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近期,面粉需求平稳,小麦供应充裕,大中型制粉企业在前期大量采购小麦后放缓采购节奏,影响了政策性小麦拍卖的成交情况。安徽省已经开始交易2014年临储小麦,2013年临储小麦遇冷,已经连续三周零成交;湖北省、河南省2013年临储小麦的成交较上周有小幅好转,但价格较为疲软。总体来看,2013年托市小麦的成交情况较为清淡。
  近期,面粉需求平稳,小麦供应充裕,大中型制粉企业在前期大量采购小麦后放缓采购节奏,影响了政策性小麦拍卖的成交情况。安徽省已经开始交易2014年临储小麦,2013年临储小麦遇冷,已经连续三周零成交;湖北省、河南省2013年临储小麦的成交较上周有小幅好转,但价格较为疲软。总体来看,2013年托市小麦的成交情况较为清淡。  相似文献   

2.
《农家参谋》2012,(12):32
近期,临储小麦计划投放300.5万吨,实际成交万吨,环比增加万吨。河南市场成交提高7.8万吨,成交均价上涨20.94元/吨。分析认为,一方面,当前临储小麦交易底价和市场现货价格有较为明显的价差,是吸引交易积极性的主要原因;另一方面,对"提高临储小麦交易底价"的预期不减,尽管这个"预期"在短期内难以得到证实,但在市场价格底部坚实  相似文献   

3.
监测数据显示:10月下旬,临储小麦计划投放300.5万吨,实际成交39.2万吨,环比增加8.3万吨;成交均价2115.06元/吨,较中旬上涨19.02元/吨。业内对此分析认为:一方面,当前临储小麦交易底价和市场现货价格有较为明显的价差,是吸引交易积极性的主要原因。加工企业和贸易商均认为,临储小麦交易是目前市场中仅存的价格洼地;另一方  相似文献   

4.
当前,政策性小麦出库力度加大,使得国内麦市在终端需求未有明显改观的情况下,供给端面临较大压力,国家临储小麦成交数量趋于下降态势。麦市行情走势缺乏上涨动力,或平稳过节。企业库存较为充裕,小麦价格继续承压当前,国家政策性小麦拍卖有效保证了制粉企业的生产需求,由于制粉企业库存较为充裕,并未开始大量补库,因此近期小麦拍卖成交较为清淡。元旦过后的国家专项储备粮拍卖投放小麦达200万吨,远高于前几期的计划交易量,短期内对市场粮源购销会有制约,小麦价格或将继续  相似文献   

5.
近期,受主产区小麦市场因粮源偏紧、上市减少的影响,国内小麦价格基本延续稳中走强态势。麦价趋稳迹象显现尽管当前小麦市场流通数量不多,但国家临储小麦竞价交易供给充足。据统计,9月以来国家临储小麦已累计成交639.92万吨,比上年同期增长306.71%。近期大批量临储小麦  相似文献   

6.
《新农业》2014,(14):42-42
<正>据统计,2012/2013年、2013/2014年连续两年临储收购后,国家收购量已经超过1亿吨,这相当于全国玉米年产量的一半。大量玉米进入国库,市场基层粮源稀缺,玉米拍卖适时启动。2014年5月22日,临储玉米拍卖正式启动,成交率高达99%,成交价格居高。据统计,截止6月26日,本年度共拍卖临储玉米6次,拍卖量达2302万吨,成交量755万吨,成交率32.78%。预计随着国家临储拍卖的定期举行,市场流通粮源紧缺状况或将得到缓解,玉米市场"政策市"特征将会更加明显,玉米价格也将会回归平稳。  相似文献   

7.
《农家顾问》2014,(2):10-10
<正>进入2014年,在我国低迷的粮食市场中,小麦将一枝独秀,有可能成为最先走出低迷的一个主要品种。小麦市场价格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种植面积,今年我国小麦播种面积与上年略有增加。保持小麦市场价格合理上升,政策性库存是调控市场的重要手段,政策性小麦市场成交量增加,导致国家临储小麦库存量下降。2012年年底,国家临储小麦剩余库存3500~3700万吨,2013年年底库存大幅下降至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国大部地区面粉购销市场疲态仍未明显改观,制粉企业小麦开工率环比有所下降,以致面粉厂小麦采购滞缓,购销市场成交较为清淡,小麦价格仍难出现明显波动,整体价格趋于稳定。如:周一,河南信阳面粉厂小麦收购价格在1800元/t左右,山东淄博收购价1940元/t,河北邯郸价格约1900元/t,均与上周末价格基本持平。具体原因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
魏斌  高笑天 《农业展望》2013,(8):11-15,21
2012年中国玉米产量创下20561万t的历史新高,201213年度进口玉米到货预计达到280万t,而国内玉米市场采购需求不旺,市场供应增幅超过采购需求增幅,尽管国家收购近3100万t临储玉米,但市场价格依旧呈现高位走低局面。2013年国内玉米播种面积增加,产量有望再获丰收,进口玉米预计同比大幅提高,而市场采购需求预计难有明显起色,预计201314年度国内玉米市场延续供过于求局面。国家明确2013年继续实施临储玉米收购政策,并将临储玉米收购价格提高120元t,这奠定了未来市场价格的底部区间。  相似文献   

