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探索化感作用对药用植物栽培的影响及火灾后化感作用对森林植被自然恢复的影响机制,选取滇中地区针阔混交林火烧迹地优势物种的2种药用植物尼泊尔酸模和土千年健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土千年健水浸液对尼泊尔酸模种子及其幼苗的化感作用和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土千年健水浸液对尼泊尔酸模种子萌发、幼苗主根长度及其鲜质量和干质量以及地上部分的高度及其鲜质量和干质量、幼苗叶绿素含量都呈现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的现象;随着土千年健水浸液浓度的增大,其对尼泊尔酸模幼苗过氧化物酶活性的抑制作用逐渐增强,但其幼苗脯氨酸含量、丙二醛含量却逐渐升高。研究发现,土千年健水浸液通过抑制保护酶活性和叶绿素的生成,增加膜脂过氧化和逆境伤害,抑制尼泊尔酸模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从而表现出化感作用,且化感效应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增强。该研究为药用植物栽培及火灾后森林植被的人工恢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以8种海南主要栽培的蔬菜为受体,采用室内生测法研究苦瓜(Momordica charantiaL.)茎叶水浸提液对其化感作用。结果表明:苦瓜茎叶水浸提液对8种受体植物的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均有一定的化感效应,且化感作用方式和强度在受体间及指标间存在显著差异;化感作用综合效应的平均值大小顺序为:辣椒黄瓜豇豆菜豆萝卜樱桃番茄胡萝卜番茄。试验结果为建立合理的栽培制度提供了理论和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3.
李天星 《北方园艺》2016,(13):77-81
为探索火灾后化感作用对森林植被自然恢复的影响机制,选取滇中地区针阔混交林火烧迹地优势物种麻栎和土千年健,研究了土千年健水浸液对麻栎种子及其幼苗的化感作用和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土千年健水浸液对麻栎种子萌发、麻栎幼苗主根长度及其鲜样质量和干样质量以及地上部分的高度及鲜样质量和干样质量的影响,呈现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的现象;随着土千年健水浸液浓度的增大,麻栎幼苗叶绿素含量逐渐降低,脯氨酸含量、丙二醛含量则逐渐升高,其对麻栎幼苗过氧化物酶活性的抑制作用也逐渐增强。研究发现,土千年健水浸液通过抑制保护酶活性和叶绿素的生成,增加膜脂过氧化伤害,抑制麻栎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从而表现出化感作用,且化感效应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增强。该研究为火灾后森林植被的人工恢复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
以栾树叶片为试材,通过温室盆栽试验,研究了栾树叶片不同浓度水浸液(0.00、12.50、25.00、50.00、100.00mg·mL-1)对黑麦草苗期生物量、根系形态参数以及养分吸收的影响,以期探讨栾树对黑麦草幼苗生长的化感效应。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栾树叶片水浸提液显著降低黑麦草幼苗干质量;黑麦草幼苗根系形态参数中的总根长、根表面积和根系体积,以及不同径级(除直径1.0mm)的根长和根表面积都随水浸液浓度的升高而减小;水浸液浓度越高,对黑麦草幼苗N、K、Cu、Fe、Mn、Zn养分吸收的抑制作用越强。栾树叶片水浸液对黑麦草幼苗的生长有明显的化感抑制作用,且处理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强。  相似文献   

5.
以抗病品种G087和感病品种G025为试材,研究了大蒜紫斑病菌粗毒素对大蒜幼苗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及叶片解剖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大蒜紫斑病菌粗毒素处理后120 h内,抗病品种和感病品种叶片SOD活性呈现一致的变化趋势,均在96 h达到峰值,但抗病品种SOD活性始终高于感病品种。随着大蒜紫斑病菌粗毒素处理时间的延长,感病品种叶片POD和PAL活性均呈先持续升高后稍下降的趋势,均有1个峰值|而抗病品种叶片POD和PAL活性均出现2个峰值,POD活性的2个峰值分别出现在48 h和96 h,PAL活性的2个峰值分别出现48 h和120 h|抗病品种酶活性的最大峰值高于感病品种。在大蒜紫斑病菌粗毒素处理后的大部分时间内,抗病品种叶片MDA含量低于感病品种。抗病品种叶肉组织结构比感病品种紧密|经大蒜紫斑病菌粗毒素处理后,两个品种叶片栅栏组织及海绵组织的密度都比处理前增加,抗病品种叶肉组织结构比感病品种更加紧密。  相似文献   

