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紫叶挪威槭2年生枝条水培后展开1~2片小叶的萌发芽为试验材料,采用无菌条件下组织培养的方法,研究了紫叶挪威槭外植体材料不同的消毒方法和时间,不同的不定芽和不定根分化培养基对再生体系建立的影响,以期低污染、高效的建立紫叶挪威槭的再生体系。结果表明:萌发芽经2%洗涤灵溶液洗涤,无菌水冲洗,去除残留,70%乙醇处理30s,无菌水冲洗5~6次,1%次氯酸钠消毒液处理20min,无菌水冲洗5~6次,接种到不定芽分化培养基MS+0.05mg/L NAA+1.0mg/L 6-BA+0.3g/L CH(水解酪蛋白)+2.0g/L PVP+30g/L蔗糖(pH5.5)诱导并产生不定芽。不定芽继代至不定根分化培养基MS+0.4mg/L IBA+0.05mg/L NAA+0.3g/L CH+2.0g/L PVP+25g/L蔗糖(pH 5.5)诱导形成不定根,建立了紫叶挪威槭的植株再生体系。  相似文献   

2.
徐进  赵鹤  任爽  王帅  张瑞芬  王铁臣 《蔬菜》2020,(8):20-23
为探索适宜高品质番茄栽培的盐胁迫浓度,试验通过调节番茄结果期营养液的电导率(EC值分别设为2.5、3.5、4.5、5.5 mS/cm),比较了不同盐胁迫处理对番茄长势、果实品质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营养液EC值在3.5~5.5 mS/cm范围内,番茄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VC和番茄红素含量均呈上升趋势,可滴定酸依次下降,且在4.5~5.5 mS/cm范围内,667 m~2产量均比对照增加;因此,通过NaCl进行盐胁迫有利于改善番茄口感和营养品质,适宜EC值范围为4.5~5.5 mS/cm。  相似文献   

3.
以薄皮木当年种子为试材,研究了相对含水量、基质、盐胁迫和pH值等因素对其种子萌发的影响,以期为薄皮木引种驯化和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基质含水量为26.67%时,发芽率和发芽势最高,分别达到30%和20%;薄皮木种子具有广泛的土壤适应性,以沙子、蛭石混合物(比例1∶1)作萌发基质最为适宜;当NaCl浓度为0.5mol/L时,种子萌发率最高为43.43%;在pH 3.0~11.0范围内均可萌发.  相似文献   

4.
考察添加不同浓度的氧化铝(粒径为200~300目)对灰树花(Grifola frondosa)发酵菌丝体生长及多糖(胞内和胞外粗多糖)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添加范围内,灰树花菌球直径随氧化铝添加浓度的增加而显著变小,当添加氧化铝浓度为20 g/L时,游离菌丝体明显增多,且菌球主要表现为S型(D<0.5 cm,D:菌体当量直径,与对象具有相等面积的圆形的直径),其中L(D≥1.5 cm)、M(0.5 cm≤ D<1.5 cm)和 S 型菌丝体的比例分别为4.9%、24.3%和70.8%;添加3 g/L氧化铝时灰树花菌丝体生物量最高,达到5.81 g/L,比空白组提高了2.7倍;添加20 g/L氧化铝时灰树花胞外多糖产量达到最大,为8.46 g/L,为空白组的1.7倍左右,而菌丝体多糖产量以添加0.1 g/L氧化铝时最高,为65.6 mg/g。  相似文献   

5.
以蟛蜞菊茎段作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探讨不同的激素配比、不同生长素的浓度、不同的无机盐和有机物浓度、不同的pH、不同的蔗糖浓度对蟛蜞菊茎段芽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激素配比、不同生长素的浓度、不同的无机盐和有机添加物浓度、不同的pH、不同的蔗糖浓度对蟛蜞菊茎段芽的诱导和生长会产生较大的影响;诱导蟛蜞菊茎段芽分化的最适培养基为MS+6-BA 2.0 mg/L+IBA 0.2 mg/L+蔗糖3.0 %,pH 5.5~6.0之间,在此条件下蟛蜞菊生长良好,芽丛数量多.  相似文献   

