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旱地栽培条件下,选用F172、F134、选蔗3号、桂糖11号和粤糖57/423为试验材料,于分蘖期、伸长初期、伸长末期、工艺成熟初期分别测定光合强度和比叶重,于分期和伸长初期测定气孔扩散阻力、蒸腾速率和叶温。结果发现,甘蔗+3叶的光合强度、比叶重、气孔扩散阻力和蒸腾速率与栽培品种的抗旱能力有密切联系,表明利用甘蔗叶部的某些理化性状来预测甘蔗的抗旱能力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2.
甘蔗是我国当前主要的糖料作物,蔗糖业发展是广西的主要经济发展方向,对保障广西经济及农民生活水平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随着基因工程技术的带动,甘蔗抗旱基因克隆对选育抗旱甘蔗品种及定向改良具有重要作用。现从甘蔗抗旱功能基因和信号转导相关基因两个方面全面进行研究总结,以期为甘蔗抗旱育种的基因克隆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甘蔗是广西大化县农村脱贫攻坚的重要经济产业之一。由于大化县蔗田灌溉设施较差,加上抗旱良种覆盖率低,施肥配方不合理,病虫防控不到位,导致蔗糖单产与效益较低。通过对大化县蔗区低产的调查,总结提出"利用山塘水柜集雨补灌、选植双高抗旱抗倒蔗种、深耕垄作覆膜保墒栽培、推广蔗田专用配方肥料、加强中后期病虫防控"等措施。  相似文献   

4.
本文比较和分析了抗旱性不同的甘蔗品种的愈伤组织对高渗溶液(渗透剂为聚乙二醇PEG6000)的生理反应差异。结果表明,在正常条件下,抗旱性不同的品种其愈伤组织在TTC还原力、游离脯氨酸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过氧化物酶活性、膜相对透性和极性膜脂配比上均无显著差异。经30%PEG高渗溶液(—12.0巴)处理24小时后,抗旱型的愈伤组织相对还原力和游离脯氨酸含量明显高于不抗旱型的;并且愈伤组织饱和脂肪酸含量增加较多,而不抗旱型的增加较少;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过氧化物酶活性和膜相对透性在抗旱型与不抗旱型的愈伤组织之间差异不显著。作者认为,大田抗旱甘蔗品种具有细胞学基础,经水分胁迫处理后,愈伤组织相对TTC还原力和游离脯氨酸含量可能成为甘蔗抗旱指标。  相似文献   

5.
根据云南蔗区的自然生产条件,总结甘蔗栽培专家的思路,以甘蔗高产高糖高效为目标,采用DET 1.1农业专家系统开发工具,以栽培管理模式、病虫害防治技术数据库为外接口,研究开发了集甘蔗高产栽培、田间管理、病虫害诊断防治、甘蔗生产全年管理工作历等为一体、文字与图片、影像等多媒体形式与用户交互的甘蔗栽培专家系统。  相似文献   

6.
《核农学报》2012,26(3)
病虫害、干旱、低温是甘蔗生产中主要的生物和非生物胁迫因素,给甘蔗生产造成巨大损失。提高甘蔗抗逆性是甘蔗育种的重要目标。基因工程技术在作物遗传改良中应用广泛,为甘蔗抗逆育种提供了有效途径。本文概述了转基因技术在甘蔗抗病虫害、抗旱、抗寒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该领域尚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其应用前景展望。  相似文献   

7.
甘蔗抗逆基因工程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虫害、干旱、低温是甘蔗生产中主要的生物和非生物胁迫因素,给甘蔗生产造成巨大损失。提高甘蔗抗逆性是甘蔗育种的重要目标。基因工程技术在作物遗传改良中应用广泛,为甘蔗抗逆育种提供了有效途径。本文概述了转基因技术在甘蔗抗病虫害、抗旱、抗寒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该领域尚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其应用前景展望。  相似文献   

