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蕉霖 《内陆水产》2002,27(10):11-12
欧鳗白苗培育阶段的成活率、增重倍数及三类苗所占比例的多少对鳗鱼的养殖周期、商品率、养殖成本及产量都有着很大的影响。笔者在对某欧鳗养殖场进行白苗培育技术指导时,取得一些成功经验和良好成绩。现把有关欧鳗白苗培育技术要点和结果介绍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池塘条件白苗培育池采用水泥底质结构的精养池,面积各180米2,每池各配两台0.75千瓦水车式增氧机。1.2水源采用水源为地表渗透水(10~13米沙层过滤)。据有关资料显示,地表渗透水溶解氧一般在5毫克/升以上,水温常年保持在18~24℃之间,pH值6.…  相似文献   

2.
林家兴 《内陆水产》2002,27(11):23-25
欧鳗黑仔主要是指白苗培育结束后选别出来的鳗鱼,一般规格在100~400尾/千克,黑仔养殖阶段的重要性仅次于白苗培育,其养殖的好坏也直接对当年鳗鱼的商品率、产量及养殖周期产生重要影响。1前期工作1.1养殖池准备黑仔池面积一般在120~220米2之间,池底质以三合土结构为佳,保温棚采取四周阴暗中间透光的薄膜覆盖方法,(即池四周采用不透光的黑薄膜或在白薄膜上方加盖遮荫布,中间采用透光塑料白薄膜)每个池子配置1~2台0.75千瓦的水车式增氧机,一般120米2左右池子配置1台0.75千瓦的增氧机,220米…  相似文献   

3.
北方地区池塘主养草鱼技术及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2年我们在1口20亩池塘中进行主养草鱼试验,产量达到935千克/亩,投入产出比为1∶1.65,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现总结如下:一、池塘条件池深2.5米,最深水位2.2米,底泥厚30~40厘米。池塘配3千瓦叶轮式增氧机2台,自动投饵机1台。水源为地下水,进水方便,排水必须串池,水质无污染。二、养殖方法1.池塘准备鱼种放养前,用生石灰100千克/亩带水彻底清塘消毒,消毒一星期后,加水至1.2米,以后随养殖需要,再逐步提高水位。2.鱼种放养草鱼鱼种为2001年夏花培育的春片鱼种。平均规格为11…  相似文献   

4.
渔事提醒     
《海洋与渔业》2008,(11):48-49
一、鳗鱼 1、养殖和管理 本月进入鳗鱼养殖和鳗鱼逐步购入养殖的阶段。小鳗继续养成规格鳗上市,对于冬季捕完鳗鱼的池塘,先将池塘水抽干,清除过多污泥,修补池堤堵塞漏水的池塘以防鳗鱼逃逸;投放生石灰、漂白粉作全池消毒,准备新鳗或分养未达到上市规格的鳗鱼养殖。不论池塘养殖什么规格,池塘水质应时常保持清洁,透明度35~40cm,pH7.5~8。  相似文献   

5.
孙占胜  金钟等 《内陆水产》2002,27(11):11-11
青鱼,俗称为青梢,是我国的四大家鱼之一。过去在我省养殖面积较少,究其原因,一是市场需求量小,二是养殖技术要求较高,一般要通过两年的培育才能达到50~100克的鱼种规格。为此,我们于2001年6月至9月,在省总站实验示范基地利用5335米2池塘进行了当年青鱼乌仔培育鱼种的试验,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1培育池夏花培育池3335米2,水深0.8~1米。秋片鱼种培育池5336米2,水深1.3~1.8米,育种池配备一台增氧机,水源为引松灌区水,呈弱酸性(pH6.6~7.2)。2放苗前…  相似文献   

6.
侯江宏 《内陆水产》2002,27(1):34-35
鱼苗鱼种培育是养殖的关键之一,是渔业生产的基础。近几年来,我市养殖户在引进苗种、苗种培育过程中由于对疾病的预防措施不到位、病情诊断不准确、施药不当而造成巨大损失。本文介绍一下在鱼苗鱼种培育阶段疾病的诊断及其防治方法,供养殖户参考。1预防措施1.1清塘消毒在苗种投放前半个月应对鱼塘进行消毒。消毒方法:(1)生石灰:每667米2干池消毒50~75千克;带水消毒100~150千克。(2)漂白粉:每667米2干池消毒10~15千克;带水消毒20~30千克。1.2苗种消毒苗种下塘前(大规格鱼种)应对鱼种进…  相似文献   

7.
2002年我们在津南区八里台镇进行了低盐度条件下南美白对虾、河蟹混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养殖情况介绍如下。一、池塘准备试验池为新改造的鱼池,淤泥深10厘米左右,面积20亩,蓄水能力2米,配有3千瓦增氧机2台。水源来自津南水库(水源盐度年内变化幅度1.5‰~6‰),排灌方便。苗种投放前在池塘四周用聚乙烯加厚膜建成高0.5米的防逃设施。二、养殖方法1.池塘消毒5月7日进行清塘消毒,池内注水10厘米,每亩用生石灰200千克,待药物溶解后泼入池中,并均匀翻耙底泥,以彻底杀灭野杂鱼和病原体等有害生物。…  相似文献   

