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红花指管蚜及其天敌的时间生态位宽度较小而空间生态位宽度较大,说明这些昆虫种群的发生有高峰期明显和全株分布的特点。红花指管蚜的时动空间生态位宽度与种群密度相关显著;天敌中七星瓢虫和草间小黑蛛的时间×空间生态位宽度较大,说明它们发生期较长、活动范围较广;大草蛉、龟纹瓢虫、蚜茧蜂、食蚜蝇、草间小黑蛛和七星瓢虫与红花指管蚜时间生态位重叠度指数和相似性指数均较大。蚜茧蜂、大草蛉、龟纹瓢虫、食蚜蝇和七星瓢虫空间生态位重叠度指数和相似性指数均较大,与红花指管蚜的时间×空间生态位重叠度,大草蛉、龟纹瓢虫、蚜茧蜂、食蚜蝇、七星瓢虫和草间小黑蛛显著较大。红花指管蚜数量与天敌数量的关联度:龟纹瓢虫>草间小黑蛛>七星瓢虫>大草蛉>蚜茧蜂>食蚜蝇>小花蝽>八斑球腹蛛>黑襟毛瓢虫>三突花蛛>异色瓢虫。根据天敌与红花指管蚜时间生态位重叠度、空间生态位重叠度、时间×空间生态位重叠度、关联度总积分排序结果为:龟纹瓢虫=大草蛉>蚜茧蜂>七星瓢虫>食蚜蝇>草间小黑蛛>黑襟毛瓢虫>八斑球腹蛛=三突花蛛>小花蝽>异色瓢虫。  相似文献   

2.
梨二叉蚜及其天敌类群时空生态位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梨二叉蚜、卵形异绒螨、食蚜蝇、龟纹瓢虫、七星瓢虫、蚜茧蜂和蜘蛛种群的时间生态位宽度较小而空间生态位宽度较大,说明其发生有高峰期明显和全株分布的特点。梨二叉蚜的时空生态位宽度与种群密度相关不显著,说明梨二叉蚜的危害较复杂。天敌中食蚜蝇、龟纹瓢虫、蜘蛛、七星瓢虫和卵形异绒螨的时空生态位宽度较大,说明它们发生期较长、活动范围较广;卵形异绒螨、食蚜蝇、龟纹瓢虫与梨二叉蚜时间生态位重叠度指数和相似性指数均较大;卵形异绒螨、食蚜蝇、龟纹瓢虫、七星瓢虫、异色瓢虫、蚜茧蜂和蜘蛛与梨二叉蚜空间生态位重叠度指数和相似性指数均较大。卵形异绒螨、食蚜蝇、龟纹瓢虫和七星瓢虫与梨二叉蚜的时空生态位重叠度显著较大。梨二叉蚜数量与天敌数量的关联度大小,为卵形异绒螨>蚜茧蜂>食蚜蝇>蜘蛛>龟纹瓢虫>异色瓢虫>七星瓢虫>大草蛉。8种天敌当中卵形异绒螨与梨二叉蚜时间生态位重叠度、时间×空间生态位重叠度、关联度都是排在第1位的。本研究结果对于控制梨二叉蚜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对淮北棉田节肢动物优势种群组成和时空生态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棉蚜、烟粉虱、棉叶螨、棉盲蝽、四点亮腹蛛、龟纹瓢虫、T-纹豹蛛、草间小黑蛛、八斑球腹蛛、华姬猎蝽、小花蝽和青翅隐翅虫为优势种群;时间和空间生态位宽度值都是以龟纹瓢虫最大,捕食性天敌优势种群与棉蚜时间生态位重叠值以八斑球腹蛛最大,空间生态位重叠值以T-纹豹蛛最大。综合分析了捕食性天敌优势种群的数量、与棉蚜发生在时间上同步性和空间上同域性以及捕食量大小,建立了捕食性天敌优势种群对棉蚜控制作用模型,以龟纹瓢虫控制作用指数最大,达19.82%。  相似文献   

