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般家畜饲喂秸秆分解剂分解的秸秆饲料都会发生哪些变化怎样计算使用秸秆分解剂的投产比,效益怎样奶牛应用秸秆分解剂的效果怎样、为什么有个别奶牛不见增奶用秸秆分解剂分解的秸秆饲料喂猪是否影响出栏期经分解剂处理的秸秆饲料适口性怎样、畜禽是否爱吃使用分解剂饲喂畜禽试  相似文献   

2.
热应激对不同泌乳阶段奶牛日产奶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丰利  李小杉 《湖北农业科学》2014,53(19):4650-4653
对热应激条件下湖北省黄冈市某规模化奶牛场不同泌乳阶段奶牛日产奶量的变化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处于非热应激期和热应激恢复期的泌乳早期奶牛的日产奶量极显著(P<0.01)高于处于中度热应激期的泌乳早期奶牛的日产奶量,处于非热应激期的泌乳中期奶牛的日产奶量显著(P<0.05)高于处于中度热应激期的泌乳中期奶牛的日产奶量。中度热应激期与非热应激期相比,温湿指数(THI)每增加1个单位,泌乳早期、泌乳中期和泌乳后期的奶牛日产奶量分别下降0.46、0.37和0.30 kg/头;热应激恢复期与中度热应激期相比,THI每降低1个单位,泌乳早期、泌乳中期和泌乳后期的奶牛日产奶量分别增加0.45、0.16和0.05 kg/头。因此,泌乳早期的奶牛受到热应激的影响程度大于泌乳中期的奶牛,泌乳后期的奶牛受到热应激的影响程度最小。建议奶牛场合理安排奶牛的配种与产犊时间,在上一年的10、11、12月尽量不给奶牛配种,避开母牛在7、8、9月产犊,从而避免热应激对奶牛泌乳早期和中期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一、适时停奶 抓好干乳期的管理.合理安排奶牛停止生产,对奶牛进行下一周期的生产至关重要。高产奶牛在停奶时。日产奶量仍在10~20公斤。为使奶牛在规定的时间内停止生产.在饲喂上要及时调整日粮,少喂精料、青绿饲料,减少挤奶次数。选择停奶的方法要根据乳房的健康状况制定,  相似文献   

4.
1.根据泌乳阶段不同,饲喂不同日粮日粮营养要平衡,饲料应质量好、适口性强、易消化。要注意精粗饲料合理搭配。粗饲料可任其充分采食,精饲料要视产奶量情况添加。奶牛产后16~100天产奶量迅速上升达到高峰,称为“升乳期”,此期精饲料喂量标准为:日产奶20公斤,喂精料10~20公斤/日;日产奶30公斤,喂8.5~10公斤/日;日产奶40公斤,喂10~12公斤/日。产后100~210天产奶量逐渐平稳下降,称为“泌乳中期”,此时精料给量标准应调整为6~7公斤/日。产后210天至“”料喂量可视奶牛体况和产奶量而定,一般每产3公斤奶饲喂1公斤精料。2.精饲料配方要合理…  相似文献   

5.
研究旨在比较两种干奶期奶牛管理,评估缩短干奶期饲养管理对奶牛采食量、代谢和泌乳早期产后性能的影响。29头奶牛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CON组,n=14)奶牛采用传统饲养管理(约60 d,57±5.9 d),饲喂干奶早期奶牛直到其预期分娩。从分娩前21d到预期分娩,奶牛饲料更换为添加3 kg浓缩料的预产犊料。试验组(SDP组,n=15)奶牛采用缩短干奶期饲养管理(35±6.3 d),从产前60 d至分娩连续饲喂后期哺乳饲粮。产犊后,两组奶牛饲喂相同哺乳饲粮。与饲喂60 d的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奶牛的干物质采食量约为4.11 kg·头-1·d-1,高于对照组,然而对产后干物质采食量无显著影响。试验组奶牛在产后100 d内所产牛奶较对照组减少2.78 kg·d-1,但在统计学上无显著差异。两组奶牛体重、体况评分和脂肪厚度均无显著差异。同样,两组奶牛的血浆代谢物质的浓度也无显著差异。试验组奶牛在分娩前,其pH较对照组降低,乳酸和挥发性脂肪酸的浓度较对照组增高。在产后,两组奶牛的乳酸、挥发性脂肪酸、NH3和瘤胃液pH均无显著差异。缩短干奶期饲养对犊牛初生重和初乳质量无显著影响。研究结果提示,综合考虑奶牛干物质采食量和产奶量,传统的奶牛干奶期饲养管理与采用哺乳饲粮饲喂整个干奶期奶牛来缩短干奶期时间的饲养管理相比,前者更有利。  相似文献   

