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经分析2006~2015年十年间,门源县霜冻灾害趋于缓和,晚霜冻时间提前,早霜冻推迟,对农作物的危害相对减弱;冰雹灾害危害程度逐于加重,成灾年份偏多,降雹范围扩大,强降雹次数呈上升势态;随着气候变暖,干旱灾害频繁发生,旱情中春旱、伏旱连续出现。针对"霜冻、冰雹和干旱"三大自然灾害发生规律,本文从加强农业自然灾害预测预报等7个方面提出了预防对策。  相似文献   

2.
贵州省冰雹灾害气候特征及防御区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哲红  詹沛刚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1):19177-19179
[目的]研究1984~2006年贵州省冰雹灾害气候特征及防御区划。[方法]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分析了1984~2006年贵州省冰雹过程的气候特征和灾害特征,并与以前的结论作了比较,建立了冰雹灾害划分标准,绘制了贵州省冰雹灾害防御区划图。[结果]1984~2006年灾情历史资料的统计分析发现,23年贵州省共出现1 243个冰雹站次,年平均约54站次,全省各地年平均降雹日数在0.1~2.7d,每次冰雹过程全省平均有3.8站次冰雹,52%的年度有30站次以下冰雹天气,35%的年度发生冰雹30~80站次;贵州省冰雹全年均可出现,74%出现在春季,最少的为冬季,该省为明显的春季降雹类型。这一结论与以往研究的结论基本一致。将冰雹灾害统计主要归纳为人员死亡情况和直接经济损失两类,并将一县(站)次冰雹过程按直接经济损失划分为Ⅰ级(特别重大冰雹灾害)、Ⅱ级(重大冰雹灾害)、Ⅲ级(较大冰雹灾害)、Ⅳ级(一般冰雹灾害)。根据冰雹出现概率和重大冰雹灾害出现频数,绘制出贵州省冰雹灾害3级防御区划图,Ⅰ级冰雹灾害防御区域主要在贵州省西部六盘水市、黔南地区,Ⅱ级冰雹灾害防御区主要在该省的西部、南部及东北部,省内其余区域为冰雹灾害Ⅲ级防御区。[结论]该研究为贵州省冰雹灾害的防御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为了揭示潍坊地区冰雹的发生规律和分布特征,根据1971—2010年潍坊地区9个气象观测站的冰雹日观测资料,利用气候倾向率、M-K突变检验及EOF正交经验函数等统计方法,分析了潍坊地区冰雹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971—2010年潍坊地区冰雹出现次数的气候倾向率为-0.55站次/10 a,呈减少趋势,且在2008年发生突变;冰雹一般出现在3—10月,呈明显的单峰型,5—7月出现次数最多,占冰雹出现总次数的77.74%;冰雹出现的日变化明显,以午后型为主,14—18时冰雹出现次数占52.26%。潍坊冰雹出现次数具有明显的地域分布特征,由西南向东北方向呈递减分布,临朐、安丘、诸城一带属多雹区,平原地区属少雹区,冰雹的发生受地形的影响,通过空间特征向量分析,冰雹出现次数具有空间一致性变化特性,它的分布呈西南—东北反向特征。由灾害调查知,潍坊冰雹灾害对农业的主要影响有粮食、黄烟、果树和设施农业等。加强冰雹预警预测,科学实施人工防雹作业是比较有效的防御手段。  相似文献   

4.
统计1959~2008年抚顺市冰雹天气,分析冰雹气候规律和天气形势环流特征,总结冰雹对农业影响。结果表明:抚顺地区50年冰雹年变化趋势明显减少。冰雹出现在每年的4~11月,5、6月出现频率最高。冰雹地理分布特点西部地区最多,北部地区次之,南部地区最少。冰雹出现次数与平均气温有较好的对应关系,低温年与多雹年对应年份较多,高温年与少雹年对应年份较多。冰雹天气500hPa环流分为冷涡及冷涡后部型、高空槽型和槽后西北气流型。冰雹出现对农业带来严重危害,应采取必要措施,减少冰雹灾害造成的损失。  相似文献   

