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玉竹Polygonatum odoratum(Mill).Druce为百合科植物。别外:萎蕤、山铃铛根、山姜。具有养阴、润燥、除烦等功能。主治热病阴伤、口燥咽干、糖尿病。全国大部分地区有栽培,亩(666.7平方米)产干品300公斤左右,每公斤4~6元,亩产值1200~1800元。玉竹可一次种植,隔年多  相似文献   

2.
我国玉竹的栽培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有针对性地深入开展玉竹栽培技术研究,对我国玉竹的繁殖、栽培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其开发利用前景提出了建议旨在为玉竹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蛹虫草对小鼠体液免疫功能和NK细胞活性的影响。[方法]以83.3、166.7、333.3 mg/kg·BW剂量的蛹虫草给予小鼠灌胃30 d。[结果]灌胃30 d后同对照组比较,各剂量组对小鼠体重、脾/体重、胸腺/体重比值无影响(P>0.05),中、高剂量组能显著升高小鼠血清半数溶血值(P<0.05),中、高剂量组能显著增强抗体生成细胞能力(P<0.05),各剂量组均能增强小鼠NK细胞活性(P<0.05)。[结论]蛹虫草具有增强体液免疫功能和NK细胞活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为了使玉竹种茎安全贮藏过冬并在次春快速整齐萌发,以湖南玉竹主栽品种猪屎尾参为试材,研究了河沙层积、即收即播与3个不同催芽温度处理对玉竹种茎萌发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层积处理能显著提早玉竹种茎萌发,使出苗整齐。利用层积处理,结合人工加温催芽,既能保证玉竹种茎安全过冬,又能显著促进玉竹种茎萌发出苗,且出苗整齐。适宜玉竹种茎催芽的温度为9~12℃。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以不同地区不同品系玉竹为研究材料,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玉竹多糖,运用可见-紫外分光光度仪进行多糖含量测定,并通过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回收率试验对此方法进行验证。从而测出圆叶玉竹多糖含量最高为8.1%,比长叶玉竹多糖含量高10.4%,比湘玉竹多糖含量高14.7%,比小玉竹多糖含量高23.8%。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云南省马铃薯害虫的病原真菌种类,为马铃薯害虫的生物防治提供依据,2007~2010年,对云南省马铃薯害虫寄生真菌进行了调查、采集,经过鉴定,云南省马铃薯害虫病原真菌有2门8属9种,隶属于半知菌门和接合菌门,其中前者包括丝孢纲真菌中的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Bals.)Vuill]、蚜虫枝孢菌[Cladosporium aphidis(Thuemen)Oester]、金龟子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Metsch.)Sorokin]、蜡蚧轮枝菌[Verticillium lecanii(Zimmernann)Viegas]、莱氏野村菌[Nomuraea rileyi(Farlow)Samson]和拟青霉[Paecilomyces sp];接合菌门真菌有虫霉目的暗孢耳霉[Conidiobolus obscurus Remaudiere&Keller]、新蚜虫疠霉[Pandora neoaphidis(Remaudiere&Hennebert)Humber]和努利虫疠霉[Pandora nouryi(Remaudiere&Hennebert)Humber]。其中新蚜虫疠霉球孢白僵菌分别是云南马铃薯上蚜虫及块茎蛾病原真菌的优势种。  相似文献   

7.
中药玉竹应用历史源远流长,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玉竹具有丰富的药用食用价值。本文旨在降血糖、心肌重构、抗氧化、提高免疫力等多个药理作用角度,对玉竹的药理作用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转cry1Ab基因水稻对拟水狼蛛捕食作用间接影响的评价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室内评价了拟水狼蛛(Pirata subpiraticus)对取食转[i]cry1Ab[/i]基因水稻的稻纵卷叶螟([i]Cnaphalocrocis medinalis[/i])幼虫和褐飞虱([i]Nilaparvata lugens[/i])若虫的捕食量及功能反应。结果表明,拟水狼蛛对这2种猎物的捕食功能反应均符合HollingⅡ型圆盘方程。该蜘蛛对取食转[i]cry1Ab[/i]基因水稻的稻纵卷叶螟幼虫的捕食量和处理时间低或短于取食对照的,但差异未达显著水平,而瞬时攻击率显著低于对照。该蜘蛛对以转[i]cry1Ab[/i]基因水稻为食的褐飞虱若虫的捕食量、瞬时攻击率和处理时间与取食对照的相比有一定的变化,但差异均不显著。综合考虑,认为转[i]cry1Ab[/i]基因水稻对拟水狼蛛捕食作用无明显的负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那氏778浸种对花生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的影响。[方法]从花生的叶绿素含量、根长、根冠比、有效下针率、叶面积、产量和品质方面进行分析。[结果]那氏778可促进花生根系发育,加强叶片功能,增加叶绿素含量,对根冠比、有效下针率、品质等方面也有一定促进作用,且对叶面积和产量的影响尤为显著。[结论]那氏778浸种可促进花生生长发育和增加花生产量。  相似文献   

