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前,地面气象测报工作已经深入到人们正常的生产生活,测报质量的高低与社会经济发展和人身安危等有密切关系。基于此,分析了影响地面气象测报工作质量的几种关键因素,并从提高测报人员业务测报素质、加强测报管理等方面提出提高地面气象测报整体质量的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杨娓娓 《农业与技术》2013,(12):202-202
天气现象预报的基础工作就是地面测报,地面测报为气象服务提供精准的数据,测报数据的精准度与天气预报工作有直接的影响关系。因此本文根据地面测报的现象和影响地面测报工作的有关因素进行了阐述,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希望能够提高地面测报的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3.
浅谈博兴县农作物病虫害测报工作现状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博兴县农作物病虫害测报工作为领导决策、农民开展病虫害防治等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存在测报人员少、技术手段落后、经费不足等问题。为进一步做好农作物病虫害测报工作,提出了完善测报规范、稳定测报队伍、加强技术培训、加大财政投入,与家庭农场等农村新型经营主体合作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4.
动态信息     
正全国病虫测报体系建设与管理工作研讨会在青海西宁召开为进一步加强病虫测报体系建设与管理工作,6月16~17日,全国农技中心在青海省西宁市召开全国病虫测报体系建设与管理工作研讨会。会议总结交流了全国病虫测报体系建设与管理工作的成绩,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对下一步推进全国病虫测报体系建设和管理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中国植保学会、中国农科院植保所有关专家围绕病虫测报体系建设做了大会报告,青海、新疆、山西等省(区、市)大  相似文献   

5.
[目的]寻找更加准确测报预报玉米螟发生情况的方法。[方法]设玉米螟性诱剂试验田,并在附近设虫情测报灯,对比利用性诱剂和虫情测报灯对玉米螟的诱捕效果。[结果]性诱剂诱捕玉米螟较虫情测报灯所诱蛾量多,且两种测报方法测出的各代成虫高峰期与历期推算的吻合度高。[结论]利用性诱剂诱捕玉米螟丰富了病虫测报预报手段,提高了预报测报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地面气象测报业务自动站计算机维护的意义,介绍了地面气象测报业务自动站计算机操作与数据的管理,以期为地面气象测报业务自动站计算机的维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浅议提高地面自动站测报质量的几点建议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象观测不仅是气象工作的基本,还为气象测报提供了首要依据。地面自动站测报的数据是气象观测资料的重要依据,其精准度直接影响到对当地气候的评价与分析。如果测报质量低下,就会严重影响防灾减灾工作的及时开展,故而提高地面自动站测报质量变得极其重要。本文从如何提高地面自动站测报质量入手,详细阐述了具体实施措施,不断总结发现更适用与具体工作的经验、办法,从而提高气象观测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讨农作物病虫测报队伍建设良性发展,结合现实情况,阐明了汉中市测报队伍建设的现状,客观地分析了测报队伍存在的不足和出现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方法措施,完善农业病虫测报队伍的有效途径,培养测报人员吃苦耐劳、乐于奉献精神,提高测报人员自身素质、工作责任心和业务工作能力;各级领导、农业主管部门不仅应关注测报机构发展,更要重视提高测报人员待遇,帮助测报人员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发挥测报人员在病虫监测中的主观能动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了基层测报工作中存在的体系不健全、测报设施陈旧、测报手段落后、测报人员工作待遇差及知识老化等问题,提出强化体系建设、稳定测报队伍、争取测报项目支持、改善测报设施条件、创新测报发布形式、扩大测报服务范围等提高病虫测报效能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本文阐明了汉中市农作物病虫测报队伍建设现状,并提出了完善测报队伍的途径,包括稳定测报队伍、培养测报人员的责任心、改善工作条件、加强测报人员的业务培训等方面内容,以期为病虫测报队伍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稻飞虱发生程度的神经网络模型拟合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贵州省三都县和锦屏县1981~1998年稻飞虱发生的历史资料和气象资料,应用神经网络模型方法对稻飞虱的发生程度作了预测拟合。结果表明,三都县白背飞虱(Sogatellafurcifera)的历史符合率达到100%,对1996、1997、19983年拟合,1996和1997两年与实际发生相符,1998年与实际发生情况基本相符;褐飞虱(Nilaparvatalugens)历史符合率93.33%,对1996、1997、1998年拟合,结果全部符合实际发生。锦屏县白背飞虱和褐飞虱历史符合率均达到100%,对1992~19965年拟合,白背飞虱和褐飞虱的准确率分别达到100%和80%。该研究结果表明神经网络在稻飞虱发生程度的预测上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四川稻区几种重要病虫抗药性评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四川稻区多年的监测结果表明:水稻二化螟对杀虫双、杀虫单已达中等抗性水平至高抗水平(41 97~371 9倍),对三唑磷的敏感性降低;稻飞虱对吡虫啉相对敏感,对噻嗪酮、敌敌畏的敏感度降低;稻瘟病对异稻瘟净产生了抗性,抗性菌株频率为20 51%~56 41%,对稻瘟灵的敏感性降低,抗性菌株频率为3 52%~9 52%,对三环唑的敏感性也有下降的表现,病斑出现率为0 4%。水稻几种重要病虫的抗性风险较大,其抗性治理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3.
通过分析1976年以来稻飞虱的发生情况,明确芜湖稻区稻飞虱的发生规律和影响因素,用系统测报资料和有关气象材料做逐步回归统计分析,得到白背飞虱发生程度预测模型y1=185.43+13.27X15-1.55X16+0.55X30,历史符合率为93.8%;主害代褐飞虱的发生程度预测模型y2=246.97+79.59X4-2.94X6-1.31X7,历史符合率为88.2%。经1993~1995年预测检验,表明预测结果与发生实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4.
本文描述了黑襟毛瓢虫各虫态的形态特征,幼虫龄期的识别,同时还研究了瓢虫各虫态的主要生活习性,包括虫卵的孵化,各虫态的发育历期,幼虫捕食习性,成虫羽化、交尾、产卵等习性,以及成虫在室内外不同温度下对各种蚜虫的捕食量和不同饲料对瓢虫发育历期的影响等。  相似文献   

