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曾平 《四川蚕业》2011,39(1):7-7,11
<正>蚕桑产业是黔江区的支柱产业,是财政增长、企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富民强区的支柱之一。黔江区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丰富的土地资源,为发展蚕桑产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按照"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发展方针,黔江区走出了一条高效生态蚕业可持续发展路子,实现了社  相似文献   

2.
<正>高县是典型的农业大县,也是川南的优势蚕区,是国家商务部"东桑西移"项目承担县,四川省优势特色效益蚕桑基地县。如何为传统的茧丝绸产业注入生机和活力,提升科技含量和产品的附加值,以及为蚕农增收,降低劳动强度,充分利用产业的资源,把蚕桑产业建设成为高效、低碳,生态循环产业,实现社会、经济、生态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3.
经济全面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传统蚕桑产业受到很大冲击,产业转型步伐正在加快,探寻高效可持续发展道路是业界的共同任务。重庆市合川区是全市蚕桑产业主产区,在劳动力紧缺和养蚕规模紧缩的形势下,建设渝西高新蚕业基地,是全市蚕业区域功能布局调整的重要决策之一。蚕桑业主以实施重庆市"十百千万"项目为推动,开发蚕桑资源高效利用产品,对于产业转型发展和提高效益产生了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4.
<正>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蚕桑蜜蜂研究所是公益一类农业科研事业单位,主要从事蚕、桑、蜜蜂遗传改良、养殖(栽培)和加工技术研究及示范等公益性农业科技工作。是国家蚕桑和蜜蜂产业技术体系红河综合试验站、云南省现代农业蚕桑产业技术体系研发中心、云南省向仲怀院士工作站和云南蚕桑育种与高效生产工程研究中心的建设依  相似文献   

5.
<正>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蚕桑蜜蜂研究所是公益—类农业科研事业单位,主要从事蚕、桑、蜜蜂遗传改良、养殖(栽培)和加工技术研究及示范等公益性农业科技工作。是国家蚕桑和蜜蜂产业技术体系红河综合试验站、云南省现代农业蚕桑产业技术体系研发中心、云南省向仲怀院士工作站和云南蚕桑育种与高效生产工程研究中心的建设依  相似文献   

6.
蚕桑资源高效综合利用的新内涵和新思路   总被引:15,自引:6,他引:9  
蚕桑资源高效综合利用是蚕桑绢丝产业的延伸与拓展。全文以新的思路与理念讨论了蚕桑资源高效综合利用新技术及该学科与产业的发展方向:将蚕桑产业相关的物质资源、生物资源和文化资源,以现代科学技术和循环经济模式进行开发利用,以达到物尽其用和资源效益最优化的目的;从蚕桑资源的加工特性、功能评价、多功能品种选育、原料标准化生产、加工工艺优化等方面系统构建蚕桑资源高效综合利用的学科和技术体系;从桑枝、蚕蛹、蚕沙等大宗资源入手,开展精深加工提高附加值,并开拓蚕桑资源的生态和文化功能,实现蚕桑资源的全方位开发,打造蚕桑资源高效综合利用新产业。  相似文献   

7.
罗红柏  黄奎  刘刚 《四川蚕业》2009,37(3):5-7,26
<正>蚕桑是蓬安的传统优势产业,县委、县政府将蚕桑产业列入了蓬安县"十一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中"四大"特色农业之一。蚕桑产业是一个能集中体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内  相似文献   

8.
南充市是"中国绸都",蚕桑丝绸业是南充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为推进南充市蚕桑产业稳定、持续、健康发展,分析了南充市蚕桑产业发展的优势、面临的机遇和存在的问题,认为南充市具有发展蚕桑产业的气候条件、产业基础和产品质量优势,但是存在产业间竞争加剧、缫丝企业带动能力较弱、产业基础薄弱、投入不足、劳动力等资源要素制约等问题;提出了加强优质蚕茧基地、茧丝加工基地、桑茶产业基地、生物医药产业等区域布局和实施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工程、优质蚕桑基地建设工程、新兴桑产业高效开发工程、丝绸加工水平提升工程、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工程、科技创新提升工程等六大重点工程的对策,并且建议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多元投入、出台保障政策、健全考核机制。  相似文献   

