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人口问题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人口规模是否合理,对一个国家或地区未来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影响深远。本文运用马尔萨斯人口模型和Logistic增长模型,利用《甘肃年鉴》统计数据对甘肃省2005~2020年的人口发展规模做出预测,取马尔萨斯人口模型和Logistic增长模型的预测结果的平均值作为预测结果,并在预测的基础上对人口与水、耕地、矿产和能源的可持续发展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人口对策,为甘肃省科学地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实现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了能够统筹安排宝鸡市的水资源,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对未来区域经济发展中如何确保生态安全提出对策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本研究结合宝鸡市12区、县水资源的现状,应用洛伦兹曲线的基本原理及基尼系数计算方法,对2009年宝鸡市的水资源与耕地资源、GDP和人口布局等的匹配程度进行分析。计算得到宝鸡市水资源与耕地资源、GDP、人口匹配的基尼系数分别是0.3527、0.4501、0.5472,可以认为宝鸡市水资源与耕地资源匹配较好,而与GDP和人口分布匹配却极不平衡。  相似文献   

3.
新疆经济发展及其资源环境协调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我国21世纪资源开发的重要场所,新疆资源环境开发利用将对国家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通过分析新疆资源本底特征、人地关系演进状态及发展趋势认为:新疆资源要素赋存状况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尤其是水资源、森林资源和耕地资源,还不到全国均值水平的20%,组合结构上也存在明显不足;长期的人口增长和经济社会发展已经使新疆目前人地关系协调状态进入了一个全面紧张的阶段,50年来人地压力增长了8倍。未来发展的分析结果表明,资源优势的继续发挥将使新疆的人地关系的演进进入一个更为紧张的阶段,预计在未来30年之内,新疆人地关系的紧张状态要较目前增加将近2倍。为了使新疆社会经济得到持续稳定的发展,区域发展政策应当做出相应调整。  相似文献   

4.
新疆未来人口发展趋势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人口因素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人口的增长趋势将影响到未来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根据2000年新疆人口普查资料,采用队列法、Gm(1,1)模型对新疆2010年至2040年人口结构进行预测,分析新疆未来人口发展趋势及社会影响,并对相关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新疆人口、经济、资源、环境和谐发展的时空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口、资源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前提,而经济又反作用于人口、资源环境。作为和谐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的和谐发展意义重大。目前新疆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经济欠发达、人口数量众多、耕地、水资源等自然资源相对缺乏,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比较突出。文中在对新疆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人口、经济、...  相似文献   

6.
人口-耕地-粮食的互动关系是表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侧面。本文以陕西省为例,分析了该省近50多年相关统计数据,认为陕西省目前的状况是:耕地人口密度大大超过其承载力;人均粮食占有量不足,粮食供给紧张;人口老龄化问题使系统的矛盾更为复杂化。依据预测理论,构建出系统相关因子模型,对该系统未来15年的动态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如果按照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发展下去,耕地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问题将会并发,严重制约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据此,作者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从人口数量、结构及质量等多方面减轻人口问题的压力;完善耕地保护制度与提高耕地质量并行;增加农业科技投资,发展生物技术,提高粮食单产;发展阳光农业,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等。  相似文献   