6.
以腐熟菇渣与等量牛粪混配作为有机基质,常规草炭基质为对照,研究了有机基质对番茄穴盘苗生长及根系形态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有机基质培育的番茄幼苗茎秆粗壮,植株鲜质量及干质量均显著高于对照处理;与对照相比,叶片叶绿素a含量、根冠比及壮苗指数均显著增大.另外,有机基质还显著促进了番茄幼苗根系的伸长,根系表面积、根系投影面积以及根系体积显著增大,根尖数目显著增加.随着根系直径范围的增加,有机基质培育的番茄幼苗根系总长度及总体积均呈现出逐渐减小的趋势;总表面积及总投影面积均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在0.2~0.4 mm直径范围内达到峰值.综合认为,本试验条件下的有机基质配方适宜于番茄幼苗的生长,可培育出性状优良的番茄幼苗.  相似文献   

7.
采用生物测定方法,研究番茄、花椰菜植株及根际土壤水浸提液0.025、0.050、0.075、0.100 g/mL 4个浓度梯度对玉米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花椰菜根际土壤水浸提液对玉米化感效应最强,水浸提液浓度越大,化感效应越强;番茄、花椰菜不同部位水浸提液对玉米根长、芽长的抑制率明显不同,花椰菜植株水浸提液抑制率最强,番茄植株水浸提液抑制率次之,番茄根际土壤水浸提液抑制率最弱,花椰菜根际土壤水浸提液对玉米根长、芽长有一定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营养液膜栽培技术(NFT)是无土栽培的重要形式,为了探究中原地区日光温室早春茬番茄营养液膜栽培的供液制度,以"双抗1号"番茄品种为试材进行营养液膜栽培试验,采用间断循环供液的方式,白天以1h为循环周期,根据间隔供液时间的长短及地面上下情况设置6个处理(20、25、30、35、40、45min·h~(-1)),夜晚各处理均采用3h供液15min的供液制度。通过调查不同处理番茄生长指标、光合特性指标、产量构成指标及果实的营养品质指标,观测了栽培槽设置在地面上和地面下的根际温度,研究了间断供液制度对营养液膜栽培番茄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供液制度地上部茎叶鲜质量和干质量指标差异不显著;随着白天供液时间的延长,番茄的株高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对茎粗、叶片影响不明显;番茄根系鲜质量和干质量、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平均单果质量、优果率、产量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其中供液25、30min·h~(-1)处理下667m~2产量分别为7 948.06、7 960.93kg。随供液时间延长番茄果实干质量比呈降低趋势,可溶性糖、有机酸、维生素C等品质指标含量差异不显著。相同供液制度地上栽培槽番茄的株高、茎粗、叶面积、净光合速率等指标均高于地下栽培槽,地上栽培槽相比较地下栽培槽可提高根系温度1~2℃,单株坐果数增加了2.2个,优果率提高了11.75%、产量提高9.48%。  相似文献   

9.
杜茜  童娟  卢迪 《北方园艺》2012,(20):1-4
以“陇薯1号”马铃薯为试材,研究了马铃薯秸秆、连作土壤浸提液对番茄、茄子、辣椒等马铃薯同科植物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马铃薯秸秆水浸提液对番茄、茄子的发芽率以及3种植物的发芽指数和胚根长均有抑制作用;对辣椒的发芽率和3种植物胚芽长随浸提液浓度的升高表现出高浓度抑制低浓度促进的现象.连作土壤浸提液抑制3种植物的发芽率及发芽指数,促进番茄和辣椒胚芽生长,3种植物胚根及茄子胚芽随着连作土壤浸提液浓度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马铃薯秸秆水浸提液和连作土壤水浸提液均对3种茄科作物具有化感作用,且对发芽率、发芽指数、胚根长和胚芽长具有一定浓度效应.  相似文献   

