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每个孩子的身上都有闪光点,即使是在别人眼里无可救药的人,但是在我的心里,他总有可取之处。著名的教育家卢勤就孩子的教育问题写过《告诉孩子"你真棒"》这本书,她肯定了在对待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应该多采取肯定和鼓励的方法,我在将近一年的班主任生活中也充分体会到了在教育学生时多用肯定和鼓励的方法所带来的效果。记得我班孩子刚入学时,我就对他们说了这样一段话:"我知道你们在中学时候文化课不太理想,有的  相似文献   

2.
正我已经结婚18年了。在这段时间里,从我早上起来去上班的时间起,我很少对太太微笑,或对她说上几句话,我是最闷闷不乐的人。有一天,我的一位朋友劝我学会微笑,我就决定试一个礼拜看看。因此,第二天早上梳头的时候,我就看着镜子对自己说:"威尔森,你今天要把脸上的愁容一扫而光,你要微笑起来,现在就开始微笑。"当我坐下来吃早餐的时候,我以"早安,亲爱的"跟太太打招呼,同时对她微笑。  相似文献   

3.
<正>有个牧场主人,叫孩子每天在牧场上辛勤地工作,朋友对他说:"你不需要让孩子如此辛苦,农作物一样会长得很好的。"牧场主人回答说:"我不是在培养农作物,我是在培养我的孩子。"  相似文献   

4.
我从哪里来?     
正每个孩子都可能问过父母:"我是从哪里来的?"回答五花八门——"你是花盆里长出来的""你是树上结的""你是路边捡的"……以这样的话来搪塞孩子,有些孩子会怀疑自己是不是亲生的。开明一点的父母可能会说:"你是爸爸妈妈相爱的果子,你是从妈妈肚子里出来的啊。"但如果孩子进一步追问:"那怎么就能从肚子里出来呢?"很多父母就有些尴尬了,不知道用什么样的语言来解释生命的成长历程,或者以别的话题来转移  相似文献   

5.
每个孩子都希望做个“好孩子”。认为自己是个“好孩子”,是孩子奠定自尊和自信的基石。所以父母不要随意给孩子贴“坏孩子”的标签。如果孩子出现不适宜行为,父母要把孩子的不良行为与孩子本人一分为二地评价,可以说:“你这件事做得不对。”不能因为一件事否定孩子整个人:“你不是个好孩子。”可以说:“妈妈不喜欢你这样做。”不能说:“你再这样做,妈妈就不喜欢你了。”  相似文献   

6.
每个孩子都希望做个“好孩子”。认为自己是个“好孩子”,是孩子奠定自尊和自信的基石。所以父母不要随意给孩子贴“坏孩子”的标签。如果孩子出现不适宜行为,父母要把孩子的不良行为与孩子本人一分为二地评价,可以说:“你这件事做得不对。”不能因为一件事否定孩子整个人:“你不是个好孩子。”可以说:“妈妈不喜欢你这样做。”不能说:“你再这样做,妈妈就不喜欢你了。”  相似文献   

7.
这个小孩子就是世界著名的发明家爱迪生。"什么?我不是学生了,那我以后怎么办呢?"爱迪生心里十分痛苦地说着,泪水顺着脸慢慢地流下……"孩子,不要难过。"母亲接着说:"从现在开始,我就是你的老师。你要做的事情一定要得到妈妈的同意,不能做妨碍他人的事。"此时,爱迪生发现母亲眼睛里闪着泪花。这是他第一次看到妈妈流泪,他感到对不起妈妈。"从现  相似文献   

8.
快乐的钥匙     
悦然 《新农村》2012,(1):48
(一)每个人心中都有把"快乐的钥匙",但我们却常在不知不觉中把它交给别人掌管。一位女士抱怨道:"我活得很不快乐,因为先生常出差不在家。"她把快乐的钥匙放在先生手里。一位妈妈说:"我的孩子不听话,我很生气!"她把钥匙交在孩子手中。  相似文献   

9.
幽默驿站     
正考地理我在巷口碰见三婶,她硬把我拉到家里,说有话要问我。刚坐下,三婶便一本正经地说:"听说你是大名人,咱村数你本事大了。"我连忙摆手:"三婶你过奖了,人家给我戴高帽子哩。"三婶塞给我一块糖,问:"娃,你说是省城大,还是亚洲大?""当然是亚洲大,大得不是一点。"她点点头,满意地笑了:"我娃就是有文化。"停了一会,她又认真地问:"你说全世界哪个洲最大?""亚洲大。非洲、欧洲都没有亚洲大,亚洲的人口也最多。"我认真地回答。"胡说!"三婶拿拐杖在我腿上敲了一下,"咱村狗  相似文献   

10.
幽默     
《农家致富》2012,(4):63
找对象朋友家孩子刚上幼儿园,每天都是奶奶去接。有天孩子说:"奶奶,你明天别来接我了,让我妈妈来接我吧。"奶奶问:"为什么?"孩子说:"我在幼儿园处了两个对象,让我妈妈来  相似文献   

