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冉晓刚  江海  刘焰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5):21681-21684
[目的]比较秦巴山区银杏茶和银杏叶中黄酮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以秦巴山区银杏茶和银杏叶为材料,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紫外分光光度法(UV)、荧光分光光度法(FL)对其中的黄酮(flavones)含量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该批样品黄酮含量为1.15%~3.09%;采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检测黄酮含量为1.22%~4.54%;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黄酮含量为3.47%~10.5%。采用高效液相与荧光分析的检测结果差异不显著,紫外检测结果为其他分析结果的3倍。同时以银杏黄酮为指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秦巴山区银杏茶中黄酮含量为2.65%。[结论]高效液相分析检测定性、定量准确,优势明显;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方便,快捷,适合于企业质量检控。  相似文献   

2.
【目的】筛选微量元素对大花金挖耳细胞培养胞内活性物质的浓度条件,为大花金挖耳大规模细胞培养活性物质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以大花金挖耳悬浮培养细胞为材料,研究Zn~(2+)、Mn~(2+)、Co~(2+)、Cu~(2+)、Fe~(2+)、I~-、BO■、MoO■等8种微量元素对大花金挖耳悬浮培养细胞生长和黄酮类化合物累积的影响;并采用微量活性测定法测定细胞培养物的化感潜力。继代培养基为NT+1.0 mg·L~(-1) NAA+0.2 mg·L~(-1) BA。【结果】随培养基中Zn~(2+)、Co~(2+)、MoO■、Cu~(2+)、BO■等各处理微量元素浓度增加,大花金挖耳悬浮培养细胞生长量和黄酮含量呈先增后降趋势。MoO■、Zn~(2+)浓度为3.0μmol·L~(-1)、0.06 mmol·L~(-1)时,黄酮含量分别高达1.53%、1.46%,是对照的1.25、1.20倍;Cu~(2+)、BO■、Co~(2+)浓度分别为0.4μmol·L~(-1)、0.4 mmol·L~(-1)、0.2μmol·L~(-1)时,黄酮含量均高达1.35%,是对照的1.11倍;Mn~(2+)浓度0.1~0.8 mmol·L~(-1)时,黄酮含量逐渐降低,从1.22%下降到0.43%;I~-浓度在5~20μmol·L~(-1)范围内时,黄酮含量变化不大;0.1 mmol·L~(-1) Fe~(2+)浓度最适于细胞生长和黄酮合成;试验中,添加Zn~(2+)、Mn~(2+)、Co~(2+)、Cu~(2+)、Fe~(2+)、I~-、BO■、MoO■等8种微量元素可分别使细胞总黄酮产量达到382.00、291.28、327.34、337.82、288.89、293.90、333.76、379.00 mg·L~(-1),微量元素提高细胞总黄酮产量大小顺序依次是:Zn~(2+)MoO■Cu~(2+)BO■Co~(2+)I~-Mn~(2+)Fe~(2+)。大花金挖耳悬浮培养细胞的粗提物对供试的苘麻Abutilon theophrasti、鬼针草Bidens pilosa、黄瓜Cucumis sativus和黄豆Glycine max等4种植物幼苗根生长均具有抑制作用,毒力依次为19.86、14.69、19.03、59.07 mg·L~(-1)。【结论】在培养基中适量添加微量元素有利于大花金挖耳细胞的生长和黄酮的生物合成,但过高浓度的微量元素会导致黄酮生物合成能力下降;大花金挖耳悬浮细胞的胞内代谢产物对4种受体植物具有不同程度的化感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不同提取方法对洋葱中黄酮类物质的提取效果。[方法]采取热水浸提法、微波辅助冻融法、超声波法及乙醇溶液浸提法从新鲜洋葱和洋葱皮干粉中提取黄酮,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含量。[结果]试验确定槲皮素为标准品,检测波长为258nm,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洋葱中总黄酮含量是准确、可行的,平均回收率达99.54%,RSD为1.2%。不管是新鲜洋葱还是洋葱皮干粉,热水浸提法所得的总黄酮最多,洋葱皮中含量为3.965%(干计),肉质部分含量为0.376%(干计)。洋葱皮中黄酮含量明显高于肉质鳞茎,洋葱皮中的总黄酮含量是新鲜肉质洋葱中的10倍。[结论]热水浸提法是提取洋葱黄酮类物质较为合适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苏叶和苏梗中黄酮含量测定的紫外分光光度法。[方法]以芦丁为对照品,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在510 nm处分别测定苏叶和苏梗中的总黄酮含量。[结果]苏叶、苏梗中总黄酮的含量分别为57.174 3、3.850 2 mg/g,总黄酮提取率分别为5.72%、0.39%,苏叶中总黄酮含量远高于苏梗中总黄酮含量。[结论]对于研究紫苏中黄酮类化合物,苏叶更具有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5.
