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月2日是第25个世界湿地日。今年世界湿地日的主题是"湿地与水",强调湿地对维持全球淡水储量和水质的重要贡献,突出水和湿地之间"同生命、互相依"的关系,鼓励公众共同行动保护修复湿地。当日,国家林草局发布《中国国际重要湿地生态状况》白皮书,我国内地56处国际重要湿地生态状况总体保持稳定,与2015—2018年上一监测期相比,国际重要湿地内湿地面积增加了2479.29公顷。  相似文献   

2.
三岔河湿地自然保护区鸟类监测项目是以三岔河湿地范围内为工作区,针对三岔河保护区鸟类迁徙的特点,对保护区范围内进行春季、秋季鸟类迁徙调查,2013、2014年共监测统计到鸟类28种,24 750只,期间监测到白鹭最大种群16只出现在2013年9月11日,并观测到4只丹顶鹤群体(丹顶鹤属于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鸟类)。三岔河湿地鸟类的种群和数量都呈现上升趋势。该项监测初步掌握了三岔河湿地鸟类迁徙期的分布特点,基本了解三岔河湿地鸟类的本底,进一步对重要物种做出重要监测及观察,提出保护策略及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3.
湿地公园是鸟类的重要栖息地和迁徙中转站,它的设计理念和建成效果直接影响其对鸟类的吸引程度。针对太仓金仓湖湿地公园鸟类保护和植物配置存在的问题,根据当地生境状况和功能分区,从丰富鸟类多样性、提高鸟类数量的原则出发,对湿地公园植物重新进行了规划布局,以期在满足湿地公园生态和造景功能的同时,最大程度地发挥植物的招鸟功能,为鸟类栖息地的植物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黑河流域中游湿地地处青藏高原和蒙新高原的过渡地带,湿地类型多样、生物多样性丰富,其发挥的生态功能关系到整个西北地区的生态安全。通过分析张掖黑河流域中游湿地的概况及特点,提出了符合实际的湿地监测指标,分类确定了重点监测内容及其必要性。综合张掖黑河流域中游湿地的资源特点、水文状况、保护重点等,分析建立定位研究站、水资源监测点、植物及土壤监测点、鸟类监测点布局。论述了建立张掖黑河流域中游湿地生态系统监测体系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当前中国的很多国际重要湿地面临着退化和损失的威胁,必须建立国际重要湿地生态预警指标体系和预警机制.本文根据典型性、通用性、可量化、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等原则,通过查阅文献和咨询专家,选出如湿地面积、水量、地表水水质、主要保护物种数、水鸟种群数量和植被覆盖变化率等作为湿地生态预警指标,建立国际重要湿地生态预警指标体系,并阐述了生态预警指标的评估办法,提出各级生态预警的响应机制,确保及时对湿地生态状况的变化做出响应,以保证国际重要湿地生态特征的稳定.  相似文献   

6.
以湖南水府庙国家湿地公园恢复重建区为研究区,对比了湿地公园修复前(2017年)和修复后(2018、2019年)恢复重建区水质以及鸟类种类和数量的变化,并估算了其生态价值。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湿地修复后出水口的水质得到了显著改善,水样中的悬浮物、化学需氧量含量、氨氮含量、总磷含量和总氮含量明显下降;修复后鸟类种类和数量都大幅度上升,夏季鸟类种类和数量比修复前增长了57.1%和446%;湖南水府庙国家湿地公园恢复重建区产生的生态价值约为2 577万元。  相似文献   

7.
为了预防建三江湿地机场鸟害的发生,掌握建三江机场植物多样性情况,采用样方法、观察法等对机场进行植物资源调查,记录机场周边及其围界内植物的种类、数量、分布特点及生境类型,分析不同生境植物多样性。观察机场鸟类的活动区域及其分布特点,观察鸟类在不同植被环境中活动频率,分析建三江湿地机场植物与鸟类间的相互关系。通过调查共观察到样方内植物1072株,隶属于27科55属65种,植食性鸟类4科5种。经过分析得出,鸟类在围界外行道树旁多样性指数(H)最高,均匀度指数(J)最高,优势度指数(D)最高。通过控制植物的种类及数量,间接降低机场鸟类的出现频率,并从植物环境方面科学有效的制定鸟击防范措施,为北方支线机场的鸟情生态调研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2017年,采用固定样点和样线法,对湖南华容东湖国家湿地公园开展鸟类资源调查。结果表明:共记录到鸟类81种,隶属于14目37科,其中留鸟36种,夏候鸟22种,冬候鸟23种;鸟类时空分布差异较为显著,空间分布上树丛灌丛区、农田果园区鸟类种类较多,近岸水域敞水区鸟类种类较少;时间分布上鸟类多样性指数依次为春季秋季夏季冬季;鸟类是华容东湖国家湿地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持区内湿地结构和功能至关重要,建议加强对区内鸟类的监测和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9.
近日,乌梁素海湿地水禽科研监测工程全面开工,补饲点、观鸟台等一批科研监测设施相继建成。该工程属内蒙古乌梁素海湿地生态保护示范工程的配套工程之一,总投资272万元,主要建设内容有科研监测实验室、鸟类生活习性监测点及隐蔽性鸟类观测台、气象观测站、水质及生态监测点等。乌梁素海总面积600平方公里,是全国八大淡水湖之一,是地球上同一纬度地区最大的一个湿地,有鸟类16目45科103属185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鸟类有6种,国家二级保护鸟类有30种。为了加强全国湿地的科研监测能力建设,把乌梁素海湿地建设成为侯鸟保护和湿地生态系统保护的全…  相似文献   