8.
为监测较大区域内甘蔗产量及含糖量的时间、空间变化情况,了解地区、环境及土壤成分与甘蔗含糖量的关系,为甘蔗栽培提供指导,以日本琉球群岛南大东岛甘蔗栽培区为对象,用NIR方法测定甘蔗含糖量及其他成分含量,采用GIS技术建立地块位置、甘蔗产量、含糖量及P、K含量和土壤K含量数据库。在此基础上,建立3个栽培年度甘蔗含糖量、单产与甘蔗汁P、K含量的空间分布图,发现甘蔗含糖量与降水量及种植区水环境密切相关。对甘蔗含糖量及P、K含量和土壤K含量的相关分析表明,甘蔗含糖量与甘蔗汁P含量呈正相关,而与甘蔗汁和土壤K含量均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9.
甘蔗不仅营养价值丰富,同时也为我国糖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具有经济、生态以及社会价值。为了持续打造甘蔗的多重效益,就必须要注重对甘蔗生产栽培技术的开发与推广。基于此,以广西兴宾区作为切入点,首先从经济、社会、生态层面阐述甘蔗高产高糖高效栽培生产实践所具备的价值,其次分析甘蔗高产高糖高效栽培生产实践策略,旨在能够全面提升甘蔗高产高糖高效栽培生产实践的技术水平及成果。  相似文献   

10.
甘蔗病虫害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西是甘蔗生产大省,种植甘蔗的历史比较久远,但由于种植技术水平落后,甘蔗病虫害防治技术也落伍,甘蔗病虫害多发,严重影响了广西甘蔗的产量。针对甘蔗病虫害的发生,需要从栽培防治、生物防治、药剂防治等方面入手,综合整治甘蔗病虫害。  相似文献   

11.
随着农业技术的快速发展,农民在甘蔗的种植培育技术上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其中最为实用的就是甘蔗种植的双高栽培技术。双高栽培技术指的是通过甘蔗品种的选择、种植耕地的管理以及采用深耕深松单芽种植等方法来优化甘蔗种植的栽培的条件,促进甘蔗的健康生长,增加甘蔗的种植产量以及种植质量,为农民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但在实际的甘蔗栽培过程中,还是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基于此,结合甘蔗的双高栽培技术的运用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2.
聚乙二醇处理不同甘蔗品种/品系组培苗的生理响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聚乙二醇(PEG-6000)作为渗透剂进行模拟水分胁迫处理4个甘蔗品种/品系的组培苗,分析测试甘蔗组培苗在不同浓度PEG-6000的水分胁迫下的叶绿素含量、丙二醛含量和脯氨酸含量等生理响应。结果表明:随着PEG-6000的处理浓度增高,胁迫强度增大,甘蔗组培苗叶片叶绿素、脯氨酸和丙二醛的含量发生了不同变化。不同甘蔗品种/品系的抗旱性不同,对水分胁迫的敏感程度也不同,水分胁迫后叶绿素含量均低于对照,脯氨酸含量随着处理强度的增大显著增加,且以30%的PEG-6000浓度处理增加较为明显,抗旱性强的甘蔗品系脯氨酸增幅更大;丙二醛含量随着胁迫强度的增大急剧增加,抗旱性差的甘蔗品种/品系增幅更大。聚乙二醇模拟水分胁迫组培苗结果表明,4个甘蔗品种/品系中02-6甘蔗品系抗旱性最强,其次为新台糖22号,最差的为新台糖16号。通过组培在实验室模拟甘蔗抗旱胁迫,为进一步田间干旱胁迫提供初选材料及参考价值,有利于加速甘蔗抗旱新品种的选育进程。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的经济实力不断提升,市场对于经济作物的需求量也越来越高,其中甘蔗就是常见的经济作物,是制作蔗糖的重要原料,同时也能够提炼乙醇。广西地区盛产甘蔗,甘蔗也是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经济农作物。但是近几年受到病虫害、灾害天气、栽培方式等多方面的影响,我国的甘蔗产量下降,与其相关的行业发展遇到了问题。基于此,对甘蔗高产栽种技术进行探讨,简单分析了甘蔗的病虫害防治措施,给出了提升甘蔗栽培产量以及预防病虫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不同种植模式对甘蔗根际土壤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蔗多年单一化的宿根栽培导致甘蔗产量下降,而套种豆科作物能较明显地提高宿根蔗产量。本研究以赣蔗18 的新植栽培、 宿根栽培和宿根/大豆套种栽培的甘蔗根际土壤为对象,结合土壤微生物区系、 土壤酶活性,甘蔗基本农艺性状及其产量、 质量指标,揭示宿根蔗套种大豆的增产机制及生物学意义。结果表明,不同种植模式下甘蔗蔗糖含量基本一致,但宿根蔗套种大豆由于茎径粗大而较宿根连作表现出明显的产量优势。不同栽培模式下甘蔗根际土壤酶活性有显著差异,套种明显提高了宿根蔗根际土壤酶活性,尤其是与碳、 氮、 磷循环相关的蔗糖酶、 脲酶、 酸性磷酸单酯酶。不同栽培模式下甘蔗根际土壤微生物总量有显著性差异,单一宿根连作甘蔗根际土壤微生物总量和细菌/真菌比例降低,而宿根蔗套种大豆根际土壤微生物总量和细菌/真菌比例提高,使甘蔗根际土壤微生物从真菌型向细菌型转变。总之,单一的宿根连作可导致根际土壤总微生物量及酶活性下降,引起土壤微生物介导的营养循环受阻,从而使甘蔗产量下降,而宿根蔗套种大豆模式对根际土壤微生物区系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宿根蔗具有明显的产量优势。  相似文献   

