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杂交水稻》2017,(6):26-27
2015—2016年在湖北松滋市进行了两系杂交早稻新组合株两优47春制加再生制种的初步探索。2015年春制0.67 hm~2,再生季平均产量1.47 t/hm~2;2016年春制8.0 hm~2,头季平均产量3.22 t/hm~2,再生季平均产量1.44 t/hm~2,2季合计达4.66t/hm~2。总结了其春制加再生制种的主要技术。  相似文献   

2.
培矮 64S导致不育的下限临界温度低 ,在正常气候条件下制种 ,不育系的不育性稳定 ,能保证杂交种的纯度 ,且制种花期安排比较灵活 ,可以春制、秋制和夏制。同时 ,通过多年的研究 ,不育系的自身繁种可以通过冷水灌溉的技术来解决。 1992年秋在浏阳龙泉繁殖 0 .2hm2 ,单产 2 .2 5~ 4 .5 0t/hm2 ;1993年秋在浏阳山田繁殖 0 .2hm2 ,平均单产 1.13t/hm2 ,最高丘块 2 .3t/hm2 。 1994年广东茂名春繁 0 .38hm2 ,总产 815 .86kg ,合单产 2 .15t/hm2 。在海南短日条件下的异地繁种 ,也比较可靠 ,南繁 5年 ,除1991年有一批繁殖产…  相似文献   

3.
不育系春繁单产稳而不高、徘徊不前的局面,是当前三系杂交稻种子生产中存在的普遍问题。我区连续6年繁殖珍汕97A,单产在100~130公斤之间,一般比同等栽培条件下的春制单产低25公斤以上,能否结束这种徘徊局面,实现赶超春制单产的目的呢?现仅从珍汕90A春繁与春制的差异谈点粗浅看法。 一、影响春繁单产提高的不利因素 结实率低是春繁单产低的主要表现,而结实率又与花粉量有密切关系,花粉量的多少是受父本特性与栽培因素制约的。从父本特性来看: (一)春繁父本颖花量少。珍汕97B是一个中熟早稻、营养生长期短、穗少而小。在目前栽培技术条件下…  相似文献   

4.
仙桃市地处江汉平原中部,温光水资源丰富,年太阳辐射量109. 8千卡/平方厘米,80%保证率≥10℃积温为5059.2℃,年降雨量1151.1毫米,是双季稻的适宜种植区。但由于受生产条件等的制约,有近30万亩湖田至今仍一年只种一季中稻,复种指数低。1984—1987年荆州地区农牧业局高级农艺师邓凤仪用杂交稻作再生利用研究获得成功,我市于1988年引入示范种植2000亩,头季亩产498公斤,再生稻亩产205公斤,两季会计703公斤,比一季中杂亩增153. 5公斤,增总产30.7万公斤。1989年种植31920亩,头季亩产51.5公斤,再生稻亩产244公斤,两季合计759公斤,比一季中杂亩增204…  相似文献   

5.
郴州地处湘南南端,常年制种面积5.0万亩以上。六·五期间,杂交稻制种为一季夏制,少部分早、中熟组合制种后接插晚稻,但因季节紧张,管理粗放产量甚低。迟熟组合制种后就不再插晚稻,温光资源浪费大。七·五期间,我区制种季别上实行了大改革,即消灭秋制,压缩夏制,扩大春制,提出了积极试验、推广一期父本制种田栽培杂交晚稻,增加稻谷总产的配套耕作方式,以充分利用地力和温、光资源,扩大复种指数,增加单位面积年产量,解决基地农户产种与缺粮矛盾。1990年我们承担地区农业丰收委员会下达的“税型杂交稻制种及杂交晚稻双丰收栽培技术”项目。在资兴、安仁、郴县、永兴、桂阳等10个县(市)实施,杂交稻制种57125.26亩,平均亩产211.8公斤’创历史最高纪录,比上年增长16.02%。父本亩产达150公斤。制种田栽培杂交晚稻45635.7亩(比上年扩大面积20635.7亩),占制种总面积的79.9%,亩产394.62公斤,比双季晚稻亩产352.48公斤增加42.14公斤,增长11.96%。合计每亩产粮544.62公斤,产种211.8公斤,产值达1472.9元。并涌现一批高产典型。如资兴市州门司乡白被村春制459.2亩汕优64,平均亩产359.6公斤。安仁县制种4387亩,亩产263.4公斤,制种田全部种植杂交晚稻,经地、县组织多点测产验收,平均亩产552.3公斤。该县洋际乡界背村清泉  相似文献   

