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2008年4月,采用静宁县良种苗木繁育中心自育2年生‘红将军’苹果嫁接苗,在静宁北部高海拔(1 850 m)山地进行试栽,通过连续8年栽培观察得知,‘红将军’苹果综合性状表现良好,易成花,中、短果枝结果,着色早且色泽艳丽,果肉松脆爽口,风味酸甜,品质优,早果丰产,连续结果能力强,抗逆性强,耐贮藏。定植第3年(2010年)始果,定植第5年667 m~2产量1001.0 kg,第8年667 m~2产量2 684.0 kg,667 m~2纯收益2.6万元。目前‘红将军’已成为静宁高海拔山地的主栽中熟品种,推广面积已达1 467 hm~2。  相似文献   

2.
为了调查‘中矮红梨’在北京市大兴区的栽培表现,2005年将‘中矮红梨’引进北京市大兴区栽培。经11年的观察,该品种综合性状较好,表现为矮化、早果,果实红色、品质优、风味佳,定植第2年少量植株形成花芽,第3年有一定产量,第4年平均每667 m2产量为945 kg,第5年进入盛果期,平均每667 m2产量为2 325 kg,果实在8月初成熟,在北京市大兴区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3.
‘翠玉’梨在浙江慈溪的引种表现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从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引进梨新品种‘翠玉’,经连续6年的栽培观察,该品种综合性状较好,表现为早果、丰产,果实外观美,品质、风味佳。定植第3年开始结果,第4年平均每667 m2产量945 kg,第6年进入盛果期,平均每667 m~2产量2 100 kg,果实成熟期比‘翠冠’提早7~10 d,在浙江省东部沿海地区生产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4.
葡萄二次果挂果不均的主要原因是,在逼迫二次果花芽时,用矮壮素处理枝梢和打顶的操作时间不统一,摘心打顶的部位不一致。可采取以下措施预防:①在葡萄一次果坐果稳定后预测单株的产量,根据挂果多少确定进行二次果处理的枝梢,每667m^2总产量为2000~2250kg,第1次挂果每667m^2产1500~1750kg,第2次挂果每667m^2产500~750kg。最好能间隔选枝,减轻营养竞争。  相似文献   

5.
‘秦星’是陕西省果树研究所以‘新红星’作母本、‘秦冠’作父本杂交选育的苹果中晚熟优良品种。2000年前后,山西省临猗县‘红星’系列品种栽培面积逐年大幅度递减。为了弥补中秋节市场红色大果型苹果品种的不足,山西省临猗县果农大量栽植‘秦星’苹果。采用高标准建园、加强土肥水管理、合理修剪、控制负载量、科学防治病虫害等技术,7年生‘秦星’平均每667 m2产量超过5 000 kg;果实无需套袋,果面光洁度高,售价连续6年均在3.0元/kg以上,备受市场欢迎。  相似文献   

6.
在甘肃省陇东旱作苹果产区静宁县,以新疆野苹果为砧木,开展了‘成纪1号’短枝富士不架设支架的旱作宽行高干栽培试验,生长过程中培养高纺锤形树体结构,使树体保持动态的金字塔状。结果表明:栽植次年见果,第3年667 m2产量810 kg,第4年1 604 kg,第5年2 248 kg,第6年2 805 kg;表现为树冠矮小、成花早、园貌整齐、早果丰产、抗逆性强、效益高。该栽培模式具有技术简单,管理方便,减轻劳动强度,生产成本低,便于机械作业,经济利用土地等特点。‘成纪1号’宽行高干集约高效栽培模式适宜在甘肃省陇东黄土高原苹果产区及其他干旱缺水的山地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笔从2000年开始对邻水县观河乡一甲岩果场12年生朋娜脐橙(4.2hm^2)进行更新复壮试验。试验前每667m^2产量为315kg,果径80cm以上商品果率18%。更新后第1年每667m^2产量为610kg,80cm以上商品果率达45%,第二年为985kg,80cm以上商品果率为61%,第三年为1821kg,80cm以上商品果率为80.5%。树势强旺,叶幕层增厚3倍,形成立体结果,2004年有望继续增产增收。具体做法是。  相似文献   

8.
采用四因素五水平二次通用旋转回归组合设计,研究‘黔单8号’的最佳播种密度和氮磷钾的施用量,初步建立了‘黔单8号’的产量与播种密度及氮磷钾施用量主要栽培因素的回归模型,并总结出‘黔单8号’在贵州山区产量获得777.80kg/667m^2的最优方案为:栽培密度在5014-5903株/667m^2,施氮量在38.28-45.72kg/667m^2,施磷量在138.8~151.2kg/667m^2,施钾量在37.73~42.27kg/667m^2。  相似文献   

9.
2000年,我院与江苏省射阳县特种园艺研究所合作,在该地进行了油桃的设施栽培试验,共建春暖式大弓棚2个,每个面积400m^2,栽培品种为曙光、早红珠油桃。由于措施得力,建棚翌年平均每棚产果850.6kg,折合每667m^2产量1417.5kg,较露地栽培提前成熟15-21天。建棚第三年折合每667m^2产量1690.6kg,较露地栽培提前成熟17-25天,其周年管理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10.
‘晋榛2号’是由‘平欧11号’实生树中选育出的适应性、抗逆性均较强的优良平欧杂种榛新品种。坚果平均重2.4 g,长圆形,果面黄褐色;出仁率44%,果仁饱满,味香甜,品质上乘,蛋白质含量18.6%,脂肪含量56.0%,碳水化合物含量8.5%。定植后第3年开始结果,第5年进入盛果初期,每667m2产量150kg左右,第7年进入盛果期,每667m2产量为200kg左右。‘晋榛2号’适宜在山西省朔州市以南、海拔1500m以下、年平均气温6.5℃以上、最低气温-26℃以上、年降水量350 mm以上、土壤p H值在8.5以下的地区栽植。  相似文献   