8.
胡宾 《内陆水产》2002,27(4):27-27
1池塘条件池塘面积0.53公顷,水深2米,长方形,东西向,保水性能良好,池底平整,淤泥30厘米左右。水质良好,注排水方便。2池塘消毒1999年4月15日,将池水抽干,用生石灰100~150千克/667米2彻底清塘,杀灭病原菌和野杂鱼。放养前5~7天,池塘注水0.5~0.8米。进水口用30目鱼网扎牢,以防野杂鱼进入。每667米2施鸡粪50~100千克,调节水质,保持透明度在30厘米左右。3夏花放养分段放养,强化培育。1999年5月1日放养鲫鱼夏花1.2万尾(1500尾/667米2),规格为1000…  相似文献   

9.
林家兴 《内陆水产》2002,27(2):19-20
针对近年来欧鳗白苗培育过程中出现的技术性问题,本人通过多年的养殖实践探索,总结出以下几个方面的技术要点,以供业内人士参考。1准备工作1.1在计划投苗前,根据本年度打算养殖的成鳗数和拟培育的白苗数,准备足够的白苗培育池。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白苗池的面积尽可能准备充足些。用黑色塑料薄膜或因地就简用其它不透光的遮盖物严密遮盖棚架,以保温、遮光、避雨及操作方便。1.2将污箱的污物清理干净,用网眼小于1毫米(30~40目)的不锈钢纱安牢,不能有破洞。1.3仔细检查池壁和排水口有无裂缝和渗漏,把裂缝和渗漏处…  相似文献   

10.
双季青虾养殖是根据青虾生长规律,充分利用水面资源,一年养殖两茬青虾,前茬青虾平均亩产可达40千克左右,后茬青虾平均亩产可达50千克以上,从而实现较高的经济效益。现将双季青虾养殖技术介绍如下:一、池塘准备1.池塘要求一般选用面积5~12亩,水深1.0~1.2米,砂土或壤土均可,坡比1∶(2~3),池塘不渗水,池底淤泥控制在30厘米左右。进排水系统配套,在进排水口安置防逃网片。2.水源要求一般要求水质清新,溶氧丰富,pH值6.5~8.0,无生活污染和工业污染,即符合国家《渔业水质标准》。3.鱼池改造…  相似文献   

11.
鱼虾混养技术要达到鱼虾共生增产、增殖的目的,养殖技术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池塘养殖条件:池塘必须水源充足,灌注水方便,面积1~2亩,水深亚~1.5米。池底和池壁栽种水陆草,供青虾栖息。放养前要清池消毒。消毒方法可采用带水清塘,方法是保持平均1米深...  相似文献   

12.
马文俊 《科学养鱼》2002,(10):36-36
一、前期准备1.虾池准备池塘要求水源充足,注排水方便,且注排水口分开,水质良好,虾池面积一般要求5~10亩,池深1.5~2.5米,池埂坡度1∶(2~2.5)。每一个养殖周期开始前均须彻底清塘,清除池底污物和敌害生物,为对虾的栖息和生长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2.纳水、配水和肥水在池塘一角用塑料薄膜围出约占整个池塘大小1/10的面积,作为暂养淡化区。放苗前10~15天池塘进水50厘米,在暂养区内投入一定量的日晒盐、氯化钾、氯化镁等氯化物,使暂养区水体盐度与苗场出苗池水盐度差小于1‰。配水结束后,利…  相似文献   

13.
湘云鲫池塘高产试验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永时 《内陆水产》2002,27(9):11-11
湘云鲫(工程鲫)是湖南师范大学生物系等单位利用现代细胞工程技术培育出来的四倍体鱼为父本与二倍体鲫(母本)杂交所产生的三倍体不育鲫鱼。为了调整养殖品种结构,提高池塘的养殖效益,三明市水产良种繁殖试验场2000年进行了主养湘云鲫、配养花白鲢的试验,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1条件与方法1.1池塘条件池塘面积1670米2,平均水深1.3米,池底较平坦,淤泥厚度30~40厘米,水源为地下水,注排水方便。1.2清塘与施肥放养前10天用生石灰100千克/667米2消毒,放养前一周…  相似文献   