10.
以白术幼苗为试材,采用盆栽试验法,研究壤土和椰糠配比分别为1∶0(T1处理)、2∶1(T2处理)、1∶1(T3处理)、1∶2(T4处理)和0∶1(T5处理)的混合基质对白术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筛选适宜白术幼苗生长的栽培基质,为白术幼苗高效优质繁育提供参考依据.结果 表明:随着基质中壤土比例的增加,白术幼苗的叶长、叶宽、株高和鲜质量基本呈现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不同基质处理间白术幼苗叶长宽比差异不显著,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叶长宽比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不同基质处理对白术幼苗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无显著影响;但T2处理下白术幼苗叶片叶绿素a/b值显著高于其它基质处理.不同基质处理下白术幼苗的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以及丙二醛(MDA)、可溶性蛋白质(SP)和可溶性糖(SS)含量存在一定差异.T1处理的白术幼苗CAT和POD活性较大,MDA和SP含量较高,遭受的逆境胁迫较强.T3处理的白术幼苗CAT、POD和SOD活性较小,MDA、SP和SS含量较低,遭受的逆境胁迫较小.综合来看,壤土和椰糠混合基质的育苗效果明显优于纯壤土和纯椰糠基质,并以T3处理的混合基质育苗效果最佳,可用于白术种苗的高效繁育和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1.
关静文 《现代园艺》2013,(24):44-44
目前在日光温室环境下,可以实现秋冬、越冬、冬春3个茬口的连茬种植,而在较为严寒的地方,可以在越冬茬穿插种植一些耐寒的绿叶菜,实现土地的高效高产,本文着重介绍秋冬及冬春茬番茄栽培的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2.
为探究‘早霞玫瑰’‘早夏无核’‘户太八号’和‘夏黑’4种不同品种葡萄叶片浸取液对甘蓝幼苗的化感作用,采用室内盆栽法,研究了不同浓度(0 mg/mL、45 mg/mL、90 mg/mL和135 mg/mL)葡萄浸取液对甘蓝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浸提液浓度为45 mg/mL时,‘早霞玫瑰’‘早夏无核’‘户太八号’和‘夏黑’葡萄叶片水浸提液对甘蓝幼苗的生长具有化感促进作用;当浸提液浓度为90 mg/mL时,‘早霞玫瑰’‘早夏无核’和‘夏黑’葡萄叶片水浸提液对甘蓝幼苗生长的促进作用最大,‘户太八号’葡萄叶片水浸提液对甘蓝幼苗的生长转为化感抑制作用;当浸提液浓度为135 mg/mL时,‘早霞玫瑰’‘早夏无核’和‘夏黑’葡萄叶片水浸提液对甘蓝幼苗生长的促进作用减弱;4种葡萄叶片水浸提液对甘蓝幼苗的化感作用敏感趋势大体为:‘早霞玫瑰’>‘早夏无核’>‘夏黑’>‘户太八号’,研究结果为葡萄园中套种甘蓝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杨平  吴凤芝 《中国蔬菜》2011,1(12):32-36
研究了不同化感效应小麦品种(化感促进和化感抑制品种)根系分泌物对黄瓜幼苗叶片保护酶活性及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旨在明确不同化感效应的小麦品种对黄瓜生长发育影响的生理生化机制。结果表明,具有化感促进作用的小麦根系分泌物在处理后的不同时期可以显著提高黄瓜幼苗叶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sA-POD)活性,以及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含量,从而增加植株抗性;而具有化感抑制作用的小麦根系分泌物在处理后的不同时期能够显著降低黄瓜幼苗叶片保护酶(SOD、AsA-POD)活性及渗透调节物质含量,POD及CAT活性在处理后18 d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4.
以番茄"寿信98"为试材,设置4个土壤水分处理,土壤水分为田间持水量的70%~80%为正常灌溉(CK)、60%~70%为轻度胁迫、50%~60%为中度胁迫、40%~50%为重度胁迫,系统测定水分胁迫对设施番茄结果期植株叶片衰老特性和根系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番茄叶片细胞色素含量随胁迫程度的加重先升高后降低,轻度胁迫下细胞色素含量显著高于其它处理;随水分胁迫时间延长番茄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均呈下降趋势。叶片组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随水分胁迫时间延长均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不同土壤水分处理下,番茄叶片SOD和POD活性均表现为重度胁迫中度胁迫轻度胁迫CK,且2种抗氧化酶活性均在果实膨大期达到最大值。在果实膨大期,轻度胁迫、中度胁迫、重度胁迫下SOD活性分别是CK的1.00、1.82、1.68倍,而POD活性分别是CK的1.81、2.37、2.91倍。轻度胁迫显著增加番茄根系活力,而其它水分处理下番茄根系活力较CK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成熟期轻度胁迫、中度胁迫、重度胁迫下番茄根系活力分别是CK处理的102.08%、90.62%、80.56%。因此,轻度水分胁迫有利于细胞色素合成和根系活力的提高,增加了设施番茄对水分逆境的耐受力,减缓植株的衰老进程。  相似文献   

