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通过对巫溪老鹰茶的调查和开发利用及现有状况的分析,提出了加快巫溪老鹰茶产业发展的5个对策建议:加强管护措施,加大保护现有老鹰茶古茶树的力度;建设标准化茶园,构建"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化模式;打造茶文旅产业结合示范,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进一步加强院企合作,深层次研发老鹰茶及附属产品;加强老鹰茶发展的组织领导,确保各项政策落实到位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南方农业》2013,(3):78
3月9日,定心.巴南银针第三届中国(重庆)采茶节在巴南白象山茶叶基地开幕。本届采茶节将持续1周。期间市民可以上茶山采茶、炒茶,与家人和朋友分享畅游茶山茶海的乐趣。此次采茶节,重庆茶业集团将邀请华岩寺高僧为茶客祈福,市民可以与僧人一起参与新茶采摘、炒制过程,一起体验茶与道的和谐自然。同时,市民还可以亲身体验重庆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巴南茶叶生产技艺"过程,由  相似文献   

3.
微信营销作为近几年新兴的销售模式,为农产品销售开拓了新思路。在实地调研江西省遂川县汤湖狗牯脑茶业商家及工厂后,分析狗牯脑茶业发展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提出狗牯脑茶微信营销的对策建议:微信营销可以逐渐向O2O发展;注重亲情营销,提高客户真实体验;加大监管力度,提高农产品质量,实施品牌化战略。  相似文献   

4.
通过采用问卷调查及访谈等调研方式获取重庆茶叶消费行为的第一手资料,借鉴霍金斯模型对重庆市场茶叶消费行为进行研究,从消费需求特点、消费偏好和茶叶消费影响因素等方面加以分析,为重庆茶叶企业营销策略的制订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基于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的三峡库区种植业结构优化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基于农业经济效益最优和农业面源污染物减排的双重目标,运用线性规划模型,对三峡库区重庆段种植业结构和清洁农业生产进行了优化设计。通过对三峡库区重庆段种植业面源污染控制与种植业发展优化设计,得到三峡库区重庆段农作物净收益最大化的优化路径为:三峡库区重庆段粮食生产用地应保持约119.16×104 hm2,蔬菜用地保持约33.25×104 hm2,烟草、水果、茶用地应维持在17.05×104 hm2;在保证粮食生产稳定的前提下,应逐渐缩减玉米和大豆的种植面积,适当增加烟草、蔬菜、水果和茶的种植面积;在农作物生产过程中应大力推广清洁生产技术,扩大水稻、小麦、油料作物、玉米和大豆等种植的测土配方施肥面积,加强设施蔬菜生产基地建设,提倡蔬菜有机种植。通过这些措施,才能达到农业面源径流氮磷损失量减少30%的预期目标,才能实现农业面源污控制、农业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重庆地区市售代用茶的质量安全状况,在重庆大型超市及批发市场采集苦荞茶、苦丁茶、柠檬干各10个样品,对3种代用茶中的重金属含量、二氧化硫含量及31种农药残留水平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代用茶中共检出残留农药10种,多为未登记农药,但检出值普遍较低;添加剂二氧化硫的检出值为19~135 mg·kg~(-1);苦丁茶中重金属镉含量较高(3.33~9.67 mg·kg~(-1))。按相关标准判定,柠檬干样品中有二氧化硫超标样品2份、毒死蜱超标样品1份,其余代用茶样品均合格。目前关于代用茶中农药残留、重金属污染物限量的标准尚不尽完善,建议进一步加强研究制定。  相似文献   

7.
重庆是茶树原产地之一,也是人工种植茶树最早的地区,具有悠久的茶叶产销历史。2015年重庆市茶园面积4.55万hm~2,干毛茶总产量3.1万t、总产值15.76亿元;重庆茶叶消费以针形名优绿茶为主,红茶、乌龙茶、黑茶消费较少;茶叶出口以红碎茶为主,其中,荣昌区的红碎茶出口量占全国的40%。简述重庆茶叶产业发展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重庆茶叶产业发展建议:建设茶树良种繁育与标准生态茶园基地;加强品牌与流通体系建设;挖掘茶文化,发展茶旅游;建设科技创新、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8.
阐述了重庆两翼山区发展加工型辣椒的优势,指出加工型辣椒产业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快发展加工型辣椒的建议:加速加工型辣椒品种的示范推广;加速加工型辣椒安全高效栽培关键技术示范;改变净作模式,开展辣椒生物多样栽培;发展初级加工,提高辣椒附加值;鼓励企业建基地、基地建厂,引导企业技术创新;建设重庆辣椒交易平台,规避市场风险;组建辣椒专业合作社,培育辣椒营销队伍应对市场。  相似文献   

9.
<正>2014年,对于中国农业来说,注定是值得纪念的一年。从中央一号文件连续第11年聚焦三农,到"品牌农业"成为全国两会热议话题;从万亿资本跨界务农,到区域营销尝试新思路;从农产品纷纷脱离"土气",营销方式竞相转型,到各路农企瞄准"电商"下功夫……中国农业在2014年,焕发出勃勃生机。  相似文献   

10.
黔西南州具有丰富的兜兰种质资源、完善的交通基础设施等发展兜兰产业的有利条件,近年来,旅游业的发展,也为兜兰产业的发展创造了更大的空间。为促进兜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针对黔西南州兜兰产业化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提出以下建议:科企合作,开发特色品种;开展专业培训,提高技术人员素养;建立营销网络,健全产业链。  相似文献   