6.
福建省杂交水稻珍汕97A、V20A两个不育系的繁殖单产一般在100~125公斤,要想达到150~200公斤水平难度较大。几年来,大田县良种场在不育系的繁殖实践中,创造和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研究出一整套技术并逐步规范化,使不育系的繁殖产量大幅度提高。1990年该场繁殖不育系142亩,平均每亩产量150公斤,最高亩产超过225公斤,成为全省不育系繁殖平均单产最高的良种场。该场对珍汕97A和V20 A的高产繁殖,主要抓住了以下几条措施。一、因地制宜,选择最佳繁、种季节大田县良种场地处海拔500多米的山  相似文献   

7.
我镇陈湖村陈帝玉从1987年开始以威优64作中稻栽培蓄再生稻,通过改革传统栽培模式和管理方法,1990年在2.1亩面积上,创造了头季单产557.5公斤,再生稻单产355公斤,两季合计912.5公斤的高产典型。其高产经验是: 一、培育短秧龄壮秧 1、地膜覆盖,适时早播。头季稻提早至4月5日左右播种,为了避免烂秧,采取地膜覆盖育秧。这样既提高了秧苗素质,又使头季收割期提前,有利二季高产。播量适当放宽到20~22.5公斤/亩,以节约地膜,减少成本。 2、药剂浸种,早防病害。为防止恶苗病,须进行药剂浸种,方法是:先用清水浸种12小时,淘洗后用强氯精溶液(做到5克药…  相似文献   

8.
Ks—14、Ks—7、Ks—9是我所用光敏核不育原始株农垦58S为供体,通过与籼稻杂交以及复交选育成的籼型光敏核不育系。1988年晚稻用稻蔸再生稻与03恢复系配组制种0.32亩,总产16.4公斤,折亩产51公斤;1989年春制Ks-14×03 15亩,总产1530公斤,平均亩产102公斤;晚制Ks— 7×03, 28.41  相似文献   

9.
1989年,武冈县农业局在该县江塘乡新竹村,试种一亩威20A×测64-7再生制种,获得亩产32.1公斤种子,加上头季的243公斤,两季制种亩产275.1公斤。 再生母本株高49.8厘米,30.64万穗,穗长14.1厘米,穗总粒61.3粒,实粒5.3粒,千粒重25.6克;父本株高92.4厘米,9.49万  相似文献   

10.
行两优1号是衡阳市农科所以衡农S-1为母本,明恢63为父本配组而成的两系杂交稻,1992年11月在全国农作物新品种扩繁会议上被定为全国重点扩繁品种。因此大量生产衡两优1号种子,是扩大种植面积,发展高效农业的需要。我所受育种单位委托,连续3年承担该组合的制种任务和制种技术研究,1990年制种20亩,平均亩产66kg,最高丘块亩产131kg;1991年制种200亩,平均129kg,最高丘块亩产219kg;1992年制种200亩,因受洪涝和火南风危害,亩产110kg,但最高丘块亩产仍达239.8kg。现将制种技术总结如下。l掌握温光特性,确定安全授粉期 行两优1号为两用不育系。温度…  相似文献   

11.
自1986年许世觉高级农艺师首次提出一期父本制种技术(我刊于1987年率先报道),被湖南省科委列为“七五”重点攻关项目后,他们采用边试验、边示范、边推广的方法,经过短短3年多时间,取得了丰硕成果。 据1990年7月22日湖南省种子公司在湖南麻阳苗族自治县一期父本春制现场评价会上获悉:今年全省杂交稻制种56万亩,一期父本面积40多万亩,占80%以上。预计今年全省制种平均亩产在175公斤以上,创历史最高记录,其中亩产250公斤以上的县可达3个,200公斤以上的县20多个。一期父本制种的增产幅度一般在20%左右,高的可达25%以上,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这次…  相似文献   

12.
黄寅虎 《作物研究》1992,6(1):45-45,4
1901年,益阳地区中稻蓄留再生稻面积2.1万亩,头季平均亩产538.9kg,再生稻平均亩产159.9kg,两季合计亩产698.8kg。千山红农场连片种植582.5万亩,头季平均亩产550.6kg,再生稻平均亩产187.3kg,两季合计亩产737.9kg。其中该场一分场七队农户秦再奇种植2.0亩汕优63蓄留再生稻,头季平均亩产510.0kg,再生稻平均亩产305.0kg,创益阳地区再生稻单产最高纪录。展示了益阳地区再生稻生产有着很大潜力,同时也积累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高产栽培经验。  相似文献   

13.
D70 2优多系 1号是四川农业大学水稻所选用不育系D70 2A与多系 1号恢复系配组育成的优质高产、强再生力杂交水稻新组合。 2 0 0 0年通过四川省品种审定 ,2 0 0 1年通过福建省品种审定。2 0 0 1年引进建瓯市东峰镇记源村再生稻示范70hm2 ,在一般栽培条件下 ,头季稻单产 5 5 0 7kg/667m2 ,再生季单产 2 5 0 5kg/667m2 ,两季合计单产 80 1 2kg/667m2 。 2 0 0 2年扩大到 2 0 0hm2 ,又获两季高产丰收。其中 ,房道镇上庠村超高产示范栽培 2 0 8hm2 (即重施催芽肥和壮苗肥 ) ,经市科委组织专家测产验收 ,头季稻平均单产 60 2 6kg/667m2 ,再…  相似文献   