15.
水稻抗白背飞虱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白背飞虱是目前我国及东南亚为害严重的病虫害之一,综述了在水稻抗白背飞虱的生理、分子防御机理、抗白背飞虱基因、QTL定位以及抗性育种等方面的研究,并展望了今后水稻抗白背飞虱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
水稻品种抗虫性对白背飞虱种群的控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白背飞虱实验种群及自然种群生命表数据的基础上,应用状态空间分析法,研究水稻品种抗虫性对白背飞虱种群的控制作用.实验种群的研究表明,白背飞虱在不同品种上的产卵过程均有差异,且其产卵量高于田间实际卵量,这是由于天敌引起白背飞虱成虫非正常死亡与其逐日产卵概率的联合作用.以田间品种为标准品种,把水稻品种抗虫性对白背飞虱存活率、发育历期、生殖力的影响转化成控制指数,进而预测不同品种上白背飞虱的种群动态,给予水稻品种抗虫性对白背飞虱种群的控制作用比较合理的评价.  相似文献   

17.
水稻白背飞虱的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Horvatb)属于大范围迁飞性害虫,是水稻的主要害虫之一.近年来,随着杂交水稻大面积推广和耕作制度的改变,白背飞虱的种群数量急剧上升,严重发生的频次明显增加.概述了白背飞虱危害、综合防治方法及监测和防治的最新研究动态.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在稻纵卷叶螟和白背飞虱混发期对7个常用杀虫剂的控制作用及其对天敌的安全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2.5%高效氯氟氰菊酯EC(30 ml/667 m2) 70%艾美乐(吡虫啉)WG(7.14 g/667 m2)处理和31%三拂(三唑磷 氟虫腈)ME(70 ml/667 m2)对稻纵卷叶螟和白背飞虱均具有较强的控制效果。但是高效氯氟氰菊酯、锐劲特(5%氟虫腈)、高效氯氟氰菊酯 艾美乐和三拂均对主要蜘蛛有较强的杀伤作用,而三唑磷和新农宝(40%毒死蜱)对蜘蛛相对安全。高效氯氟氰菊酯和三唑磷单剂对白背飞虱和褐飞虱均具有明显的增殖作用,但可通过与锐劲特混配减轻增殖效应。因此,在田间稻纵卷叶螟和稻飞虱兼发的情况下,推荐使用三拂进行兼治,以减少杀虫剂的用药次数、药量及其对稻飞虱的增殖效应。  相似文献   

19.
白背飞虱种群动态分析及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云南省富宁县历年水稻白背飞虱的测报资料,探讨了水稻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在富宁县的发生规律。通过分析影响白背飞虱发生的主要因子,结合当地实际,提出了该地区白背飞虱综合防治的策略及方法。  相似文献   

20.
本文采用灯光诱捕和田间系统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调查和分析了2009~2013年贵州道真县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Horváth)种群消长动态。结果表明:白背飞虱在道真县1年可发生6代;不同年份间灯下白背飞虱始见日基本一致,集中于5月上、中旬;5年中灯诱白背飞虱高峰日和单日发生量存在差异,2012年最早出现高峰日,单日诱虫量达17650头,2013年高峰日诱虫量仅为130头;全年灯诱总虫量在不同年份间存在较大差异。不同年份早栽田白背飞虱发生量与晚栽田的基本持平,2010年白背飞虱发生高峰日集中在7月中旬和8月中旬,2011年和2012年白背飞虱发生高峰日集中在7月中旬;两种类型田中白背飞虱长翅型成虫所占比例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