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9 毫秒
1.
基于TM-NDVI的草地生产力遥感监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地面调查与"3S"技术相结合的方法,以三江源玛多县为例,在计算玛多县TM影像NDVI分布图的基础上,建立监测样点地上生物量与NDVI的遥感模型,结合青海省草地生产力划分等级,得出玛多县草地生产力等级分布图,实现草地生产力监测由点到面扩展。研究表明,①2009年玛多县草地覆盖面积约222万hm2,NDVI以0~0.5为主,占玛多县草地总面积的88.64%;②监测样点生物量与NDVI相关系数达0.7以上,呈显著相关关系,模型可定量表达为生物量=552.632×NDVI1.137;③玛多县草地生产力等级以750~3000kg/hm2为主,占玛多县总草地面积72%;草地生产力最高等级为4500~6000kg/hm2,但占玛多县总草地面积不到1%。  相似文献   

2.
陈进发  刘畅  徐剑波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2):7365-7366,7407
采用地面调查与"3S"技术相结合的方法,以三江源玛多县为例,在计算玛多县TM影像归一化植物指数(NDVI)分布图的基础上,建立监测样点地上生物量与NDVI的遥感模型,结合青海省草地生产力划分等级,得出玛多县草地生产力等级分布图,实现草地生产力监测由点到面扩展。研究表明:①2009年玛多县草地覆盖面积约222万hm2,NDVI以0~0.5为主,占玛多县草地总面积的88.64%;②监测样点生物量与NDVI相关系数达0.7以上,呈显著相关关系,模型可定量表达为生物量=552.632×NDVI1.137;③玛多县草地生产力等级以750~3 000 kg/hm2为主,占玛多县总草地面积72%;草地生产力最高等级为4 500~6 000 kg/hm2,但占玛多县总草地面积不到1%。  相似文献   

3.
以玛曲县两期(1977年、2008年)MSS、TM影像为主要数据源,通过对遥感影像进行几何校正、配准、图像增强等处理,建立解译标志进行人工判读,然后分类得到各时期沙化草地现状图;再将两期沙化草地现状图叠加,提取变化的像元,实现沙化草地变化动态监测。结果表明:1977—2008年,玛曲县沙化草地面积整体呈扩张之势,31年间沙化草地增加3 959.67 hm2,增幅158.3%,年均增长率为5.1%。1999—2008年间沙化草地面积增加的速率明显低于1977—1999年间的增长速度。  相似文献   

4.
利用TM影像研究玛多县天然草地资源景观格局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郭树栋 《安徽农业科学》2011,(19):11610-11611
依据景观生态学的理论,运用"3S"技术,在草地资源分类的基础上,对玛多县天然草地资源景观格局进行分析及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景观格局现状不佳,建议进行生态修复。  相似文献   

5.
盐池县草地不同沙化阶段植物群落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宁夏盐池县5种不同沙化类型草地:潜在沙化草地、轻度沙化草地、中度沙化草地、重度沙化草地和极度沙化草地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分析植被物种组成和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变化,以探讨沙化对草地植被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沙化程度的加重,旱生多年生草本植物逐渐被沙生一年生草本植物及沙生灌木、半灌木取代;物种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自潜在沙化草地至极度沙化草地均逐渐下降,群落趋向于简单和不稳定,物种的替代率升高;群落相似性系数以重度沙化草地与极度沙化草地之间最高,而潜在沙化草地与极度沙化草地之间最低.  相似文献   

