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认识水肥耦合对紫色土中小麦的影响特征及肥料减施效应,在四川盐亭县青峰村和四川盐亭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的石灰性紫色土上,于2018年10月至2020年5月,用小区和盆栽试验等方法,观测不同水肥耦合处理对小麦和土壤主要属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水肥耦合对小麦生长和籽粒产量有明显的促进效应,浇水到田间持水量的80%左右时,其促进效应最大;肥料用量减少10%~20%,不会造成小麦的明显减产;水肥耦合主要提高了土壤养分有效性和土壤酶的活性,因而有明显的促进效应。水肥耦合是紫色土区减肥增效的一种有效措施,从而能有效防治区域的面源污染。  相似文献   

2.
麦类作物水肥耦合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简述了国内外近些年麦类作物水肥耦合研究的结果,总结了水肥耦合的含义、水肥耦合效应对麦类作物生长发育、产量,水肥利用率,光合及生理特性、土壤养分变化及作物品质的影响。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
水肥耦合及其对水稻生长与N素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农业水资源的日益紧缺下,为了减少水稻的灌溉用水和肥料高效利用以实现水稻稳产高产,综述了国内外水肥耦合的研究进展、水肥耦合的概念及其协同、拮抗、叠加三种效应,水肥耦合的机理、水肥耦合对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质的影响、水肥耦合对水稻中N素利用效率的影响;展望了中国目前在水肥耦合研究方面可以提升的空间,提出了水肥耦合模式是争取水稻高产优质的有效措施,以及如何根据实际需要,运用“以水促肥、以肥调水”,建立合理的水肥耦合模式,提高水肥利用效率,在节约灌溉用水和不增加施肥量的前提下达到既保证作物优质高产又减少环境污染的双重效果,为今后节水农业及水稻的田间栽培和管理提供理论与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4.
<正>水肥一体化技术是将灌溉与施肥有机结合的一项农业新技术,根据作物需求对农田水分养分进行综合调控和一体化管理,以水促肥、以肥调水,实现水肥耦合,全面提高水肥利用效率。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实施以来,我国不同区域水肥一体化技术不断发展,特别是在滴灌技术上进行了创新研究,取得了长足发展与进步。本文简介以下4项技术,供实际应用中参考。  相似文献   

5.
作物水肥耦合效应研究进展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土地资源比较短缺的国家,在有限的水土资源条件下,水肥耦合研究是促进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讨论了水肥耦合的含义,水肥耦合效应对作物产量、水肥利用率、土壤硝酸盐残留的影响及研究方法,以及今后要致力研究的方向等。  相似文献   