6.
选用干奶后期奶牛10头,探讨干奶期奶牛应用阴离子盐产生效应所需的条件。结果表明:1、收穗后青刈玉米秸与小麦秸作为大容积性饲料,尿液pH易达到阴离子盐产生效应的状态,而萨拉秧与苜蓿干草则不易达到;2、不同大容积性饲料,阴离子盐的适宜添加量不同,收穗后青刈玉米秸、苜蓿干草的适宜添加量为每头440~500g/d,小麦秸则为440g/d;3、将添加的阴离子盐分成两部分,一部分与精料均匀混合,另一部分先溶于少量水,再均匀喷洒于大容积性饲料表面进行饲喂,可避免阴离子盐对采食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一种以内蒙古大草原天然植物为主要原料的绿色新产品--奶牛天然植物增奶饲料,最近由位于平谷县内的北京天域绿洲饲料有限公司批量投入生产.试验数据表明,奶牛食用增奶饲料7~10天就有明显效果,1个月后每天增奶1.5~2公斤. 该饲料由内蒙古农业大学(邮码:010018)巴音木仁教授等科研人员研制成功,含有良好的植物性免疫促进成分,促进乳腺发育,有效防治奶牛隐性乳房炎,提高饲料的消化吸收率和牛奶品质,达到奶牛增乳的目的,长期饲喂无副作用.  相似文献   

8.
TAK免疫增强剂对奶牛乳房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临床症状及应用亚临床乳房炎快速诊断试验检出试验用奶牛。将确诊的泌乳期临床乳房炎奶牛 10头设为 A组 ,干奶期临床乳房炎奶牛 8头设为 B组 ,泌乳期隐性乳房炎奶牛 18头设为 C组 ,C组中另设肌肉注射组 (肌注组 6头 )、乳房注射组 (乳注组 6头 )及对照组 (6头 )。用 TAK免疫增强剂进行治疗试验 ,A,B组的给药途径为肌肉注射 ,每次每头 10 m L / d;C组肌注组给药方法同 A,B组 ,乳注组在每个患病奶牛乳区注射 ,剂量为每乳每区 10 m L / d。临床乳房炎治愈效果以患病奶牛临床症状消失作为主要指标 ,隐性乳房炎奶牛采用称量法测定每头奶牛不同时期的日均泌乳量 ,并用 BMT诊断液检测治疗效果。治疗试验结果表明 ,TAK免疫增强剂对临床乳房炎特别是泌乳期临床乳房炎奶牛治愈率达 80 % ,对干奶期奶牛治愈率为 37.5 % ,对隐性乳房炎奶牛也有较好的疗效 ,尤其可使肌注组奶牛产奶量明显增加 ,且肌注组和乳注组乳头阳性率分别比治疗前下降了 2 1.6 %和16 .7%。  相似文献   

9.
在当今这个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 ,意大利新一代农民已经开始运用计算机和网络经营自己的事业 ,成为现代化的网络农民。都灵地区养牛专业户维兰诺把他的140头优质奶牛的名字都通过电脑登记在都灵桑特纳牲口管理中心。这个中心每天通过电脑向奶牛登记户发送奶牛发育状况菜单 ,菜单视每头奶牛的年龄大小、成长状况、供奶条件而提供不同的饲养信息。维兰诺说 :“我有两台电脑 ,其中一台每天负责向我发送饲料指令 ,告诉我应该给每头奶牛喂多少饲料 ,营养如何搭配。另外一台电脑则操纵自动挤奶系统 ,监测奶牛每天的出奶情况和奶质。”意大利北方…  相似文献   

