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根据单位面积和独立分蘖丛的调查与测定,分析了亚热带中山人工草地鸭茅种群及其分蘖丛的数量特征。结果表明,在开伦至乳熟期,种子田鸭茅种群的分蘖丛密度已经超过了环境容纳量,但分蘖密度尚未达到环境容纳量。  相似文献   

2.
松嫩平原野大麦种群可塑性生长及密度调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红  杨允菲  卢欣石 《草地学报》2004,12(2):87-90,119
松嫩平原野大麦种群数量特征的野外调查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在籽实乳熟~成熟期,野大麦种群尚未达到环境最大容纳量,其生物量随种群密度增加呈极显著增长;营养蘖可塑性大于生殖蘖,生殖蘖生产力约是营养蘖的1.3倍;种群抽穗率有较大的变异度;分蘖株的生长已经受到种群密度的调节,分蘖株单蘖重与种群密度和营养蘖密度,以及营养蘖、生殖蘖单蘖重与种群密度间均为幂函数关系.  相似文献   

3.
松嫩平原碱化草甸朝鲜碱茅种群生殖特性的定量分析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杨允菲  祝玲 《草地学报》1995,3(1):35-41
通过对朝鲜碱茅单化群落独立株丛的大样本取样和对正常花序随机取样的调查与测定,定量分析了松嫩平原碱化草甸朝鲜碱茅种群的生殖特性。朝鲜碱茅种群话营养繁殖数量性状之间有较强的规律性。丛分蘖数、丛地上生物量、丛生殖枝数和丛生殖技重分别与丛径之间,以及丛生殖枝重与丛生殖枝数之间均为线性正相关,丛生物量随着丛分蘖数的增加呈幂函数增加。朝鲜碱茅种群在整个生殖生长发育过程中具有较强的有序性。圆锥花序各节位上的小穗数量呈伽玛分布。各节位上的小花数量随着节位的增高呈Logistic曲线形式减少。小穗数和小花数均随着节位的增加呈y=ae(-b/x)饱和型指数曲线形式累积增长。  相似文献   

4.
两种碱茅种群果后营养繁殖的定量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通过对独立分蘖丛的取样调查,定量分析了松嫩平原碱化草甸星星草和朝鲜碱茅种群的果后营养繁殖。结果表明,两种碱茅分蘖丛果后营养繁殖的数量均以分蘖芽所占的比重最大,星星草和朝鲜碱茅分别为54.1%和63.3%;分蘖苗次之,分别为30.9%和30%;分蘖株最少,分别为15%和6.7%。星星草的营养繁殖力比朝鲜碱茅的强。两种碱茅的分蘖株、分蘖苗、分蘖芽均随其丛径的增加呈直线函数增加。  相似文献   

5.
杨允菲  傅林谦 《草地学报》1995,3(2):103-111
定量分析的结果表明,从5月下旬至6月上旬,黑麦草种群蘖密度减少了37.0%,白三叶种群叶密度减少了54.2%。黑麦草种群在混播草地中占有优势地位。在两个生长时期黑麦草种群生产量随着白三叶种群叶密度增加均呈指数函数下降,白三叶种群生产量随着黑麦草种群生产量增加均呈直线下降。随着生长季的进程,两个种群在密度与生产量之间的负向效应呈增强趋势,但两个种群在生产量之间的负向效应却基本保持相同水平。至6月上旬,混播草地已接近于最大生产量。  相似文献   

6.
林间草地硬质早熟禾无性分株构件的定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硬质早熟禾单优群落随机取样的调查与测定,就该种群的分株构件进行了定量化分析。结果表明,硬质早熟禾无性系构件的数量决定于丛径的大小,无性系中生殖蘖构件组分的数量占较大比重,取样中最高比例为95.98%;无性系分株的数量及生殖蘖的数量,随着丛径的增加均呈幂函数形式增大;无性系的生物量及生殖蘖的生物量随着丛径的增加也呈幂函数形式增大;硬质早熟禾无性系对生殖生长有着较高的能量投入,以此维持种群的更新与发展。  相似文献   

7.
白羊草种群繁殖的数量特征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董宽虎  米佳 《草地学报》2006,14(3):210-213
于抽穗-开花期测定分析白羊草(Bothrioch loaischaemum)株丛的繁殖数量特征。结果表明:丛茎枝数、丛地上生物量和丛生殖枝数分别随丛径呈指数函数增加,丛生殖枝重随丛径呈幂函数增加,丛地上生物量与丛茎枝数,以及丛生殖枝重与丛生殖枝数之间均呈线性增加,生殖枝数和营养枝数比值随株丛高度和丛径均呈二次曲线变化。  相似文献   

