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河北省山杏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系统阐述了山杏开发利用价值 ,较为全面的介绍了山杏资源和生产利用的现状 ,从育种、整地栽植、加强肥水、整形修剪和花果管理、加强病虫害防治、拓展创收途径等角度 ,提出了山杏产业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山杏是辽西半干旱地区的主要经济林树种之一,在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农民收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根据山杏的生长特性,提出了山杏平茬更新的时间、方法及后续的管理技术,从定株、修剪、除草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为辽西地区的山杏更新复壮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3.
几种主要技术措施对山杏低产低效林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采用不同经营措施,并设置对照样地,对内蒙古林西县低质低效山杏林几种主要管理技术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这几种管理技术对山杏生长量和结实量有显著影响。围封管理极显著(P0.01),提高了山杏生长量,增加了林地内草本生物量;整形修剪对山杏结实量的影响极显著,且高于平茬复壮和扩穴松土(P0.01);山杏根部舌接大扁杏的成活率显著高于切腹接(P0.05);嫁接3年、5年的大扁杏比同林龄的山杏效益可分别提高2.22倍、2.28倍。  相似文献   

4.
<正>大杏扁适应性强、耐干旱,耐瘠薄、耐修剪,是黄土丘陵区生命力极强的树种。山杏、土杏嫁接大杏扁,投资少,效益高,是山杏、土杏效益的3 ̄倍,深受广大群众欢迎。但  相似文献   

5.
乌兰察布市退耕还林地山杏嫁接改造技术初探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文章对乌兰察布市退耕还林地低产低效山杏林嫁接改造进行了初探,总结摸索出一套嫁接改造技术、嫁接后的管理及整形修剪技术。  相似文献   

6.
从造林地选择,造林方法,土壤、水肥管理,花果管理,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预防晚霜危害等方面总结了岗坡丘陵区山杏丰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7.
李国军 《防护林科技》2016,(11):126-127
山杏具有适应性范围广,抗性强,耐瘠薄等特点,对土壤条件要求不严等优良特性,通过地下和地上的双重栽培管理措施,如何做到山杏树早结果,早丰产是我们的栽培目的。本文叙述了对山杏幼树采用合理的整形方法和适当的修剪技术,可以实现早期结果和丰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山杏耐寒、耐旱、耐瘠薄土壤,有很高的营养价值、药用价值、及生态价值。一般处于野生状态,缺乏管理,造成产量低,果品质量差。为了提高山杏林的经济效益,对山杏林进行果园化管理,从整地、定植、园地管理、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霜冻防治等方面入手,收到了一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山杏是适合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栽培的乡土树种,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广泛发展,同时也出现了大面积的低产林。文章针对低产林提出了积蓄土肥水、合理整形修剪与更新、预防自然灾害和病虫害、及时采收、改接良种等科学实用的改造技术,并提出了采用不同栽培管理模式、建设示范基地、科技兴林、加强引导等促进山杏事业进一步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前言山杏(Prunus sibirica L.)是一种重要的木本油粮树种,经济价值很高。杏仁含有丰富的脂肪和蛋白质,在工业、食品、医药等方面用途甚广,是我国传统出口物资之一,在国际市场上一直为畅销商品,享有很高声誉,换汇率较高。朝阳是全国四大山杏产区之一,栽培山杏具有悠久历史。仅朝阳县现有山杏林面积达159841亩,正常年产杏仁242350kg,最高年产499175kg,收入近百万元,已成为山区村民治穷致富的主要经济林树种。多年来,在山杏造林,抚育管理,平茬更新,改良嫁接、整形与修剪等方面研究报  相似文献   

11.
河北省是我国山杏重要产区之一,近年来山杏产业得到了迅猛发展。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文章对河北省山杏产业化经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山杏产业化经营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影响山杏产量的因子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朝阳县是山杏的重要产区,山杏资源十分丰富。提高山杏产量,对加速山杏基地建设,增加山区人民经济收入,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摸索影响山杏产量的因子,于2000年7月对朝阳县所辖8个乡(镇)的山杏林进行了调查,通过对调查材料的分析,找出影响山杏产量的主导因子,为该县的造林规划设计和经营好山杏林,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2004-2006年,对山杏、山樱桃进行种源试验,结果表明:山杏敖汉旗等4个种源苗期生长量存在极显著差异,敖汉旗和巴林右旗种源高生长、速生性、苗木形态及整齐度等明显优于万家沟和乌拉山种源。造林初期山杏树高、地径、冠幅等性状差异明显,广义遗传力较大,种源间遗传变异丰富。种源排序为敖汉旗>巴林右旗>乌拉山>万家沟。初步选择敖汉旗为优良种源。山樱桃西苏旗种源苗期高生长、地径生长等明显超过其他3个种源,造林试验表现优秀。固阳种源次之,该种源生物量较高。万家沟和凉城种源生长量、适应性和抗性等都表现较差。西苏旗种源为优良种源。  相似文献   