4.
棉田昆虫群落及时间生态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棉田昆虫群落结构和时间生态位的研究,共记录昆虫39种,隶属9个目,30个科.在害虫种群中,棉叶蝉种内竞争最为激烈,棉蚜的竞争最缓和;大青叶蝉与棉叶蝉的竞争作用强,朱砂叶螨与棉叶蝉的竞争作用弱;在天敌种群中,异色瓢虫种内竞争最激烈,龟纹瓢虫最为缓和;龟纹瓢虫与异色瓢虫的生态位重叠最大,异色瓢虫与棉蚜茧蜂的生态位重叠最小.龟纹瓢虫、中华草蛉与棉田主要害虫的重叠较大,说明龟纹瓢虫和中华草蛉对棉田主要害虫的跟随和控制作用较强.  相似文献   

5.
麦田昆虫群落的多样性与时间生态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调查新乡麦田昆虫群落并对群落组成水平和时间生态位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群落结构较为丰富,物种数为59种,隶属11目,39科.群落的物种数、多样性指数、均匀度、丰富度和优势度均随着调查时间而变化.优势种为麦长管蚜、麦圆叶爪螨和龟纹瓢虫.在害虫中以条斑叶蝉时间生态位宽度最大;在天敌中以麦蚜茧蜂时间生态位宽度最大,其次是龟纹瓢虫;害虫之间以棉铃虫与麦长管蚜的重叠最大,其次为麦圆叶爪螨与小麦叶蜂;天敌之间以异色瓢虫与七星瓢虫重叠最大;天敌与害虫之间以棉铃虫与异色瓢虫重叠最大,次为棉铃虫与七星瓢虫.  相似文献   

6.
江苏沿海棉区常见捕食性天敌在Bt棉田的消长动态与分布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以常规棉为对照,对江苏沿海地区Bt棉田捕食性天敌种群消长动态进行了系统调查,结果表明:捕食性天敌主要涉及6个科共16个常见种。两类棉田内6类天敌的种群数量均表现为蜘蛛类>瓢虫类>草蛉类>捕食蝽类>捕食螨类>食蚜蝇类,其中前2类分别占天敌总量的78%~79%和19%~20%。与常规棉比较,Bt棉田内蜘蛛类、瓢虫类、捕食蝽类和天敌总量分别增加78.26%、61.91%、114.28%和73.85%,草蛉类和捕食螨类分别减少2.78%和14.29%。捕食螨类和食蚜蝇类主要在棉花生长前期发生,其他4类天敌则主要在棉花生育中后期发生。面上普查结果表明,Bt棉田捕食性天敌总量比常规棉田增加25.63%~47.50%。  相似文献   

7.
在对甘蓝田菜青虫及其捕食性天敌进行系统调查的基础上,研究了菜青虫卵、幼虫及其主要捕食性天敌的时空生态位。结果表明,菜青虫卵的时间生态位宽度较小,空间生态位宽度较大,幼虫的时间和空间生态位宽度较大。捕食性天敌优势种中,中华跃蛛的时间生态位宽度最大,三突花蛛的空间生态位宽度最大,八斑球腹蛛的时空二维生态位宽度最大,说明它的发生期较长、分布范围较广;草间小黑蛛与菜青虫卵和幼虫的时间×空间生态位重叠度最大,其次为四斑踞鳌蛛,说明这两种天敌对菜青虫的跟随作用较强。  相似文献   

8.
三种捕食性瓢虫的种间竞争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甦  谭晓玲  徐红星  张帆 《中国农业科学》2012,45(19):3980-3987
【目的】明确多种捕食性天敌田间混合释放后的种群动态,探索瓢虫种间干扰的行为学基础和在生态位上的竞争关系。【方法】在田间农业生态系统中混合释放异色瓢虫、龟纹瓢虫及多异瓢虫,对种群发展动态连续监测;在室内对3种瓢虫的1龄幼虫对卵及4龄幼虫之间互残现象进行观察;对自然生境中3种瓢虫的猎物资源进行确认和资源等级划分,并计算各瓢虫的生态位宽度及生态位重叠系数。【结果】3种捕食性瓢虫在混合种群释放后个体数量均线性上升,异色瓢虫的上升速率显著大于其余2种瓢虫。各瓢虫均倾向于取食异种瓢虫的卵和幼虫,其中异色瓢虫攻击取食卵的能力显著大于其余2种瓢虫。异色瓢虫4龄幼虫在互残后的存活数量显著大于其余2种瓢虫,且伤残比例仅为龟纹瓢虫的22.3%及多异瓢虫的29.8%。基于田间观测结果,异色瓢虫共取食17种猎物,占总量89.5%,龟纹瓢虫共取食12种猎物,占总量的63.2%,多异瓢虫共取食9种猎物,占总量的47.4%。计算异色瓢虫、龟纹瓢虫和多异瓢虫的生态位宽度分别为0.713,0.393和0.304;所得生态位重叠系数异色瓢虫与龟纹瓢虫为0.992,龟纹瓢虫与多异瓢虫为0.983,异色瓢虫与多异瓢虫为0.964。【结论】异色瓢虫与其它捕食性瓢虫在田间释放时表现出很强的竞争作用。异色瓢虫可以通过较高的种间互残及攻击防御能力提高自身在营养水平低下情况时的生存概率。异色瓢虫的生态位宽度高,且与其它瓢虫的生态位重叠程度大。因此异色瓢虫的存在会严重影响同生态位其它捕食性瓢虫的种群增长。  相似文献   