6.
为探明在高寒冷凉区芸豆生长的水肥耦合效应,笔者采用田间试验法,研究了施肥和覆膜对旱地垄沟种植芸豆耗水特征、水分利用效率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底墒较好、降水丰富的年份,施肥和覆膜垄沟种植的产量与农户模式相比,均有显著提高,单株荚数是其产量提高的关键因素;高肥具有明显的增产和提高水分利用效率的作用,在此基础上的覆膜垄沟种植可有效地减少土壤水分损耗,而显著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在高寒冷凉区,水分和养分都是作物生长的限制因子,在施肥和覆膜垄沟种植方式下,水肥互作效应显著,能够极大地提高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7.
吉林滴灌春玉米水肥一体化技术规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吉林滴灌春玉米水肥一体化技术规程规定了半干旱区玉米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生产中的材料及设备、选地整地、播种、铺带覆膜、水分管理、养分管理、水肥耦合、设备维护等内容,适用于西部半干旱区玉米膜下滴灌栽培。此管理措施可有效改善农田生态环境,实现节水节肥,提高水肥利用效率,起到增产增收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旨在解决传统灌溉农业的“水氧矛盾”和根系的“向水追氧”两大农业难题,应用现代水肥耦合和增氧灌溉技术,设计了一种水肥气高效耦合灌溉系统。通过应用灌溉系统对水稻、黄瓜等作物的栽培试验证明:相比于常规灌溉方式,水、肥、气耦合灌溉能促进作物根系生长和提高根系活力,使其能最大限度地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养分,进一步挖掘和提高作物自身生产力,提高水肥利用效率,增产提质,同时也为从根源上缓解农业面源污染提供一种新途径。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了探明在高寒冷凉区芸豆生长的水肥耦合效应,[方法]采用田间试验法,研究了施肥和覆膜垄沟种植对旱地芸豆耗水特征、水分利用效率及产量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在底墒较好,降水丰富的年份,施肥和覆膜垄沟种植的产量与农户模式相比,均有显著提高,单株荚数是其产量提高的关键因素;高肥具有明显的增产和提高水分利用效率的作用,在此基础上的覆膜垄沟种植可有效的减少土壤水分损耗,而显著的提高水分利用效率。[结论]在高寒冷凉区,水分和养分都是作物生长的限制因子,在施肥和覆膜垄沟种植方式下,水肥互作效应显著,能够大大的提高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0.
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是基于作物生长特性和环境状况等条件,借助新型滴灌系统,在灌溉的同时将肥料配兑成肥液一起输送到作物根部土壤,确保水分养分均匀、准确、定时定量地供应,达到节水节肥、提高水肥利用效率、增产增收等效果。滴灌施肥技术方法是影响作物水肥利用率的关键因素之一,但其当前主要应用于经济作物,对于华北平原冬小麦种植区滴灌施肥技术的应用刚刚起步,还缺乏相应的滴灌施肥技术参数。因此,本研究以华北平原山东省为例,提出了山东滴灌冬小麦水肥一体化技术规程,规定了冬小麦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要求、滴灌设备、水分管理、养分管理、设备维护等管理技术要点,适用于山东省冬小麦滴灌栽培,以期为推进区域农业持续发展,促进冬小麦高效滴灌施肥推广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植物源药肥的研究及开发应用前景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不合理的施肥、用药制度严重阻碍着当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经过无害化技术处理的工农业、畜牧业生产废弃物与植物源农药合理组配,研制开发植物源药肥,符合目前无公害农业以及有机农产品产业的发展趋势,具有广阔的市场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2.
有机肥施用对土壤肥力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1,自引:4,他引:17  
在耕地面积日益紧缩的今天,施肥是提高作物单位面积产量的重要措施。虽然化肥在粮食增产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同时也会对土壤产生负面影响,诸如养分失调、酸化加剧等,而有机肥在提高土壤养分的同时还能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平衡养分,培肥土壤。因此,笔者综述了有机肥在平衡土壤养分、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增加微生物群落多样性、提高土壤酶活性方面的作用,总结了有机肥在提高土壤肥力方面最新的研究方法及进展。期望为生产中合理、高效使用有机肥,为最大限度的发挥有机肥改善土壤环境的作用提供依据。最终达到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的目的,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土地资源极为短缺的人口大国和农业大国,在有限的水土资源条件下水肥耦合研究是促进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本研究讨论了水肥耦合的含义、研究进展、研究趋势以及以水调为核心的调控技术。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滨海盐碱地种植北沙参适宜的施肥量与灌溉量,减少氮素损失,提高水肥利用效率,研究水肥耦合对快速生长期北沙参株高、抗氧化酶活性指标、渗透调节物质及活性成分的影响,并通过大田试验验证。结果显示,在北沙参整个生育过程中,株高在6月中旬—8月上旬增高最快;水肥耦合对北沙参植株生长具有显著影响,水分充足条件下,增施肥料能显著增加北沙参植株株高。在水分胁迫条件下,适当的增施氮肥,北沙参叶片中SOD、CAT、POD活性均呈升高的趋势;在施肥量相同时,北沙参叶片中SOD、CAT、POD活性随土壤水分含量的增加呈降低趋势;其中,SOD、CAT、POD活性分别在处理40天(W2F3)、处理40天(W2F3)、处理60天(W3F2)处理组最高,分别为38.246、89.761、85.222 U/(g·FW)。在相同水分条件下,叶片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游离脯氨酸含量均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在相同施肥条件下,叶片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游离脯氨酸含量均随土壤水分含量的增加呈下降的趋势;其中,W2F3(土壤相对含水量为60%~70%,施肥量240~360 kg/hm2)处理组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较W2F1(土壤相对含水量为60%~70%,施肥量120~180 kg/hm2)处理组提高了26.6%,W2F2(土壤相对含水量为60%~70%,施肥量180~270 kg/hm2)处理组叶片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较W2F1处理组提高了47.11%~90.47%,W2F3处理组叶片中游离脯氨酸含量比W2F1处理组提高了11.93%~36.95%。中度和轻度水分胁迫耦合适量氮钾营养极大地刺激了北沙参内香豆素类成分的合成,其中,W2F2处理组中内香豆素类总量最高(0.011%)。综上,在轻度和中度水分胁迫条件下,增施氮/钾肥有利于北沙参中抗氧化酶活性的提高以及渗透调节物质和香豆素类成分的积累,对于植物在非生物胁迫下生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中国农产品消费从能量消费转入营养消费的新阶段,能量过剩和营养素有效供给不足已成为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矛盾之一。功能农业通过生物营养强化等技术手段生产出含有特定微量营养素和其他有益功效的农产品(食品),实现农产品(食品)优质化、营养化、功能化和安全性。加快发展功能农业,强化农产品营养功能,是提高城乡居民健康水平的重要举措,也是推动现代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客观要求。本研究概述了中国功能农业发展的必要性、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解决的主要途径,为中国城乡居民营养强化和功能农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针对四川丘陵区气候资源与农业类型,选择合理的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开展养分平衡管理,是实现四川丘陵区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途径。本研究以四川蓬溪县为例开展实证分析,为川东丘陵区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依据大田作物和果园目标产量、目标施N量,测算有机肥(沼液)的施用量,项目区产生的畜禽粪便和沼液可全部在区域内就近循环利用,化肥N替代率达31%~62%。依据项目区作物和果树种植基地的粪污有机肥替代测算,项目区域尚有一定的畜禽承载潜力。该种养循环模式结合当地的主导优势产业,使种养废弃物就近科学合理利用,减少了农业面源污染的风险。最后就川东丘陵区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经营机制和发展路径进行了分析,该模式为川东丘陵区开展循环农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生物有机肥的应用及其农田环境效应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生物有机肥对提高作物产量、改良土壤肥力、减少作物病虫害和环境污染具有显著作用,对于绿色农业的发展至关重要。笔者综述了生物有机肥的应用对作物生长、土壤改良、温室气体排放及农业面源污染影响的研究进展,指出了现阶段研究的不足之处,并对生物有机肥的未来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以期为生物有机肥的合理利用和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18.
高产优质高效生态栽培是现代农业的发展目标,水肥一体化技术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手段,其为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微喷(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在小麦栽培上可实现节水30%~40%、节肥20%~30%以及增产15%~30%,水分和肥料利用率分别提高40%~60%和30%~50%;同时可改善小麦籽粒品质,减少100cm以下土层NO3--N积累,降低氮肥淋失风险,以及缓解土壤中N2O气体向大气排放。本文概述了水肥一体化技术及国内外发展现状,并对微喷(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对小麦产量、品质、水肥利用率及水肥运移规律、N2O气体排放等方面的影响进行综述,为水肥一体化技术从“高端农业”走向普遍、从设施农业走向大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