6.
以辣椒‘青农干椒2号’为试材,以不同粒径(0.00~1.00、1.01~1.70、1.71~3.40、3.41~6.00mm和0.00~6.00mm混合粒径处理)的发酵菇渣为育苗基质,研究不同粒径对菇渣基质理化性状和辣椒育苗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粒径增大,菇渣基质的总孔隙和通气孔隙呈上升趋势,容重、持水孔隙、EC值、pH、全氮、全磷和全钾的含量则随粒径增大呈减小趋势,不同粒径处理间存在显著差异。以粒径1.01~3.40mm的菇渣基质培育的辣椒幼苗株高、叶面积、干鲜质量等生长指标显著高于其它处理。粒径1.71~6.00mm的基质培育的辣椒幼苗根系总体积、根系总长度、根尖数显著高于其它处理,该试验范围内的粒径增大能促进根系发育。粒径为1.71~3.40mm的基质培育的辣椒幼苗蔗糖、蛋白质的积累量最高,粒径为1.01~1.70mm和3.41~6.00mm的处理次之。粒径1.71~3.40mm的基质培育的辣椒幼苗G值显著高于其它处理,粒径1.01~1.70mm和3.41~6.00mm处理次之,均显著高于粒径0.00~6.00mm处理的G值。综上,以发酵菇渣为培育辣椒穴盘壮苗的基质适宜粒径范围为1.01~3.40mm,不进行粉碎分级的0.00~6.00mm混合粒径基质不适合辣椒幼苗生长。  相似文献   

7.
以我国草莓主栽品种‘红颜’苗为试材,采用泥炭、椰糠和珍珠岩按照不同配比制成10种复合基质的方法,研究复合基质重要理化性质指标变化以及对草莓子苗生长指标的影响,以期筛选草莓育苗最优基质配方。结果表明:复合基质的pH、EC值、电导率、真密度、气孔率、空隙率、气相率、液相率、固相率、水固比和饱和度百分比等主要理化性质指标均显著性影响草莓子苗的生长。草莓子苗生长的复合基质pH范围为4.90~7.16,EC值范围为0.22~0.30 mS·cm-1,电导率范围为504~686μS·cm-1。在草莓苗扦插后第30天,S9复合基质子苗的成活率81%,株高14.2 cm,新叶片数目4.6个,根长13.71 cm,根茎粗7.15 cm,新叶叶绿素含量40.17。进一步分析发现S9基质的pH为6.23,EC值为0.24 mS·cm-1,电导率为605μS·cm-1,基质真密度7.69 g·cm-1,气孔率为95.76%,空隙比22.62%,液相率63.20%,固相率4.23%,气相率32.56%,水固比14.92%。表明S9复合基质更适合草莓子苗繁育。  相似文献   

8.
以干燥的柑橘皮为试材,采用酸解醇沉法提取果胶,通过单因素实验及正交实验研究料液比、pH值、浸提温度、浸提时间以及乙醇浓度对柑橘皮果胶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料液比是影响柑橘皮果胶提取率的最主要因素;提取果胶的最优工艺条件为:浸提温度85℃、料液比1∶8、pH 2.0、浸提时间45min、乙醇浓度为90%,在此条件下,柑橘皮果胶的提取率达到14.86%。  相似文献   

9.
周广志  王琦  张惠玲 《北方园艺》2015,(13):149-152
以枸杞汁为试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研究分析了果胶酶处理、添加SO2、调节pH值及高压蒸汽灭菌等枸杞汁发酵预处理操作对主要类胡萝卜素(β?胡萝卜素、玉米黄素及玉米黄素双棕榈酸酯)含量及类胡萝卜素总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果胶酶能降解玉米黄素双棕榈酸酯,同时分解果胶物质产生的-COOH,能与含有羟基的玉米黄素发生酯化反应;SO2具有抗氧化作用,可以缓解类胡萝卜素的氧化降解,对类胡萝卜素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pH值在3.0~3.5范围内,各类胡萝卜素的含量随pH值降低而下降,类胡萝卜素在较强酸下不稳定;高压蒸汽灭菌对类胡萝卜素的破坏较严重,尤其是酯类类胡萝卜素。  相似文献   

