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为老瓜头资源利用提供前期的生物技术试验参考。[方法]以老瓜头愈伤组织为外植体,运用正交设计试验,进行细胞悬浮培养,对接种量及悬浮培养基进行筛选试验研究,并测定了老瓜头细胞悬浮培养过程中硝酸盐、氨盐、磷酸盐、蔗糖及可溶性总糖含量的消耗。[结果]老瓜头愈伤细胞最佳液体培养基为不添加任何激素的MS培养基;其最适接种量为40 g/L;黑暗培养条件适合其细胞生长,其生长周期较短,生物量大;在老瓜头细胞培养初期(0~9 d),培养中的硝酸盐、氨盐、磷酸盐、蔗糖含量均呈急剧下降趋势,分别为初始含量的7.19%、21.53%、0.28%、1.53%,之后各自变化趋于平缓。[结论]初步建立了老瓜头悬浮细胞培养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2.
红景天的细胞培养是充分利用该树种优良特性的生物工程基础.试验以红景天的茎为外植体,研究愈伤组织诱导和细胞悬浮培养的技术体系.结果表明愈伤组织诱导的最适培养基为MS 1.0mg/L6-BA 0.2mg/L NAA 0.1 mg/L2,4-D,在此培养基上诱导的愈伤组织生长速度快、质地均一疏松;愈伤组织最佳生长培养基为MS-t0.6mg/L6-BA 0.1mg/LNAA 1.0mg/L2,4-D;且选择松散型愈伤组织和3.0×105个/ml的起始细胞浓度,25℃黑暗培养18d为红景天细胞最适悬浮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3.
优化金银花愈伤组织诱导主要条件,建立愈伤组织培养体系并测定其绿原酸含量。结果表明,金银花芽为最佳的诱导外植体,经过70%酒精30 s、5%的次氯酸钠10 min消毒处理,接种于激素配比为NAA 1.5 mg/L+2,4-D 1.0 mg/L+KT 0.75 mg/L+6-BA 0.15 mg/L的MS培养基中,暗培养9 d后再进行光、暗交替培养,可诱导出淡黄色,疏松、生长旺盛的愈伤组织;愈伤组织生长曲线呈S型,24 d生长量为(21.62±0.54)g/瓶;通过高效液相检测,愈伤组织每100 g样品含有绿原酸57 mg。经验证金银花愈伤组织诱导条件稳定,含一定的绿原酸为进一步建立细胞悬浮培养体系高效生物积累金银花细胞及绿原酸功能成分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甘薯悬浮培养细胞黄酮类物质的积累,利用甘薯块根诱导愈伤组织,在黑暗条件下建立悬浮细胞培养体系,通过测定细胞密度和黄酮类物质含量来确定甘薯悬浮细胞的培养条件.结果表明,甘薯悬浮细胞黄酮类物质的含量同甘薯的块根(0.69%,干重)相当,各种培养条件下的平均值为0.64%;理论最佳培养条件为:用添加2.0 mg·L-1 2,4-D的固体MS培养基诱导愈伤组织,经多次继代培养后,在接种量为2 g·20 mL-1、2,4-D为2.0 mL-1的液体培养基中进行摇悬浮培养,其悬浮细胞黄酮类物质的含量达到0.79%.  相似文献   