11.
静宁在‘红富士’苹果管理中,采取了"顺其自然,适当调控"为主的树体管理措施,实现了4年成花、5年挂果、6年丰产的生产目标,盛果期666.7m^2产量保持在4000kg以上,有效地克服了‘红富士’难成花、进入结果期迟、早期产量低的弊端,形成了早果、优质、丰产的配套措施,促进了‘红富士’苹果在当地的大发展。其核心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12.
1998~2002年,在章丘市南部山区林果开发工程的推动下,章丘市林业局果树站在埠村镇实施了千亩柿园幼树密植早果丰产栽培试验开发。经过5年的试验,第3年开始挂果,第4年平均每667m^2产1068.9kg,第5年平均每667m^2产1684.8kg,最高株产25.7kg,为柿树密植早果丰产提供了新经验。  相似文献   

13.
板栗丰产优质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石丰’、‘海丰’、‘蒙山魁栗’等板栗良种在3年实生砧改接,次年结果率达100%,4年生树平均株产3.1kg,平均产量200.5kg/667m2,6年生平均株产5.5kg,平均产量365kg/667m2,每667m2效益2532元。  相似文献   

14.
2007-2008年对南果梨、苹果梨初果期和盛果期适宜产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初果期(8年生)南果梨667m^2最适产量为800kg,其单果质量为103.7g,优质果率87.7%;初果期(8年生)苹果梨667m^2最适产量为1000kg,其单果质量235.0g,优质果率为90.9%。盛果期(20年生)南果梨667m^2最适产量为1900kg,其单果质量为111.4g,优质果率达到88.7%;盛果期(25年生)苹果梨667m^2最适产量为2200kg,其单果质量为263.8g,优质果率为89.1%。  相似文献   

15.
在重茬苹果园栽植坑内将微生物复合菌剂、有机肥、表土混匀回填,然后定植秦星苹果树。试验结果表明:重茬栽培的秦星苹果成活率达100%;定植后第3年平均每667 m2产量380 kg,第4年平均每667 m2产量1 037 kg,第5年平均每667 m2产量2 700 kg,第6年平均每667 m2产量4 753 kg;果实品质及树体生长状况与枝类组成均与没有栽过苹果树的新地块栽培的秦星苹果(对照)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6.
2013年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榛子课题组从辽宁省经济林研究所引入‘辽榛7号’平欧杂种榛,在山西襄汾建立引种示范推广基地,经多年的试验观察,该杂种榛综合表现良好,生长强旺,抗逆性较强,坚果园锥形,果面红褐色,外观亮丽,壳较薄为1.4 mm,果仁为白色、光洁饱满,果皮易脱落,出仁率达41%,单果均重2.4 kg,最大果重3.2 kg,味香甜,品质上乘。早果丰产,栽后第2年大多坐果,第3年均挂果,第4、5年进入初盛果期,产量每667 m~2分别为120 kg、165 kg,第6年进入盛果期,产量为每667 m~2产量230 kg以上。果实8月上旬成熟,11月下旬开始落叶,宜于当地推广发展。  相似文献   

17.
2006年,昭通市农科所从昆明市呈贡县引进雪莲果种子120kg,应用低温处理技术在昭鲁坝区种植1666.7m^2获得成功,经测产验收,平均每667m^2产2510kg,每667m^2产值10040元,扣除2000元的生产成本,每667m^2纯收入达8040元;市农业科技示范园引进雪莲果种子800kg,在乐居科技示范园种植7333.3m^2,经测产验收,平均每667m^2产2252.99kg。  相似文献   

18.
孙晓英 《中国园艺文摘》2009,25(12):135-135,121
马铃薯90cm大垄标准化栽培技术落实在青冈县马铃薯生产大村——民政乡公平村。代表农户王玉胜种植大垄马铃薯0.6hm^2,马铃薯品种为‘克新12号’和‘花园525’,9月20日全部收获,0.6hm^2马铃薯总产量5000kg以上,比临近种植‘克新12号’的农户每667m^2增产250多kg,每667m^2增加产值180元。马铃薯90cm大垄标准化栽培技术具体实施加下:  相似文献   

19.
2014—2015年连续2年调查了苹果新品种‘华硕’在河南等8省14个产地的果实经济性状、生长结果习性、成熟期、抗逆性。结果表明,‘华硕’在14个产地适应性良好,表现出结果早、产量高、抗病性强等特点。果实表现为果个大、外观艳丽、肉质细、货架期长。作为早中熟品种,可以在我国西南冷凉地区建立优质商品果生产基地,在苹果炭疽叶枯病发生严重的黄河故道地区可作为取代‘嘎拉’的品种,在西北黄土高原地区和环渤海湾地区可作为中熟品种或‘富士’的授粉品种推广发展。  相似文献   

20.
以杂交稻‘Q优6号’为试验材料,采用四元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和DPS分析的方法,研究了水稻无盘抛秧的配套栽培技术。结果表明:在免耕无盘抛秧试验条件下,‘Q优6号’稻谷目标产量在515kg/667m^2以上的优化农艺措施方案为种植密度为1.162万~1.238万株/667in。,施氮肥(纯N)11.693~12.307kg/667m^2,施磷肥(P2O5)9.249-9.984kg/667m^2,施钾肥(K2O)9.961~11.294kg/667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