10.
钙对水培大蒜光合特性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水培条件下,营养液设6个钙浓度(0、1.0、2.0、3.0、4.0和5.0 mmol · L-1),研究钙对大蒜光合特性、食用器官(蒜薹和鳞茎)钙含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蒜薹和鳞茎钙含量随营养液钙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在钙浓度0 ~ 3.0 mmol · L-1范围内,大蒜叶片色素含量、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E)及气孔导度(Gs)随钙浓度的升高而升高,而后则随钙浓度的升高而降低;蒜薹的鲜质量、直径及抽薹率和鳞茎的鲜质量及横径均随营养液钙浓度的升高而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在3.0 mmol · L-1钙浓度下最大;同时,蒜薹和鳞茎中大蒜素、可溶性糖、维生素C、游离氨基酸及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趋势也是先随钙浓度的升高而升高,而后随之下降,在3.0 mmol · L-1钙浓度下达到最高值,比低钙浓度(1.0 mmol · L-1)处理分别增加54.7%和72.1%、33.9%和33.9%、11.5%和5.2%、19.3%和21.5%、32.6%和29.6%。由此可见,水培条件下栽培大蒜的钙浓度以3.0 mmol · L-1为好。  相似文献   

11.
《花卉》2011,(4)
答:土壤pH值又称土壤酸碱度,主要取决于土壤溶液中氢离子的浓度,以pH值表示.当土壤pH值小于4.5为极强酸性;4.5~5.5强酸性;5.5-6.5酸性;6.5~7.5中性;7.5~8.5碱性;8.5-9.5强碱性;9.5以上为极强碱性.绝大部分观赏花卉都喜欢酸性至微酸性土壤条件,也有一些花卉则适宜中性或微碱性的条件.  相似文献   

12.
盐胁迫对三种叶用蔬菜生长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苦苣、叶用莴苣和油麦菜为试验材料,用NaCl溶液浇灌栽培基质模拟创造盐胁迫环境,设3个盐胁迫梯度(2.0、3.0、4.0mS/cm,处理代号T1、T2、T3),以无NaCl胁迫的相同基质栽培植株为对照,研究盐胁迫对3种叶用蔬菜植株形态、生物量积累以及营养品质的影响,以期筛选适宜盐碱地栽培的叶用蔬菜种类。结果表明:低浓度盐胁迫对叶菜各指标抑制不显著或有促进作用,高盐胁迫下叶菜植株形态、生理指标以及营养品质均受到不同程度抑制,其中生物量积累受到抑制最为显著;叶用莴苣对盐胁迫反应敏感,栽培EC值不宜高于1.2mS/cm;苦苣敏感度次之,可以适应EC 1.2~2.0mS/cm盐胁迫;油麦菜对盐胁迫适应性最强,在EC 1.2~3.0mS/cm范围内均可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13.
正春甜橘,原产于广东阳春县。主产广东、广西等地。主要性状:树势健壮,树冠呈半圆头形,枝细密。春梢叶片大小为6.2~6.6 cm×2.8~3.0 cm,长椭圆形,秋梢叶缘锯齿明显,翼叶较小;花较小,完全花;果形扁圆,橙黄色有光泽,大小为5.0~5.5 cm×3.4~3.5 cm,果顶平、微凹,果皮容易剥离。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2.0%~13.0%,可滴定酸含量为0.6%,味清甜较化渣;种子0~10粒/果,成熟期为1月下旬至2月上旬。该品种丰产性好。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不同浓度易丰收、赤霉素对切花洋桔梗生长发育及开花的影响。结果表明:易丰收使植株高度增加7.34~17.45cm,茎粗增加0.32~0.62mm,花径增大0.18~2.98cm,根量增加2.7~17.8条,花枝高度60cm以上的切花比例达到32.8%~91.9%,而且浓度越高花径越大,并且当易丰收浓度在0.050mL/L时现蕾期提前了8d;25~50mg/L赤霉素使植株高度增加8.1~11cm,茎粗增加0.2~0.4mm,花径增大2.2~2.7cm,花枝高度60cm以上的切花比例达到95.8%~98.0%,明显提高了洋桔梗切花质量。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以新疆的向日葵为原料,研究了在普通酸法提取的基础上添加螯合剂六偏磷酸钠提取果胶的条件。试验得出酸解的最优化条件为:提取温度75℃、提取时间65 m in、料液比1∶25、提取液pH值为3.0,此条件下向日葵盘中果胶类物质的提取率为10.06%。  相似文献   

