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种子世界》2009,(7):57-57
据国际谷物理事会(IGC)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09年全球小麦播种面积为1.533亿hm^2,相比之下,早先的预测为1.530亿hm^2,2008年为1.523亿hm^2。IGC称,2009年美国玉米播种面积预计为3130万hm^2,相比之下,2008年为3180万hmz^2中国玉米播种面积预计为2920万hm^2,相比之下,2008年为2900万hm^2。  相似文献   

2.
<正>本刊讯2,4-D是全球三大除草剂之一,2014全球销售额超过6.8亿美元,2016年中国生产并出口了约8万吨2,4-D。在2,4-D使用的60年里,几乎没有对其抗性的报道。近期,陶氏宣布将于2018年种植季在美国和加拿大推出Enlist~(TM)玉米,随着全球Enlist~(TM)作物种植面积的增加,预计用于Enlist~(TM)玉米、棉花、大豆等作物的除草剂Enlist Duo~用量也将快速增长,而Enlist Duo~活性成分的2,4-D却出  相似文献   

3.
<正>美国农业部近日称,2017年美国小麦产量将创26年来最大降幅。美国农业部在年度展望论坛上预计2017年美国小麦产量为18.4亿蒲式耳(相当于5000万吨),这将是11年来的最低水平,比2016年减少20%。美国农业部称,美国小麦预期减产主要原因是播  相似文献   

4.
数字     
《种子科技》2015,(1):6
<正>中国小麦产量预计达1.253亿t国际谷物理事会(IGC)发布的报告显示,2014/15年度中国小麦产量预计为1.253亿t,高于2013年的1.219亿t。小麦进口量预计200万t,低于早先预测的270万t;小麦供应总量预计为1.86亿t,早先的预测为1.867亿t,上年为1.824亿t;小麦用量预计为1.229亿t,  相似文献   

5.
世界农药     
<正>全球作物保护市场预计将持续增长据总部位于德州达拉斯的美国著名市场咨询公司Marketsand-Markets最新预测,全球作物保护市场将稳定增长,预计到2016年将达到583.3亿美元。2010年全球作物保护市值约424.7亿美元,未来将以5.3%年均复合增长率稳定增长。销量则将以3.2%的年均  相似文献   

6.
<正>在日前召开的2015年中国农业展望大会上,由中国农科院主要起草,以农业部市场预警专家委员会名义正式发布的《中国农业展望报告(2015—2024)》,对我国未来10年的农产品生产、消费、价格、贸易走势进行了展望。报告预测,未来10年,中国谷物播种面积将保持总体稳定,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将进一步提升。2024年,预计中国稻谷、小麦、玉米总播种面积将稳定在9 067万hm2以上,产量将达到5.8亿t,总消费量预计为6亿t。其中,稻谷产量预计稳定在2.06亿t左右,折合大米产量1.45亿t左右,大米口粮消费预计为1.14亿t;小麦产量预计达到1.29亿t,小麦口粮消费量  相似文献   

7.
美国农业部预计,1997日历年度全球大米出口将达1823万吨,略高于1996年估计中的1808.5万吨,但比1995年创纪录的2085万吨水平将减少260万吨。预计泰国1996/97年度稻谷产量将达215万吨,比上一年度创纪录的产量将仅减少30万吨。预计1997年泰国大米出口仍将为550万吨,与1996年预计中的出口水平相同,因而将再次成为世界最大的大米出口国。预计印度将保持其全球第二大米出口国的地位,1997年其大米出口将稳定在1996年的300万吨的水平。1996/97年度印度稻谷产量预计将达创纪录的1.23亿吨。1995/96年度产量为1.214亿吨。越南1996/97年度…  相似文献   

8.
据国际小麦理事会材料,1993~工994年度小麦总产量预计达五亿六千八百万吨,比上年增加四百万吨;世界玉米产量将达八亿五千四百万吨,增长17%。  相似文献   

9.
正2015年对于全球化肥市场来说是充满挑战的一年。但业内普遍预计,随着新兴经济体的经济较强劲增长和农产品价格保持稳定,2016年全球化肥需求有望出现反弹。肥料产能全线增长国际肥料工业协会(IFA)近日预测,如果农业市场基本面不发生重大变化,2016年全球肥料需求将增长1.9%,达1.866亿吨。其中,受肥料和工业应用强劲增长驱动,尿素需求将同比增长3%,达1.73亿吨。合成氨产能将增加5%,升至2.42亿吨,新产能将集中在美国、沙特阿拉伯、印度尼西亚、尼日利亚和俄罗斯。合成氨主要用来生  相似文献   