8.
林间草地硬质早熟禾无性分株构件的定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剑  田迅 《中国草地》2003,25(2):9-12,17
通过对硬质早熟禾单优群落随机取样的调查与测定,就该种群的分株构件进行了定量化分析。结果表明,硬质早熟禾无性系构件的数量决定于丛径的大小,无性系中生殖蘖构件组分的数量占较大比重,取样中最高比例为95.98%,无性系分株的数量及生殖蘖的数量,随着丛径的增加均呈幂函数形式增大;无性系的生物量及生殖蘖的生物量随着丛径的增加也呈幂函数形式增大,硬质早熟禾无性系对生殖生长有着较高的能量投入,以此维持种群的更新与发展。  相似文献   

9.
扁穗牛鞭草人工种群构件及生物量动态变化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测定扁穗牛鞭草(Hemarthria compressa)人工割草地不同生长时期种群构件数量与分布、生物量结构变化,结果表明:在生育期内种群分蘖数呈现双“S”形变化,在再生初期与开花期二级分蘖数量大于一级分蘖,决定产量的一级分蘖在株高50cm时,数量达最大值3640蘖/cm,到孕穗期(株高约80cm)降为2840蘖/cm;单蘖与叶片数均呈双“S”形变化;单蘖叶面积呈“厂”形变化,而叶面积呈现出典型的双“S”形变化;单蘖和叶片生物量分别呈“n”和双“S”形变化;茎的数量与分蘖数变化一致,单蘖和茎生物量并非同步呈双“S”形变化;地上生物量在生育期内呈“S”形变化;牧草质量呈“直线”形下降。  相似文献   

10.
放牧对鸭茅能量积累及分配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张荣  孙国钧 《草业科学》2001,18(3):7-10
通过长期放牧试验,探讨了不同放牧强度下亚热带高山草地鸭茅种群能量积累规律及能量在不同构件之间的分配特征。在无放牧的对照草地及采食率分别为55%、65%、80%的放牧草地,鸭茅热值随放牧强度的增加而呈单峰曲线型变化,一定强度范围内的放牧干扰提高了鸭茅热值及能量的积累;根部能量的积累随放牧强度的提高而逐渐减少。在禁牧草地,鸭茅种群能量主要被低密度的大分蘖丛所分摊,随着放牧强度的提高,种群能量则逐渐均摊给高密度的小分蘖丛。  相似文献   

11.
亚热带中山地区苇状羊茅无性系的生长与生产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以分蘖丛为单位的调查与测定,定量分析了亚热带1800m中山立地条件下苇状羊茅无性系的生长与生产特征。结果表明,4处生的分蘖丛径可达24cm,单丛可达209个蘖,至开花期每从生物量可高达44.4g。分蘖丛诸数量性状之间无均具极为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12.
针对松嫩平原自然条件下星星草(Puccinellia tenuiflora)单优群落独立株丛,采用随机挖掘整个分蘖丛的取样方法,对星星草果后营养期无性系结构及其生长规律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星星草无性系总构件数量为(49.07±29.74)个,分蘖株和分蘖苗分别占53.3%和46.7%;总生物量为(2.54±1.57)g,分蘖株和分蘖苗分别占90.7%和9.3%。随丛径的增加,分蘖株数量、分蘖苗数量、分蘖株生物量分别呈直线增加,总构件数量和总生物量呈幂函数增加,分蘖苗生物量呈对数函数增加;分蘖株生物量、总生物量分别与分蘖株数量和总构件数量呈直线函数关系,分蘖苗生物量与分蘖苗数量呈幂函数关系;其相关性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1)。  相似文献   

13.
We tested the hypothesis that initial above-ground regrowth of defoliated grass tufts would be reduced in sites which have been exposed to prolonged heavy grazing. The regrowth of Themeda triandra and Urochloa mosambicensis tufts was compared between three heavily grazed sites close to a village and three relatively lightly grazed sites far from a village, in a semi-arid communal rangeland in the South African lowveld. A clipping experiment was done in the field using T. triandra and U. mosambicensis tufts. Regrowth was lower (P≤0.01) in the heavy grazing sites for both species. This was more a function of tiller production rate, in terms of numbers of tillers, than of tiller extension rate. Rate of regrowth was not strongly affected by tuft size.  相似文献   