9.
建德市蚕桑产业是五大农业特色产业之一, 2003年成为浙江省蚕桑西进八个县市之一,蚕桑生产不断扩大,主要分布在大同和大洋两个乡镇,其中大同镇桑园总面积600余hm2;大洋镇桑园面积606余hm2,2个乡镇占全市桑园总面积的80%左右,逐步形成蚕桑两大区域优势.大同镇位于建德西南部,交通较为便利,通信设施完备,土地资源丰富,是经济作物主产区,也是我市蚕桑重点规划发展乡镇,而且建德市大同蚕桑专业合作社是浙江省示范性蚕桑专业合作社,其中大同蚕桑专业合作社从2008年至今就一直被评为浙江省优秀示范性蚕桑专业合作社.近几年合作社规范内部管理,强化服务功能,基本形成"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建立蚕桑基地,扩大生产规模,完善收烘设施,方便蚕农售茧.但近年来蚕桑比较效益降低,生产上存在薄弱环节制约了蚕桑产业进一步发展.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对生态资源利用的重视,为了稳定当地蚕桑产业,建德市农业局和建德市大同蚕桑专业合作社积极探索以桑园基地为产业基础,资源高效综合利用为开发手段的蚕桑产业多元化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0.
诸葛翀 《蚕桑通报》2015,46(1):54-56
<正>"十二五"期间,我市以现代农业园区为基础,开拓蚕桑产业综合利用,提高行业综合竞争力,促进蚕桑生产向高效规模化方向发展,从根本上提高蚕桑产业的综合效益。为此我们对2014年建德市内蚕桑综合利用情况进行了调查,在建德市蚕桑综合利用模式和取得的成效进行介绍的基础上,探讨如何充分利用蚕桑副产物,增加桑园土地的产出量和资源再利用价值,推动建德市蚕桑综合利用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11.
<正>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蚕桑蜜蜂研究所是公益一类农业科研事业单位,主要从事蚕、桑、蜜蜂遗传改良、养殖(栽培)和加工技术研究及示范等公益性农业科技工作。是国家蚕桑和蜜蜂产业技术体系红河综合试验站、云南省现代农业蚕桑产业技术体系研发中心、云南省向仲怀院士工作站和云南蚕桑育种与高效生产工程研究中心的建设依托单位,是云南省蚕学会的挂靠单位。本所现有高级职称研究人员46人,中级职称研究人员80人,博士6人,硕士34人,云南省技术创新人才3人、云岭产业技术领军人才1人、国家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综合试验站站长2人,云南省蚕桑产业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12.
正绵阳是"丝绸之母"嫘祖的故乡,栽桑养蚕历史悠久,蚕丝文化源远流长,是四川省优质蚕茧主产区之一,蚕桑基地规模、蚕茧质量连续多年位居全省前列。近年来,绵阳蚕桑产业围绕创新发展模式和经营机制,加大资金投入,强化技术服务,蚕桑产业实现了由"零星分散、粗放经营、质量低端"向"适度规模、科学经营、优质高效"的转变,有力地促进了全市农民增收和农  相似文献   

13.
<正>绵阳是"丝绸之母"嫘祖的故乡,栽桑养蚕历史悠久,蚕丝文化源远流长。绵阳是四川省优质蚕茧主产区之一,蚕桑产业是我市特色优势产业。随着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蚕桑产业发展面临诸多困难和问题。为促进我市蚕桑产业健康发展,2014年6-9月,我们对全市蚕桑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查研究,与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进行了座谈,针对蚕桑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措施。1蚕桑产业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14.
<正>1宜宾蚕桑产业发展现状近十年来,由于茧丝绸产业历经市场、体制变化,蚕桑发展面临各种困难和挑战。对此,我市通过充分发挥政府和企业的资金、管理、人才和技术优势,合理配置、开发利用蚕桑自身资源,培育生态高效循环的蚕桑产业经济来破解发展难题,稳定  相似文献   

