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菜喜防治葱蓟马田间效果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葱蓟马.又叫烟蓟马,瓜蓟马、棉蓟马.主要为害大葱、洋葱以及大蒜、韭菜、瓜类、茄果类蔬菜。成虫和若虫以吸式口器吸食植物汁液,使被害叶片形成许多细密而长型的灰白色斑纹。严重时叶片变黄.失去膨压而下垂、扭曲.因其成虫能飞会跳.是较难防治的害虫之一。作者根据当地葱蓟马发生为害的情况,选用菜喜等农药,进行了田间防治效果试验。  相似文献   

2.
蓟马,主要为害葫芦科、十字花科、豆科等作物,在辣椒上偶有发现。在中国大陆为害辣椒的蓟马有丝大蓟马〔Megalurothrips sjostadti(Trybom)〕及黄胸蓟马〔Thrips ha-waiiensis(Morgan)〕等少数种类。一般为害较轻,容易防治。  相似文献   

3.
从芝麻蓟马形态特征、生活习性、为害症状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对防治好芝麻蓟马为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枣树早期落叶病,是近年发现的一种病害。该病可导致枣树早期大量落叶,枣果品质和产量严重下降,同时,由于落叶早,树体贮藏养分少,也影响下年的生长结果。因此,生产上应注意及时发现并科学防治。1 症状 主要为害叶片。先在树冠下部和内膛叶片上发病,如防治不及时,便迅速扩展到全树。叶片受害初期出现褐色病斑,随之病斑逐渐扩大,叶片很易脱落,特别是风雨之后病叶常被大量吹落。2 发生规律 病菌在病叶上越冬。翌年在温湿度条件适宜时,随风雨传播,6~7月间开始发病。雨季来临早、雨水多的年份,病害发生早而重;雨季来临晚、雨水少的年份,发病…  相似文献   

5.
为害柑橘的蓟马种类及其防控技术(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蓟马(Thrips)是缨翅目(Thysanoptera)昆虫的通称,世界上已记录约7400多种,我国记录的有360多种。蓟马有植食性、捕食性和杂食性等种类,且以植食性居多,据不完全统计,为害果树的蓟马有40余种。柑橘是我国第一大水果,在商品化种植模式下不仅要求种植者注重柑橘品质更要考虑柑橘外观,而蓟马对柑橘的为害主要表现在影响外观品质上。因此,全面了解为害柑橘的蓟马种类及其防治技术在柑橘病虫害综合防控体系中尤为重要。本文旨在介绍发生在柑橘园内为害柑橘的蓟马种类、为害症状及防治技术,以期为更好的保障柑橘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蒌蒿营养价值高,保健功效好,生产中要注意白粉病、灰霉病、白绢病、病毒病的为害,并要对病害认真识别,做到对症用药;并要合理安排茬口,加强田间管理减少发病,慎重选用药剂,做到早发现、早防治。  相似文献   

7.
蓟马为害柑桔在美国和日本等国较为普遍而严重 ,对柑桔果实外观损害较大 ,降低商品价值和经济效益。我国目前对此虫的报道较少 ,未引起重视 ,但近来有些生产者送来一些既不像锈壁虱为害也不完全像侧多食跗线螨取食症状的果实样品 ,经我们检查认为 ,是蓟马为害所致。为使广大果品生产者和果树技术人员更好地认识和了解其为害和发生特点 ,以便更好地控制这种害虫 ,现将其为害症状和防治方法介绍于后 ,供参考。我国为害柑桔的蓟马有多种 ,其中以柑桔蓟马、花蓟马和茶黄蓟马等 3种较常见。除虫体较大的花蓟马成虫体长约 1mm外 ,其余均较小。柑…  相似文献   

8.
花卉蓟马是为害花卉的主要害虫,随着花卉产业的快速发展,花卉蓟马的为害程度和面积不断加重,已对花卉产业造成了巨大损失。论述了花卉蓟马的危害特点、种类、发生规律和防治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
稻蓟马(Thrips oryzae Williams)和稻管蓟马(Haplothrips aculeatus Fabricius)主要为害水稻花瓣、颖壳和嫩叶,其中,稻蓟马是我国南方稻区的重要害虫之一。两种蓟马对柑桔的为害未见报道。1989年5月笔者在我县农民中专温州蜜柑园发现这两种蓟马对柑桔  相似文献   

10.
蓟马(thrips)是缨翅目(Thysanoptera)昆虫的总称,有7 400 多种,其中约有1% 的种类可对农作物造成严重危害,西花蓟马〔Franklliniella occidentalis(Pergande)〕、花蓟马〔F. intonsa(Trybom)〕、棕榈蓟马(Thrips palmi Karny)和烟蓟马〔T. tabaci(Lindeman)〕等是世界性园艺作物上的重要害虫。蓟马类害虫为锉吸式口器害虫,主要为害辣椒、黄瓜、豆类、番茄等蔬菜及玫瑰、桃、杏、石竹、红掌等园艺作物,若虫和成虫均可取食植物叶片、花器、果实、嫩枝甚至果荚,造成叶片破损、皱缩扭曲,甚至黄化、干枯、枯萎,花器出现白色斑点或变成褐色,果实受害多留下创痕,甚至造成疮疤,严重影响叶片的光合作用,降低果实和花卉的商品和观赏价值。更为重要的是一些蓟马是病毒病的重要传播媒介,病毒病造成的经济损失远大于蓟马本身的危害,目前尚无有效的防除办法。例如西花蓟马、烟蓟马等传播的番茄斑萎病毒列全世界10 种危害性最大的植物病毒的第2 位,曾在美国夏威夷、巴西、意大利和南非大流行,导致番茄、莴苣等作物近乎绝产。近年来的田间调查显示,蓟马类害虫的危害呈逐年加重的趋势,特别是对保护地栽培的园艺作物构成巨大威胁。2010年震惊全国的海南“豇豆事件”,就是由于菜农使用高毒农药防治蓟马所致,如何有效防治蓟马已成为我国园艺作物生产中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1.
棕榈蓟马(ThripsPalmiKarny)属缨翅目蓟马科,别名黄蓟马、瓜蓟马、棕黄蓟马,是茄子、番茄、辣椒等茄科蔬菜上的重要害虫,近年来为害逐年加重。除危害茄科蔬菜外,还危害瓜类、豆类和十字花科蔬菜。由于该虫虫体小,色淡,肉眼不易发现和识别,易将其为害误诊为病害,从而造成防治上的失误失时。1形态特征棕榈蓟马成虫体长1mm,金黄色,头近方形。复眼稍突出,单眼三只,红色,呈三角形排列。触角7节,翅两对,翅周围有细长的缘毛,腹部扁长。若虫黄白色,复眼红色。卵长0.2mm,长椭圆形,白色至淡黄色透明。2发生及为害特点棕榈蓟马的发育适温为15~32℃,2…  相似文献   