11.
福建茶园水土保持技术规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树是福建省分布最广的经济作物,对山地茶园不合理的开垦和粗放管理,造成茶园水土流失现象不断加剧,还引发地力下降、茶树生长不良、生物多样性降低等系列生态问题。针对福建省当前茶园水土流失问题,从茶园地选择、茶园水土保持工程措施、茶园水土保持植物措施等方面对有关技术参数加以明确和规范,从而为茶企和茶农在生产管理上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2.
我国三峡库区主要分布在湖北、四川、重庆等中西部地区,库区内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产业结构较为单一。三峡库区的4个地区(重庆的奉节、万州、开县,湖北的秭归)是脐橙栽培的最适生态区域。重点以三峡库区重庆特色脐橙产业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在重庆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优惠政策推动下,库区脐橙特色农产业发展现状,以及政策、品牌营销和交通物流等优势,同时也发现目前脐橙特色产业面临着生态环境保护、家庭式种植模式、品牌保护等方面的潜在威胁。最后,从战略管理理论的视角阐述了脐橙产业的发展方向,认为通过"脐橙特色产业与旅游业发展结合,创新技术并把握城镇化契机,加大脐橙特色产业金融扶持力度,建立标准化生态脐橙基地,建设农村信息化网络基础设施"等途径发展库区脐橙特色农业产业,有助于推进统筹城乡改革步伐,将库区脐橙特色产业做大做强。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中国国际影响力的提高,中国的茶文化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越来越多的国际友人喜欢上了喝茶并因此喜欢上了中国这个茶的故乡。令人遗憾的是,虽然中国茶品牌琳琅满目,但在世界的舞台上却少有中国品牌茶叶的身影。中国有很多品质优良的茶叶,但却不重视茶叶国际品牌的创建营销与推广,只依靠出口大量的茶叶原料来换取外汇。根据笔者几年来的实际工作经验,总结了一些茶叶产地茶叶产业的发展现状,为进一步促进茶叶产业发展提出了一些意见与建议。  相似文献   

14.
<正>公司简介公司坐落在大巴山南麓腹心地带城口县鸡鸣乡场镇,建厂历史50余年,是一家集茶叶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现代化园林式股份制企业,是重庆市级龙头企业。公司业拥有固定资产800余万元,占地面积10余亩,建立有5000亩高山茶园,现有生产车间及办公用房4200m2,从业人员40余人。拥有现代的生产设备和先进的制茶工艺技术。  相似文献   

15.
魔芋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魔芋属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球茎中含有大量的葡甘露糖、淀粉、蛋白质、果胶、生物碱等多种营养成分,是一种高级的保健食品.重庆鱼泉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是集农业开发、产品开发、精深加工、国内外营销于一体的农产品加工企业,是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以榨菜加工,魔芋精粉和系列食品的开发为主.  相似文献   

16.
挤压膨化对铁观音茶梗滋味和香气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为综合利用茶叶加工厂废弃的茶梗,采用挤压膨化技术对铁观音茶梗进行处理,并分析挤压膨化前后铁观音茶梗的香气和滋味成分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膨化后的茶梗中的灰分、咖啡碱、茶多酚含量均低于原茶梗,水浸出物的含量相当,碳水化合物含量略高于原茶梗。膨化茶梗共鉴定出48种香气成分,比原茶梗少5种。与原茶梗相比,膨化茶梗的苯乙醇、吲哚含量分别增加5.28%、3.69%;橙花椒醇减少0.15%。可以认为铁观音茶梗在挤压膨化前后香型发生了一定的转变,膨化后茶梗口感要明显好于膨化前,可为茶梗的利用提供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7.
茶叶在种植、生产、加工及消费环节中会产生大量的茶剩余物,茶生物质呈中空多孔隙结构,富含纤维素、木质素、半纤维素及茶多酚、茶多糖等多种活性成分,在农牧业、医疗健康、食品、环境治理及复合板材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尤其是茶生物质/高分子复合材料的研究与应用得到快速和广泛发展。该文首先概述了茶生物质资源特点及其化学组成,然后综述了茶生物质填充不同高分子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并介绍了茶生物质填充高分子复合材料在刨花板、仿木材料、吸声材料、制浆造纸、环境治理及功能食品中的应用研究现状。并指出今后须加强:1)茶生物质中多种组分的综合化、集成化利用研究;2)茶生物质木塑复合材料在阻燃、电学、热学及抗菌除臭等性能研究;3)茶生物质填充高分子复合材料在旅游、养生、装修等领域的应用基础研究;4)茶生物质生化成分变化对茶食品口味、外观及保健功能的影响机制研究。  相似文献   

18.
从介绍槐花保健功能出发,论述了槐花研发产品槐花茶、槐花抹茶、槐花味绿茶及槐花味桑叶茶等,介绍了槐花茶产品特点与经济性,并阐述了槐花茶产品生产工艺流程。  相似文献   

19.
主要介绍了人工栽培条件下,茶蚜、茶小卷叶蛾、假眼小绿叶蝉、茶枝小蠹4种常见害虫对金花茶的为害及其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20.
研究苦荞茶中黄酮提取的最佳工艺,比较不同类型苦荞茶的黄酮含量。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乙醇溶液体积分数、料液比、提取时间和提取温度4个因素对黄酮得率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佳提取工艺,并在此基础上对不同类型苦荞茶黄酮含量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各因素对苦荞茶中黄酮类物质得率的影响由大到小分别为温度、提取时间、乙醇溶液体积分数和料液比。优化得到苦荞茶中黄酮类物质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溶液体积分数70%,料液比1∶25,提取时间4 h,温度70℃,此条件下苦荞茶中总黄酮得率为1.98%;基于该条件下,分析8个品牌19种苦荞茶(11种造粒茶、6种全麦茶、2种全株茶)的黄酮含量,结果表明三类苦荞茶总黄酮含量平均值高低依次是全株茶造粒茶全麦茶;同类型苦荞茶之间,总黄酮含量差异最大的是造粒茶,其次是全麦茶,最小的是全株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