10.
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对30头正常奶牛和临床确诊有子宫内膜炎的54头奶牛奶中孕酮含量变化的周期模式进行对比测定,发现正常奶牛奶中孕酮含量变化周期有规律,而患子宫内膜炎的奶牛奶中孕酮含量变化无规律,波动大,脉冲式或发情后孕酮跳跃式上升到最大值。根据这一特点,对597头奶牛测定奶中孕酮含量变化的周期模式,诊断出142头奶牛有子宫内膜炎。经临床复核,准确率达98.6%。  相似文献   

11.
容积性饲料对阴离子盐作用效果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选用干奶后期奶牛10头,探讨干奶期奶牛应用阴离子盐产生效应所需的条件.收穗后青刈玉米秸与小麦秸作为大容积性饲料,尿液pH易达到阴离子盐产生效应的状态,而萨拉秧与苜蓿干草则不易达到.不同大容积性饲料,阴离子盐的适宜添加量不同,收穗后青刈玉米秸、苜蓿干草的适宜添加量为每头440-500 g/d,小麦秸则为每头440 g/d.将添加的阴离子盐分成两部分,一部分与精料均匀混合,另一部分先溶于少量水,再均匀喷洒于大容积性饲料表面进行饲喂,可避免阴离子盐对采食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产犊季节、胎次和产奶量对奶牛胎间距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宁夏灵武农场奶牛场1992-2002年292头奶牛的胎间距进行了系统调查,分析了该场奶年胎间距的变化情况,总结了影响奶牛胎间距变化的主要因素,并提出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3.
酵母培养物对泌乳中期荷斯坦奶牛产奶量及乳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旨在研究酵母培养物对泌乳中期荷斯坦奶牛产奶量及乳品质的影响。选用20头处于泌乳中期的荷斯坦奶牛按年龄、胎次、泌乳月、日产奶量和乳成分相近的原则,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对照组日粮的基础上添加120g/(d.头)的酵母培养物,预试期7 d,正试期42 d,测定试验组与对照组的日产奶量和各种乳成分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酵母培养物可以有效缓解泌乳中期奶牛日产奶量的下降,与对照组相比,日粮中添加酵母培养物42 d后产奶量显著提高了12.8%(P<0.05),乳蛋白率、乳糖率、乳非脂固形物率和乳密度分别极显著提高了8.2%、6.8%、7.9%和11.7%(P<0.01)。总体显示,酵母培养物对于提高泌乳中期荷斯坦奶牛的产奶性能和改善乳品质方面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4.
全国劳动模范,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获得者,内蒙古善堂农牧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名誉董事长王善堂,历经八年时间研制成功的“善堂”牌秸秆分解剂,即饲料复合酶制剂,开创了我国应用生物活化酶处理秸秆,发展秸秆养殖业的新路子。应用该技术处理秸秆饲喂奶牛,可取得大幅度降低饲料成本、增加产奶量、提高奶质的效果。现将实验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开封市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发病情况,选择年龄2.5~10岁,胎次为1~8次的250头健康荷斯坦牛970个乳区进行连续检测,结果表明:隐性乳房炎的发病率在不同牛舍间差异不显著;在2-4月份隐性乳房炎的头阳性率和乳区阳性率均随着月份的增加而不断下降;在各胎次均有发生,且随胎次的增加头阳性率增加;随着泌乳期的延长乳区阳性率增加;日产奶量≤20 kg的奶牛的隐性乳房炎感染率高于日产奶量≥20 kg的奶牛.  相似文献   

16.
从奶牛群中挑选体质量、胎次、泌乳期、产奶量及采食量均相近的奶牛16头,试验组8头,对照组8头,进行发酵甜高粱渣生物饲料对奶牛产奶量和牛奶质量影响的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复合菌剂发酵组饲料粗蛋白含量比空白对照组提高了71%,粗纤维含量比对照组降低了8%;复合微生物菌剂袋装发酵甜高粱渣生物饲料试验组提高了奶牛采食量和产奶量,试验组奶牛与青贮玉米秸秆组奶牛相比,采食量提高了11.4%,产奶量提高了14.2%,试验组的奶料比和对照组相比减低了20.8%.此外,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牛奶中的乳蛋白含量提高了14.03%;牛奶中的乳脂率含量提高了16.3%,试验组牛奶体细胞数与对照组相比下降了5.15%.  相似文献   