7.
基于水资源的陕西生态安全基尼系数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量化的方法来衡量陕西省的水资源与耕地资源、GDP和人口布局等的匹配程度,进而对未来区域经济发展中如何确保生态安全提出对策。参照洛伦兹曲线原理及基尼系数计算方法,通过计算得到水资源与耕地资源、GDP、人口匹配的基尼系数分别是0.6015、0.6573、0.5687,都远超出了国际公认的0.4的警戒线,得出了陕西水资源与耕地资源、GDP和人口分布极不平衡的结论。因此今后必须统筹安排陕西的水资源,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8.
基于生态足迹理论推算长期的生态赤字--以新疆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足迹建立在人类消费基础上,根据长周期的资源的人均消费量推算生态足迹,反映长期人类经济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本文以新疆为例,分析近十几年的生态足迹和生态赤字,在此基础上,结合1949年以来粮食和能源的消费情况,推算出近60多年的耕地和化石能源用地生态足迹,长时段地了解新疆耕地和化石能源用地生态系统受人为影响的变化,揭示多年来新疆生态环境在不断增加的人类经济活动和人口增长影响下的压力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9.
新疆耕地变化及驱动力分析   总被引:20,自引:5,他引:20  
利用1949~2003年的统计和普查数据,分析探讨了新疆54年来耕地数量变化趋势、变化速度、区域差异及驱动因素。结果表明:新疆耕地数量经历了迅速上升→波动→下降→回升的变化历程;耕地变化区域差异显著;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和农业科技进步是影响新疆耕地动态变化的三类主要动因,政策因素是影响耕地变化的间接驱动力;通过模型计算,人类行为对耕地变化的影响尤其显著。并对研究结果应用GIS进行了空间表达。研究内容和分析结论对新疆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陕西省人口-耕地-粮食系统耦合态势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陕西省50多年统计资料的分析认为,陕西省当前的人口-粮食-耕地系统处于“系统相悖”的状态:耕地人口密度大大超过其承载力;人均粮食占有量不足,粮食供给紧张;加之人口老龄化问题,使系统的矛盾更为复杂化。依据预测理论,构建出系统相关因子模型,对该系统未来30a的耦合态势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如果按照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发展下去,耕地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问题将会并发,严重影响区域的可持续发展。作者针对性地提出了该生态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1.
人口是新疆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新疆农村人口的变化将会影响到农村经济发展及社会稳定。文中根据中国人口和就业年鉴的相关数据,采用灰色模型、指数平滑模型及指数模型对新疆农村人口总量及年龄结构进行预测,分析新疆农村人口未来发展趋势及社会影响,并对上述问题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以期为相关部门提供借鉴和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2.
新疆适度人口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位于干旱区,生态环境脆弱,快速的人口增长导致了环境压力的不断增大。因此,确定适当人口规模,对新疆资源和干旱区绿洲生态环境保护至关重要。本文在P-R-E模型的基础上,选取经济发展和资源利用水平指标,对新疆的适度人口进行了实证研究,为新疆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个量化的基础,并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收集整理1949—2003年新疆耕地、人口与粮食等资料,定量分析耕地的数量变化、质量状况。用线性回归法预测人口变化趋势。对粮食生产与其影响因素进行灰色关联分析,分析表明粮食单产、有效灌溉面积对粮食产量的影响最大,农业现代化的影响需要进一步加大,粮食收购价格指数对粮食生产不会有更大的影响。提出增加科技投入提高单产、发展节水农业等挖掘耕地潜力增加粮食产量的途径。为新疆今后农业发展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新疆棉花生产中的重大问题与可持续发展对策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本文通过主要植棉条件的对比,阐述了新疆棉花生产的优势所在及其在国内外的地位;通过对市场供求分析和预测、植棉生态与流通体制问题的分析,以及对棉纺工业发展问题的探讨,提出了棉花生产的适度规模、宏观布局与流通体制改革的调控对策,以及棉花产业化的构想与模式。最后,提出了新疆棉花可持续发展的正确方向与合理途径。  相似文献   

15.
新疆干旱区绿洲可持续发展水平及其空间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选取经济、社会、生态环境三方面22个与新疆干旱区绿洲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的原始指标,通过因子分析对原始指标进行降维处理,得到7个综合指标。分别计算新疆87个市县的综合得分,并对其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排序。新疆可持续发展主因子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且分化比较明显,形成北疆可持续发展水平较高,南疆相对较低的格局。在石油资源丰富且已大规模开发的市县和位于交通枢纽和交通干线上的市县,可持续发展的水平比较高。  相似文献   

16.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新疆尉犁县域可持续发展评价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沈君  高志刚 《干旱区研究》2005,22(2):279-283
尉犁县是塔里木河流域生态建设的主战场,它的可持续发展直接关系到流域生态建设的全局。以新疆尉犁县为分析对象,运用层次分析法,从纵向和横向两个角度对尉犁县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1)尉犁县的可持续发展水平逐渐上升,由1985年的弱持续发展型到2002年的较强持续发展型;(2)尉犁县在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不包括库尔勒市)可持续发展水平排名靠后,显示了尉犁县在社会、经济、生态、可持续发展能力方面还存在问题和障碍,应该引起注意和重视。最后就尉犁县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新疆绿洲农业可持续发展状况及协调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运用时序主成分分析法选取三类15项指标对1998~2007年新疆绿洲农业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了评价,并用协调度指数对三类子系统间的协调度进行了测评.结果显示:新疆绿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总体水平不断提高;经济系统呈可持续发展趋势,环境和社会系统呈不稳定发展态势;三类子系统间处于非协调性发展状态.为进一步提高新疆绿洲农业可持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