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订正了《甘肃省小陇山高等植物志》荨麻科、石竹科、毛茛科、樟科、十字花科、五加科、木犀科植物30种5变种2亚种的学名。  相似文献   

2.
文中综述樟树、闽楠、润楠、檫木、山苍子等典型樟科植物的扦插、嫁接和组培等无性繁殖技术研究进展;分析樟科植物无性繁殖成活的细胞全能性、激素调控、内含物影响等关键生物因子,以及扦插管理技术、环境条件控制、养分调节等主要非生物因子对樟科植物无性繁殖成活的影响作用;通过全面综述樟科植物的无性繁育方式和影响无性繁殖成活的关键因素,为樟科植物无性系种苗繁育技术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小五台山桦木科植物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次研究通过实地踏查的方法,对小五台山的桦木科植物资源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并对桦木科植物资源的种类及其生长分布的调查结果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找出了桦木科植物的分布特点,对保护和利用桦木科植物资源提供了依据.针对桦木科植物资源种类数量减少的原因,提出对应的解决方案,对小五台山桦木科植物资源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木犀科植物组织培养研究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述了影响木犀科植物组织培养的主要因素,如外植体、基本培养基、植物激素,并探讨了当前木犀科植物组织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其未来的发展方向,为研究木犀科其他植物的组织培养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竹芋科植物的栽培方法镇江市林业科学研究所殷亚南室内观叶植物已愈来愈受到人们的普遍喜爱。而竹芋科植物又是室内观叶植物中的皎皎者,它不仅美丽,在室内摆放时间长,而且管理简便。(一)竹芋科植物的产地及生态环境竹芋科植物主要产于热带雨林气候的南美地区,非洲及...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济源市种质资源的普查,结果显示,济源市榆科(Ulmaceae)植物资源丰富,调查榆科植物有6属26种,其中野生榆科植物20种,引进栽培6种。占我国榆科植物总属数(8属)和总种数(56种)的75%和45%,是我国榆科植物丰富的区域之一。阐述了榆科植物的资源的组成和分布情况,并对榆科植物资源利用途径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榆科植物资源的保护对策和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增补报道了《甘肃省小陇山高等植物志》中未记录的小陇山有分布的金粟兰科、杨柳科、壳斗科植物4种,订正了金粟兰科、杨柳科、桦木科、壳斗科、榆科10种6变种2变型的学名。  相似文献   

8.
山西省木犀科植物资源及其园林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木犀科植物广泛分布于温带、亚热带及热带,其叶、花、果观赏价值极高,是庭院珍品。山西省木犀科植物资源丰富,野生及栽培种共8属47种(含1亚种5变种4品种)。笔者分析了山西省木犀科植物的观赏特性,探讨了该科植物的园林用途,提出了木犀科植物资源开发和应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河北植物一新记录科--三白草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记述了河北植物新记录——三白草科Saururaceae蕺菜属Houttuynia Thunb.植物蕺菜Houttuynia cordata Thunb.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应用价值,为《河北植物志》的修订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为了理清广东省番荔枝科植物及区系地理分布现状,为区域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最新资料,研究在结合最新分类修订和新发表植物类群的基础上,通过野外调查、文献查阅、标本鉴定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广东省野生番荔枝科 Annonaceae 植物共计 12 属 31 种;其中尖叶瓜馥木 Fissistigma acuminatissimum 在《中国植物志》和 Folra of China 均未记录广东分布。广东省番荔枝科植物以瓜馥木属Fissistigma 最为丰富,其次为紫玉盘属 Uvaria 与鹰爪花属 Artabotrys。区系地理成分方面:广东省内番荔枝科植物以热带亚洲分布占优势;与邻近的 8 个省区番荔枝科植物区系比较,广东—海南之间属和种相似性系数最高,广东—澳门之间的属和种相似性系数最低。  相似文献   

11.
采取实地调查与文献资料相结合的方法,对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校园榆科植物资源进行了调查,并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综合考虑榆科植物的观赏价值、生态价值、生物学特性等因素,运用层次分析法对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榆科植物进行了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榆科植物资源共有4种,分别为榆树、榉树、朴树和糙叶树,其中榉树数量最多,种植范围最大,且最具有观赏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根据调查,江西省萍乡市武功山地区共有樟科植物6属,42种或变种。本文综述了樟科植物的利用,提出了樟科植物开发利用对策。  相似文献   

