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1 亲贝室内越 在自然海区越冬的亲贝受海区条件影响很大,室内越冬则可以有效避免风浪。温差的急剧变化对亲贝成活率和体质造成的影响。室内越冬应注意以下问题: 1)水温 越冬时的水温一般保持在3~6℃。有条件的单位可以利用地下温井水调温。没有条件的单位可在加满水的育苗池或饵料池上盖塑料薄膜,利用太阳辐射能升温。一般情况下,1℃左右的自然海水,3~5天可达到3℃以上。 2)管理 亲贝密度 120~150个/m3,每天充气4~6次,每次20分钟,5~7天倒池1次。 3)饵料 人工培养的单细胞藻、自然海水繁殖的优势…  相似文献   

2.
1选择优质鱼种越冬越冬鱼种体质的好坏直接影响越冬成活率,应选择体质健壮,丰满、规格整齐、无病无伤、体表光滑的个体,鱼种一般要求全长10-15cm,用来作繁殖的亲鱼为0.5-0.75kg。在11月上、中旬,当水温16℃左右时将选好的鲶鱼及时放入越冬池。入池前在2%-3%食盐水中浸洗10-15min。放养密度每立方米水中放鱼种100-15尾或亲鱼3-4kg。2严格控制水温越冬水温控制16℃以上,用工厂余热水或温泉水越冬的,根据流量大小控制水温;用电热器加温越冬的,根据控温仪的自动调节控制水温,若用人工加温的温室越冬,则必须使室内气温保持…  相似文献   

3.
河的养殖需要16~17个月才能达到商品规格 (500克 /尾以上 ) ,其中越冬时间长达5~6个月之久(11月~翌年4月)。越冬成本约占整个养殖总成本的1/3左右 ,因此 ,提高越冬成活率 ,保持一定的生长速度 ,降低越冬成本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入池时间暗纹东方池塘养殖 ,一般每年6~7月进苗种 ,养至当年11月人越冬室。鱼种规格在100~150克 /尾 ,进入10月要做好越冬室设备的检修和各项准备工作 ,并根据天气预报掌握降温情况 ,当水温降到16℃时 ,排水起捕鱼种。此时鱼种在该水温下活力低下 ,耗氧量降低…  相似文献   

4.
提高罗非鱼越冬成活率,要注意抓好以下几条: 1.越冬池要在亲鱼移入越冬池前10天左右用生石灰消毒,并适量施肥,培育浮游植物。 2.及时越冬。鱼过早和过迟移入越冬池都不宜,过早则水温尚高,亲鱼移入越冬池不适应,又人为地延长了越冬时间;过迟则水温过低,容易冻伤鱼体。宜在水温下降至15℃~16℃之前进行。 3.合理的放养密度。5cm~6cm鱼种1kg/m~2~1.5kg/m~2,亲鱼可达3kg/m~2。 4.捕鱼操作要小心,勿伤鱼  相似文献   

5.
按常规,当工厂化温室鳖苗种加温培育到200克左右时,就应移到室外池塘进行成鳖养殖。时间一般在五月下旬与六月上旬。然而近年来因不注意放养时应具备的条件和方法,造成放养后大批染病死亡,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为此,介绍一下鳖种放养的技术要点。供各养殖单位参考应用。一、调整好室内外鳖池的水温鳖种在温室里高温养殖,移到室外前一定要掌握和调整好室内外养殖池的水温。首先是在出池前5天逐渐降低温室里的室温和水温,降温幅度以一天2~3℃为宜,切不可一下降温过快,否则易应激发病.而鳖种出温室的时间,就要看室外水温是否连续…  相似文献   

6.
1.鱼种越冬池的选择:选择背风向阳的池塘作为鱼种越冬池;越冬池一般为3~5亩,利于池水增强保温性能;土质池塘要保水保肥性能好,塘底最好是黏土质,严重漏水的池塘不可作为越冬池使用。用自然水坑作越冬池,池底要平坦,水草及淤泥越少越好,最多不超出30厘米厚;应保证一定的水温,水深应在2~4米,有补充水源为最好。对热带暖水性鱼种必须在池上建造塑料大棚保温。  相似文献   

7.
提高罗非鱼越冬成活率,要注意抓好以下几条: 1.越冬池要在亲鱼移入越冬池前10天左右用生石灰消毒,并适量施肥,培育浮游植物. 2.及时越冬.鱼过早和过迟移人越冬池都不宜,过早则水温尚高,亲鱼移入越冬池不适应,又人为地延长了越冬时间;过迟则水温过低,容易冻伤鱼体.宜在水温下降至15℃~16℃之前进行.  相似文献   