10.
合理施肥是保证玉竹植株健壮生长和根茎产量与品质的关键。通过按不同比例的腐熟猪粪渣、NPK复合肥、过磷酸钙、碳酸氢铵进行基肥配方,研究不同基肥配方施肥对玉竹植株生长与根茎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基肥配方中,采用腐熟猪粪渣与NPK复合肥相结合对玉竹植株长高方面有显著促进作用,通过增加叶数和叶片叶绿素含量,使根茎侧枝发生作用加强,提高单位植株根茎的鲜干重与水溶性多糖含量,从而增加单位面积根茎产量,改善根茎品质;增施P肥能显著促进玉竹根茎侧枝的发生,提高根茎中累积干物质分配率,促进干物质往根茎分配,进而提高植株总鲜干重和根茎产量;增施N肥能显著促进玉竹地上部分的生长,进而提高植株的茎叶鲜干重。  相似文献   

11.
崔保田 《园艺与种苗》2019,(3):66-67,75
[目的]筛选出适合黄淮区域种植的芝麻新品种。[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对黄淮区域内各育种单位选育的芝麻新品种进行产量鉴定。[结果]参试的21个品种(系)中有13个品种(系)在产量上与对照相比有显著差异。[结论]结果为我国芝麻新品种的审定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进一步了解辣椒不育性的分子遗传机理和雄配子的发育机制,对辣椒细胞核雄性不育的育性相关基因进行初步研究。[方法]利用eDNA—AFLP对辣椒细胞核雄性不育两用系‘AB23’的可育株花蕾和不育株花蕾的表达基因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可育株与不育株在基因表达上存在差异,筛选出10对引物,并得到了有差异且重复性好且的19条TDFs,其中14条TDFs功能已知,3个功能未知,2个未找到同源序列。该研究通过RT—PCR技术对获得的19个TDFs进行验证,其表达特征与eDNA—AFLP结果一致。[结论]差异基因功能涉及细胞分泌、代谢、转录、细胞程序性死亡、蛋白质修饰、胞间运输、信号转导、细胞黏附等多个相关过程。  相似文献   

13.
以百合科黄精属玉竹为实验材料,为了寻找玉竹小孢子发育时期的鉴定方法以及小孢子不同发育时期与花器官形态的相关性,采用石炭酸品红、醋酸洋红、苏木精染色液进行染色观察,并对玉竹小孢子发育时期的细胞学及小孢子不同发育时期与花蕾大小和花药发育特征进行研究,同时还调查了玉竹花序中不同序位的花蕾小孢子发育时期的规律。结果表明,苏木精染色效果最好;玉竹小孢子发育时期呈现高度的一致性,经过四分体时期、单核期、双核期,且各时期特征明显;玉竹小孢子发育时期与花蕾的外部形态特征、花药颜色密切相关。依据花器官形态特征可判断小孢子的发育时期,从而确定花药培养选择小孢子发育的最佳时期。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八个品系供试玉竹多糖进行比较分析,为玉竹种质资源的搜集、玉竹的育种和规模化栽培提供基础资料。方法本试验在相同条件下对八个品系供试玉竹进行了栽培,进行了多糖含量提取及测定。结果吉竹一号叶腋紫、吉竹一号茎紫在本地栽培后的多糖总量含量最高,分别为15.49%和15.03%。结论吉竹一号叶腋紫和吉竹一号茎紫与其它六个品系玉竹相比更适合在吉林地区进行种植。  相似文献   

