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冬季天气寒冷,气温低,对猪特别是怀孕母猪和仔猪的身体健康和生长发育极为不利。那么,用什么方法来解决季节带来的难题呢?最好的办法就是用塑料暖棚养猪.用塑料薄膜覆盖猪舍的开敞面,提高舍内温度。一般说来。适于育肥猪生长发育的温度为14~23℃,尤以16~18℃最佳。适于幼猪和仔猪生长发育的温度稍高一些。  相似文献   

2.
塑料暖棚养猪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省一年内有4个月以上的时间气温低于猪生长发育所需要的温度,尤其是1月份气温最低,平均气温在-20~-6℃,≤5℃的天数在150 d左右,对猪特别是怀孕母猪和断奶仔猪的身体健康和生长发育极为不利。因此,塑料暖棚养猪技术值得推广。1塑料暖棚养猪的优点1.1御寒保温性好研究资料报道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省位于北纬45°-50°,冬季气温低而且持续时间长,最低气温可达-30℃左右。多数农村养猪户采取开放式圈养,到了冬季,肥育猪生长缓慢,仔猪成活率低,生长发育受阻,限制其生产性能的发挥,使黑龙江省养猪业长期处于1年养猪半年长的状态。为了实现养猪业常年均衡生产,解决低温给养猪业带来的不便,现采用塑料棚饲养育肥猪,该项技术是利用太阳能,增高猪舍温度,避免气候寒冷对猪的不利影响,促进生猪生产,减少饲料消耗,缩短养殖周期,提高效益的一项技术。  相似文献   

4.
自1992年,我市在蓟县、宝坻县重点推广应用了塑膜暖棚饲养畜禽技术,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实践证明,冬季采用塑膜暖棚饲养畜禽,在我们地区舍内温度可比外界温平均提高12℃,不用人工取暖可以满足畜禽生长发育和繁育的适宜温度。推广此项技术是解决我市冬季因天气寒冷用敞圈养畜禽效益差、蛋鸡停产、猪增重慢、母猪繁殖率、仔猪成活率低的好办法。  相似文献   

5.
1)防冷。适宜猪生长的温度是:初生仔猪32-35℃,保育猪20-26℃,中猪和大猪15-23℃。低温对猪生长增重的影响极为严重,当猪舍温度低于适宜温度的下限时,每降低1℃,猪的日增重可减少17.8g;如果舍温继续下降至4℃以下,猪的增重速度可锐减509/6且增加饲料消耗1倍以上。为此,  相似文献   

6.
<正>春季,气温回暖,各种病原体开始滋生蔓延,加上日常疏于管理,可能引起疾患传播。因此,春季尤其应注意加强饲养管理,科学养殖,有效提升养殖效益。1猪舍的通风与温度控制猪对养殖环境极为敏感,温度过高或过低都将影响其生长发育。而且,猪群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对温度的要求也是不尽相同的。哺乳仔猪适宜温度在26℃~30℃、保育仔猪适宜温度在22℃~26℃、生长育肥猪适宜温度在18℃~22℃、成年猪适宜温  相似文献   

7.
在猪的一生中,仔猪的生长发育最快,饲料利用率最高。同时,仔猪阶段的死亡率也是最高的,特别是出生后一周和断奶2周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尤其高。仔猪死亡会给养猪者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见表1)。因此,加强仔猪的管理,特别是加强断奶仔猪的管理是降低养猪成本,提高养猪效益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姜伟杰  孟宪泽 《养猪》1990,(3):13-15
寒冷是影响冬季畜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吉林省位子中国东北中部,年平均气温2—6℃,最低温度—30℃以下,为了解决中国北方畜禽安全越冬这一难题,吉林省于1985—1988年研究了应用塑膜暖棚饲养畜禽新技术。现仅就饲养肥育猪的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一、基本原理及设计要求塑膜暖棚养猪的基本原理是给原有开放式畜舍覆上塑膜暖棚,充分利用太阳能和畜体自身散发的热量,提高畜舍温度,以创造适宜猪正常生长的小气候条件;减少热能不合理损耗,降低维持需要,提高营养物质的有效利用率;再把全价饲料,科学饲养管理,  相似文献   

9.
张益书 《猪业科学》2009,26(3):50-51
在猪的一生中,仔猪的生长发育最快,饲料利用率最高.同时,仔猪阶段的死亡率也是最高的,特别是出生后一周和断奶2周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尤其高.仔猪死亡会给养猪者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见表1).因此,加强仔猪的管理,特别是加强断奶仔猪的管理是降低养猪成本,提高养猪效益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产仔舍供暖节能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引言在规模化养猪生产中,外界环境因素对猪只的生产性能和健康状况有着重要影响。在猪舍内的环境因素中,温度和通风是最重要的因素。猪只在一定程度上能适应其所处的环境,但是对环境温度的适应有一个限度,猪只能表现最佳生产性能的温度范围为适中温度区,其上限和下限分别称为高、低临界温度,适中温度区因猪只的年龄和体重的不同而不同,成年猪16℃~22℃,哺乳仔猪26℃~35℃,生长育肥猪(25~100kg)16℃~24℃[1]。小猪怕冷,大猪怕热,哺乳仔猪要求较高的环境温度,对冷的刺激更敏感,因此在寒冷季节保持产仔舍适中温度是至关重要的。而传统猪舍…  相似文献   