8.
随着冬季温度的降低,鱼的摄食量将越来越小。当温度降低到 6~ 10℃时,鱼便停止摄食,靠消耗体内贮存的脂肪维持生命。因此鱼种并池集中越冬不但死亡率低,而且还能腾出鱼池,利用冬闲进行清整,为翌年生产提前做好准备。其具体措施如下。 适时并池 12月中、下旬,待水温降低到 6~ 10℃,选择晴天适时并池。鱼池要背风向阳,水深 2 m以上。 并池方法 并池前应停食 3~ 5 d,并经常进行拉网锻炼。第 1次拉网后,鱼种体质嫩弱,需放回原池进行培育。 4~ 5 d后,再进行第 2次拉网,以增强鱼种体质。然后将鱼种按不同种类和规格进行分类计…  相似文献   

9.
当气温降到20℃时,要把亲虾移入越冬池。越冬池放养密度以8~10尾/为宜。越冬池做好日常管理,才能提高亲虾越冬的成活率。1水温当年冬季到翌年2月,水温应控制在20~22℃,不要低于18℃或高于23℃,升温时要缓慢进行,每h升温不超过1℃。2充气与换水...  相似文献   

10.
周元军 《内陆水产》2001,26(12):15-15
鱼类进入冬眠期,多潜伏在深水草丛中,很少活动,不吃食,只靠消耗体内的糖类、脂肪、蛋白质来维持生命,到来年春季出池时体重要减轻10%~20%。这期间,若任何一个环节失误,都会造成越冬鱼种死亡。因此,保证鱼种安全越冬是池塘养鱼生产过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1越冬前的准备1.1加强秋季饲养,促进鱼种健壮为使鱼种长得又肥又壮,提高越冬成活率,进入秋季后,就要增加鱼种能量饲料的比重或添加低值的植物油(加入量为3%~5%),使饵料的脂肪量达到10%以上为宜。一般尽可能晚停食,只要水温适宜(8℃以上),鱼类还…  相似文献   

11.
一般在“寒露”前后,池塘水温逐渐下降到16℃左右时,红罗非鱼就不能适应了,因此,在我国大部分地区10月中旬第一次寒潮来临之前,就应将亲鱼或鱼种捕起进行越冬管理工作。一、越冬前的准备1.修建越冬池越冬池宜建于背风、向阳、水质较好、水源、电源都比较方便的地方,可用土池亦可用水泥池,其面积依数量、加温方法和管理水平而定,一般为40~60米2,池水深2米以上,以长方形为宜,水泥池一端设进水口,另一端设排水口。越冬池放养前必须进行清理和消毒,新池要检查有无漏水现象,池水pH值调至中性或微碱性。2.越冬鱼的…  相似文献   

12.
牛红华 《科学养鱼》2001,(12):25-25
一、网箱结构与要求箱体规格为5米×5米×2.5米,网目2.3~3.0厘米,由3×2聚乙烯网线编织,双层网套装使用。采用毛竹作框架,规格为5.1米×5.1米。网箱使用前,认真检查有无破洞,防止发生跑鱼。二、鱼种入箱及放养密度鱼种入箱规格10~14厘米。鱼种规格过小,越冬成活率不高;鱼种规格过大,特别是池塘培育的鱼种,不适应网箱生活。池塘培育的鱼种进行网箱越冬,入箱前,至少要经过两次拉网锻炼,出塘时间在池塘水温10℃左右进行。网箱培育的鱼种在水库水温10℃左右进行并箱。鱼种的出塘、并箱应选择晴暖、风…  相似文献   

13.
一、越冬池准备选择面积10-15亩,池底淤泥厚10-20cm,池中无杂草,保水性强的池塘,水深2.5m以上,水源有保证,为符合渔业水质标准的地下水、河水、库水、泉水。鱼种入池前,池塘要用每亩80kg生石灰清塘,可注入部分原塘水。若越冬池注入新水应亩用尿素(或硝酸铵)5-6kg、过磷酸钙3-4kg,化水泼洒,切勿使用有机肥。通常水色以油绿或茶褐色为宜,透明度保持在20-30cm。二、鱼种适时入池鱼种进入越冬池时间不宜过晚,通常在水温降到10℃左右时进行,一般不应低于6℃,选择晴暖天气入池,鱼  相似文献   

