发展;推动山东果品产业高质量发展对于应对产业面临的挑战与压力、促进乡村振兴、落实新发展理念、增加农民收入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山东果品产业发展水平具备了由追求高产量向追求高质量发展转变的客观条件;推动山东果品产业高质量发展,需要在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的同时,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  相似文献   

3.
山东省果业发展已进入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发展现代果业成为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抓手,而数字化技术应用是现代果业的重要标志。山东省已发展现代矮砧集约高效栽培模式果园超过4万hm~2,其中物联网技术应用示范园占比8.3%以上,全省已经具备发展数字化果园的产业基础和优势。当前,山东省数字化果园主要应用形式有物联网生产监测、绿色防控与病虫害监测、水肥一体化管控、智能大棚(温室)控制、区块链果品溯源、果园无人机遥感监测等。从6个方面深刻剖析了山东省数字化果园高质量发展的制约因素,从健全体制机制、科学制定规划,加强政策扶持、强化示范引领,开展技能培训、更新生产观念,完善基础设施、提高支撑水平,构建数据平台、提升利用效率等5个方面提出了山东省推进数字化果园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按照“四个面向”要求,围绕“推进农业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支撑乡村全面振兴”核心使命,根据我国果树产业实际,明确了“保障食物安全与果品有效供给、推动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推进果品优质安全与营养健康、推动乡村振兴和区域果业发展”等果业重大使命,并提出了我国果业“十四五”的重点任务建议清单。  相似文献   

5.
品牌是农业竞争力的核心标志,是现代农业的重要引擎,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支撑:一个品牌可以带活一个产业,富裕一方百姓水果业作为湖南省怀化市优势主导产业,已成为推动怀化市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打造怀化市果品区域公共品牌不仅有助于优化组合区域资源,提升区域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溢价能力,也有利于提升区域产品的市场知名度和美誉度,提高果业生产经营者的收入。通过分析怀化市果品品牌建设现状、存在问题,探讨了推进怀化市果品区域公共品牌整合的实现路径,提出了明确品牌发展定位、实施四大行动计划、构建果品区域公共品牌整合政府支持体系、发挥协会主力军作用等较为具体的意见,以期做大做强区域公共品牌,实现水果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6.
武敏  高雷 《中国果树》2023,(8):121-125
酿酒葡萄作为贺兰山东麓支柱性产业之一和当地农户生计之一,处于区域产业经济发展战略位置。葡萄生产经济效益会影响当地农户增收和经济发展,以及产业兴旺和乡村振兴战略的进程。通过调研宁夏吴忠市种植户种植酿酒葡萄收益并利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发现,酿酒葡萄生产经济效益提升受到生产资料投入、种植规模和市场单价等因素影响。为了实现种植户增收和酿酒葡萄产业发展目标就要采取针对性措施,加大产业支撑保障力度,完善产业发展配套基础设施和政策体制机制;拓展土地流转空间;完善各主体利益联结机制等,促进葡萄产业迈上高质量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7.
于国合 《落叶果树》2007,39(4):13-16
详细介绍了山东省果品生产、贮藏加工、出口贸易等情况,指出山东果品生产实现了由单纯追求规模效益向质量效益的转变,正步入良性、健康的发展轨道.综合分析了当前国内外果品产业的发展形势,认为山东果业发展有明显的优势和潜力,并针对目前山东果业存在的果品质量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大、树种品种结构不合理、果品产业体系薄弱等问题,提出了山东果业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贵州是全国食用菌生产优势区域,发展食用菌产业是贵州省发展现代山地特色农业、助推脱贫攻坚、助力乡村振兴、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2016年以来贵州省食用菌产业发展迅速,种植规模连续两年翻番。该文介绍了贵州省食用菌产业的发展现状,针对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了产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以期为贵州省食用菌产业发展的决策部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经过15年的持续发展,苹果产业已成为志丹县农业产业最具优势的特色产业,也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防灾减灾是山地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从志丹苹果产业发生的主要灾害、防御措施,分析了志丹苹果产业防灾减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以连云港市食用菌产业推动连云港经济发展为例,阐明食用菌产业助力乡村脱贫攻坚和农民致富的显著效果。食用菌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当地农业增产增效,带动了农民增收致富,凸显了其重要的社会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在政府扶贫支持的带动下,发展食用菌产业助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已在连云港市基本实现。  相似文献   