15.
低温胁迫对嫁接西瓜幼苗耐冷性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筛选出西瓜嫁接耐冷砧木2份.低温胁迫后嫁接苗叶片冷害指数小,电解质渗透率低;嫁接苗比自根苗叶片的水溶性糖和水溶性蛋白含量升高明显高;随着低温胁迫天数的增加,嫁接及实生西瓜幼苗叶片MDA含量均呈上升趋势,但随着低温时间的延长,SOD活性呈下降趋势;CAT活性总体呈下降趋势,嫁接苗下降幅度较小,且维持在一个较高水平;正常光温下生长的西瓜嫁接苗和自根苗的POD活性无明显差异,低温处理后PoD活性总体呈上升趋势,嫁接苗上升幅度较快,可见,嫁接苗的耐冷能力强于自根苗.  相似文献   

16.
以“青研一号”番茄为试材,采用苗期灌根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复硝酚钠灌根处理对番茄穴盘苗壮苗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均使番茄幼苗株高不同程度地增加.复硝酚钠6 000倍液处理使幼苗茎粗、叶面积及G值显著高于清水对照.复硝酚钠3 000倍液处理使番茄幼苗的壮苗指数降低,而其它处理则相反.各处理的番茄叶片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及根系活力均显著高于清水对照,都随着处理浓度的增大而增加,并且表现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延缓的趋势.综合各因素,为培育壮苗,以幼苗二叶一心期施用复硝酚钠6 000倍液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7.
不同浓度复硝酚钠处理对番茄穴盘苗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青研一号"番茄为试材,采用苗期灌根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复硝酚钠灌根处理对番茄穴盘苗壮苗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均使番茄幼苗株高不同程度地增加。复硝酚钠6 000倍液处理使幼苗茎粗、叶面积及G值显著高于清水对照。复硝酚钠3 000倍液处理使番茄幼苗的壮苗指数降低,而其它处理则相反。各处理的番茄叶片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及根系活力均显著高于清水对照,都随着处理浓度的增大而增加,并且表现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延缓的趋势。综合各因素,为培育壮苗,以幼苗二叶一心期施用复硝酚钠6 000倍液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8.
采用室内生物测定法研究了野老鹳草(Geranium carolinianum L.)茎水浸液对11种蔬菜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野老鹳草茎水浸液对11种受体蔬菜的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均有一定的化感效应。化感作用综合效应的平均值大小顺序为:白菜苋菜生菜黄瓜甜菜心荆芥辣椒小白菜苤蓝结球甘蓝番茄。  相似文献   

19.
以耐低温性不同的3个茄子品系幼苗为试材,研究设施内亚低温(D 18℃/N 13℃)处理及恢复常温后幼苗叶片中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脯氨酸的含量,以及SOD、POD活性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随着亚低温处理时间的延长,叶片中可溶性糖、脯氨酸含量及SOD、POD活性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峰值在亚低温处理2~4 d出现,而可溶性蛋白含量持续降低;恢复常温2 d后,除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的含量降低外,其它指标均呈上升趋势。耐低温性不同的3个茄子品系间,各生理指标变化趋势相近,变幅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20.
外源物质对低温胁迫下西瓜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B4'西瓜为试材,采用6个水杨酸(SA)浓度(0.01、0.1、0.5、1.0、2.5、5.0 mmol·L-1)和4个油菜素内酯(BR)浓度(0.005、0.05、0.5、5.0 mg· L-1)分别喷施西瓜幼苗的叶片,研究了低温胁迫条件下不同浓度SA和BR对西瓜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以期能够阐明遭受冷害胁迫时外源激素类物质调节西瓜幼苗生长发育和提高幼苗耐寒性的生理作用机制,为外源物质在西瓜设施栽培中缓解冷害胁迫提供参考依据.结果 表明:低温胁迫条件下,随着SA和BR浓度的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有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趋势均是先降低后升高,SA的浓度为0.5 mmol·L-1时处理效果最明显,BR的最佳处理浓度为0.05 mg·L-1.此外,SA和BR均能够在短期内显著增加低温胁迫下西瓜幼苗中SOD活性、POD活性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并显著降低MDA含量;但随着低温处理时间的延长,SA和BR处理的西瓜幼苗中SOD活性、POD活性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有降低的趋势,MDA含量有增加趋势,在低温处理的第0.5天,SA的处理效果最好,而BR是在第1.5天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