14.
杨金林 《内陆水产》2002,27(11):15-15
近年来,河蟹价格回落,养殖比效效益下降,而黄颡鱼价格较高且平稳(20~30元/千克)。为此,2000~2001年笔者在河蟹养殖池塘进行了套养黄颡鱼试验,每667米2产河蟹50~60千克,黄颡鱼15~20千克,增效300~400元。现将河蟹池套黄颡鱼的关键技术介绍如下。池塘条件要求水源充足,水质良好,进排水方便,池塘面积0.67~1.33公顷,池底淤泥10厘米。池塘清整与消毒夯实堤埂,建好防逃设施。投放蟹种前15天左右,池塘用生石灰、漂白粉等药物消毒,清除野杂鱼类和病原体。种苗放养蟹种放养:选择正…  相似文献   

15.
2002年本站决定在大通村养殖户邢道元池塘内尝试大棚培育白对虾苗种养殖技术探讨。该养殖户成虾养殖面积16亩,建大棚350米2,经过130天的养殖,平均单产541.75千克,利润亩均6995.75元。一、大棚育苗池建设应用大棚育苗池暂养苗种,可以使苗种提前20天左右放入大池中,为二茬养殖打下坚实基础,所以应及早做好苗种培育池建设。1.育苗池建造我们把育苗池建在成虾塘头,池塘形状为长方形,池底高于成虾塘30~50厘米,并向成虾塘一头倾斜,便于放水收苗,水深1.2米以上,面积按每平方米育成苗2000~…  相似文献   

16.
南美白对虾淡水高产精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1年5月~9月,我们在岚山办事处虎山镇进行了南美白对虾的淡水养殖试验,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现将其养殖技术归纳总结如下。1 池塘条件 养殖池要求水源充足,水质好,无工农业污染,注排水方便,底质以砂壤土或砂土为宜,坡比1:2.0~2.2,蓄水深度1.8~2.5m,要求池水可完全排干,进排水口分设在池塘相对的两端,并且能够安装进水滤网及防逃设施。增氧机及提水机设备等养殖设施齐全。2 放苗前的准备工作2.1 清污消毒 养成池经过曝晒一段时间以后(表层于硬龟裂即可),铲除池埂的杂草,清除池内的污物,清…  相似文献   

17.
一、幼虾培育技术1.培育条件(1)培育池以水泥池为宜,面积50~100米2,水深70~80厘米,水源充足,排灌设施齐备,池底排水端设一收虾槽。也可采用幼体培育池进行高密度强化培育。还可在养虾池塘中架设网箱培育。(2)培育用水可引自江河、水库、池塘或井水等清新水质,宜沉淀过滤后入池,防止敌害生物侵入。2.放养密度室外水泥池每平方米放养淡化虾苗约300尾,若有流水和增氧设施,可加大放养密度。用室内幼体培育池强化培育,每立方米放养淡化虾苗4000~5000尾。池塘网箱培育,每立方米放养淡化虾苗约3000尾。3.…  相似文献   

18.
郭泽雄 《内陆水产》2002,27(2):16-16
为进一步探索南美白对虾池塘高产养殖新技术,海南省水产技术推广站于2001年6月至10月在文昌市抱罗养殖场进行了南美白对虾池塘养殖高产精养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池塘条件面积为0.33公顷的旧池塘1口,砂泥底质不渗漏,东西向,池塘长宽比为3∶1,坡度比为1∶3,蓄水深2.2米。水源来自抱罗东风水库,水质清爽,周边无污染;采用机械提水,在池塘进出水口分别设置60~40目筛绢网过滤防逃,配备5台1.1千瓦水车式增氧机。1.2虾苗放养前的准备1.2.1清塘消毒6月20日将塘底淤泥彻…  相似文献   

19.
针对当前水产苗种培育中滥用药物、高温促长的劣质苗种严重威胁养殖业健康发展的局面,亟待研究有效、实用的高品质苗种培育方法。为此进行本试验,研究黑鲷苗种池塘半生态系培育技术。一、试验材料和方法育苗试验于2000~2001年,在宁波市水产研究所水产苗种实验场进行。1.池塘条件试验池塘1号池300米2,正方形,2号池和3号池280米2,长宽比为1.5∶1,池水深度为1.5米,池底埋有排水管,进水采用水泵抽水,池水经过清淤,生石灰每池100千克和漂白粉清池消毒处理。2.池塘生态系的人工建立放养仔鱼前20天…  相似文献   

20.
乌鳢养殖把六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乌鳢已经成为全国各地淡水名特优养殖的重要品种,现将乌鳢养殖技术中的几个主要环节介绍如下:一、池塘选择关养殖乌鳢的池塘面积大小不限,但一般以1~2亩为宜。水深1.5~2米,池底部最好为泥质,淤泥不超过20厘米。水源充足,水质清新,进、排水口须设防逃网,池埂必须高出水面50厘米以上,池四周安装竹篱笆或鱼网拦围。池塘四周水面种植80~100厘米宽的水花生、水浮莲,以便在夏季水温较高时遮挡阳光,便于乌鳢避暑和潜伏。二、鱼种放养关鱼种放养前15~20天,用生石灰干法清塘消毒,每亩生石灰用量100~1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