10.
市场资讯     
《新疆农垦科技》2012,(8):I0001-I0001
欧洲:欧盟预计粮食将减产530万吨2012年8月2日,欧盟委员会农业司发布了2012至2013年度欧盟粮食产量的最新预测报告。根据欧委会预测,2012年度欧盟27国粮食总产量约为2.794亿吨,比2011年度减产530万吨。欧盟对于各类粮食的需求总量约为2.741亿吨,同比增加了50万吨。对第三世界国家的出口量预计为2 360万吨,同比减少100万吨。  相似文献   

11.
为优化华北集约化农区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氮肥用量,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不同氮肥用量对土壤硝态氮累积以及作物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区小麦籽粒产量最高施氮量为309 kg/hm2,最佳经济效益施氮量为291 kg/hm2。玉米籽粒产量最高施氮量为213 kg/hm2,最佳经济效益施氮量为199 kg/hm2。随着施氮量和种植年限的增加,0~200 cm剖面土壤硝态氮累积量明显增加。施氮量最高的N4处理(小麦季施氮量375 kg/hm2、玉米季施氮量300 kg/hm2)与种植第1季相比,第2季小麦收获后土壤硝态氮累积量增加56.06%,第2季玉米收获后增加62.07%。随着施氮量的增加,100~200 cm土壤硝态氮累积量所占总量的比例明显增加。小麦季和玉米季施氮量均为150 kg/hm2时,小麦和玉米的氮肥利用率最大,分别为46.61%和37.51%。综合考虑氮肥用量对作物产量以及土壤硝态氮的淋失风险,提出华北集约化农区小麦施氮量应控制为250~300 kg/hm2,玉米施氮量应控制为150~200kg/hm2,以保证作物高产,防止过量肥料氮累积,减少淋溶风险。  相似文献   

12.
国内外大豆生产及育种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粮农组织统计,1997年世界大豆油产量为1904万吨,占14种油料作物的25.10%,居世界第一位。1997年世界8种作物蛋白质产量为5743.2万吨,大豆达3721万吨,占64.78%,居第一位。美国农业部报道,1998年全球生产谷物为18.7亿吨,大约有37%用作畜禽饲料。美国植物油占食用油90%,植物油中大豆油占80%。1999年6月,贺锡翔报道,美国65%的玉米和80%大豆用作畜禽饲料和出口。由上述数字可见,大豆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正>最近,国家粮油信息中心市场监测处首次发布对2007年玉米、稻谷等作物播种面积和产量的预测。一、玉米2007年玉米播种面积预计为2735万公顷,较2006年的2705万公顷增加30万公顷,增幅1.1%。主要原因是玉米种植效益高于大豆,使一部分大豆播种面积转移为玉米。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不同轮耕模式对小麦-玉米两熟制耕层构造、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从2009年小麦季开始至2012年玉米生长季结束连续3个种植周期设置小麦季免耕、深松或翻耕+玉米季免耕或深松的6种耕作模式组合,研究其对农田土壤孔隙度和水分含量、作物产量、以及籽粒蛋白质含量、油分含量和容重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免耕相比,玉米季深松大幅度提高0~40 cm土壤的周年总孔隙度,小麦季深松或翻耕改善了土壤孔隙状况。小麦季耕作和玉米季耕作的交互效应是各层次土壤毛管孔隙度的决定因素,而玉米季耕作的独立效应是土壤各层次非毛管孔隙度的决定因素。小麦季深松和翻耕促进小麦生育后期对土壤水分的吸收,深松较翻耕和免耕处理的小麦产量显著升高。玉米季深松比免耕提高了玉米在灌浆阶段对水分的吸收,有利于提高玉米产量,同时对后茬小麦有积极作用。从全年产量与品质看,6种耕作模式组合中,全年两季深松效果最佳,其次是小麦季深松+玉米季免耕,这两种轮耕模式均适合在华北平原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环球     
正转基因作物提升全球农业效益19年间全球农业收入达1503亿美元转基因作物广泛种植的19年间,经济环境效益稳步增长。转基因作物产量高可保障农民使用更少的土地资源获取更高的收益,同时转基因作物还具有更好的环境效益。更高的产量:抗虫棉花、玉米可有效减少害虫危害,提高作物产量,1996-2014年,抗虫玉米、棉花  相似文献   

