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蟹种是河蟹养殖的物质基础,科学放养蟹种是养好河蟹的关键措施。现将蟹种放养技术介绍如下:1.放养时间生产实践证明,蟹种放养以冬放为宜,其优点有:①此时气温低,蟹种活动能力弱,捕捞、运输、放养等操作过程中,不易损伤蟹体,放养后成活率高。②蟹种越冬后,能很适应水体新环境,开  相似文献   

2.
河蟹,是营养价值较高的水产品。从上世纪90年代起,河蟹池塘养殖在我国北方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经过多年的探索,河蟹良种生产体系已逐渐完善,但由于我国北方冬季气温偏低,越冬期长,多年来池塘河蟹蟹种冬季安全管理问题仍是困扰广大北方养殖户的难题,因此,做好池塘蟹种越冬期间管理,提高蟹种越冬成活率,是广大养殖户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河蟹蟹种越冬池的选择、蟹池水质调控、蟹种冬季喂养、疾病预防等几方面介绍蟹种冬季安全管理的几点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前,大规格河蟹的市场需求量越来越大,养殖效益明显好于小规格河蟹。要养殖大规格河蟹,优质扣蟹的培育尤为重要。而扣蟹培育好坏与池塘的环境条件、苗种来源、放养密度、饲养管理和蟹病防治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只有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才能高产和稳产。1、池塘条件虽然大多数池  相似文献   

4.
[目的]提高蟹池水体的利用率以及饲料转化率、养殖模式的抗风险能力。[方法]在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中扬镇养殖基地开展了蟹池主养泥鳅生态高效养殖试验。[结果]蟹池主养泥鳅生态高效养殖模式推荐苗种放养模式为:放养160只/kg的扣蟹21 000只/hm2,放养260尾/kg的泥鳅苗种78 000尾/hm2(300 kg/hm2)。[结论]与河蟹单养模式相比,蟹池主养泥鳅养殖模式饲料系数大幅度下降,可以明显提高蟹池的综合生产能力、生态效益和总体经济效益,是一种生态高效养殖模式。  相似文献   

5.
河蟹属特种养殖水产品 ,养河蟹 ,苗种繁育中亲蟹的收集是关键。繁育生产中 ,收集亲蟹工作做得好坏 ,影响育苗产量的高低 ,决定着育苗的成败 ,必须高度重视。根据多年河蟹育苗喜获高产的经验 ,作者认为 ,晚秋河蟹大量上市之际 ,亲蟹的收集应注意如下几个问题 :1 收集地点到水质  相似文献   

6.
中华绒螫蟹又称河蟹、大闸蟹,成品蟹肉嫩、黄多、油厚、膏肥,是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特种水产品.稻田养殖中华绒螯蟹是根据稻蟹共生、互利原理进行种养结合的一种生产方式,在产量和数量上以水稻为主,在质量和效益上以河蟹为主,是充分利用本地稻田面积和水体空间,合理开发资源,发挥土地生产潜能,进行稻蟹立体种养相结合的生态农业,是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7.
《农家顾问》2006,(6):49-50
河蟹健康养殖技术是根据生态学原理,采用生态工程技术方法,生产健康河蟹产品的养殖技术,其机理是通过苗种配套培育调整蟹种放养密度,放养健康的河蟹苗种,减少外来苗种带病入区的几率。通过改进养蟹池塘构型构造;栽培移植水草,调节水质,增加水体透明度;投放撒播螺蚬,改善底质,增  相似文献   

8.
稻田养殖辽河蟹及长江蟹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辽河蟹成蟹的个体大于长江蟹,且成活率及产量高于长江蟹。由于这2种结果直接决定经济效益,认为,辽河水系河蟹在宁夏地区大面积推广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塑料大棚培育幼蟹是河蟹多种模式养殖过程中的技术基础,是提高商品蟹规格,提高苗种成活率的重要一环。其原理是根据幼蟹的生物学特性,提供其生长、蜕壳所需  相似文献   

10.
蟹池适量套养鳜鱼,可以解决野杂鱼类与河蟹争食、争氧的问题,更有利于河蟹的生长。只需增加鳜鱼苗种的投入,而不需增加饵料及其他生产成本和管理成本,而且还有利于净化水质,是一种很好的养殖模式。按现在的市场行情,每667平方米蟹池套养20克鳜鱼,收入可增加300-350元左右。  相似文献   

11.
养殖河蟹仅见效快,而且收益高,但池塘养蟹往往有部分蟹,栖居在离开水体的洞穴里,不能正常摄食和脱壳生长。该类蟹规格小、色泽黑、口味差、经济价值极低,这种蟹通常称为“懒蟹”、“洞蟹”,影响着河蟹养殖的效益。  相似文献   