9.
转Bt基因棉田朱砂叶螨及其天敌生态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转Bt基因棉田与常规棉田朱砂叶螨及其主要捕食性天敌的时间与空间生态位.结果表明,转Bt基因棉田朱砂叶螨的时间与空间生态位、天敌的空间生态位以及龟纹瓢虫、异色瓢虫、塔六点蓟马、食卵赤螨和其他天敌的时间生态位宽度大于常规棉田,朱砂叶螨与天敌的时间与空间生态位重叠指数也大于常规棉田.运用生态位的观念阐述了转Bt基因棉与害虫之间的关系,指出朱砂叶螨仍是长江中游棉区的主要害虫.  相似文献   

10.
本文系统研究了栗角斑蚜及其天敌类群的时间生态位宽度与重叠值和板栗不同生长时期栗角斑蚜及其天敌垂直生态位宽度和重叠值。结果表明:自板栗生长开始到板栗成熟,栗角斑蚜利用了时间资源序列的全部等级,因在各个等级上的应用不太均衡,生态位和宽度只表现出中等水平。瓢虫类天敌,尤其是红点唇瓢虫的生态位宽度较高,与栗角斑蚜的生态位重叠值较大,蜘蛛类天敌的生态位宽度在不同等级上表现极不均衡。草蛉和瓢虫与栗角斑蚜的模糊贴近度较高,在板栗生长的各个不同时期,均能很好的追随栗角斑蚜种群,蜘蛛类天敌中漏斗网蛛科与栗角斑蚜的同域效应最高。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桃园主要害虫及天敌在时间、空间及时-空序列上的生态位研究,分析了各昆虫间的竞争动态。结果表明:在害虫中,桃小绿叶蝉的时间生态位宽度最大,三点盲蝽的空间生态位宽度最大;桃粉蚜与山楂叶螨的时-空生态位重叠最大,二者在时-空二维上的竞争最激烈。在天敌中,大草蛉的时间、空间和时-空生态位宽度均最大;龟纹瓢虫与桃粉蚜、山楂叶螨的生态位重叠在时间、空间及时-空二维上均较大,且其与这2个害虫在时间上的同步性和在空间上的同域性都优于其它天敌,为优势种群。  相似文献   

12.
氟啶虫胺腈对棉田蚜虫的毒力测定及瓢虫的安全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研究氟啶虫胺腈对南疆棉田三种蚜虫的毒力及其对三种瓢虫的安全性。方法 以22%氟啶虫胺腈悬浮剂和5%吡虫啉乳油为供试药剂,室内通过药膜法测定棉蚜、棉黑蚜和棉长管蚜氟啶虫胺腈的敏感性,采用滤纸接触法测定两种药剂对十一星瓢虫、异色瓢虫和龟纹瓢虫的安全影响。结果 棉蚜、棉黑蚜和棉长管蚜对两种药剂表现出不同的敏感性,三种蚜虫3日龄若蚜和成蚜对氟啶虫胺腈敏感性均高于吡虫啉,棉蚜3日龄若蚜和成蚜对氟啶虫胺腈的LC50分别为1.17、0.36 mg/L,5%吡虫啉乳油和22%氟啶虫胺腈悬浮剂的相对毒力分别为55.41、60.11,棉蚜对5%吡虫啉乳油表现出较强的耐药性。22%氟啶虫胺腈悬浮剂对十一星瓢虫、异色瓢虫和龟纹瓢虫的毒力均小于5%吡虫啉乳油,22%氟啶虫胺腈悬浮剂对三种瓢虫成虫的安全系数分别是5%吡虫啉乳油的6.16、7.90和4.54倍,对3龄幼虫的安全系数分别是5%吡虫啉乳油的5.07、7.48和9.23倍。结论 22%氟啶虫胺腈悬浮剂可用来防治棉田棉蚜、棉黑蚜和棉长管蚜,且对棉田瓢虫有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春直播棉主要害虫和天敌生态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比方春直播棉不同时期内,棉株上、中、下部棉蚜、棉叶螨,棉铃虫及其主要天敌的数量。求得各时期害与害虫、害虫与天敌,天敌与天敌之间的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 叠指数,并分析了它们彼此在空间上的竞争关系。  相似文献   

