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2 毫秒
1.
夏花鱼苗“三不可”指的是当水花经过约一个月培育成夏花鱼苗(夏花通常指全长3郾3~5厘米的鱼苗)需出售或分塘时,碰到全池鱼苗浮头不可下塘拉网;当外运时,鱼苗在鱼篓内结群不游动、出现鱼呆时不可外运;刚从远处运到的夏花鱼苗不可立即放塘。夏花鱼苗出现全池浮头(也叫起塘)往往是遇到多日阴雨或晴天的日出前,此时大都气压低、表层水密度大、热成层明显,水中含氧量较平时稀少,鱼苗呼吸困难、行动缓慢。若此时进行下塘拉网会使鱼苗活动量进一步增大,耗氧量相对增加,加之鱼群密度大,单位水体含氧量低,势必会使鱼苗出现大量死亡。因此全池夏花鱼…  相似文献   

2.
鱼苗放养时,由于水温突然改变过大而引起鱼苗感冒,直至死亡,导致成活率低。原因是鱼苗幼嫩,对水温变化适应力弱。笔者根据鱼苗放养生产实践,介绍物理、化学两种新法来预防夏繁、秋繁鱼苗感冒,效果好且对鱼苗无副作用,养殖者不妨一试。1物理方法运输前要对鱼苗进行拉网锻炼,下塘前先用手或鱼桶在水面拨动几下,拨开温度较高的上层水,然后将池水慢慢加入鱼桶中,使鱼桶内的水温与池塘水温趋于一致,再慢慢倾倒鱼桶,并用手向鱼桶内轻轻拨动水流,让鱼苗自动游入池中。因为装运鱼苗的容器水温与池塘水温差值不得超过2“C。2化学方法…  相似文献   

3.
孵化缸中的死鱼苗和体质差、身上拖泥的鱼苗,统称“屑花”。在鱼苗孵化的过程中,由于寒潮侵袭,气温急剧变化,或由于连续阴雨,致使孵化缸中的水温偏低,有时低到17~18℃。这样延迟了孵化的时间,引起孵化后的部份鱼苗体质较差、身上拖泥,甚至会成为死鱼苗。用“做鱼”的方法,清除孵化缸中的“屑花”,效果很好。其方法是:在鱼苗显出眼点二、三个小时后,将孵化缸中的  相似文献   

4.
孵化缸中的死鱼苗和体质差、身上拖泥的鱼苗,俗称孵化缸中的“屑花”。在鱼苗孵化过程中,由于寒潮侵袭,气温急剧变化,或连续阴雨,致使孵化缸中的水温偏低,有时低于17—18℃,这样延长了孵化时间,引起孵化后的鱼苗部分体质较差,身上拖泥甚至产生一些死鱼苗。此外,由于亲鱼的成熟度不够良好,产下后,  相似文献   

5.
兴宁县是广东省比较大的鱼苗种生产场,为了培育体壮规格大的苗种,这个场积极开展茶枯原塘“吊水”,改善水质,培育大规格鱼苗种的试验,深挖鱼塘潜力,促进了鱼苗种的生产。几年来,他们在生产中采用茶枯"吊水"  相似文献   

6.
鱼苗“跑马病”的防治在5—8月,鱼苗至夏花培育阶段,常常发现鱼苗绕池边狂游,状如跑马,故称“跑马病”。由于鱼群长时间绕池边狂游不止,造成体力过分消耗;使鱼体消瘦,体力枯竭,最后大量死亡。那么引起鱼苗发病的原因是什么呢,应该从三个方面诊断防治:一、因食...  相似文献   

7.
在水花鱼苗培育过程中,青泥苔、水蜈蚣,气泡病危害较大,严重影响鱼苗成活率,俗称“三害”。如何防治“三害”,笔者的经验是: 一、青泥苔:鱼池中常见的丝状绿藻的总称 1.危害:消耗水中养料,影响浮游生物繁殖,缠住鱼苗。 2.防治: (1)鱼苗放养前10~15天按每立方米水用1.3克疏酸铜的浓度,先将池中的水蓄深到20~30厘米,再将药  相似文献   

8.
如何防治鱼苗“三害”一、青泥苔:鱼池中常见的丝状绿藻的总称1.危害:消耗水中养料,影响浮游生物繁殖,缠住鱼苗。2.防治:(l)鱼苗放养前10~15天按每立方米水用1.3克硫酸铜的浓度,先将池中的水蓄深到20~30厘米,再将药物在非金属容器中溶解后全池...  相似文献   

9.
<正>鱼苗"炸网"是指鱼苗在拉网起捕的过程中,在鱼苗出网密集时短时间内大量死亡的现象。在北方地区,尤以鲢鳙鱼夏花鱼苗在拉网出鱼时最为常见。笔者在生产实践中就遇到过几次鱼苗炸网现象,均发生在鲢鳙鱼夏花拉网中,结果损失非常大。  相似文献   

10.
今年我县首次进行了鲸鱼苗试养,效果较好。5月30日购苗暂养,暂养20天,鱼苗由购进时的scm左右长到平均scm,大者达到了10cm以上,且鱼苗成活率高达印%以上,鲸鱼苗显示了适应性强,食欲旺盛的特点。我们的具体做法是:一是把好“选自”关。因鱼苗适应环境的能力差,选苗时,应注意从盐度相近的海域选购,这样小苗不至于因环境不适,而导致死亡。据试养着,纯海水鱼苗要比海、谈两合水鱼苗成活率高30%左右。在鱼苗个体的选择上,据我地按大、小两种类型苗试养来看,个体为2-4cm的鱼苗暂养成活率为60%左右,而个体为scm左右的大苗暂养成…  相似文献   