13.
安息香科植物主要分布于亚洲东南部和美洲的热带、亚热带地区,中国地处中亚热带,植物区系复杂,种类繁多,是安息香科植物的主要分化中心。安息香科植物全世界共12属(包括陈涛1995年建立的新属长果安息香属Changiostyrax),约150种,我国11属,50种,9变种。安息香科植物具有重要的药用、经济和观赏价值。但目前关于安息香科植物的观赏价值、园林应用研究甚为匮乏。最后,对其合理化开发利用提出了加大资源保护力度,加强引种驯化及加强综合开发等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为摸清掌握桫椤科植物资源在海南的分布规律及保护状况,采用实测法与样方法对海南岛野生桫椤科植物开展全面调查,采用方差均值比率法分析桫椤科植物种群分布格局,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探究不同类型保护地对桫椤科植物的保护效果。结果表明海南岛:1)分布有阴生桫椤、桫椤、大叶黑桫椤、黑桫椤和白桫椤等5种桫椤科植物,隶属2属;2)桫椤科植物主要集中分布于五指山市、琼中县、陵水县和白沙县等中南部山区,主要分布于坡度平缓、400~1 000m的中高海拔阴坡地区40%~80%的中等偏高郁闭度的热带雨林中,常群生在林下或河边、溪谷两旁的阴湿之地,在林缘灌丛中也有零散分布;3)5个桫椤科物种种群密度有较大差别,分布格局均为集群分布;4)自然保护区内桫椤科植物的多样性和密度均高于自然保护区外,减少人为干扰对桫椤科植物的多样性保护和类群密度恢复有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15.
对武汉植物园引种成功的樟科植物进行了统计,结合植物园近年的樟科引种记录,对中国樟科植物在武汉植物园的适应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樟科植物中,在原产地分布范围广、分布密度大的物种,具有更好的适应性,引种成功率高;在各属中,樟属、黄肉楠属和山胡椒属引种成功率最高,琼楠属引种潜力最大。  相似文献   

16.
四川苦木科植物资源及其开发利用*马丽莎(四川省林业学校)苦木科植物是一类重要的药用植物资源,全世界约32属,200余种。我国有5属,约11种。四川有3属6种。本文对四川苦木科植物的形态特征,分布情况、化学成分、药材性状及功能作用等进行了比较系统的论述...  相似文献   

17.
茜草科植物种类繁多、花色鲜艳、花期长,具有良好的观赏价值。文章调查了广州14个公园茜草科植物的种类和造景应用情况,简要评价以茜草科植物为配置材料的景观特点,并分析其在广州公园绿化应用中的优势及存在问题,以期为广州公园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对产自东亚的八角科八角属八角组的5种植物和八角茴香组的13种1亚种植物,共43个材料做木材解剖结构比较研究,报道它们的木材解剖特征。因八角科植物木材为散孔材,单管孔,导管分子长、直径小、管壁薄、管孔多角形,端壁高度倾斜,具细密的梯状穿孔,穿孔板上横隔数多,管间纹孔式梯状,单列射线中均有横卧细胞,异形射线Ⅱ型,木薄壁组织少,星散状排列等较原始的木材解剖特征,而从木材解剖方面说明八角科是现存具导管的木本双子叶植物中最为原始的类群之一。根据对八角组和八角茴香组木材性状指标比较,发现2个组之间的木材解剖特征在形态上相似,在数量上有差异。根据对八角科与五味子科木材解剖特征比较,发现二者木材解剖结构的大多数特征一致,表明它们的亲缘关系很近,从而支持建立含八角科和五味子科的八角目;同时,2个科木材解剖特征又存在一些差异,这些差异支持建立单属的八角科;比较这些差异,发现八角科较五味子科具有更多的原始性状,从而支持将八角科的系统位置排列在五味子科之前。另外,根据对导管分子易损度的比较,发现八角茴香组的易损度远高于八角组,而从理论上用数量值证实分布于较高海拔和较高纬度的八角组植物受干旱、霜冻胁迫的强度要较八角茴香组植物的大,亦能...  相似文献   

19.
报道了福建省尤溪县野生芸香科植物共有6属14种以及各种类的生活型、花果期、花色与果色、主要用途、生境与分布海拔,分析了该区野生芸香科植物的开发价值与发展对策,为该科植物资源的深入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通过文献查阅和实地调查结合的方法,对重庆地区樟科植物资源进行了调查和应用分析。阐述了重庆地区樟科植物资源分布情况及其利用现状,并对重庆地区樟科植物资源应用状况进行了总结和讨论,拓展了重庆地区樟科植物资源的应用空间,为其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