危晴  兰蓉  辛秀兰  陈亮 《安徽农业科学》2012,(12):7050+7060
[目的]建立金花葵籽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金花葵籽总黄酮含量。[结果]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含量时,在0.005~0.025 mg/ml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100.4%,RSD为0.016%;金花葵籽中总黄酮的含量为2.08。[结论]所用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金花葵籽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6.
分光光度法测定蔓性千斤拔中总黄酮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可见光及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来自不同产地的蔓性千斤拔中总黄酮含量的方法。[方法]可见光分光光度法是以芦丁为参照品,硝酸铝作显色剂,在510 nm波长处测定总黄酮的含量。紫外分光光度法是以芦丁为参照品,在355 nm波长处测定总黄酮的含量。[结果]可见光法平均回收率是99.68%,RSD为1.37%;紫外光法是99.07%,RSD是0.94%。[结论]紫外分光光度法是一种较理想的测定蔓性千斤拔中总黄酮含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新疆哈萨克民药包尔胡特不同药用部位中总黄酮含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哈药包尔胡特不同药用部位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以浓度70%乙醇作为超声提取溶剂提取包尔胡特中总黄酮,并以芦丁为对照品,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于510 nm处测定包尔胡特中的总黄酮的含量。[结果]芦丁标准溶液浓度在8~40mg/L与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为Y=9.721 4X+0.000 6(R=0.999 8),平均回收率(枝、叶、果实)分别为100.3%、99.2%和100.0%,RSD分别为1.58%、1.87%和1.70%。测得包尔胡特枝、叶和果实部位中黄酮含量分别为1.10%、2.42%和11.41%。[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可靠,可作为包尔胡特药材中总黄酮含量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测定鞭打绣球全草中总黄酮的含量。[方法]采用超声辅助法提取鞭打绣球干燥全草中的总黄酮,并以芦丁为对照品,检测波长为510 nm,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其相对百分含量。[结果]芦丁对照品在0~0.22 mg/ml的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7),RSD值为0.425%;鞭打绣球样品中总黄酮的平均含量为9.335%。[结论]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鞭打绣球全草的总黄酮含量,操作简便、结果可靠,为鞭打绣球药用价值的开发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何可群  李相兴  杨琼  卢文芸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3):1032-1033,1046
[目的]测定攀茎耳草总黄酮含量。[方法]以芦丁为对照品,用超声辅助提取法提取攀茎耳草中的总黄酮,再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含量。[结果]在0.011~0.110 mg/ml范围内芦丁浓度与吸光度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18.015X+0.020,相关系数R2=0.999 4;攀茎耳草中总黄酮的相对百分含量为1.609%,精密度试验RSD为1.10%。[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可靠,能为攀茎耳草药用价值的开发及扩大资源利用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朱华  唐桂兴  张可锋  邹登峰  杜正彩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9):4559-4559,4561
[目的]建立金花茶材叶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药材中总黄酮含量。[结果]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含量时,在0.00864~0.06912m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100.4%,RSD=0.0180。[结论]所用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金花茶药材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1.