6.
闫志辉 《农林科学实验》2014,(8):232-232,236
阐述了锡林郭勒盟退化与沙化草地现状,从自然因素、放牧因素、制度因素等方面对草地退化与沙化的成因进行分析,针对目前生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治理对策,以期促进牧区生态系统的恢复和重建,保证草原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甘南玛曲县草地沙化现状成因及治理对策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玛曲县地处青藏高原东端、黄河上游,由于受到自然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天然草地逐年呈沙化和严重退化趋势。生态环境的恶化,制约了当地畜牧业经济的发展。本文主要对甘南玛曲县草地沙化退化现状进行了成因分析,提出相应的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8.
封育是玛曲高寒沙化草地重要的管理方式.为研究封育对玛曲高寒沙化草地主要植物种生态位的影响,对玛曲高寒沙化草地主要植物种进行生态位特征调查,计算主要植物的重要值、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值.结果表明:对玛曲高寒沙化草地封育2年后,草地优势种为禾本科牧草异针茅,其重要值平均为0.29.乳浆大戟作为高寒沙化草地的主要杂类草,生态位宽度为0.973.紫羊茅、优势种异针茅与杂类草乳浆大戟生态位重叠较大.说明高寒沙化草地经过2年的围栏封育,禾本科牧草有了较大的竞争力,草地植物群落发生良性演替,可食牧草的比例上升,草地经济价值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9.
基于TM影像的川西北理塘草地沙化的时空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基于TM影像,采用植被盖度作为草地沙化的遥感监测指标,分析了川西北理塘草地沙化的时空特征。研究结果表明:①研究区草地沙化比较严重,沙化草地面积占研究区总面积的34%;中度沙化与重度沙化占监测草地面积的12.3%与95.1%,轻度沙化占16.6%。②从空间上看,中度沙化与轻度沙化分布区域普遍,重度沙化区集中分布在东南部与西北部。从时间上看,1989年至2005年以来,沙化草地面积年增加为42.87km0,年增加率为2.1%,草地沙化不断增加的趋势明显。③采用遥感技术,通过提取植被指数转为植被盖度来监测草地沙化,是一种的简单、快捷、切实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玛曲县天然草地沙化动态及现状分析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通过对玛曲县2003年TM影像的解译判读,综合地形图、土地利用图以及前3期沙化监测资料,运用GIS技术,对2003年玛曲县草地沙化现状进行野外调查和遥感动态监测,并与前3期监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玛曲县的沙化范围逐步扩展,沙化所涉及的黄河沿岸长度已达186.12 km,占县境内黄河总长的43%;1990年到2003年间,沙化土地面积呈指数形式增加,沙漠化总面积已增加到7 136.77 hm2;极重度和重度沙化草地面积已占到区域沙化面积的41.4%,中度、轻度沙化草地面积分别为31.4%和27.2%,另外还有潜在沙化土地3 616.11 hm2,区域沙化程度整体已达重度水平.  相似文献   