10.
基于MODIS-NDVI的乐安湿地植被覆盖动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乐安湿地作为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凉山生态建设的重点区域;也是高原湿地在海拔2 500 m^3 000 m典型生态系统。植被覆盖度(植被的垂直投影面积与单位面积之比)是反映湿地植物生长状况的重要生态学参数,在评估和监测湿地生态环境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利用2011-2015年的MODIS归一化植被指数数据,应用像元二分法估算了布托乐安湿地保护区的植被覆盖度及其变化趋势,分析了乐安湿地保护区内植被覆盖度变化,旨在为保护区生态环境评价及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研究表明乐安湿地保护区植被覆盖度状况良好,中度及其以上等级植被覆盖区占研究区比重较大,超过50%;5年间,保护区植被覆盖度总体上呈现稳定状态,但是不同等级,不同时段的植被覆盖变化趋势不同;植被覆盖度在空间上呈现以万吨山、四棵乡一线向两侧降低的总体趋势。与海拔3 500 m左右的若尔盖湿地相比,乐安湿地植被覆盖度分布主要受地形、水热条件限制,以及人为活动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对银川阅海湿地鸟类栖息状况进行了全面调查,基本摸清了阅海湿地鸟类种群及栖息地分布类型和生态特征,在此基础上针对有重要湿地生态景观、受威胁程度较大的燕鸥栖息地提出了生态修复的措施,探析了燕鸥栖息地修复存在的问题,并对银川阅海湿地鸟类栖息地保护与修复提出了初步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福建省湿地总面积83.07万11m^2,其中河流湿地面积23.05万hm^2,湖泊湿地面积6.84万hm^2,近海与海岸湿地面积53.18万hm^2。福建河流湿地水质总体良好,湖泊湿地水质大部分为中营养状态,近海与海岸湿地水质状况基本良好。湿地水环境呈改善的趋势。福建近海与海岸湿地是东亚一澳大利西亚世界候乌迁徙通道中的重要驿站或越冬地,是中国17个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区域之一。已建立11个省级以上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  相似文献   

13.
拉市海湿地鸟类组成和区系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论述了拉市海湿地的特点、鸟类种类组成、鸟类区系特征、生态分布、湿地鸟类资源和湿地环境的保护与建议。报道了拉市海湿地鸟类190种,隶属17目43科114属。根据调查的数据分析,拉市海湿地鸟类可分为4个群落,即明水面区域、农业耕作区、沼泽浅水区、森林植被区。  相似文献   

14.
国际重要湿地生态特征描述及其监测指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国际《湿地公约》有关大会决议及相关指南,结合国家湿地保护与管理的需要,分析理想的湿地生态特征描述与我国现行的国际重要湿地监测技术规程和重要湿地监测指标国家标准,提出国际重要湿地的监测指标体系,包括湿地的生态组分、生态过程与生态系统服务指标监测清单。这一指标体系可以直接为国家履行《湿地公约》、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提供技术支撑。通过对国际重要湿地生态特征的描述,确定湿地的生态组分、生态过程与生态系统服务的关键指标,为各地开展国际重要湿地监测以及为国家正在开展的湿地保护与管理相关政策的制订与实施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5.
江汉湿地面临面积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水质污染日趋严重等生态退化问题,造成退化的原因主要是地貌、水文等自然因子和围湖造田、围网养鱼、污染物排放、不合理工程等人为因素。未来江汉湿地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是:加大湿地保护力度,加强湿地生态恢复建设,控制污染,强化湿地生态监测,提高湿地保护意识,保护湿地生物多样性,加强科学研究与国际合作。  相似文献   

16.
湿地具有涵养水源、净化水质、调蓄洪水、美化环境、调节气候等巨大功能,还是许多野生动物赖以生存、繁衍的场所。陕西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地处关中平原的东部,是内陆候乌迁徙通道上的重要驿站,是我国中、西部国际保护候乌的主要栖息地之一。区内丰富多彩的森林草地资源、野生动植物资源、珍稀鸟类资源、湿地资源、景观资源、水体资源构成的生态系统成为黄河生态圈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7.
要闻     
<正>《中国国际重要湿地生态状况白皮书》发布2018年,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湿地管理司(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湿地公约履约办公室)对我国境内的国际重要湿地的生态状况进行了调查,并于日前发布了《中国国际重要湿地生态状况白皮书》,为我国国际重要湿地保护管理和履行《湿地公约》等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正>武汉是一座伴水而生的城市,一座美丽的湿地之城。长江与汉江穿城而过,165条河流纵横交错,166个湖泊星罗棋布。城市湿地面积1624平方公里,占全市国土面积的18.9%。湿地资源位居全球内陆城市前三。湿地孕育了武汉,赋予了武汉历史底蕴和蓬勃生机。多年来,武汉积极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不负新时代共抓长江大保护,持之以恒推进湿地生态修复,建有5个湿地自然保护区、10个湿地公园,城市湿地面积保持不减,城市水质稳步提升,湿地生境逐步恢复,鸟类种类和数量明显增加,长江江豚自然种群恢复性增长,湿地保护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广州市湿地植物群落特征与分布演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州湿地面积大,类型多,生长着不同区系的植物种类,是维护湿地生态系统功能和极有生态价值的生物群体。广州湿地植物从生长环境不同分湿生、水生、沙生和滩涂红树林植被等4个类型,20多个群落,分属133科291属431种,从区系上分有热带、亚热带及温带植物成分,从南到北分布于各类型湿地中,湿地植物具有净化湿地环境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等重要功能。  相似文献   

20.
文章通过实地调查,论述了呼伦贝尔市湿地鸟类种类、分布、栖息地现状,并对保护状况进行了客观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