15.
云南省甘蔗栽培专家系统的开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从系统分析,系统设计方面论述了云南甘蔗专家系统的研究,该研究根据专家系统的模型知识表示特点和甘蔗专家栽培知识规律,归纳出36种栽培模式和12种宿根管理模式,丰富了甘蔗专家系统知识、并使解决问题的有名无实对性提高。  相似文献   

16.
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象州县因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成为甘蔗的重要种植区。2014—2018年,广西在全区推进33.33万公顷优质高产高糖糖料甘蔗基地(以下简称"双高"基地)建设,目的是选用良种,配合科学的栽培管理技术,提高甘蔗的产量和含糖量,降低生产成本,推动糖业的可持续发展。实践证明,"双高"基地甘蔗的配套栽培管理技术取得了良好的成效,甘蔗产量和含糖量都大幅度提升。基于此,介绍了象州县"双高"基地甘蔗配套栽培管理技术措施,并分析了该技术的实践效果,以期为相关种植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不同栽培法和收割期对甘蔗单产及含糖量影响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利用1975~2008年33年间日本南大东岛甘蔗生产数据, 分析了甘蔗栽培方法[新苗种植(包括夏植和春植)、宿根]和收割时期对其产量、品质和经济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不同栽培法甘蔗多年平均产量依次为夏植>宿根>春植; 新植甘蔗的种植期越早产量越高; 宿根甘蔗产量与前茬甘蔗的收割期呈二次函数曲线关系, 前茬甘蔗收割过早或过迟均对宿根甘蔗生长不利; 宿根甘蔗产量随宿根次数增加呈下降趋势; 宿根甘蔗含糖量通常高于新植甘蔗, 且不同栽培法下3月下旬前收获的甘蔗含糖量随收割期后延而逐渐增加.在此基础上, 建立了依据栽培方法、收割时期预测甘蔗单产和含糖量的数学模型, 模型对我国甘蔗种植业具有理论和实际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甘蔗是世界最主要的糖料作物.甘蔗栽培的主要目的是获得高产优质的制糖原料.以增加蔗农收入和提高糖厂的经济效益。产量高、蔗糖分高是甘蔗良种必须具备的条件。但还应该具备宿根性好、抗逆性强以及其他优良的工农艺性状。甘蔗良种是指在某一区域、某一时期、某一栽培制度下获得单位面积最高的产蔗量和产糖量,而且产量稳定,适宜当地生态环境.栽培制度和制糖工艺的要求.经济效益显著.能为蔗糖业工农双方所接受的品种。  相似文献   

19.
甘蔗双高栽培技术是指通过选用良种、甘蔗下田及加强田间种植管理等综合措施,改善甘蔗生产的环境条件的一项技术。基于此,从整地施肥、选茎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和成熟收获等方面,探讨甘蔗高产高糖栽培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我国农业的不断发展,农业结构不断调整与优化,甘蔗与其他重要农作物的种植土地冲突问题日渐突出,甘蔗的种植面积问题迫切需要解决。为了适应新型农业结构,甘蔗的种植土地逐渐向旱地转移。基于此,以上林县为例,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以及生产条件,围绕节水抗旱进行研究分析,对旱地甘蔗高产高糖技术进行论述,以此达到丰产高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