15.
玉竹总黄酮是玉竹的有效药用成分之一,具有降血糖、抗衰老、抗炎、抑菌等药理活性,本文对玉竹总黄酮的提取分离、含量测定、结构分析、主要药理活性及其发展前景做了简要综述,以期为以后的学习与研究提供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营口市区内美国白蛾主要寄生性天敌昆虫及寄生率进行研究,为该地区美国白蛾生物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野外大量采集和室内培养,利用主要寄生性天敌昆虫,进行试验。[结果]营口地区美国白蛾主要寄生性天敌有4种,分别为舞毒蛾黑瘤姬蜂(Coccygomimus disparis)、康刺腹寄蝇(Compsilura concinnata)、白蛾周氏啮小蜂(Chouioia cunea)和古毒蛾追寄蝇(Exorista larvarum),平均寄生率分别为2.18%、2.50%、3.90%和0.94%。[结论]白蛾周氏啮小蜂可能是生物防治营口市区美国白蛾的最佳优势种天敌。  相似文献   

17.
茶树叶片β-葡萄糖苷酶基因的原位PCR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β-葡萄糖苷酶(EC3,2,1,21)属于水解酶类,可水解结合于未端、非还原性的β-D-糖苷键,同时释放β-D-葡萄糖和相应的配基。茶叶中β-葡萄糖苷酶与萜烯类香气前体有密切关系,使糖苷由键合态变成游离态。最早是1981年日本的Takeo T[1]在茶叶匀浆中添加β-葡萄糖苷酶后,能产生芳樟醇和香叶醇,证实茶叶中存在以葡萄糖苷形式存在的单萜烯醇。目前,对茶叶中β-葡萄糖苷酶的研究已延伸至对其活性及与茶树品种[2]、加工工艺[3-4]的关系。目前已从燕麦[5]、蜀黍[6]、旱金莲[7]、长春花[8]、黄檀[9]等植物中克隆出β-葡萄糖苷酶基因并进行了表达。此…  相似文献   

18.
采用平板培养法从玉竹根茎中分离得到的18株内生真菌,通过对峙培养法,筛选出部分菌株对于供试的5种病菌均有不同的抑制作用。其中菌株DP06对玉竹叶斑病病原菌具有较强拮抗性,并对其他几种病菌均有抑制效果,通过分子鉴定,鉴定该菌株为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通过Design-expert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利用Box-behnken法进行响应面优化,确定了其最佳发酵条件为培养时间13.29d,温度24.55℃,转速120rpm,抑菌活性达到了82.25%。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报道福建省蕨类植物分布新记录8种,隶属于5科7属,分别为:东亚羽节蕨[Gymnocarpium oyamense(Baker) Ching]、羽叶新月蕨[Pronephrium parishii (Beddome) Holttum]、多变蹄盖蕨[Athyrium drepanopterum (Kunze) A.Braun ex Milde]、琉球双盖蕨(Diplazium okinawaensis Tagawa)、海南双盖蕨(D. hainanense Ching)、切边膜叶铁角蕨[Hymenasplenium excisum (C. Presl) S. Lindsay]、剑叶铁角蕨[Asplenium ensiforme Wallich ex Hooker&Greville]和膜叶星蕨[Microsorum membranaceu (D. Don) Ching],其中东亚羽节蕨为福建新记录属,羽叶新月蕨、多变蹄盖蕨、琉球双盖蕨、海南双盖蕨和膜叶星蕨为华东地区新记录种。  相似文献   

20.
一甜菜心叶黑枯病是我国甜菜产区出现的一种新病害,国内未曾记述,国外日本中田党五郎曾报导在朝鲜有甜菜心叶黑枯病[1],虽与本病同名,但病原菌各异,为毛盘孢属的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omnivornmde.)。日本青柳寅雄曾报导日本群马县甜菜叶腐病大量发生[2]、细川定治[3]及《莱病害虫·障害图鉴》均记载有甜菜叶腐病的发生[4]。尽管病原菌与本病相同,为薄膜革菌属的(Pellicularia filamentos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