14.
克隆植物矮嵩草在放牧选择压力下的风险分散对策研究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对不同放牧强度下高寒矮嵩草草甸建群种矮嵩草Kobresia humilis构件数量的季节动态、构件数量和生物量的表型变化及死亡概率变化进行了研究.家畜放牧试验设4个放牧强度处理,于1999-2001年在中国科学院海北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定位站的矮嵩草草甸内进行.研究表明,增加放牧强度会延迟部分分蘖抽秆开花,未影响所测其他性状的季节动态特征;每分株分蘖数、死分蘖数、叶片数和死叶片数均随放牧强度增加而显著提高,秆及死秆数在放牧处理间无显著差异,秆百分比、每分蘖秆质量及每分蘖地上生物量随放牧强度增加而显著下降;不放牧的对照处理中分蘖和分株死亡的概率大于重度放牧处理,在同一放牧处理中,分蘖死亡概率大于分株死亡概率,而分株死亡概率又大于源株死亡概率;构件较大的表型变化、分蘖的死亡以及贮藏资源共同构成了矮嵩草无性系风险分散对策.  相似文献   

15.
松嫩平原羊草种群生殖分蘖株的数量特征及其定量分析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在松嫩平原羊草籽实的乳熟-成熟期,对翻耙样地和封育样地的羊草生殖蘖进行取样调查.结果表明,在同一生境条件下,生殖蘖株高、穗序长、节间长、穗节数和生殖生长比率5个性状较均匀整齐,籽实数、结实率、小花数和小穗数的生态可塑性较大.生殖蘖高度与穗序长、节间长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生殖生长比率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穗序长与节间长、穗节数、小穗数和小花数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穗节数与小穗数和小花数、小穗数与小花数、籽实数与小花数和结实率均呈极显著正相关.羊草生殖蘖数量特征的生态可塑性及其相互间的定量关系,揭示了羊草生殖蘖个体生长、发育和生殖的协调发展规律.小花数随小穗数、籽实数随小花数和结实率在2个样地呈异速增长,是翻耙样地羊草生殖蘖籽实产量远大于封育样地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松嫩平原碱化草甸野大麦无性系构件的定量分析   总被引:26,自引:8,他引:18  
野大麦无性系构件的数量决定于丛径的大小,无性系中营养蘖构件组分的数量占较大比重,为69.15%,是生殖蘖的2.24倍,但生殖蘖和营养蘖的生长与物质生产相差悬殊,平均生殖蘖重是平均营养蘖重的2.17倍,致使无性系对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能量分配大体相等。无性系构件的生物量,以及营养蘖和生殖蘖构件组分的生物量与丛径和总蘖数间均存在着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平均单蘖重、平均的生殖蘖重均随着无性系构件数量的增加呈幂函数形式下降;无性系的芽数随着丛径和总蘖数的增大而有规律地增加;抽穗率在大小不等的无性系间具有相对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采用大样本随机挖取单个无性系株丛的方法在伊犁河谷特克斯县境内的典型白羊草(Bothriochloa ischaemum)草地进行取样,并定量分析了白羊草无性系构件结构及其生长规律。结果表明,在籽实成熟期,白羊草无性系的平均丛径为13.5 cm。在无性系中,生殖分株与营养分株分别占总分株的27.9%和72.1%,而生殖分株与营养分株的生物量则分别是无性系总生物量的50.6%和49.4%。随着丛径的增加,白羊草无性系不同构件数量和生物量及总分株数量和分株总生物量均呈指数函数关系的异速增长。营养分株数量和生物量与总分株数量及总生物量之间呈幂函数关系,而生殖分株数量和生物量与总分株数量及分株总生物量之间均呈线性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8.
火烧、施氮肥对结缕草种子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山东胶州对结缕草(Zoysia japonica)进行火烧和施氮肥试验.结果表明:火烧后结缕草提前1周返青,生殖枝数和抽穗率分别为2621/m2和28.26%,而对照为1178/m2和23.46%,二者差异极显著(P<0.01);火烧 施氮肥(秋季20 N/hm2 春季10 kg N/hm2)生殖枝数和抽穗率显著高于火烧、不施肥;火烧极显著提高了种子数/生殖枝、结实率和种子产量(P<0.01),极显著降低了种子空瘪率(P<0.01),其中火烧 施氮肥效果最好;火烧使结缕草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均有极显著提高(P<0.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