14.
山杏叶桦木酸、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山杏资源十分丰富,是绿化荒山的优良树种。采用HydersirBDSC18色谱柱(150×4.6mm,5μm),流动相体积比为90:10的0.3‰硫酸甲醇溶液一3‰硫酸水溶液,检测波长210nm,建立了山杏叶中三萜酸测定的高效液相色谱法。结果表明:桦木酸、齐墩果酸与熊果酸的浓度在30~2000μg/mL(r桦=0.9971,r齐=0.9986,r熊=0.9978)范围内与色谱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9.9%、101.1%和98.9%。以山杏叶为材料,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分别对山杏叶中的三萜酸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山杏叶富含三萜酸,落叶期山杏叶中总三萜酸(17078#g/g)、桦木酸(1842μg/g)、齐墩果酸(2536μg/g)和熊果酸(5706μg/g)含量均高于非落叶期。本研究首次建立了山杏叶中桦木酸、齐墩果酸和熊果酸同时测定的反向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发现落叶期山杏叶富含三萜酸,为山杏叶综合开发利用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5.
采用全光扦插方法。对桧柏、榆叶梅、紫叶小蘖、红刺玫、黄刺玫、五叶地锦进行育苗试验。结果表明。五叶地锦、紫叶小蘖、红刺玫生根成苗率高。分别达到91.3%、71.5%、品.6%。而桧柏、榆叶梅、黄刺玫生根成苗率较低。  相似文献   

16.
通过在山杏幼树干基部嵌套螺纹塑管进行野兔啃食防治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嵌套套管法防治野兔啃食山杏幼树效果达98%~100%,高于涂刷专用防啃剂法10个百分点,每667 m^2节省成本242元。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辽西北地区4种典型农林复合模式对土壤改良的研究,结果显示,相对于对照原始荒地,农林复合模式具有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土壤持水量、土壤孔隙度等作用,同时改善土壤肥力,增大土壤内氮、磷、钾含量,提升有机质含量。土壤质量综合评价显示,农林复合模式中大扁杏-花生-玉米对土壤的改良效果最好,大扁杏-麻黄草、樟子松-花生次之。在土层深度上,大扁杏-花生-玉米模式和大扁杏-麻黄草模式对0~20cm土层的土壤改良效果好于20~40cm;樟子松-花生模式结果与之相反。  相似文献   

18.
对文冠果、山杏、山桃和柄扁桃等4种能源树种分别在生长季进行了灌溉制度、施肥措施、喷施防落素和在造林时蘸根处理等试验,结果表明:山杏、山桃和柄扁桃的平均株高、平均当年生长量、平均地径、平均分枝数、平均冠幅长和宽等生长特征均是灌溉12次最高,并随着灌溉次数的减少逐步降低;文冠果则是灌溉9次为峰值,并且随着灌溉次数的增多和减少逐步降低。文冠果和柄扁桃以施牛粪最为理想,而山杏和山桃则以施二胺较好。施肥次数方面,文冠果以施肥2次为宜;而山杏、山桃和柄扁桃的各项生长指标表现出施肥3次最好。另外,在造林时对苗木进行蘸根处理可以提高文冠果、山杏、山桃和柄扁桃的生长;在开花期喷施防落素可明显提高文冠果、山杏、山桃和柄扁桃的坐果率,增幅分别为56.06%、50.31%、87.61%和17.37%。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银水牛果、蒙古扁桃、花棒、白刺、蒙古莸、霸王、长柄扁桃、醉鱼草、沙柳、黄柳、乌柳等11种引进灌木树种的成活率,其中:白刺成活率最高为86.2%,花棒和银水牛果成活率较低,分别为20.4%和40%,其他树种的成活率在52.4%~74.6%之间。以成活率为指标将以上树种的抗旱能力分为4个等级:白刺抗旱能力最强,霸王、蒙古扁桃、沙柳、乌柳、醉鱼草次之,黄柳、长柄扁桃、蒙古莸中等,银水牛果、花棒较差;初步得出了比柠条抗旱力强的6种树种,即:白刺、霸王、蒙古扁桃、沙柳、乌柳、醉鱼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