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十五”以来,先后育成并通过审定定名苏玉(糯)1号、2号、3号、4号、5号、8号、9号、10号、11号、12号、13号、SW503共12个特用玉米品种。其中,“苏玉(糯)2号”为全国糯玉米区试对照品种。在糯玉米育种领域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2.
优质糯玉米新品种"苏玉糯5号"特性及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玉糯5号”(原名“W4536”)是江苏沿江地区农科所利用自选系T45和T366分别作父、母本杂交育成的早熟高产糯玉米杂交种。2003年儿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国审玉2003067),2004年2月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经省区试、东南区试、国家玉米新品种展示及各地示范种植,“苏玉糯5号”抗逆性较强,适应性广,全国玉米种植地区春、夏、秋播均能种植。  相似文献   

3.
优质糯玉米单交种苏玉(糯)1号的转化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优质糯玉米单交种苏玉(糯)1号的转化应用工作,一是育种推广部门配合,形成苏玉(糯)1号的转化网络;二是通过后续试验,形成具有鲜食特点的苏玉(糯)1号优质高效综合管理技术。苏玉(糯)1号的转化应用丰富了城乡居民的菜篮子,提高了种植户的收益,促进了种植业结构的调整。  相似文献   

4.
李德新 《农技服务》2002,(11):19-19
<正> 江苏沿江地区农科所育成的苏玉(糯)系列品种,以其优良的品质,广泛的适应性,在全国糯玉米生产中独占鳌头。目前,苏玉(糯)系列品种有苏玉(糯)1号、2号和3号,均已通过农作物品种审定。 苏玉(糯)1号 一般亩产籽粒450~500 公斤,高产田600 公斤,或青果穗 1250公斤以上,比糯玉米农  相似文献   

5.
采用AMMI模型,并计算稳定性参数,对2007年浙江省糯玉米区试B组12个品种产量稳定性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沪糯88、甜糯601、苏玉糯2号、甜糯006、苏玉糯202等品种稳定性较好。通过以参数为纵轴,平均产量为横轴作图发现,参试品种中丰产稳产性表现最好的为沪糯88,苏玉糯202、甜糯006、甜糯601等品种表现也较好。  相似文献   

6.
为加速鲜食糯玉米新品种的推广应用,笔者于2009年春对浙江省东阳玉米研究所玉米试验站提供的鲜食糯玉米新品种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浙凤糯2号"、"浙糯玉4号"、"美玉(加甜糯)8号"、"苏科花糯2008"和"苏玉糯2号"5个品种均较适宜原南江区种植,尤以"苏玉糯2号"为较理想的推广品种。  相似文献   

7.
为筛选出适宜本地种植的鲜食糯玉米新品种,2020年莆田市农业技术推广站以苏玉糯5号为对照,开展11个糯玉米品种区域试验。结果表明,浙白糯702、荟甜糯2号、闽甜糯4号、雪甜糯321、苏玉糯909和闽甜糯5号6个品种综合性状表现较好,可进一步试验示范种植。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糯玉米种质资源的发掘利用,以早熟性为突破口,在育成早熟、优质、高配合力自交系“申W13”和“申W22”基础上,选育出早熟、优质鲜食糯玉米单交种“沪玉糯2号”。通过国家东南区试验,该品种熟期比“苏玉糯1号”早6 d,增产11.8%,糯性品质优良,抗逆性好,适应性广。2005年通过国家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9.
苏玉糯2号(原名98W-2)是江苏沿江地区农科所利用自选系T361与T366杂交育成的早熟高产糯玉米杂交种。2002年4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2003年11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编号:国审玉2003066)。该品种早熟,鲜果穗上市早,以及具有白粒、皮薄、口感好、糯性强、营养丰富等优点,目前在江、浙、沪、皖等南方糯玉米主栽区已广泛应用。预计今后几年将成为这些地区的糯玉米主栽品种。  相似文献   

10.
以16个鲜食糯玉米新品种为试验材料,分析了不同品质性状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鲜食糯玉米品尝评分与淀粉黏度性状中的峰值黏度、谷值黏度、终值黏度、回复值呈显著正相关,而与其他品质成份相关性不显著。基于不同品种综合品质性状表现,筛选出综合食味品质优良的糯玉米新品种苏玉糯11号、苏玉糯1502和苏科糯12,可作为鲜食和速冻加工的优选品种。  相似文献   