10.
近期以来,黑龙江主产区大豆购销气氛持续浓厚,农民盼涨心理较为浓厚,而随着产区市场出现恐慌心态,少数农民急于销售,而粮商则疲于收购,导致当地大豆有价无市现象较为普遍,目前黑龙江大豆市场就处于"价格低了农民不愿卖、价格高了厂商不愿收"的僵持纠结状态中。而国家大豆临储政策也成为了市场一道重要心理支撑。目前正值2010年临储政策公布时间的节点,市场猜测正式公布的可能性较大,同时也在期盼临储政策的出台能打开产区大豆市场长时间的购销清淡的困局。  相似文献   

11.
鞠晓 《当代农业》2014,(13):14-14
进入6月份以来,主产区新小麦上市量不断增加,市场购销活跃,价格继续稳中上涨;陈麦市场则显得相对冷清,一级市场购销基本有价无市,国家临储小麦拍卖投放数量、成交状况均降至低点。新麦市场购销活跃目前,江苏省麦收进度近八成。随着产区新小麦上市量的不断增加,市场购销活跃,新小麦收购价格继续小幅上涨。  相似文献   

12.
2013年的玉米市场存在很多问题需要大家关注,临储玉米大量入库,保护价提前公布并大幅提高,都对市场产生了深刻影响。2013年7月现货市场运行较为平稳,而期货的下跌行情使整个市场心态较为悲观,但大家还应注意到很多潜在的影响市场的因素,如玉米主产区天气异常变化、小麦替代量大量缩减,在预判行情的时候要参考数据来客观分析。  相似文献   

13.
《新农业》2017,(10)
<正>进入5月,玉米主产区基层余粮见底,农户基本已经退出购销市场进行春耕。2017年东北、华北产区贸易商环节存量整体较近两年同期偏多,目前处于挺价待涨与担忧玉米临储拍卖的矛盾之中。玉米产区集中售粮活动收尾,下半年市场无疑将视拍卖价格为市场定价基础,当前关注的焦点也基本锁定2017玉米临储拍卖。5月5日,在万众注目下,临储玉米首拍火爆开场,分贷分还成交90.81%、均价1 379元/t,定  相似文献   

14.
2013年中国玉米产量继续创下21 848.9万t的历史新高,2014年第1季度在巨大的供应压力、深加工及饲料需求持续低迷、国家临储收购政策等因素的共同影响下,国内玉米价格呈稳中偏弱态势。由于临储玉米收购进展迅速,第2季度国内玉米价格出现回升。近7 000万t的临储收购总量改变了中国玉米市场供大于求的局面。2014年下半年玉米市场情况将取决于临储玉米拍卖情况,预计国内玉米市场价格将在临储玉米拍卖影响下趋稳。  相似文献   

15.
2013年中国玉米产量创下2.177亿t历史新高,为缓解农户售粮压力,国家在东北地区实施临储玉米收购和采购玉米费用补贴政策。在政策执行期内国家收购6 919万t临储玉米,市场供给压力明显缓解。尽管5—9月临储玉米拍卖成交2 902万t,但第3季度国内玉米市场依然一度出现"阶段性"供给偏紧现象,玉米市场价格创下历史新高。2014年国内玉米丰收,国家将会在东北地区继续执行临储收购政策。预计2014/15年度国内饲用玉米消费增加500万t,工业消费增加100万t,社会商业玉米库存数量高于上年度,因此认为2015年国内玉米价格不会超过2014年,临储收购政策对玉米市场价格推升效用减弱。  相似文献   

16.
《农家致富》2012,(5):14
春节前后,小麦市场收购行情略有上涨,但涨幅不大。分析主要原因:一是前期随着春节的到来,规模较小的面粉加工企业大多停产过节,小麦市场成交清淡。节后多数企业已陆续开机生产,但政策粮也陆续开仓轮出,市场货源较为充裕,价格始终保  相似文献   

17.
<正>草甘膦本周,草甘膦价格持稳,市场采购清淡。甘氨酸路线原粉主流报价稳定在3.5-3.6万元/吨,成交价上调至3.4-3.5万元/吨,FOB价格上调至5600-5800美元/吨,高价成交较为困难。IDAN原粉长单主流报价6000美元/吨。200升装41%草甘膦水剂报价稳定在16000-16500元/千升,主流成交价格在15500-16000元/千升,港口  相似文献   

18.
《当代农业》2009,(20):18-18
国内尿素价格现仍然是受东地区淡储采购及出口订单成交较多影响,虽然目前厂家报价有所回升,但根据了解,上调以后的价格成交量并不大。江苏、安徽地区秋播用肥市场走货较为平缓,  相似文献   

19.
2014年以来,在临储玉米收购数量持续增加和采购东北玉米费用补贴政策的支撑下,吉林省玉米市场价格整体波动幅度不大,但"政策市"特征较为明显。后市随着东北地区农户余粮逐渐减少,吉林省玉米价格将稳步趋涨,但需求不振及玉米抛储压力仍将影响其价格上涨空间。  相似文献   

20.
市场前沿     
《农家致富》2013,(2):18
小麦价格仍存上涨空间去年的托市收购及小麦饲用量大增,导致我国小麦市场流通量偏少。尽管临储小麦每周持续投放市场带来了有效供给,但这一状况在今年新麦上市前不会得到根本转变,因此小麦价格仍有上涨预期。从政策导向看,国家需要稳步提高粮价来保证农民种粮积极性。此外,按往年情况,新收托市小麦投入临储拍卖市场时,销售底价将提高,进而带动现货市场小麦价格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