12.
<正> 蟹种放养是成蟹养殖的第一道工序,选择品种纯正、体质健壮、规格适宜的蟹种科学放养,是养蟹成败和效益高低的关键。放养蟹种应掌握以下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3.
塑料大棚培育幼蟹是河蟹多种模式养殖过程中的技术基础,是提高商品蟹规格,提高苗种成活率的重要环节。其原理是根据幼蟹的生物学特性,提供其生长、蜕壳所需要的良好生态环境(水草、水温、饵料等),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步提高。该项生态技术模  相似文献   

14.
中华绒螯蟹(Eriochir sinensis)俗称河蟹,是我国重要的淡水经济蟹.近年来养殖的河蟹,幼蟹性腺早熟现象十分普遍.为了探讨幼蟹性腺早熟的生理机制及其与自然河蟹生长的差异,我们对自然生长河蟹、非早熟精养河蟹和早熟精养河蟹的体重、体长进行了定期的测量,从而得出它们各自的生长数学模型,进一步证明河蟹体重的增长符合W=aRb的幂回归方程,W代表体重,R代表累积天数,以日期来表示.幼蟹暂养期:自然河蟹生长公式为WS7-自=4.264 949×10-3R0.75326,而早熟精养河蟹的生长公式为W88=1.48277616×10-4R2.075153.在蟹种期(幼蟹期),自然河蟹生长公式为W自=3.080 628×10-8R4.390 53,非早熟精养河蟹生长公式为W87=5.325 97×10-8R4.259239,早熟精养河蟹生长公式为W88=5.464436×10-5R2.71758。无论从a值和b值来看,早熟精养河蟹与自然河蟹差异较大;而非早熟河蟹与自然河蟹差异则较小。从而我们可以认为从 5月 24日(大眼幼体的第 7天)至 7月 18日的 54 d内,幼蟹增重过快、蜕皮过频是造成性腺早熟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养蟹要养水,养水就要种草。培养优质草养殖水体是养殖优质大规格河蟹的重要前提。成蟹养殖生产中常用的水草主要有四种:金鱼藻、轮叶黑藻、苦草、伊乐藻。这四种水草都是沉水性植物,也是经过多年实践证明可用于养殖河蟹的水草良种。[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天津农学院学报》2004,11(2):21-21
受天津市教育委员会委托,天津农学院科技处组织专家对天津高等学校科技发展基金项目“利用地热培育河蟹幼蟹当年养成商品蟹技术的研究”进行了函审鉴定。专家们一致认为:经3年努力工作,课题组圆满完成了合同规定的各项指标。该项研究成果中利用地热养殖河蟹取得的结果,在国内同类养殖结果中居领先水平。“利用地热培育河蟹幼蟹当年养成商品蟹技术的研究”项目鉴定$天津农学院科技处  相似文献   

17.
陆全平 《农家致富》2012,(20):38-39
一、蟹种放养依据养殖水域环境、经济状况技术水平及养殖目标的不同,保持合理的放养密度,充分利用池塘水体空间,科学合理进行混、套养殖,是提高蟹池综合产出的有效途径。1.放养蟹种合理放养优质蟹种是实现河蟹质量、产量同步上升的前提保证。蟹种要求体质好、肢体健  相似文献   

18.
人勤防蟹懒     
所谓懒蟹.是指长期栖居在远离水面的洞穴、泥沙、石缝中。终日不出来活动、觅食,很难蜕壳长大的河蟹。懒蟹是河蟹养殖中的废品.没有任何经济价值。在河蟹养殖过程中,懒蟹越多,产量就越低.养殖成功的可能性也就越小。  相似文献   

19.
蟹种培育的关键是控制好规格,规格过大,性早熟的蟹种比例大,影响养殖成活率;规格过小,养成的商品蟹偏小,市场价格低,影响养殖经济效益。生产上需要培育成规格为每只重5~10克的“扣子蟹”。因此,在蟹种培育过程中,要采取控制和促长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0.
河蟹蟹种(扣蟹)精养人工配合饵料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进口鱼粉、发酵血粉、肉骨粉、豆饼、玉米粉、麸子,稻糠作人工配合饵料主料,添加一定量添加剂,制成沉性颗粒饵料精养河蟹蟹种.配合饵料对蟹种生长关系极显著,比较不同配方人工配合饵料的硬度、粗蛋白含量、必需氨基酸比率,筛选出对蟹种增重效果最显著、经济效益最高的T_2配方饵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