11.
崔琦 《中国果菜》2020,(2):60-63
滨州是山东省主要的优质果品产区,近年来,滨州立足自然资源禀赋和发展优势,大力实施“果品兴农、果品兴市”战略,特色果业对全市农业和经济发展的贡献率逐年提升,形成了以沾化冬枣为龙头,阳信鸭梨、惠民蜜桃、邹平水杏等特色果品共同发展的“一县一品”的产业布局,探索出了现代果业助推乡村振兴的成功经验。本文对滨州特色果业发展模式进行了总结,分析了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下一步的发展建议,为指导当地特色果业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金琰  叶露  丁莉  卢琨  刘海清 《中国果树》2023,(2):128-131
海南省是我国热带水果主产区之一。经实地调研及文献分析发现,海南省热带水果存在种植业发展良好、品牌效能形成、多元产业融合等产业特性,已成为助推海南省乡村振兴发展的重要力量。但海南省热带水果产业在发展中尚存在产业规模困境、加工发展困境、区域品牌困境及国际贸易困境。针对以上问题,海南省热带水果产业应从壮大经营主体力量、拓宽经营渠道、培育产业品牌、推进国际双向合作4个维度共同发力,以期提升产业效益,实现长效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3.
李剑 《中国食用菌》2021,(2):106-109
食用菌是云南地区极具优势的资源,其产业化的发展是激发乡村地区生产活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助推乡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村脱贫与乡村振兴重要手段。以云南曲靖地区食用菌特色产业发展状况为例,分析该地区食用菌特色产业助推乡村经济发展的实效,关注乡村经济发展过程中农村产业发展内生动力如何持续提升的问题,以实现乡村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4.
依据山东省17个地市近十年果树产业发展的数据资料,利用统计分析法研究山东省的果树产业现状。结果表明,山东省的果树产业已达到了果品产量增长、产值增加、树种结构优化和产区向优势区域集中的效果,成为农民增收致富及区域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性产业。同时,因果树产业整体发展速度过快,缺乏统一有效的布局规划,其发展也面临着不少困难和压力。  相似文献   

15.
陈立武 《花卉》2020,(2):92-93
对于福建省三明市的整个发展现状而言,在经年累月的强农重农惠农政策的背景下,农业产品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于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而言,农业"至关重要"的地位并未发生变化;农村经济的发展需要依靠产业振兴,要以农业生产、确保粮食安全为前提,立足三明市花木、辣椒、杂果、畜禽养殖发展基础,完善产业链条,配套服务体系,搭建营销平台,增加群众收入,从而实现三明市的经济发展、产业振兴,推动农业升级、农村进步、农民发展。  相似文献   

16.
加盟WTO对山东果品生产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根据山东省果品生产及贸易现状,分析了我国加入WTO后,山东省果品的优势及带来的冲击和问题,提出了山东省果品产业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明确强调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1].农业产业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基础,要实现农村产业兴旺,前提条件是要明确并发展具有竞争优势、群众接受度高、经济社会效益大的现代农业产业.农业主导产业的选择直接关系到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对区域经济发展、农民长期稳固脱贫致富以及实现...  相似文献   

18.
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食用菌产业发展已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来源之一,但其发展具有特殊性。为保障食用菌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从法律角度出发提出要进一步完善食用菌产业相关的法律规范制度,明确食用菌产品生产、销售等环节的标准和行业规范,如此才能为食用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9.
黄莹  王敬元  段新宇  谷英楠  张毓 《蔬菜》2023,(10):48-52
摘要:为实现蔬菜产业更有效衔接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以黑龙江省尚志市元宝镇为例,总结了蔬菜产业助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典型经验,分析元宝镇蔬菜产业发展的不利因素,如监测预警机制不完善、种植成本明显上升、基础设施建设缓慢、科技型农业人才缺乏等,并提出科学谋划产业发展、健全蔬菜市场机制、提升蔬菜品牌效益、完善质量监督体系等一系列提升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乡村振兴路径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郭旭  胡灿  卢小兵  汤华飞  李玲  易韦 《北方园艺》2021,(21):143-151
该研究总结了贵州省刺梨产业发展现状特征,剖析了贵州省刺梨产业现阶段发展所存在的短板,探索了贵州省刺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路径,对实现农民增收和现代山地农业提质增效、巩固脱贫攻坚战略行动伟大成果、完成农村产业革命和乡村振兴战略行动历史使命具有重要的意义.研究发现,贵州省拥有较好的刺梨产业发展资源禀赋,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种植加工技术体系、刺梨产品体系和市场营销推广体系初步形成,刺梨产业政策体系渐趋完善.在贵州省刺梨产业发展过程中,标准化种植难,采收和储存加工等环节存在短板,产业价值链较短,产业规模效应和集群效应不明显,刺梨产品研发存在问题,缺乏龙头企业带动引领,营销建设任重道远.针对上述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走出具有贵州省特色的刺梨产业高质量发展之路,把刺梨产业打造成为贵州省富民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