16.
无土栽培不同营养水平对网纹甜瓜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主要研究了浮石无土栽培不同营养液(EC值分别为2.0、2.5、3.0ms/cm)对网纹甜瓜生长、发育、单瓜重和品质的影响,并在采收前1周进行了加钾试验,结果表明:EC值2.0ms/cm时苗期生长速度最快,比同期的其他 2个处理叶多,蔓长,叶面积大,盛花期略早;植株茎叶鲜重较重,鲜重与干重的比值有随EC值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根系的鲜重和干重与其他处理无明显差异,但鲜重与干重的比值有随EC值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叶片营养分析表明植株营养状况比其他处理更利于网纹甜瓜的营养生长。EC值2.0 ms/cm时平均单果重最大,但可溶性固形物和总糖含量最低,酸度比其他处理低0.03%。果肉颜色L和b值最大,a值最小。果肉硬度差异不明显。采收前1周加钾后,EC值2.0ms/cm时可溶性固形物、全糖含量和果肉硬度都随加钾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还原糖递减,可滴定酸度有随加钾浓度增加而下降的趋势。第5叶的全氮和全磷含量均随加钾浓度的增加而递减,钾和钙递增,镁的变化规律不明显。EC值3.0ms/cm时,植株生长相对较慢,开花略迟,单瓜重较小;但植株干物质比例高,叶中大量营养元素氮、磷、钾等含量高,果实的总糖含量也最高。EC值2.5 ms/cm时,多项指标均居中。  相似文献   

17.
通过人工控制液体培养虫草试验,研究了虫草人工控制液体栽培最佳碳、氮、无机盐、维生素种类、浓度及配比,以及最适pH和最适温度。结果表明:虫草液体培养的最适碳、氮组合为葡萄糖5.0 g/L、白糖3.0 g/L、蛋白胨2.0 g/L、牛肉膏1.0 g/L;最适无机盐和维生素是KH2PO41.0 g/L、MgSO4.7H2O0.5 g/L、CaCl2.2H2O0.5 g/L、VB10.1 g/L;最适pH5.5;最适温度是24℃。  相似文献   

18.
小叶绿萝的组织培养技术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本实验采用了愈伤组织和增强腋芽生枝能力两种途径对小叶绿萝进行组织培养.基本培养基为1/2MS.愈伤组织途径:最佳外植体为茎段;诱导愈伤培养基最佳PGR浓度配比为:6-BA(3.0 mg/L) NAA(0.4 mg/L) 2,4-D(0.8 mg/L(毫克/升));胚状体的分化培养基中不加入生长调节物质效果最好.增强腋芽生枝能力途径:外植体为带节的茎段;诱导丛生芽培养基中PGR最佳浓度配比为6-BA(3.0 mg/L) NAA(0.2 mg/L(毫克/升)).生根培养基中加入NAA(0.05 mg/L(毫克/升)).待根长到3 cm~5 cm(厘米)即可炼苗、移栽.  相似文献   

19.
<正>切花月季(Rose hybrida)是由蔷薇属的原生种经无数次的杂交选育而成,为蔷薇科蔷薇属灌木花卉。株高100~200cm,茎具钩状皮刺。奇数羽状复叶互生,小叶3~5枚。花单生或簇生茎顶,花瓣多数,重瓣型,花色丰富,是世界四大切花之一。1生产基础条件种植地应选择地下水位低、疏松透气、富含有机质、土壤层40cm以上的园地,土壤pH值5.5~6.5,定植时EC值0.6S/cm以下,采花期1.0S/cm以下。宜采用温室或类似的保护设施,安装遮光系统、降温系统、淋水系统、防虫网。肥料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微量元素配合使用。  相似文献   

20.
在前人工作基础上利用禾本科芦苇成熟种子为外植体建立了植株再生体系。芦苇成熟种子经2%洗涤灵溶液洗涤,70%乙醇处理30s,20%"84"消毒液处理25min后接种到MS+4%蔗糖(pH 5.5)的种子萌发培养基中培养,种子萌发率为62%。萌发种子继代至MS+1mg/L 6-BA+0.1mg/L 2,4-D+0.5mg/LNAA+4%蔗糖(pH 5.5)培养基进行不定芽诱导,不定芽发生率为95%。无根丛生芽继代到不定根诱导培养基1/2MS+0.5mg/L IBA+0.5mg/L NAA+4%蔗糖(pH 5.5),不定根发生率为9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