11.
在生产实践中,有的养殖户“水花”鱼苗长得快,成活比例大,有的“水花”鱼苗长得慢,且参差不齐,成活率低。这里面的差别究竟在那里?笔者从几户培育“水花”成效大的渔民中,了解到五个方面的诀窍。 1、专池喂养,彻底清塘。“水花”阶段的鱼苗,体小幼嫩,摄食能力低,游动能力弱,环境的适应性差。在这样情况下,专塘喂养是最基本的条件。  相似文献   

12.
广东佛山南海市近200家鱼苗场共生产孵化各类淡水鱼苗1400多亿尾。该市有关部门称,这一数字约占了广东全省“鱼花”(即鱼苗)生产总量的三分之一,南海也因此成为中国较大的淡水鱼苗生产繁育基地。据了解,中国每年淡水鱼苗生产量约为7000亿尾,广东约占4000亿尾左右,而南海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起,每年鱼苗生产孵化量就在1000亿尾以上,“南海鱼花”在中国淡水鱼苗生产繁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相似文献   

13.
湖南华容县国营水产养殖场继去年创造“鱼苗自动分野器”之后,又不断革新,创制了“鱼苗自动别野、分类器”。这种工具即能清除野鱼苗,又能将鲢、鳙、青、草鱼自动分类,比用旧的清野工具提高工效75倍,比人工分类提高工效1500倍,是鱼苗养殖工作上一个巨大的革新。这个工具是该场场长易枝梁同志(共产党员)与全场职工共同研究,经多次试验而创造成功的。从实践中证明,这种工具有五大优点:①能百分  相似文献   

14.
抚“水花”,是最让渔民头痛的事,因为鱼苗小,摄食能力差,抵抗能力弱,稍有不慎,会“寿终正寝”,“早年夭折”。而抚“水花”,又是发展水产生产一个重要的环节,因为养鱼面积的多少,很大程度上,依仗于鱼种的多少,而“水花”,又是鱼种的重要基础。有的户,“水花”鱼苗长得快,成活比例大;有的户,“水花”鱼苗长得慢,且参差不齐,成活率低。这里面的差别究竟在那里?笔者从几户“抚‘水花’,成效大”的渔民中,了解到五个方面的袂窍。  相似文献   

15.
鱼苗下塘后全部死亡或成活率很低,俗称之为“闷塘”。此种情况在鱼苗生产过程中时有发生,且危害较大,往往使养殖户错过生产季节,造成苗种短缺。笔者根据多年从事水产苗种培育的经验,就鱼苗“闷塘”的发生及防治对策总结如下,为广大水产养殖者提供参考:一、“闷塘”发生的原因引  相似文献   

16.
<正> 华北、东北、西北地区近年淡水养殖业迅速发展,成绩显著.但是,这些地区由于气温低,批量自产鱼苗困难,即使少量生产,也成本高,时间晚,当年培育的鱼苗难以度过漫漫寒冬,幸存部分需三年才能养成商品鱼.而从长江流域运进鱼苗,两年时间即可养成商品鱼,明显地缩短了时间,提高了效益。“三北”地区距离长江流域鱼苗产地遥远,用汽车、火车运输鱼苗时间太长,难以保障成活率,民航运输也远远不能满足需求,为解决“南苗北运”的燃眉之急,供求双方纷纷登门空军驻汉部队,请求支援。空军部队十分重视这一问题,几年来,每至五、六月,便增派飞行任务,装机起运鱼  相似文献   

17.
1968-1998年,笔者累计催产青鱼168组,产苗10827万尾,对怎样提高青鱼人工繁殖“四率”(催产季度精率、孵化率、亲鱼产后成活率)有切身体会,现将其简介如下,供同行参考。一、亲鱼的收集和培育:收集亲鱼一般都在冬季和捕捞成鱼同时进行。据调查生产鱼苗的单位大部分不生产青鱼苗,而生产四大家鱼苗的单位青鱼又是少数,青鱼仅占四大家鱼的5一吕叽。针对青鱼少的情况,为多产青鱼苗,在青鱼培育的安排上应恰到好处:既应培育好青鱼,又要节约鱼池。饵料和人工。例如:在湖北红安地区,1997年6月上旬催产青鱼后,产后青鱼经注射和徐抹保…  相似文献   

18.
正来到陆川县大桥镇瓜头村,在村中随意行走,不时看到大大小小的池塘,池塘里养的可不是一般的商品鱼,而是可以培育鱼苗的种鱼。该村靠水吃水,如今已成为玉林市最大的鱼苗孵化基地之一。走到村子北部,可以看见一个大大的水库——陆透水库,这里水资源丰富,水质优良。20世纪80年代初,头脑活络的村民谭永才想到了"靠水吃水"的致富之路,他到广东学习鱼苗孵化技术,回来向信用  相似文献   

19.
一年之计在于春,又到罗非出苗时。这条关乎数以万计养殖户生计的罗非鱼,今春的鱼苗销售情况如何?在苗种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各良种场该何去何从?近日,记者多方了解鱼苗产销情况,并试图从中窥视今年商品鱼市场走势。  相似文献   

20.
鱼苗品质的好坏与产苗季节关系很大。鱼苗的各种名称一般都按时令称呼:有“菜花籽”、“立夏籽、“小满仔”、“芒种仔”和“霉花仔”之分。“小满仔”是体质最强,成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