12.
从蓟马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和为害辣椒症状等方面进行了阐述,提出了防治辣椒蓟马意见,希望通过此文能够引起辣椒种植户对此虫进行防治的重视。  相似文献   

13.
保护地辣椒蓟马防治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健 《中国果菜》2019,(6):65-66,70
保护地辣椒栽培因为周期短、商品性好、见效快而得到大面积推广。但保护地辣椒栽培过程中,时常发生蓟马为害。蓟马个体小,为害症状很难辨别,给保护地辣椒生产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文章分析了蓟马防治的影响因素,并从生物防治、农业防治以及药剂防治方面提出了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4.
辣椒红蜘蛛是辣椒生产中的主要害虫之一。由于虫体小不易发现,一旦发现其为害时,往往蔬菜叶片受害已比较严重了。该害虫刺吸叶片汁液,使叶绿素受到破坏,叶片呈现灰黄点或斑块,大发生时常导致叶片枯黄、脱落,甚至落光。在高温干旱时,作物上红蜘蛛繁殖迅速,为害严重。为有效的防治辣椒红蜘蛛,我们用73%克螨特乳油与20℅噻嗪酮可湿性粉剂作了对比试验,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为了实现生姜绿色生产的目标,对莱芜区生姜上的姜蓟马和姜螟2种主要虫害的危害现状及其为害特点、发生规律进行描述,并提出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绿色综合防治措施,其中农业防治是通过优化种植结构、改善农田生态环境等措施来减少虫口密度;物理防治是利用粘虫板防治蓟马,利用频振式杀虫灯防治姜螟;生物防治是通过利用植物源农药、保护天敌等措施防治。  相似文献   

16.
合理应用久效磷防治栗瘿蜂栗瘿蜂又叫栗瘤蜂,是板栗常见的害虫,在兴隆县发生较重。主要为害板栗新梢,严重时也为害叶片,明显症状是在小枝上或叶片的叶脉上出现瘿瘤,造成树势衰弱,虫瘿早枯,影响板栗展叶开花和结果。此虫一般药剂较难控制,且易杀伤天敌,为此采用沧...  相似文献   

17.
瓜亮蓟马在秋茄上的为害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瓜亮蓟马(ThripsflevasSchrank)是近年在秋茄上新暴发的一种害虫,属缨翅目蓟马科,多食性害虫。该虫个体较小,白天藏于卷缩的新叶边缘和果实的萼片中,较难发现,常被误诊为病害防治而造成大幅减产甚至毁园。对安徽庐江县主要秋茄产地进行调查,该虫的发生率为100%,已成为秋茄生产上的最重要虫害之一。1为害症状瓜亮蓟马成虫、若虫均锉吸茄子的心叶、嫩芽、幼果的汁液。为害心叶时,使被害植株嫩叶向内卷缩,不能正常张开,随着植株的生长,整个植株上部叶片均向内卷缩,不能张开,植株开展度小,光合作用减弱。幼果早期受害,出现畸形;较大时受害,果实…  相似文献   

18.
王建华 《现代园艺》2019,(11):161-162
榕管蓟马(Gynairothrips uzeli Zimmerman)是为害会理地区小叶榕生产的最主要害虫,具有繁殖量大、世代多,甚至出现世代重叠。通过观察本地小叶榕榕管蓟马种群消长规律及为害特点后,为制订合理有效的防治措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炭疽病仙客来炭疽病,主要危害叶片,使叶片产生圆形斑点。可用50%的多菌灵或托布津500倍液防治。蚜虫与蓟马一年发生的代数较多,其虫体躲在叶后,而且在幼叶后,一般出较难发现。表现在叶片卷曲、皱叶、叶片变硬等症状。防治:敌杀死1500倍或吡虫啉800倍喷洒在叶背。  相似文献   

20.
冬春节瓜上蓟马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方晓 《蔬菜》2002,(7):25-26
海南冬春季栽培的节瓜,以收嫩瓜为主,特别是花冠新鲜未脱落的嫩瓜被视为高档蔬菜,经济价值高。然而海南冬春季是蓟马发生的高峰期,尤其在琼南地区(三亚等地)近几年发生更加严重,防治不及时,常常严重影响瓜的产量和商品性。因此,蓟马的防治是瓜农在生产中最头疼的事情。现将其发生特点及综合防治方法介绍如下。一、为害特点在海南为害节瓜的蓟马主要有棕榈蓟马(Thrips palmi Karny)和黄蓟马(Thrips flavus Schrank)两种,寄主除瓜类外还有茄果类、豆科、十字花科等多种植物。成虫和若虫锉吸节瓜心叶、嫩芽及幼果的汁液,使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