5.
光质、光周期对白桦愈伤组织生长和三萜质量分数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白桦(Betula platyphylla Suk.)组培苗茎段为研究材料,在IS培养基上附加0.6mg/L NAA+0.8mg/L BA进行愈伤组织的诱导,观察不同光处理条件下白桦愈伤组织的生长状况及其三萜积累的变化.结果表明:在一个继代生长期中,白桦愈伤组织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干质量积累呈上升趋势,其干质量增长率依次为:蓝光(48.95%)>黄光(40.24%)>绿光(23.28%)>黑暗(21.14%)>红光(18.37%);全光照(36.56%)>14h光照(24.69%)>黑暗(21.14%).白桦愈伤组织的细胞活力在一个继代培养周期中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其中,愈伤组织的细胞活力在9~15d间达到最高值;白桦愈伤组织中三萜质量分数在0~9d呈上升趋势,9~18d呈下降趋势,18~21d略微回升,于第9d达到最大值.在第9d时,光处理下白桦愈伤组织中的三萜质量分数与对照(黑暗)相比的增长率依次为:蓝光(20.12%)>红光(17.03%)>黄光(9.35%)>绿光(-3.09%);14h光照(12.06%)>全光照(-3.01%).由此可见,光处理可以调节白桦愈伤组织的生长状态及其三萜等次生代谢物的积累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茄子愈伤组织悬浮细胞培养体系。[方法]以三月茄为试验材料,利用正交设计筛选适合茄子愈伤组织诱导、继代保存以及悬浮培养的培养基并测定悬浮培养过程中细胞生长状况。[结果]适宜茄子愈伤组织诱导的培养基为MS+6-BA(0.2 mg/L)+NAA(0.2 mg/L);适宜继代保存的培养基为MS+6-BA(0.2 mg/L)+NAA(0.2 mg/L)+KT(0.1 mg/L);适宜悬浮细胞培养的培养基为MS+NAA(0.4mg/L)+6-BA(0.2 mg/L)液体培养基。茄子悬浮培养细胞生长呈S形曲线,其中前3 d为起始期,3~7 d处于对数生长期,7~8 d为静止期;8~11 d为衰退期。悬浮细胞密度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增长,在培养第7天达到最高值,约3.8×105个/ml.随后细胞数量迅速减少。起始期细胞活力最高。茄子悬浮细胞在MS+NAA(0.4 mg/L)+6-BA(0.2 mg/L)液体培养基上生长良好,其分裂指数最大达4.1%。[结论]茄子悬浮细胞培养体系为茄子生物技术研究提供了一条途径,可应用该体系进行遗传转化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和了解山东丹参疏松愈伤组织和悬浮细胞生长规律。【方法】以叶片为外植体研究疏松愈伤组织诱导增重以及细胞悬浮培养体系,并对疏松愈伤组织和悬浮细胞进行生长模型的拟合。【结果】疏松愈伤组织最佳诱导和增殖培养基为MS+2,4-D 0.5mg/L+KT 1.0mg/L+蔗糖30g/L+琼脂6g/L+酸水解酪蛋白1g/L,细胞悬浮培养基为MS+2,4-D 0.5mg/L+KT 1.5mg/L+6-BA 3.0mg/L+NAA 1.0mg/L+蔗糖30g/L+酸水解酪蛋白1g/L。【结论】山东丹参疏松愈伤组织和悬浮细胞生长曲线为"S"型,Richards方程模型能够很好地描述疏松愈伤组织和悬浮细胞生长曲线变化。  相似文献   

8.
以海南粗榧愈伤组织进行悬浮培养,考察了培养基、维生素、蔗糖浓度、pH值、接种量对海南粗榧细胞悬浮培养体系建立的影响,并利用HPLC技术检测海南粗榧悬浮细胞和培养基中生物碱的含量.结果表明:海南粗榧悬浮细胞系培养的最适条件:MS为基本液体培养基、添加蔗糖35 g/L+VB1 10 mg/L、接种量6%、初始pH值5.5~7.0;发酵过程中每5d调节pH值至6.0,有利于细胞的生长和产物的合成;细胞的生长呈“S”型曲线,细胞生长周期为30 d,产物含量在培养25 d时达到最大;细胞活力呈先急剧上升后缓慢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朱道玉  王旭英 《安徽农业科学》2009,35(19):8859-8859
[目的]为优质稻米种苗培育及种质资源保护提供参考。[方法]以曲阜香稻新品系103的成熟种子为材料,取其成熟胚接种在MS1培养基中诱导胚性愈伤组织,选取松脆性胚性愈伤组织建立悬浮细胞系。[结果]初始愈伤组织呈深黄色、瘤状、质地紧密、生长旺盛、易分化出芽,但难以进行细胞悬浮培养;在MS2培养基中继代培养120d后,愈伤组织呈浅黄色、颗粒状、松脆型胚性愈伤组织;松脆型胚性愈伤组织在悬浮培养基中继代培养2~3次后,不断释放出小细胞团和单细胞,用300目不锈钢网对培养液进行过滤,滤液培养120d可建立起浅黄色、澄清、均一的胚性悬浮细胞系。[结论]建立了分散性好、生长快的水稻胚性悬浮细胞系。  相似文献   

10.
拟南芥悬浮细胞及其愈伤组织对潮霉素的反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潮霉索对拟南芥悬浮细胞及其愈伤组织的作用效果和特性.结果表明:潮霉素对拟南芥悬浮细胞生长、愈伤组织诱导及其生长均有极明显的抑制作用。但作用效果和特性均有所不同;拟南芥悬浮细胞继代培养阶段、愈伤组织诱导阶段和愈伤组织增殖阶段的临界致死质量浓度分别为25、2.5、1.5mg/L,液体与固体培养条件下差异极大;潮毒素需要一定处理时间才能充分表现其抑制细胞生长或杀死细胞的效果,一般液体培养条件下3d以后、固体培养条件下5d以后效果趋于稳定,但不同的处理质量浓度有较大差异.还就液体与固体培养条件下作用效果差异的原因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对潮毒素抗性标记筛选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