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花秆孝顺竹(Bambusa multiplex f. alphonso-karri)作为最具抗旱和耐寒能力的丛生型观赏竹,其独有的“孝”文化内涵,在竹文化传播与传承中具有重要意义。为发挥竹组培苗在居家美化、庭园绿化特别是竹盆栽配植中的优势,探索花秆孝顺竹不定芽诱导增殖、生根诱导的最佳培养基配方,建立高效的组培快繁体系,文章以花秆孝顺竹当年生枝条的带芽茎段为外植体,研究了6-苄基腺膘呤(6-BA)、噻二唑苯基脲(TDZ)单因素及其组合对花秆孝顺竹不定芽诱导增殖的影响,以及萘乙酸(NAA)和6-BA组合对花秆孝顺竹生根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定芽诱导增殖试验中,单独使用TDZ控制褐化优于单独使用6-BA;2种调节剂组合使用其增殖效果优于单一调节剂,在6-BA 3.00 mg/L+ TDZ 0.05 mg/L配比下,外植体不定芽的诱导数最多,为4.80个。在生根试验中,0.30 mg/L的6-BA与NAA搭配可以促进花秆孝顺竹组培苗生根,其中0.10 mg/L NAA + 0.30 mg/L 6-BA处理的组培苗生根表现最优,生根率达100%,平均根数为1.70条,平均根长为1.30 cm。研究所建立的花秆孝顺竹组培快繁体系可为其种苗大规模生产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
试验采用福建戴云山金线莲的组培苗为材料,研究适宜生长培养的外植体及培养基;丛生芽增殖最佳培养基;组培苗生根的最佳培养基,以期建立金线莲组织培养快繁体系,提高繁殖速度和质量。结果表明:福建戴云山金线莲生长培养的最佳外植体为根状茎,培养基为MS+1mg/L 6-BA+0.2mg/L NAA;丛生芽增殖的最佳培养基为MS+2mg/L 6-BA+0.1mg/L NAA;组培苗生根的最佳培养基为MS+0.3mg/L IBA+0.5mg/L NAA。  相似文献   

3.
西南桦叶芽离体培养再生植株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经对西南桦的叶芽组培技术研究可知,外植体诱导培养基中加入少量抗氧化剂及多次转接可诱导分化并有效防止褐化。最适宜的增殖培养基为MS+6-BA1.0mg/L+KT0.5mg/L+NAA0.1mg/L,增殖系数可达3.4。生根培养基经正交试验筛选为1/2MS+NAA1.0mg/L+IBA2.0mg/L+6-BA0.1mg/L,生根率可达88%。组培苗移栽时应注意调节环境因子与组培苗的生长关系。优良组培苗造林后生长整齐均一,增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铁皮石斛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试验研究,探索出以无菌种子苗原球茎做外植体进行组培快繁技术。铁皮石斛原球茎最适宜分化增殖培养基为MS+6-BA 0.5 mg/L+KT1.0 mg/L+NAA0.5 mg/L,增殖系数达4.3。生根培养基经正交试验筛选为1/2MS+NAA2.0mg/L+IBA2.0 mg/L+6-BA0.03 mg/L,生根率可达87%。铁皮石斛组培苗移栽时应注意调节环境因子与组培苗的生长关系,才能确保成活率。  相似文献   

5.
大量元素组成对孝顺竹苗组培快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大量元素对竹子组培快繁的影响,以孝顺竹无菌苗为材料,采用L16(45)的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不同大量元素组成对孝顺竹组培苗扩繁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孝顺竹增殖培养的大量元素组合为:1 650 mg.L-1NH4NO3+475 mg.L-1KNO3+220 mg.L-1CaCl2.2H2O+370 mg.L-1MgSO4.7H2O+85 mg.L-1KH2PO4;适宜孝顺竹生根培养的大量元素组合为:1 900 mg.L-1KNO3+220 mg.L-1CaCl2.2H2O+370 mg.L-1MgSO4.7H2O+85 mg.L-1KH2PO4。就不同成分而言,NH4NO3对孝顺竹继代增殖有促进作用,但抑制苗木的高生长。KH2PO4对苗木的增殖有抑制作用,KNO3对苗木的高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以金线莲幼嫩茎段为外植体进行组培快繁试验,探索适宜成都地区的金线莲组培繁殖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在初代诱导阶段,采用改良MS+6-BA4.0mg/L+NAA0.5 mg/L的培养基配方可以获得2.5的最大增殖倍数;在增殖阶段,通过调节改良MS培养基中激素水平不能对增殖系数起到明显改善作用,而采用改良B5+6-BA 4.0mg/L+NAA0.5mg/L+2g/L活性炭的组合可以达到3.9的最大增殖倍数,并且继代生根一次完成,说明对金线莲继代增殖基本培养基的筛选是影响成都地区金线莲组培苗生产效率的关键因素。此外,在适当光强度和湿度条件下,采用腐殖土进行栽植60d成活率可达到92%。  相似文献   

