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日本对虾精养高产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舟山市绿源水产养殖公司2005年采用围塘塑料大棚进行日本对虾精养高产技术研究,每667m^2养殖产量达到366.87kg,经济效益十分显著。本文主要介绍该公司围塘日本对虾精养高产技术,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正>在福建沿海滩涂围塘有近90%养殖对象均是对虾,因此,滩涂围塘一直也被称为“虾塘”。近年来,养殖南美白对虾、斑节对虾(金刚虾)以及日本对虾成为水产养殖业的聚焦点,也是福建沿海围塘养殖主要的优质养殖种类。围塘的生态混养技术在某种程度已相当成熟,文献[1-10]简述了虾、鱼、贝多方式混养技术的机制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3.
丁庄镇共有海水养殖池塘3.5万亩,历来以养殖对虾为主,是东营市的渔业重点镇。近几年,日本对虾一年二茬养殖一直处于低谷,为此,2004年我们引进斑节对虾作为第二茬日本对虾养殖的换代品种试验养殖1640亩,收虾29370kg,收入231万元;2005年,结合几年来不断摸索总结的对虾健康养殖技术,推广养殖斑节对虾达1.8万亩,取得了相当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4.
利用饲养南美白对虾的冬闲虾塘 ,采取精养模式养一茬日本对虾 ,可提高围塘养殖的综合效益。本试验的放养密度为 2× 10 4余尾 / 6 6 7m2 ,单产 38.5kg/ 6 6 7m2 ,成活率 2 3.3%。盐度控制在 17以上  相似文献   

5.
<正> 日本对虾(Penaeus japonicus)分布很广,在我国长江口以南海域均有栖息。具有活力强、耐干露的特点,适于鲜活上市,售价高,国内外市场畅销,是海水虾类养殖的优良品种之一。人工养殖日本对虾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采用低坝高网养殖日本对虾,模拟自然生态环境,养殖塘内饵料比较丰富,水体交换方便,适宜日本对虾生长,能在较短的养殖周期内取得较高的产量和经济效益,是滩涂养殖的一种新模式。1998年3月至10月我们在本市横山乡殿嘴头塘外的高中潮区滩涂上  相似文献   

6.
任桂欣 《齐鲁渔业》2006,23(5):32-33
广饶县丁庄镇有海水养殖池塘2 333 hm2(3.5万亩), 历来以养殖对虾为主,是东营市的渔业重点镇。近几年, 日本对虾二茬养殖一直处于低谷,为此,2004年我们引进台湾斑节对虾作为二茬日本对虾的换代品种试验养殖 109.3hm2(1 640亩),收虾29 370kg,收入231万元。2005 年,结合我们几年来不断摸索总结的对虾健康养殖技术, 推广养殖达到1 200 hm2(1.8万亩),取得了相当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日本对虾多茬养殖是海水养殖的重要形式之一。2006年,海阳市大闫家镇鲁古埠村的日本对虾养殖中,遵循“水产养殖,养水为本”的科学养殖理念,头茬虾单产40kg,在售价仅为34元/kg的情况下,每667m^2净利润超千元,2茬虾也达到单产50kg,售价140元,kg,现将具体情况介绍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正河北省乐亭县通过采用基础生物饵料培养优化水质环境养殖、立体综合养殖防控虾病养殖及日本对虾双茬养殖避害高产养殖等生态健康养殖新模式,使日本对虾养殖的亩产量提高到50kg以上,养殖亩效益提高到4000元左右。  相似文献   

9.
彩虹明樱蛤蓄水养殖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滩涂内用围塘蓄水的方法养殖彩虹明樱蛤 (Moerellairidescens) ,使用 0 9hm2 和 3 3hm2 两只底质和水位不同的围塘进行对比试验 ,经 1年养殖 ,规格分别为 32 5粒 /kg和 413粒 /kg ,产量为 2 34 9kg/hm2 和 1145kg/hm2 ,成活率分别为 47 67%和 30 86 %。试验表明 ,蓄水养殖彩虹明樱蛤 ,以涂质细软、油泥厚、水位 >10cm的围塘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们在潮间带岩礁地带围塘进行刺参养殖试验,通过建造刺参暂养地和养成池,提高苗种成活率和商品参回捕率,并实行轮捕轮放,周期内取得了亩产260kg,亩获纯利润1万元的好效果,现将有关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1、潮间带围塘的选址 选择在潮流畅通、水质清新、无污染、无大量河水流入,有海藻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