11.
山西省地处沙漠化扩展的边沿,尤其晋西北土地沙漠化已很严峻。分析了山西省土地沙漠化的现状及沙漠化的动态变化,指出了沙漠化的危害,提出了防治沙漠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以广西第二次石漠化监测结果为基础,介绍了广西岩溶地区土地石漠化现状,综述了广西岩溶地区石漠化状况及程度的动态变化,并分析了变化原因,最后提出了进一步加快石漠化防治的林业对策。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长江上游石漠化地区影响着整个长江流域的生态安全,在国家大力推行石漠化综合防治下,石漠化形势有明显缓解,但目前缺乏石漠化地区的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方法,无法实时、定量地进行生态评价。  方法  以长江上游典型石漠化地区云南省会泽县2002、2010、2018年Landsat 5、Landsat 7、Landsat 8卫星影像数据为基础,划分研究区石漠化等级,利用遥感生态指数(RSEI)法对研究区生态环境质量进行定量评价与分析。  结果  ① 2002—2018年,会泽县石漠化状况整体明显改善,石漠化面积减少583.33 km2。②石漠化与生态环境质量呈显著正相关(r2 为0.688~0.873),表明RSEI法评价石漠化地区生态环境质量效果较好。③ 2002、2010、2018年研究区遥感生态指数均值分别为0.458、0.490、0.488,生态环境质量整体表现为中等水平,16 a间生态环境质量优化面积占全县面积的27.42%,生态变差的地区面积占15.09%。④干度指标对遥感生态指数的贡献度不断增加,第一主成分载荷值由?0.029变为?0.622,是制约会泽县生态环境质量优化的重要因素。  结论  2002—2018年,会泽县石漠化状况得到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呈中等水平,干度是制约生态环境质量优化的重要因素。今后应着重石漠化严重地区的保护。表8参28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内蒙古必鲁台地区土地荒漠化现状及其变化趋势。[方法]基于Landsat-5TM、Landsat-7ETM+及Landsat-8OLI遥感影像,利用决策树分类方法,对必鲁台地区地物信息进行分层提取,研究1985—2015年该地区沙漠化发展动态。[结果]1985年必鲁台地区荒漠化面积1 331.57 km~2,其中重度沙漠化面积300.44 km~2,占22.56%。2015年该地区荒漠化面积1 731.50 km~2,其中重度沙漠化面积398.09 km~2,占22.99%。[结论]1985—2015年必鲁台地区沙漠化总面积呈增加趋势,重度沙漠化面积也在增长,说明研究区沙漠化呈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石漠化为我国南方湿润石灰岩岩溶地区特有,是在脆弱的喀斯特地貌基础上形成的一种荒漠化现象。石漠化恶化了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直接的后果就是土地资源丧失,使群众失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威远县是四川省石漠化危害严重县,近年来就石漠化治理开展了探索。对威远县石漠化概况、成因、危害及治理情况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16.
石漠化防治的立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前石漠化仍呈扩展趋势且防治形势十分严峻,而国内石漠化防治法律制度供给又存在严重不足的情况下,为推进石漠化地区生态文明建设进而促进全面可持续发展,借鉴国际石漠化防治立法经验,加强中国石漠化防治法制建设势在必行.石漠化防治立法应当以科学发展观和综合生态系统管理理念为指导思想,以制定新法和修改旧法为基本路径,以石漠化防治监督管理体制、政府行政领导石漠化防治任期目标责任考核奖惩制度、石漠化防治规划制度、石漠化监测报告制度、石漠化土地封禁保护制度、石漠化预防制度、石漠化治理制度、石漠化防治保障制度为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17.
为了定期准确掌握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沙化土地的现状以及动态变化,开展了第六次沙化监测,为上级制定规划和治理提供依据。本文采用ArcGIS软件和全国荒漠化和沙化监测系统开展了内业图斑区划和外业实地调查,形成了2019年本期成果数据;介绍了本期沙化土地类型、沙化程度、土地利用类型、沙化治理程度等现状,并通过前期数据与本期数据进行比对,进一步分析了监测区内各类土地的动态变化以及引起相应变化的原因,即与前期相比,本期全区流动沙地和极重度沙地面积都明显减少,沙化程度显著降低;最后提出了治理建议。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正蓝旗境内沙漠化研究为例来分析了浑善达克沙地东部地区沙漠化近今演变情况,运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两张卫星遥感照片进行解译结合现场调查抽样验证方法、测算了浑善达克沙地东部沙漠化土地发展现状及面积,为今后的沙漠化的治理和防止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刘丙国 《北京农业》2012,(33):68-70
介绍了湖南省新宁县第二次石漠化监测的技术方法,根据监测结果分析了石漠化土地动态变化原因,认真调查了新宁县岩溶地区石漠化危害现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治理对策和建议,为新宁县石漠化综合治理提供了科学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基于TM影像的文山州岩溶地区石漠化监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2005年文山州TM影像资料及典型地区TM7个波段数据,对文山州岩溶地区石漠化土地进行研究,建立石漠化分级的遥感影像解译标志,生成文山州各县石漠化分布图,在Arcview平台上解译,参考其他相关资料及图件,对文山州岩溶地区石漠化现状进行监测,建立文山州石漠化监测空间数据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