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进一步探究粒粒饱在海丰盐碱地区水稻生产上应用的直观效应及增产效果,以"淮稻5号"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时期喷施粒粒饱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在"淮稻5号"上喷施粒粒饱,能促进茎、叶中的营养向籽粒转移,从而使籽粒饱满,增加每穗实粒数与千粒重,对水稻有一定的增产作用,其中以在破口期和灌浆中期分别喷施粒粒饱1次的增产效果最为显著,比清水对照增产10%左右,且以在晚播水稻上喷施的增产效果更为显著,能延缓功能叶衰老,增加千粒重,提高结实率。  相似文献   

2.
粒粒饱可有效解决杂交水稻结实率低、籽粒充实度差的生理障碍。在水稻初穗期叶面喷施粒粒饱 ,结合施用穗粒肥 ,可提高结实率 6%左右 ,增加千粒重 0 .5 6~ 2 .2 1g ,主要是增加弱势粒千粒重 ,可增产 5 .3 4 %。  相似文献   

3.
以"扬麦13"为试材,研究了粒粒饱在不同播期小麦上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粒粒饱能延长小麦叶片功能期,防止后期叶片衰老,增加干物质积累,从而使穗部籽粒饱满,增加每穗实粒数与千粒重,对小麦有一定的增产作用,其中以在扬花后期(第3次赤霉病防治时)喷施粒粒饱的应用效果最为显著。同时,粒粒饱在晚播小麦上的应用效果更明显,能延长后期功能叶寿命,增加每穗实粒数和千粒重,从而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4.
粒粒饱对水稻品种后期活性及抗折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童继平  吴跃进  刘学军 《安徽农业科学》2003,31(6):1077-1077,1088
水稻参试品种的抗折力及后期的植株形态不因喷施粒粒饱而有所改变 ,不同参试品种的抗折力及后期的植株形态是由其品种的遗传特性所决定的。施用粒粒饱可以增加水稻参试品种植株后期的生理活性 ,使其保持较多的绿叶数 ,从而提高其主茎基干重和主茎穗重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 ,水稻生产中一些中晚熟品种易出现后期早衰或因低温影响而造成籽粒充实度差 (秕谷多、千粒重低 )等问题 ,为此 ,我们从河南省农技总站引进了 5 .6 %粒粒饱可湿性粉剂 ,在水稻上进行了喷施试验 ,以期达到优良品种高产优质化栽培的目的。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供试粒粒饱为中国水稻研究所研制的 5 .6 %可湿性粉剂 (2 5g/包 ) ,供试水稻品种为豫粳 6号和水晶 3号。1.2 方法试验设在获嘉县原种场 ,土质为粘土 ,肥力中上等 ,黄河水灌溉 ,排灌方便 ,前茬小麦。采用大区对比试验 ,大区面积 0 .33hm2 ,2次重复 ,试验区于水稻始穗期喷施 …  相似文献   

6.
该研究主要通过多点试验在水稻秧苗期及水稻生长后期喷施多种叶面肥,观察各类叶面肥对水稻秧苗素质、农艺性状以及产量结构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水稻秧苗期喷施"彩特美细胞酶",明显提高了秧苗高度,增加了茎基宽、白根数和干物重,提升了盘根质量,提高了移栽后的活棵率。水稻生长后期喷施"彩特美细胞酶"、"碧护"和"粒粒金"3种叶面肥在2个试验点上均表现出一致的增产效果,有一个试验点上碧护和粒粒金略有减产,多点平均结果显示,"彩特美细胞酶"、"碧护"和"粒粒金"分别增产3.98%、-1.24%和1.11%。  相似文献   

7.
粒粒饱微量元素叶面肥料含有锌、铜微量元素及钾等水稻生长所必需的营养元素和调节物质,有保持根系活力、延缓衰老、促进抽穗、提高茎秆强度、增强抗性增加千粒重、  相似文献   

8.
通过在新沂市稻麦高产创建示范基地的水稻上开展含氨基酸水溶肥料"谷得饱"对水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试验,以便研究"谷得饱"在新沂市水稻上的使用技术,为水稻创高产提供技术依据。试验结果表明,含氨基酸水溶肥料"谷得饱"在水稻始穗期处理使水稻叶色变深,促进水稻的生长,水稻株高增加0.6 cm,水稻产量也增加,一般增加7.08%。  相似文献   

9.
油麦茬水稻半旱式直播栽培技术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大面积水稻栽培仍以育苗移(抛)栽为主,两熟区水稻茬后直播栽培技术,采取免(少)耕旱种湿管和专用物质谷草败、粒粒饱进行调控,其立针现青后生长迅猛,有效分蘖期大幅缩短,而有效穗显著增加,结实率明显提高.水稻茬后直播栽培比育苗移(抛)栽更易实现节水、减污、省工、增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慧农"牌水稻健粒饱在水稻的应用,结果表明水稻施用"慧农"牌水稻健粒饱能明显改善水稻生育性状,每667m2产量达705.5 kg,比对照增产66.7 kg,增产率10.4%,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每667m2增加纯收入90.06元。  相似文献   