5.
为了揭示潍坊地区冰雹的发生规律和分布特征,根据1971—2010年潍坊地区9个气象观测站的冰雹日观测资料,利用气候倾向率、M-K突变检验及EOF正交经验函数等统计方法,分析了潍坊地区冰雹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971—2010年潍坊地区冰雹出现次数的气候倾向率为-0.55站次/10 a,呈减少趋势,且在2008年发生突变;冰雹一般出现在3—10月,呈明显的单峰型,5—7月出现次数最多,占冰雹出现总次数的77.74%;冰雹出现的日变化明显,以午后型为主,14—18时冰雹出现次数占52.26%。潍坊冰雹出现次数具有明显的地域分布特征,由西南向东北方向呈递减分布,临朐、安丘、诸城一带属多雹区,平原地区属少雹区,冰雹的发生受地形的影响,通过空间特征向量分析,冰雹出现次数具有空间一致性变化特性,它的分布呈西南—东北反向特征。由灾害调查知,潍坊冰雹灾害对农业的主要影响有粮食、黄烟、果树和设施农业等。加强冰雹预警预测,科学实施人工防雹作业是比较有效的防御手段。  相似文献   

6.
王卫民  李芳 《安徽农业科学》2012,(36):17691-17693
利用1980 ~ 2011年许昌市冰雹天气过程资料,分析了许昌市冰雹的时空分布和天气气候特征.结果表明,许昌市冰雹发生的地理分布以禹州市、鄢陵县最多,发生机率分别为26.3%和23.7%,长葛最少(10.5%).许昌市常年冰雹移动路径有4条,其中当地冰雹源地一个.许昌市冰雹一般出现在4~9月份,最多的为6、7月份,出现机率为50.0%;许昌市的冰雹多发生13:00 ~20:00(约占92.9%).许昌市冰雹天气形势可分为西北气流型(58.8%)、低涡(低槽)型(29.4%)和西南气流型(11.8%)3种类型,利用雷达和探空资料分别分析了许昌市冰雹云雷达回波特征参数和物理量指标,为冰雹云识别、冰雹天气预报和人工消雹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贵南县农业气象灾害演变特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贵南主要农业气象灾害有霜冻、干旱、冰雹等。从1961—2012年资料统计分析得到贵南农业气象灾害演变特征为:春季终霜日为6月12日,秋季初霜日为8月20日;平均无霜期为68 d,无霜期总体上有延长的趋势。马铃薯和小油菜易受晚霜冻和早霜冻灾害。干旱主要发生在春、夏季节,总体看平均10年中5年有干旱,3年为轻旱,2年为中旱;最严重的干旱为2000年,春夏连旱;干旱总体为增加趋势,春旱为增加,夏旱为减少趋势。冰雹在1961—2012年共出现了252次,主要出现在3~10月,6月出现冰雹的次数最多,5月次之;最大冰雹的直径为30 mm;7月和8月出现在贵南的冰雹灾害强度最大;冰雹出现次数总体趋于减少,在年内冰雹出现的初日有提前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利用望谟县冰雹观察资料( 1967年~2017年),对望谟县近51年冰雹的变化特征、持续时间、入侵路径等特征进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即近51年望谟县冰雹发生总计35 次,冰雹主要发生在4~5 月;冰雹出现时间主要在14:00 时至18:00 时,出现的次数为12次,次之在18:00时至20:00 时,出现的次数为9次;冰雹持续时间多数在1分钟左右,平均时间低于8分钟;入侵路径主要有自西向东、 自西向东南、自西向东北三条路径。建议每年2月~5月的每日14:00~22:00时段,加强冰雹预防,在冰雹入侵路径上布设防治冰雹的防雹站。  相似文献   

9.
白先达 《安徽农业科学》2011,(11):6579-6581,6597
[目的]研究桂林地区冰雹天气及其预报方法。[方法]针对桂林地区的冰雹发生情况,结合桂林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的观测资料,总结分析影响桂林地区冰雹的天气形势和雷达回波特征,探索冰雹天气的短时临近预报方法。[结果]桂林地区每年都会出现1~2次冰雹,冰雹发生受地形影响明显,地理分布极不均匀;时间分布比较集中,主要发生在春季,且多发生在下午到傍晚时分。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探测冰雹十分有效,桂林地区冰雹的回波单体强度≥50 dBz,回波顶高≥10 km,垂直液态水含量≥40 kg/m2,常配合有中气旋,冰雹很强的时候,还会出现三体散射特征。冰雹的预报以短时临近预报为主。[结论]该研究为冰雹的预报、人工消雹和减灾防灾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李玉梅  刘兵  邓捷  朱砂  许利华  张瑞  卢荣琼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2):6310-6312,6316
通过对1901~2000年张家界地区降雹资料,从冰雹出现次数、冰雹时空分布、冰雹路径等气候特征及2005年降雹个例环流形势、稳定度、特征层对比分析,找出了张家界相关冰雹预报的部分指标,以期对提高冰雹预报水平,为人工消雹提供作业情报,做好防灾、减灾、抗灾服务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