7.
为了建立‘紫韵’紫薇组培快繁技术体系,以带腋芽的幼嫩茎段为外植体,对影响腋芽萌发、组培苗继代增殖和生根的基本培养基、生长调节剂种类和浓度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紫韵’紫薇适合的初代培养基为DKW+BA 1.0 mg/L+NAA 0.05 mg/L,在该培养基中腋芽萌发率达94.80%,植株生长健壮。适合的增殖培养及生根培养最佳配方分别为WPM+BA 0.5 mg/L+NAA 0.05 mg/L和1/2 MS+NAA 0.2 mg/L+AC 300 mg/L。在增殖培养基中增殖系数为5.26;在生根培养基中生根率达到100%,平均根条数6.9条,平均根长4.90 cm。用泥炭土:珍珠岩为3:2~3:1作为基质,以穴盘和营养钵作为容器,组培苗移栽成活率达到95%以上。  相似文献   

8.
为了了解TDZ对组培苗增殖的影响情况,探讨了TDZ在衰退组培苗复壮过程中的作用,以增殖衰退的杏香兔耳风组培苗为试验材料,就TDZ的不同添加方式(抽滤灭菌和高压灭菌)和不同浓度(0.0、0.2、0.4、0.6、0.8、1.0 mg/L)处理对组培苗增殖系数、有效芽及苗高生长的影响情况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当TDZ的浓度0.2 mg/L时,TDZ的添加方式对组培苗的增殖系数和有效芽数均有较大影响,抽滤灭菌后的增殖系数和有效芽数要明显高于高压灭菌的;不同浓度的TDZ对有效芽数和髙生长的影响均有极显著的差异性(P0.01),当TDZ浓度为0.8 mg/L时,苗质量总体达到最优,增殖系数为5.11,达到了预期的复壮效果;最优生根培养基配方为1/2MS+NAA 0.02 mg/L+IBA 0.1 mg/L。在杏香兔耳风组培苗复壮过程中,TDZ可作为一种有效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使用。  相似文献   

9.
为了进一步完善野玫瑰组培快繁技术体系,试验以珲春野玫瑰为试材,通过继代培养,建立野玫瑰的组培繁育体系。结果表明,适宜野玫瑰组培苗继代增殖的培养基配方为改良MS+IBA 3.0mg/L+ZT 1.5 mg/L,增殖倍数达5.21,加入椰乳后,增殖倍数和株高均显著提高,而且叶片密集,分枝明显增多,较适宜的椰乳浓度为150 ml/L;适合野玫瑰组培苗生根的培养基配方为1/4改良MS+IBA 5 mg/L+AC 1.5 g/L,生根率达88.89%,明显缩短生根周期。活性炭对野玫瑰组培苗生根率的影响不显著,但可以改善根际的通气条件,使根系数量和长度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植株长势较好。  相似文献   

10.
以丽格海棠品种巴克斯(Barkos)的叶片为外植体,研究光照强度和时间、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不定芽诱导的影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不定芽增殖的影响;组培苗生根的最佳培养基。结果表明:丽格海棠叶片的最佳不定芽再生培养基为MS+1mg/L TDZ+0.1mg/L 2,4-D或MS+1mg/L 6-BA+0.1mg/L TDZ,给予40d弱光培养可促进不定芽再生,再生率可达88.3%;不定芽最佳增殖培养基为2mg/L 6-BA+0~0.1mg/L NAA,组培苗最佳生根培养基为MS+0.1~0.3mg/L IBA。  相似文献   

11.
大叶栎组织培养再生植株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24年生大叶栎优树环割萌芽条的嫩茎为外植体,用0.1%HgCl2消毒6 min,无菌活体得率40%;在BMT基本培养基上添加6-BA 0.3 mg/L和IBA 0.25 mg/L,芽继代培养25天,增殖系数3.9,且生长健壮;单芽在1/2 BMT+IBA 1.0 mg/L培养基上进行生根诱导培养,生根率80%,形成完整的组培再生植株.  相似文献   

12.
粉枝莓的组织培养与植株再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粉枝莓的茎段和幼嫩叶片作为外植体,研究了不同激素水平对诱导产生愈伤组织,芽和根,完成植株再生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MS 6-BA0.5 NAA0.2培养基对诱导愈伤组织和芽的分化效果最佳。1/2MS IBA0.3对促进生根效果较好,在两步移栽法中,移栽存活率分别为94%和98%。  相似文献   