11.
正见到苗红本人,您一定会感叹所谓人如其名。她有江南女子温婉的气质,苗条的身材,一双会说话的眼睛,眼神里仿佛写满了故事。然而,当苗红面对工作时,你会惊讶地发现,这个小女子会一改昔日风采,变身为干练、豪爽的北方"女汉子"。在北兴农场问起苗红,很多人不知道她是何许人也,但是当你提及"国兰婚庆公司"的老板娘,那可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幸福小苗就是我,我所能做的,就是帮助新人创造幸福时刻"。这是苗红经常  相似文献   

12.
正一个人的健康成长,离不开自由的精神,也离不开自我管理。但是,我们很容易发现,在孩子的教育上,我们是如何偏废了其中一方的。事实上,孩子教育的问题是自我问题的折射。我常常被问道:"我应该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我说:"你希望你的孩子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你就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当我们努力尊重孩子天性的时候,我们可能忘记了规范他的行为。这个时候,"我们的尊重"就不是真正的尊重,而是用我们自己的"自我"去塑造孩子的"自我"。因为缺少反省与反思,孩子反而  相似文献   

13.
<正>每个孩子的身上都有闪光点,即使是在别人眼里无可救药的人,但是在我的心里,他总有可取之处。著名的教育家卢勤就孩子的教育问题写过《告诉孩子"你真棒"》这本书,她肯定了在对待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应该多采取肯定和鼓励的方法,我在将近一年的班主任生活中也充分体会到了在教育学生时多用肯定和鼓励的方法所带来的效果。记得刚开始接受班主任工作时,因为好多年不带,刚开始事又多,我真的有种找不着东南西北的感  相似文献   

14.
正小妹最近换了一台新车,我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七岁的小女儿,她惊喜地说:"小姨又换了车啊,真幸福!"然后又沮丧地小声嘟囔:"小姨开超市挣大钱,换新车,姐姐比不上妹妹。"我开始没有回过神来,待细细品味她说的话时,突然觉得心里好难受。孩子这么小,就已经有了攀比心理,而且,她居然从经济条件上就断定我过得没有她小姨好!我试探地问道:"为什么说姐姐比不上妹妹?"她答:"你看啊!小姨家的房子是新修的,漂亮极了,还开了新超  相似文献   

15.
幽默     
《农家致富》2013,(7):63+58
迷雾第一次来伦敦,第一次遇见大雾,她走迷糊了,眼镜都掉了。这时,听到耳边柔和的普通话响起:"迷路了吧?你想去哪儿?我带你吧。"那人带着她七拐八绕,很快就到达了目的地。临别,看着他在雾气里模糊的面庞,她好奇地问道:"您是盲人?"他笑着回答说:"不,我是北京人。"  相似文献   

16.
赵鹏程 《百姓》2010,(9):48-50
<正>"我的婆婆对我一直都不是很满意,"马乔里说,"她要是看见我穿红色的衣服,就会告诉我‘你还是穿黑色的吧’,黑色的看起来更苗条一些;我给孩子穿上了一件夹克衫,她非得给他套上羽绒服,因为她觉得孩子穿夹克会冷;如果我做饭油多了一些,她就会给我来一次胆固醇的‘指导’课程。我已经40多岁了,但是她还是拿我当个孩子。我真的不想再听见她的唠叨了。"  相似文献   

17.
张铭 《百姓》2002,(8):39
已婚男人,往往有一个共同的痛苦:老婆的浪漫瘾,挥之不去。明明冰箱里有鱼有肉,她非要出去吃大菜;明明电视剧很好看,她偏要出去散步,明明每个月往家里送钱,她偏要你证明你爱她。男人往往被女人的逻辑弄得非常恼火:你辛辛苦苦打工挣钱,为她买了一幢房子、一房家私,而另一个狡猾讨好的家伙只花1000块,连送一个礼拜玫瑰花,她却说只有那个人才真的了解她。有个朋友最近大彻大悟;她要出去吃饭,那就去吃喽,自己要做的,不是和女人讨论烛光晚餐是否浪漫,而是去吃,去埋单。她要去散步,那就去散吧,不就是几步路吗?她要你说,那就让她说去,我爱你,我  相似文献   

18.
近日,一则关于抹平毛玻璃的微博被热转,微博称只要贴上透明胶带,原本看东西模糊的毛玻璃,一下子就变得如同普通玻璃般透明。网友称,她家住高楼,卫生间窗户磨砂玻璃用久龟裂了,她担心掉下去砸到人,便用透明胶贴上,立刻有网友提醒"你这样一贴,洗澡就‘现场直播’了。"经过测试,她发现贴上透明胶的毛  相似文献   

19.
“我75公斤,还不把你压垮了。”“天啊,你简直是小胖猪。”她说罢,双手扶着我的腰,然后让我轻轻地躺在她的床上。“你对我真好。”我说着,认真仔细端详着她的脸。“我好看吗?”她笑眯眯地望着我。“你的眼睛和微笑有点像肖杰。”  相似文献   

20.
正她是一位来自省城机关的年轻女干部,挂职一年来没穿过一天裙子,没有好好陪过家人和孩子。她所在的单位,常常被人们称为"清水衙门"。去年3月31日,国务院副总理汪洋来定西调研精准扶贫工作。她受到汪洋副总理的亲切接见和表扬。汪洋副总理当众对她说:"讲得好是因为干得好,我相信你这8个月过得一定比你在机关更充实。在这里,因为你的付出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特别有价值有成就感,特别充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