14.
应用模糊相似优先比与模糊综合评判方法研究李因害虫与其主要天敌种群数量的相互关系.模糊相似优先比方法分析显示,小绿叶蝉的主要天敌是肖蛸蛛,其次是三突花蟹蛛;桃蚜的主要天敌是草蛉,其次是龟纹瓢虫;李叶甲的主要天敌是龟纹瓢虫,其次是异色瓢虫.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分析显示,小绿叶蝉的优势种天敌是肖蛸蛛,其次是三突花蟹蛛,其结果与模糊相似优先比的分析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5.
【目的】针对天敌昆虫的保护和利用,通过混合种植不同诱集植物,分析天敌昆虫的多样性特征及与其影响因子间的关系;通过筛选和贮存诱集植物上的优势天敌,并构建储蓄植物系统,应用于温室黄瓜中,评价其对目标害虫蚜虫的防治效果。【方法】2012、2013和2015年分别在河北廊坊和湖北黄冈两试验基地混合种植5种诱集植物:玉米、紫花苜蓿、向日葵、小麦和大豆。通过调查天敌昆虫类群,计算2012和2015年的天敌群落特征参数,并用冗余分析法(redundancy analysis,RDA)分析天敌群落结构与诱集植物种类、调查时间和植物花期的关系;2013年通过收集并贮存诱集植物中的优势天敌瓢虫,构建出小麦-麦蚜-瓢虫的储蓄植物系统,并在系统中接种不同密度瓢虫后应用于温室黄瓜中防治蚜虫,比较各瓢虫密度下的储蓄植物系统对蚜虫的防治效果。【结果】诱集植物上天敌昆虫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Simpson优势集中性指数和Pielou均匀性指数总体上随着调查时间的变化呈现显著差异;通过对天敌的等级划分,蚜茧蜂和龟纹瓢虫为优势类群,二者的个体数量均占所有诱集天敌数量的10%以上;RDA分析结果表明,诱集植物种类、调查时间和植物花期对天敌群落结构均有显著影响,三者总和对2012和2015年天敌多样性信息的总变异可分别解释26.02%和17.20%;2012和2015年的RDA排序图均表明,小花蝽和中华草蛉与植物花期相关性较高;将小麦-麦蚜-瓢虫的储蓄植物系统应用于温室后的第2周,接种200头瓢虫的处理,蚜虫密度显著低于其他处理,防治效果为69.4%。【结论】采用协调天敌诱集和助增策略,通过混合种植不同诱集植物,诱集到了多种自然天敌类群,并将筛选出的优势天敌构建成储蓄植物系统,应用于温室黄瓜中,其中,接种高密度瓢虫的储蓄植物系统对蚜虫具有一定的控制作用。因此,以天敌昆虫诱集、保护、筛选和利用为一体的害虫生物防治思路在实践中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牛蒡田牛蒡长管蚜及其天敌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长效 《江西农业学报》2009,21(9):86-87,90
利用灰色系统理论研究了各种天敌与牛蒡长管蚜种群数量之间的关联程度。结果显示,各种天敌对牛蒡长管蚜种群数量的追随关系大小顺序为:龟纹瓢虫>异色瓢虫>七星瓢虫>蚜茧蜂>三突花蛛>草间小黑蛛>大草蛉>小花蝽>食蚜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