17.
目的:提高奶牛奶产量;方法:技术指导农牧民科学饲养奶牛;结果:家家户户共同提供市场优质牛奶;结论:农户增收。全面分析饲养户在奶牛饲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一是包括粗饲料单一、饲料品质差,日饲料配合不合理,胎间距偏大,第二是选择冻精观念淡薄,产奶高峰期较短,干奶期饲养管理不当,乳房炎发病率高,酒精阳性乳夏秋季节时有发生,饲喂、挤奶不科学,第三是忽视原料奶质量、卫生,记录不完善、运动场地小等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及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8.
《中国农村科技》2007,(3):28-28
日本北海道木村上夫养殖场采用饥饿疗法来刺激禽畜的生殖生长,以提高产蛋和产奶量。在试验中,将产蛋期的鸡和产奶期的奶牛分步骤喂饲:在产蛋(奶)期之前一个月先逐步减少饲料,半个月时将饲料  相似文献   

19.
尿素早已被证明可替代或补充反刍家畜饲料中的部分蛋白质,但尿素在使用过程中往往由于使用方法不当,易造成中毒,豆饼素增奶剂是以先进工艺、通过理化处理制成的安全尿素,已于1990年7月通过了省级鉴定.1991年4~6月,我们在上海星火农场进行了试验,以判定其在我国南方奶牛生产条件下的应用效果.1 试验材料与方法饲养管理条件一致,在奶量、胎次、泌乳月基本相似的情况下,确定健康黑白花成乳牛93头,其中,试验组45头,对照组48头.采用分组对比饲养试验方法,预试期10天,正试期62天,试验组每天每头牛给340克豆饼素增奶剂,分两次喂给,在日粮中减掉1000克豆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硫酸头孢喹肟乳房注入剂(干乳期)对健康奶牛的正常体温、日产奶量、奶中体细胞数和乳房内菌群的影响。【方法】选用初产和经产健康泌乳期奶牛各6头,所选奶牛在试验前30日内未全身性或乳房内给予任何抗生素,奶牛正常饲养管理,日粮和饮水中不含有任何抗菌药物。给药前1和0日统计记录各试验奶牛的直肠温度、日产奶量(早、中、晚3次产奶量的加和)、检测每个乳区采集奶样的体细胞数,并对给药前0日的奶样进行病原菌分离鉴定。4个乳区分别单次给予硫酸头孢喹肟乳房注入剂(干乳期)。给药后的第1、3、5、7、10天分别统计记录每头奶牛的日产奶量,给药后的第12 h、3、5、7、10天分别采集奶样进行体细胞检测,同时检查直肠温度;给药后的第10天,采集奶样进行病原菌分离鉴定。比较奶牛用药前后直肠温度、日产奶量、牛奶体细胞数和奶中病原菌的变化。整个试验期间连续观察给药奶牛是否出现红、肿、热、痛等临床症状。【结果】给药前1天、0天和最后一次给药后的第1、3、5、7、10天,试验奶牛的日产奶量平均值分别为28.8、27.7、28.1、28.7、28.8、29.2和29.6 kg,卡方检验显示无显著性差异(P0.05);各时间点采集的奶中体细胞数大都维持在30—50万个/m L之间;各时间点测得的奶牛直肠温度平均值分别为38.3、38.4、38.3、38.3、38.3、38.2和38.3℃,无显著性差异(P0.05);病原菌检测结果显示,在给药前0日采集的奶样中,分离到大肠杆菌8株、链球菌5株和葡萄球菌7株,给药后第10天采集的奶样中大肠杆菌、链球菌和葡萄球菌各分离到1株,明显减少,且没有增加新的病原菌。【结论】硫酸头孢喹肟乳房注入剂(干乳期)对奶牛正常体温、产奶量和奶中体细胞数等没有不良影响,该制剂用于奶牛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