15.
本文简述了苏州蚕桑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并结合当前形势特点和区域发展要求,提出了政策性保护和生产性发展相结合的办法,既加大政策保护力度,又拓展蚕桑产业功能,探索发展"文化蚕桑、生态蚕桑、休闲蚕桑",立足巩固传统优势,重在发展现代蚕业,推动蚕业规模经营、多元发展、高效产出,实现苏州蚕桑产业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江苏省沿海地区蚕桑产业面临的因"产业小而全、劳动效能低、经营模式单一"造成产业衰退的挑战,倡导以公司化、家庭农场模式运营为突破口,以规模化生产、资源高效利用及其配套的技术支撑为抓手,以高效为目标,探索传统蚕桑产业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7.
《四川蚕业》2017,(2):3-4
<正>宜宾现代蚕桑产业发展以优质茧基地建设为抓手,初步探索出了一条"龙头企业+专合社+共育户+蚕农"的产业经营模式,以产业村为单元拓展成片高效基地规模,实现了产业聚集、高效基地、科技质量、综合开发、特色兴村"五大提升",以蚕桑产业扶贫为契机,"一人两亩桑,脱贫奔小康"模式精准到户到人,产业扶贫效果明显。2016年发种43万张,  相似文献   

18.
胡智明  王先燕 《中国蚕业》2020,(1):37-42,48
介绍了越南蚕桑产业经历的起步发展阶段、衰退萎缩阶段、恢复发展阶段、波浪式发展阶段,论述了桑园与蚕茧生产、蚕种生产和供应、生丝生产与贸易等蚕桑生产以及桑树品种、蚕品种、蚕桑生产技术应用等蚕桑科技方面的概况,并结合态势(SWOT)分析法对越南蚕桑产业进行了分析,认为越南蚕桑产业发展具有自然环境优越、劳动力充足、对外开放程度较高、蚕桑产业链完整、蚕桑科技水平不断提高等优势和越南政府高度重视蚕桑产业、越南国内外茧丝绸市场发展空间巨大、中国“一带一路”倡议惠及沿线国家、中越两国经贸合作稳步发展等机会,同时也存在桑园布局分散、基础设施较为薄弱、品种资源比较匮乏、生产方式落后、技术服务体系不健全、有竞争力的品牌少等劣势和国际生丝市场的价格波动、国际同类产品的市场竞争、国内其他产业的劳动力竞争、国内其他农作物的土地竞争、优良蚕品种的数量和质量限制等威胁。提出了发展越南蚕桑产业的对策:加强规划引导,优化蚕桑产业布局;培育龙头企业,提升蚕桑产业组织化水平;加强科技创新力度,提高蚕桑产业发展水平;建立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加快蚕桑科技推广;加强国际合作,提高蚕桑产业科技水平;开展高效综合利用,提升蚕桑产业整体效益。  相似文献   

19.
阐述了平果市蚕桑产业发展前景,探究了平果市蚕桑高效种养技术,建议加强高效种植技术在蚕桑生产中的应用,加快高效养殖技术创新,促进蚕桑产业可持续发展,将蚕桑产业培育为平果市新兴特色优势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20.
积极实施蚕桑西进做大做强蚕桑产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蚕桑生产作为一项传统的绿色生态产业,一直是临安市的传统优势产业.近年来,临安市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展效益农业,全市形成了"东竹西果、南桑北菜"的区域化、规模化产业发展新格局,蚕桑产业已成为天目溪、昌化溪流域蚕桑主产区乡镇的农业主导产业.全市初步形成了从蚕种生产到丝绸产品加工贸易的全程生产体系,蚕桑业发展具备了比较完整的生产服务体系.2003年临安市被列为全省蚕桑发展的优势区域以及首批"蚕桑西进"工程建设的重点县(市),这为进一步加快发展临安蚕桑产业带来了更好的机遇.我们紧紧抓住这一有利时机,积极实施"蚕桑西进"工程,着力打造优质茧基地建设,进一步做大做强蚕桑产业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