16.
1989~1990年度世界油料籽产量可望增产,预计达到21500万吨,比上年增长8.6%。比1987~1988年度的20800万吨增长4%。预计大豆、葵花、亚麻籽的种植面积有所增加。除油菜和棉花籽外,其它主要油料作物都将增产。大豆产量和种植面积都将创新记录,预计产量比上年度增长17%,达10900万吨,种植面积估计达5800万公顷。大豆在整个油料作物中的比例,已由上年度的47%恢复到1987~1988年度的水平,达到50%。其中,美国的  相似文献   

17.
基于环境因子的春玉米产量结构模型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环境因子对作物产量的影响是现代农业气象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建立春玉米产量结构模型可为春玉米的科学生产提供依据。本研究分析贵港春玉米不同生育阶段的环境因子与产量结构的相关性,并建立全因子、显著因子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和BP神经网络模型。结果表明,对春玉米产量结构影响最大的生育期为拔节—抽雄期,10~40 cm的土壤水分体积含水率与产量结构最为密切;四种产量结构预测模型优度(R2)比较,全因子模型(AF)优于显著因子模型(SF),多元线性回归(MLR)模型优于BP神经网络(BPNN)模型。试报检验模型发现MLR模型的泛化能力不及BPNN模型,其中BPNN_AF模型对理论产量、果穗粗的预测最为精准。BPNN全因子模型(BPNN_AF)可作为春玉米产量结构预测的最优模型,能较好捕捉作物产量结构与环境因子之间的非线性影响规律,预测结果较为合理准确。  相似文献   

18.
于2016-2017年冬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生长季,设小麦季深松+玉米季免耕(S-N)、小麦季旋耕+玉米季深松(R-S)和小麦季深松+玉米季深松(S-S)处理,以常规耕作方式小麦季旋耕+玉米季免耕(R-N)为对照,在河北平原中部南和县对不同轮耕模式下土壤理化性状、微生物特性、水热状况、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对比小麦播种前,R-S和S-S处理土壤非毛管孔隙度均有显著上升,0~15和15~30cm土层分别平均提高15.2%和18.0%;R-N处理0~15和15~30cm土层非毛管孔隙度比小麦播前分别下降11.3%和7.3%。单季或两季深松可显著提高农田土壤碱性磷酸酶、多酚氧化酶、过氧化氢酶和脲酶活性,其中R-S和S-S处理提高最明显。单季深松或两季深松均可显著提高微生物生物量碳和活跃微生物量,0~30cm土层分别平均提高6.3%和20.6%。两季深松土壤呼吸平均提高12.4%,且呼吸速率变幅增大。深松可增大土壤周年温度变幅,提高水分利用效率,两季深松可显著提高周年作物产量达8.62%。深松可改善土壤物理性状,提高作物产量,提高土壤关键酶活性和呼吸速率,扩大土壤温度日变幅,优化土壤微生物环境。  相似文献   

19.
1国内玉米市场分析1.1玉米供需平衡情况供给方面:预计2005/06年度我国玉米总供给量比上年度增加3.7%。其中,当年新增供给1.36亿t,增长4.2%。消费方面:预计玉米国内总消费比上年度增加3.2%。其中,饲料消费增2.5%;食用消费减4.4%;工业消费增13.1%;出口减27.5%。玉米总需求将达到1.31亿t,比上年度增1.4%。2005/06年度玉米新增供给量将明显高于当年消费总需求,全社会库存将比上年度有所增加。库存消费比将达到34.6%,比上年度提高2.5个百分点。当前国内玉米供求的主要问题是区域间供求矛盾十分突出,部分地区可能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预计2005/06…  相似文献   

20.
<正>根据Persistence Market Res e a rch发布的最新报告,2017年全球麦草畏市场的估值为3.378亿美元。预计2017至2021年内,该市场将以年复合增长率7.9%的速度增长,至2021年底,该市场价值将达到4.573亿美元。全球麦草畏市场的特点大部分市场份额由少数公司占据,全球麦草畏市场顶级公司重视增加产量、扩大在全球作物保护市场的份额以及推出先进的麦草畏制剂。此外,市场上的领先公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