11.
1关注猪对环境温度的要求 猪是长期生长在温带地区且不耐热的恒温动物.由于其皮下脂肪厚、汗腺不发达.因而体内热量散发较慢,公猪、怀孕和哺乳母猪适宜温度为15℃~18℃.初生仔猪的适宜温度为27℃~36℃,断奶仔猪为21℃~27℃.育肥猪为15℃~25℃。  相似文献   

12.
1影响环境条件的因素1.1温度对猪的生活、生产有利的温度范围称之为适宜温度。一般大猪为15~25℃,仔猪生后第一周为27~28℃。猪的增重速度、饲料利用率、抗病力在15~23℃最佳,饲养较为经济。1.2湿度若空气高湿低温时,猪体大量失热而感到过冷,导致生长发育受阻,生产力下降,抵抗力降低,容易发病,特别是易患感冒。高湿高温会阻碍机体散热,使猪体过热,易患热射病,造成中暑,此外,潮湿也是仔猪副伤寒、下痢、呼吸道疾病与湿疹、疥癣等皮肤病的发生诱因之一。这是因为潮湿是病原微生物繁衍  相似文献   

13.
<正>猪属恒温动物,皮下脂肪厚,汗腺不发达,体内热能散发较慢,因此,猪很不耐热。饲养实践证明,猪生长发育需要的适宜温度随体重和年龄增加而下降,初生仔猪为27~29℃,断奶仔猪为21~24℃,生长育肥猪为15~25℃,产仔和哺乳母猪为16~18℃。当猪的产热大于散热,体温升高,容易发生热应激反应。1猪热应激对生猪生长发育的影响1.1对育肥猪生长的影响实践证明,育肥猪生长的适宜温度为15~25℃,当气温在21℃时,育肥猪采食相等的  相似文献   

14.
1哺乳期仔猪的生理特点 猪是恒温动物,体温一直保持在38.7—39.8℃之间,新陈代谢旺盛,生长发育快,生理不成熟。消化器官不发达,主要靠母乳为食。仔猪胃肠容积小,缺乏胃酸,胃蛋白酶没有活性,且胃肠道的pH值较高,对进入的细菌缺乏抵抗力,所以哺乳期仔猪易患病,特别是黄痢和白痢病。  相似文献   

15.
温度是猪生长发育的动力。适宜的温度不但可以促进猪的生长发育,而且还可以防止猪生病。肉猪各阶段适宜环境温度为:小猪23℃±2℃,中猪20℃±2℃,大猪18℃±2℃;小猪温度需求高,刚进苗第1周室温保持在20℃或以上最好。1周后室温保持在18℃以上(含18℃);大猪室温在15℃或以上即可。(注:15kg以下的为仔猪;15~30kg为小猪;30~60kg为中猪;60kg以上的为大猪)  相似文献   

16.
1热应激产生的原因猪的生物学特性决定猪为不耐热动物。初生仔猪的最适宜温度为27-29℃,断奶仔猪为21-25℃,生长育肥猪为15-24℃,公母猪为16-18℃。在最适宜的温度范围内,猪的产热与散热维持着动态平衡,因此猪的饲料利用率高,长生速度快,抗病力强。夏季天气炎热,气温较高,猪皮下脂肪厚,汗腺不发达,体内热能散发较慢,  相似文献   

17.
夏季的热应激对猪的生长和健康影响极大。不同阶段的猪有不同的适宜温度.例如断奶仔猪的临界温度29℃-24℃.而生长肥育猪生长最快与饲料利用率最高的温度分别是20℃和24℃。当猪舍温度每升高1℃.猪采食量下降约40g.若猪舍温度超出最佳温度5℃-10℃,则每天采食量将下降200-400g。  相似文献   

18.
1)怕冷。猪的适宜生长温度,初生仔猪32-35℃,保育猪20-22℃,中猪和大猪15-20℃。低温对猪生长增重影响较为严重,当猪舍温度低于适宜温度的下限时,每降低1℃,日增重减少17.8 g如果舍温下降至4℃以下,增重速度下降50%,增加饲料消耗量1倍以上。因此,冬季猪舍应加强保暖,减少猪体代谢消耗,提高饲养效益。2)怕潮。冬季相对湿度高的猪舍内的仔猪,平均增重比对照组低48%左右,且易发生下痢、  相似文献   

19.
问题1:怎样控制猪舍温度?猪舍最佳温度是多少? 答:哺乳仔猪为25℃-30℃,生长猪20℃-23℃,成年猪15℃-18℃,冬季气温低,对于封闭式圈舍保温措施要吊顶棚,厚垫草,适当多装猪(增加密度),舍内吃食,  相似文献   

20.
《湖北畜牧兽医》2006,(8):38-39
仔猪阶段是猪生长发育最快、饲料利用率最高的阶段.加快仔猪增重、提高仔猪成活率是提高养猪生产水平和降低生产成本的关键.为此,现根据仔猪不同时期生长发育的特点及其对饲养管理的特殊要求,制成了一张仔猪饲养管理卡,望各饲养员认真学习执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