苦马豆果实中总黄酮的提取和含量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福军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7):13234-13234
[目的]探索苦马豆果实中总黄酮的提取方法和含量测定方法。[方法]以采集于青海省贵德县的苦马豆果实为材料,运用微波技术提取该果实中的黄酮类物质,并以芦丁为对照品,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提取物中的黄酮类物质的总含量。[结果]采用微波技术从苦马豆果实中提取出黄酮类物质,对其进行全波长扫描操作,样品在波长510nm处显示最大吸收,吸光度为0.242,计算出苦马豆果实中总黄酮含量为2.17%。5次平行测定的精密度相对偏差RSD为1.14%。样品液稳定性实验表明,吸光度值在5—45min内基本不变。回收率实验表明,测定平均回收率为98.86%,RSD为2.73%。[结论]采用微波技术可提高总黄酮的提取效率。采用分光光度法的测定方法简便、快速、灵敏,结果准确可靠,可作为苦马豆果实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12.
孙芸  江钰  燕雪花  汪芳  田树革 《安徽农业科学》2012,(9):5181-5182,5184
[目的]测定新疆不同产地2种沙枣果实的水分、总灰分及总黄酮的含量,为建立新疆沙枣质量标准提供试验数据。[方法]按《中国药典》2010年版Ⅰ部附录IXH中水分测定法中的第1法、附录IXK灰分测定法测定,以芦丁为对照品,NaNO2-Al(NO3)3-NaOH显色体系作为显色剂,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含量。[结果]新疆2种不同产地沙枣果实含水量均不超过13.92%,总灰分不高于2.91%;总黄酮含量分别为8.75±0.101 5和2.15±0.065 6 mg/g(n=3)。[结论]该方法简单、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沙枣果实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甘草渣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以芦丁作为对照品,10%KOH为显色剂,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在409 nm波长处对样品中的总黄酮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总黄酮在一定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为0.994 5;平均加样回收率为88%,RSD为1.3%,甘草渣中总黄酮的含量为2.24%。[结论]该方法稳定、简便,适用于甘草渣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龙胆中总黄酮含量的方法。[方法]通过微波辅助双水相提取龙胆中总黄酮类化合物,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以芦丁作为对照品,测定其含量。[结果]黄酮类化合物浓度在10.4~73.0μg/m L,其吸光度与浓度有良好的线性关系;该方法的精密度、重复性和加样回收率的RSD值分别为0.30%、1.31%、2.27%。[结论]该方法准确、快速、重复性好,可以用于测定龙胆中总黄酮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地稔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以芦丁为对照,以Na NO2-Al(NO3)3-Na OH为显色剂,检测波长为500 nm,测定地稔中总黄酮含量。[结果]芦丁浓度在0.01~0.07 mg/m L时与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 8);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34%,相对标准偏差为0.56%。[结论]该方法简单可靠、精密度高、重现性好,为地稔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一种简单、快速的方法,测定黄花补血草中总黄酮含量,以期为黄花补血草质量控制和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槲皮素为对照品,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在波长370nm处测定黄花补血草总黄酮含量。[结果]槲皮素在2.5~12.5μg/ml浓度范围内与吸光度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总黄酮平均回收率为99.46%,黄花补血草中总黄酮含量为1.63%。[结论]该测定方法稳定、快速、简便,测定结果良好,为黄花补血草质量控制和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一种测定黑果小檗中总黄酮含量的方法。[方法]用超声波提取黑果小檗果实中的总黄酮,然后以芦丁为标准品,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含量。[结果]芦丁浓度与吸光度的线性关系方程为A=0.010 74 C+0.009 214(r=0.999 2),表明芦丁在7.5~60.0μg/ml范围内与吸光度值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3.6%;测得黑果小檗果肉、籽粒中总黄酮的含量分别为0.78%和1.89%。[结论]该方法快速、简便、可靠,可用于黑果小檗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落葵果实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以芦丁为对照品,色谱柱为Eclipse Zorbax XDB-C18(4.6 mm×150 mm,5μm),流动相为无水甲醇-水(55∶45,V/V),流速为0.8 ml/min;检测波长为358 nm,柱温为室温。[结果]在色谱条件下芦丁标准曲线回归方程为Y=20.889X-17.147(R2=0.998 2),在2.00~40.0μg/ml浓度范围内,浓度与峰面积的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大于96%,RSD小于2.0%,用该法测得落葵果实黄酮含量为179.0μg/g。[结论]该方法样品处理简单,检测高效快速,结果准确可靠,重现性良好,适合于落葵果实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