11.
试验在35℃、25℃、12℃、7℃条件下对当前主栽糯玉米品种京科糯2000、京紫糯218、京科糯123、垦粘1号、渝糯7号、苏玉糯1号、中糯1号分别进行沙培发芽试验并测定其种子活力,比较不同品种间种子活力的强弱表现.以用于指导生产.结果表明:在高温35℃胁迫条件下京紫糯218、京科糯123种子活力表现较强,苏玉糯1号最差;在25℃条件下各品种种子活力表现差异不显著;在低温12℃胁迫条件下中糯1号、京科糯123、苏玉糯1号种子活力表现较强,垦粘1号最差;在超低温7℃胁迫条件下渝糯7号、苏玉糯1号种子活力表现较强,垦粘1号最差.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在相同环境条件下种植容糯2号、苏玉糯5号等4个糯玉米品种的经济效益。结果表明:种植渝糯7号的产量最高,经济效益最好。  相似文献   

13.
6个糯玉米品种对玉米蚜的抗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筛选对玉米蚜Rhopalosiphum maidis抗性的糯玉米品种。[方法]采用蚜情指数法和大量蚜虫侵染法对6个糯玉米(Zea mays L.sinensis Kulesh)品种分别在苗期和大喇叭口期进行抗蚜性鉴定。[结果]苗期评价结果为6个糯玉米品种的抗性植株百分率为30%~70%,抗性级别显示中糯1号、丰糯1号、苏玉糯2号为抗(R),品糯28、凤糯2146为中抗(MR),苏玉糯5号为感(S);6个糯玉米品种在大喇叭口期的抗性级别均为感(S)。[结论]糯玉米在苗期对蚜虫的抗性较高,在大喇叭口期对蚜虫的抗性较低。  相似文献   

14.
甜糯玉米新品种浙糯玉5号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浙糯玉5号是浙江省东阳玉米研究所以自育的甜糯玉米自交系中2jp233为母本和自育的糯玉米自交系苏171为父本杂交组配而成的甜糯玉米单交种。该品种2005年春季参加糯玉米组合鉴定试验,同年秋季进行小区对比试验;2006年春季参加东阳玉米研究所糯玉米组合品比试验;2007年-2008年参加了浙江省糯玉米品种区域试验,皆比对照苏玉糯2号增产;2009年参加了浙江省糯玉米品种生产试验,并通过了浙江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浙审玉2009004),并命名为浙糯玉5号。  相似文献   

15.
“苏玉糯5号”是江苏省沿江地区农科所以“通系5”为母本、“366”为父本杂交选育成的高产、优质、多抗糯玉米单交种,2003年通过国审。“苏玉糯5号”产量高、糯性强、色泽佳、商品性好,既可鲜食,又可收干籽粒食用。  相似文献   

16.
苏玉糯1号的特征特性及其二环系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玉糯1号是国内首个国家级审定的糯玉米品种,具有优质、高产、多抗等优良特性。作为发展特色农业和开发名特优产品,该品种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其带动下,一大批育种部门及个人纷纷开展糯玉米育种工作,促进了我国糯玉米事业的发展。介绍苏玉糯1号的特性及其作为种质在生产上的应用情况,以促进苏玉糯1号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苏玉糯2号是由江苏沿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以通361为母本,366为父本杂交选育成的高产、优质、多抗糯玉米单交种,2003年通过国审。苏玉糯2号产量高、糯性强、色泽佳、商品性好,既可鲜食,又可收干籽粒食用。采用科学的栽培技术种植苏玉糯2号,不仅可以满足城乡居民对糯玉米鲜果穗的需求,而且可以提高种植效益,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相似文献   

18.
为筛选适宜漳平市种植的高产、抗病、商品品质优良的鲜食糯玉米品种,2016年承担了福建省种子总站鲜食糯玉米品种区试(漳平点试验),通过对鲜食糯玉米品种抗性、产量及商品品质相关的农艺性状调查,结果表明:天贵糯919、甜糯133、彩糯17322等3个品种农艺性状及商品品质表现优良,综合表现好,每667 m~2产量比对照苏玉糯5号增产82~156 kg,产量差异极显著,对主要病害达到抗或中抗水平,建议继续参试或同时生产示范;黔糯601、珍珍糯95、翠糯2号比对照苏玉糯5号减产,田间综合表现较差,建议停止试验。  相似文献   

19.
南京神州种业有限公司(邮编:210095,电话:025-84396341)选育的中熟丰紧凑型糯玉米新品种“苏玉糯19”,前不久通过了江苏省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20.
“沪玉糯3号”是早熟、优质、高配合力自交系申W48和申W22杂交选育而成的大穗型鲜食糯玉米单交种。该品种熟期比“苏玉糯1号”早3d,增产13.6%以上,糯性品质优良,抗逆性好,适应性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