14.
1.越冬池准备:选择受光面积大的池塘,在池底开挖中间沟或环形沟,以增加水深,供势鱼栖息。入池前用生石灰全地消毒,然后排出消毒水注入新水,用净水剂净化水质,调配好理化因子,盐度控制在10%o以下,pH值7.8~86,溶氧4毫克/升以上。池水平均深1.5米,最深2~2.5米。准备越冬的护鱼要趁其食欲良好时多投一些饵料催肥,使之积存一定的脂肪增强越冬作力。2.放鱼入池:11月中旬水温降到10C左右时选择晴朗天气将妙鱼放入越冬地。入地前用2~3PPm敌百虫溶液药浴5~10分钟。一般每亩放500尾,密度过大会诱发各种病害或缺氧窒息死亡…  相似文献   

15.
郑卫军 《齐鲁渔业》2014,(12):31-31
罗非鱼是热带鱼类,不耐低温,当水温下降至12℃以下就会逐渐死亡。在正常的情况下,罗非鱼除了在我国南方少数地区可以自然越冬外,其他地区都要采取措施越冬。越冬池面积根据水温、流量、地形及生产规模而定。越冬池水深1.5~2m为宜,进水量和出水量要相近,以保持一定水温和深度。如温泉水水温很高,应先经蓄水池冷却到一定温度再注人越冬池,这种越冬方式的越冬密度较高。同时,由于水温较高,水量充足,可强化亲鱼饲养培育,促进亲鱼性腺早熟,提早进行繁殖育苗。  相似文献   

16.
<正> 美国青蛙(Rana heckscheri)是一种广温性的两栖动物,自然条件下,在我国南、北方均可生长、繁殖。其最适生长水温为20~30℃,当水温降至14℃、气温18℃时,摄食逐渐减少,水温低于6℃时,就进入冬眠期。 美国青蛙的蝌蚪、幼蛙和成蛙均可在室外蛙池中自然越冬,但越冬时间的长短随地区而异,自北向南逐渐缩短。山东地区一般从10月下旬至翌年三月,越冬期长达近五个  相似文献   

17.
1.怎样提高对虾越冬成活率? 越冬池、预热池进水前,先用20~30ppm高锰酸钾或500~1000ppm漂白粉溶液全面消毒24小时,再用过滤海水冲洗干净后进水;越冬池与养虾池水温温差不得超过1℃;一般在11月上旬自然水温12℃左右时,选择已交配、体质健壮、体长12厘米以上的雄虾、14厘米以上的雌虾作为越冬亲虾;越冬期  相似文献   

18.
秋末冬初水温逐渐下降,当水温降到10℃以下,鱼已不甚吃食,活动、代谢也逐渐减弱,这时,就要将鱼种进行并池越冬了。为使鱼种安全越冬,必须做好越冬前的准备工作和加强越冬期的饲养管理。越冬池应选在水质好,避风向阳,池底淤泥少,土质保水力强,渗漏少,面积2—5亩,水深最好2米以上的池塘。越冬池应预先灌满新水,并适当施用无机肥,使鱼种在适度的肥水中越冬。并池一般在11月到12月间,水温下降至8—10℃左右的晴暖的天气进行。并池时间不宜过早,也不应太迟,早了水温尚商,鱼类活动能力强、游泳活泼、耗氧量高,操作过程中由于鱼的跳跃,鱼体容易受伤,密集在越冬池中也容易缺氧。如果  相似文献   

19.
我们认为 ,搞好河蟹育苗 ,应把好“五关” :1 布卵关 布卵密度要按水质环境、饵料供应及育苗配套设施标准等实际情况确定。生产条件好、设备标准高的育苗室 ,布卵密度可适当提高 ,否则要适当降低。目前的育苗水平是 :从布卵到大眼幼体出池 ,一般育成率为 1 0 %~ 2 5% ,单方水体出苗量在 0 2 5~ 0 4kg。我们认为较适宜的布卵密度应掌握在 30~ 4 0万粒 /m3 。2 水温关 水温是幼体正常变态生长的重要条件之一。水温过低 ,延长变态时间 ,水温过高 ,又影响幼体质量。因此育苗期的水温 ,不能时高时低 ,造成温差过大 ,一般Z1阶段水温…  相似文献   

20.
一、越冬鱼种进塘前准备 每年秋季,当自然水温下降到18~20℃时,罗非鱼就要进入越冬温室,我省一般在10月中、下旬。越冬鱼种体质好坏直接影响其越冬成活率,并且越冬鱼种处于高密度养殖条件下,如果管理不当,易患病死亡。因此要做好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