13.
美国红栌组织培养繁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彩叶树种美国红栌试管苗的继代培养和生根培养以及试管苗移栽基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NT(1971)+BA 0.6 mg/L+NAA 0.2 mg/L 培养基上,美国红栌试管苗继代培养的丛生苗分化率最高且生长良好;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 MS+IBA 0.1 mg/L+NAA 0.1 mg/L+IAA 1.5 mg/L,试管苗生根率可达90%;移栽基质为泥炭:珍珠岩=2:1混合,苗木成活率可达到90%以上.  相似文献   

14.
对蓝莓的组培快繁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茎段在1/3MS+BA1.5mg/L+NAA0.2mg/L+ZT1.5mg/L培养基上继代一次即可出苗,繁苗系数8倍以上;生根培养以1/4MS+IBA0.5mg/L培养基为最好,生根率达100%,并且每株可达5~10条根;移栽基质以腐苔藓为最好,成活率达80%以上。  相似文献   

15.
用苦丁茶萌蘖芽茎段进行离体快速繁殖,外植体采用0.1%氰霉素预处理,可有效地提高消毒效果。芽增殖培养基采用MS+6-BA1.5mg/L+KT2.0mg/L,pH调整为5.0有效高的增殖系数,生根培养基为1/2MS+IBA0.5mg/L+NAA0.6mg/L,能有效促进小芽生根,其移栽成活率可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6.
铁皮石斛组培快繁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铁皮石斛无菌苗的茎段为外植体,通过诱导丛生芽,进行壮苗生根,建立了一套快繁体系。结果显示,铁皮石斛试管苗在MS培养基中生长状况最好,当添加NAA的浓度为0.1 mg/L,6-BA的浓度为2.0 mg/L时,铁皮石斛丛生芽的增殖率达到最高。铁皮石斛幼苗壮苗的较佳培养基为MS+0.5 mg/L IBA+0.5 mg/L NAA。同时,单独使用0.5 mg/L NAA的培养基中小苗生根快,根数多。香蕉泥能促进幼苗根系的生长。组培苗移栽到纯树皮的基质中,成活率最高。  相似文献   

17.
以照山白杜鹃(Rhododendron micranthum)试管苗的茎段为外植体,研究不同激素组合对其外植体诱导、丛生芽增殖及试管苗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最适丛生芽诱导培养基为Read+ ZT 4.0 mg/L+ NAA 0.05 mg/L+蔗糖(3%),诱导率达92.41%;最适丛生芽增殖培养基为Read+ ZT 3.0 mg/L+ NAA 0.1 mg/L+蔗糖(3%),增殖系数达7.56;生根培养基为Read+ IAA 0.5mg/L+蔗糖(2%),生根率达92.5%;NAA不适宜照山白杜鹃生根诱导;将试管苗移栽到松毛土∶泥炭土∶河沙=1∶2∶1的基质中,成活率达89%.  相似文献   

18.
对丹东地区野生香百合的组织培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以球根鳞片做外植体培养在MS+BA 1.0 mg/L + NAA 0.4 mg/L培养基上可诱导出小鳞茎,在MS+BA 1 mg/L + NAA 0.1 mg/L培养基上继代可增殖,增殖系数5倍以上;壮苗培养以MS+BA 0.5 mg/L + NAA 0.1 mg/L 为好;最适生根培养为1/2M S+IBA 0.5 mg/L ,生根率达90%,;移栽基质以纯沙为最好,成活率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19.
邓恩桉组培中影响继代增殖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探讨抗寒树种邓恩桉组培快繁中影响其继代培养的因素。实验表明,继代培养以改良MS为基本培养基,随继代次数的增加逐渐减少细胞分裂素BA和生长素NAA的浓度。最初几次继代,BA的浓度为0.5 mg/L,NAA的浓度为0.2 mg/L。然后BA的浓度逐渐降低到0.1~0.3 mg/L,NAA的浓度逐渐降至0.05~0.1 mg/L,继代5~6次后,BA的浓度保持在0.1~0.3 mg/L,NAA的浓度保持在0.05~0.1 mg/L。继代周期随季节而不同,夏季为15~25 d,春秋季为20~35 d,冬季为40~50 d,芽的月增殖系数为3~5倍,满足工厂化育苗的要求。组培苗的玻璃化和遗传变异等异常现象很少,节间长度适中,有利于生根。  相似文献   

20.
火焰南天竹离体保存技术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同质量浓度的矮壮素对火焰南天竹试管苗离体保存效果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矮壮素质量浓度为3.0 mg/L可以延缓试管苗的生长速度,延长其保存时间,减少其继代次数;矮壮素质量浓度小于1.0 mg/L,则作用效果不明显;质量浓度大于5.0 mg/L对其生长产生毒害作用,不利于种质保存。适合火焰南天竹离体保存的培养基为2/3MS+1.0 mg/L BA+0.1 mg/L NAA+3.0 mg/L CCC,在此培养基上保存180 d后,存活率72%,当恢复培养时能生长正常,成活率达1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