11.
在水稻生产中,为达到减肥及增产的目的,选用几种常见的叶面肥进行研究。通过开展大田试验,在减氮8%的条件下,以南粳2728为研究对象,共设置6个处理,包括4种叶面肥处理常规对照(磷钾动力)以及清水处理,来探究减氮后于不同时期喷施叶面肥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与常规对照相比,在灌浆—成熟期时,单施粒粒金和清水水稻的叶绿素含量偏低,而将芸苔素内酯和粒粒金混合喷施后水稻的叶绿素含量处于高水平。叶面积只在芸苔素内酯和粒粒金混合喷施下高于对照,其次是单施施倍多的处理,而单施粒粒金叶面积偏低。株高只在单施施倍多的处理下高于对照,而将芸苔素内酯和粒粒金混施可使水稻株高维持在中等高度。从产量结构来看,水稻穗长单施施倍多最长,水稻有效穗只在芸苔素内酯和粒粒金混施高于对照,除清水处理外,几种叶面肥喷施处理千粒重都不低于常规对照,实粒数和结实率都高于对照且在芸苔素内酯和粒粒金混施后达到最高,产量也在该混施处理下达到最高,其次是单施施倍多的处理,单施粒粒金处理水稻产量最低。综上,在芸苔素内酯和粒粒金混施处理下,水稻产量最高,一方面水稻在灌浆后叶绿素含量增加以及叶面积增大,进一步增强水稻的光合作用,从而有利于光合产物的积累;另一方面株高处于中等水平,有效增加了抗倒伏能力,即降低了减产的风险。最终达到了减肥及增产的目的,为水稻生产中喷施叶面肥技术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种子包衣技术是我国"九五"以来推广应用的一项重大农业实用新技术.目前,我市已在棉花、玉米、小麦、水稻等品种上应用了种子包衣技术,计划到2005年全市普及此项技术,使其发挥更大的增产增收作用.  相似文献   

13.
种子包衣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种子包衣技术是我国"九五"以来推广应用的一项重大农业实用新技术.目前,我市已在棉花、玉米、小麦、水稻等供种上应用了种子包衣技术,计划到2005年全市普及此项技术,使其发挥更大的增产增收作用.  相似文献   

14.
粒粒饱     
刘如清 《湖南农业》2004,(11):26-26
微量元素叶面肥料——粒粒饱,是湖南粒粒饱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研制开发的叶面肥新产品。该产品主要含锌、硼等微量元素,同时,还含有氮、磷、钾三要素及多种活化剂、抗菌剂、助溶增效剂、叶面附着剂。该产品已于1996年由农业部组织专家进行成果鉴定,专家们一致认为“该产品在同类产品中居国内领  相似文献   

15.
九十年代末,我区水稻主要栽培品种为"武运粳7号"和"秀水63",这两个品种的推广,对提高我区粮食产量、调整茬口、适应现代农艺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存在米质欠佳的问题.针对"九五"末期我区水稻品种应用和市场对优质大米需求情况,水稻品种必须更新换代,在保持原当家品种优点的基础上,解决米质问题.  相似文献   

16.
这次在海南省三亚市"福建驻海南农作物繁育基地"召开了我省"九五"水稻育种攻关总结会.通过考察在海南基地我省水稻育种的情况,深有感触.我省广大水稻育种攻关人员,为攻克杂交水稻育种难关,艰难跋涉,勇攀科学高峰,为我省水稻育种上水平作出了巨大贡献,成绩有目共睹.但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认清水稻育种攻关所面临的形势,以及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现阶段的任务,要通过水稻育种攻关人员的努力,培育出更多优质、高产、多抗的新品种,为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作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水稻"麦作式"湿种技术是作者近年研究成功的一种节水、节本稻作轻简栽培技术.籼粳亚种杂交稻春优58在多点、大面积示范、推广"麦作式"湿种技术过程中表现高产稳产,产量达到9t·hm-2,与传统水层移栽种植产量相近.试验表明,春优58在花期干旱胁迫条件下表现较高耐旱性,似更适宜用"麦作式"技术栽培.此外,用种量以12~15kg·hm-2为宜,相同播种量条件下条直播比撒直播产量高.播种后3~5d施用多功能除草剂谷草败,有除草、壮秧、防倒、增蘖省种等功效,始穗期施用粒粒饱有增粒增重的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18.
水稻旱育稀植和抛秧技术是"九五"期间被国家科技部和农业部列为重点推广的农业增产措施.  相似文献   

19.
粒粒饱由中国水稻研究所研制的一种新型二元植物生长调节剂,我市1999年在早晚稻上共示范应用1.64万亩,其中旱稻0.75万亩,晚稻0.89万亩,累计增产稻谷52.11万kg,增产增收56.19万元,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0.
种子包衣技术是我国“九五“以来推广应用的一项重大农业实用新技术.目前,我市已在棉花、玉米、小麦、水稻等品种上应用了种子包衣技术,计划到2005年全市普及此项技术,使其发挥更大的增产增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