14.
陈世建 《作物研究》2014,(2):143-144
2011~2012年在湖南怀化利用岩洞冷水灌溉,对水稻温敏核不育系安农810S、云峰S进行一季加多次再生连繁试验。2年平均产量:安农810S头季繁殖为4906.7 kg/hm2、再生繁殖为5131.7 kg/hm2;云峰S头季繁殖为5790 kg/hm2、再生繁殖为6167.5 kg/hm2;种子质量合格。连繁方法简化了水稻温敏核不育系繁殖程序,降低了劳动用工成本和物质消耗,提高了原种的繁殖系数,是高产、优质、低耗、高效的水稻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5.
我县杂交稻制种以县原种场为主,该场属滨湖地区,地势开阔,风力大,高温时段集中在7月中至8月上旬,一季复制(早秋制种),正遇酷暑尾期,父母本花时常严重不遇。1988年我们在总结前段制种技术的基础上进行了秋制技术的小面积新的探索。在遇到严重自然灾害情况下,2亩试验田秋制汕优64,亩产仍达266.5公斤,创我县制种单产最高纪录。 一、亩产260.5公斤的穗粒结构 考种结果:母本每亩3.77万蔸,24.4万有效穗,每亩颖花数过2000万朵,每穗总粒数85.7粒,实粒数48.3粒,结实率56.4%,千粒重26.5克,理论亩产312公斤。父本每亩0.468万蔸,有效穗6.5万,每亩颖花数…  相似文献   

16.
建阳县良种场以往杂交稻不育系的繁殖亩产量徘徊于50多公斤,小面积最高亩产量101.5公斤。1989年承担省繁不育系65.6亩,其中高产示范田5.2亩,亩产132.3公斤,比其余60.4亩的平均亩产84.2公斤增产了48.1公斤。一、增产的原因收获前,对示范田和一般田分别测产,每类田取三个点,每个点取10丛,其结果见表一。  相似文献   

17.
安徽六安地区1990年不育系繁殖400亩,以联合开发的形式落实在六安县稻麦良种场和寿县保义农垦场。实产不育系种5万公斤,平均单产125公斤,其中六安场实收194亩,亩产138.1公斤。高产户丁大荣6.34亩,单产213.1公斤。 我区1990年杂交稻不育系地区级繁殖之所以能取得突破性进展,其原因除领导重视,实行集团承包外,主要进行了以下技术改革。一改花期的安排,尽量避灾求高产稳产。两个点的花期安排在7月中、下旬的梅末伏初。既避开了梅雨,又抢在热旱天气到来之前,可利用高温高湿的天气环境提高异交结实率。二改花遇标准,确定以母早于父1~3天始德为理…  相似文献   

18.
培两优288是我省目前推广的主要两系优质杂交稻组合,但由于两系杂交稻不育系不育性只有在一定光温条件下才能完全表达,在制种上受到基地选择及季节安排的限制,较普遍的认识是我省以夏季制种为宜。但我省大部分地区为双季稻区,如果只能进行夏制,相应的限制了两系杂...  相似文献   

19.
2007-2008年在湖南中方县火马塘“自然冷水源”试验点示范了“迟熟温敏核不育水稻一季加再生连繁-绿肥”栽培模式,摸索了该模式的主要技术措施,即适时早播,良好的肥水管理,适宜的栽插规格,配套的冷灌措施,头季稻不育系适时收割(确保再生稻母株的安全齐穗),再生不育系科学的田间培管。分析了该模式的经济效益与适宜推广区域。  相似文献   

20.
中棉所38制种田双行种植模式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东省惠民县良种棉加工厂自 1 999年引进中棉所 38的核雄性不育系亲本后 ,制种面积逐年扩大。虽然不育系制种省工、省时 ,但 F1产量比人工去雄制种产量减产 2 5 %。 2 0 0 1年良种棉加工厂中棉所 38F1制种面积 35公顷 ,合计比人工去雄制种F1种子减产 1 2 5 0 0 kg,经济损失高达 5 0多万元。经过认真观察分析 ,笔者认为目前采取的传统种植模式—单行种植法是影响不育系制种减产的主要原因 :( 1 )由于母本不育系中有 5 0 %的可育株没有指示形状 ,苗期育性不能识别 ,未能尽早拔掉 ,可育株与不育株共生期长。 ( 2 )种植密度一般每公顷为9.7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