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种植密度是影响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最为重要的的栽培因子,合理密植是玉米优质高效生产的重要措施,根据密度和产量的关系,合理调控群体结构提高群体产量是玉米高产研究的重要内容。为此2014年做试验研究玉米品种38P05不同种植密度对产量的影响,旨在找出该品种适宜于该地区的栽培密度,为指导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1试验材料与方法试验地于2014年设在黑龙江省八五○农场旱田科技园区,土质为草甸白浆土,土壤肥力中等,前茬大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黑龙江省畜牧业发展迅速.青贮玉米作为重要的饲料来源,其种植面积也在逐年增加.但青贮玉米在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上还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种植密度.2007年,黑龙江省八五○农场对中原单32号、高油115和龙育1号3个青贮玉米品种进行密度筛选试验,对不同密度下各品种的生育特性及产量进行比较,为青贮玉米品种的种植推广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紧凑型玉米杂交种形态生理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国内外玉米生产形势上看,种植密度是提高玉米产量的重要栽培措施之一,在种植密度较高的地区,更宜种植紧凑型玉米品种来获得较高的籽粒产量。本文结合国内外学者研究结论,从群体冠层形态结构和光合生理角度,比较了紧凑型玉米品种与平展型玉米品种差异,系统阐述了紧凑型玉米品种产量提高的形态生理学基础,为紧凑型玉米品种高产高效栽培生理研究和抗逆玉米新品种选育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4.
玉米栽培要想获得优质高产除了选优良品种外,需整地、播种、灌溉、施肥及病虫杂草的防治等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才能获得。其中种植密度及施肥对产量有直接影响。合理的密植是玉米优质高效生产的主要措施,根据密度与产量的关系,合理调控群体结构提高群体产量是玉米高产研究的重要内容。通过本场主栽品种德美亚1号、哲单37和绥玉7不同栽培密度的种植试验,旨在找出这三个品种各自适宜我地区的栽培密度,为指导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玉米栽培要想获得优质高产除了选优良品种外,需整地、播种、灌溉、施肥及病虫杂草的防治等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才能获得。其中种植密度及施肥对产量有直接影响。合理的密植是玉米优质高效生产的主要措施,根据密度与产量的关系,合理调控群体结构提高群体产量是玉米高产研究的重要内容。通过本场主栽品种德美亚1号、哲单37和绥玉7不同栽培密度的种植试验,旨在找出这三个品种各自适宜我地区的栽培密度,为指导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正>为了进一步探索和研究八五○农场大豆品种垦丰16高产潜力和增产途径,分类指导科研生产,本试验采用密度和施肥量二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对大豆品种垦丰16的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进行研究,旨在进一步探索其不同群体结构中密度和施肥量对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为密植施肥与高产栽培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1材料与方法1.1试验地基本情况试验地设在八五○农场旱田科技园区,土质为草甸白浆土,土壤肥力中等,前茬小麦。整地方法:秋翻、秋旋、秋起空垄、春施肥。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3个玉米品种共10种密度对玉米产量的影响,在栽培密度由低水平向高水平不断增加的过程中,垦单5号和德美亚1号子粒产量先增加后减少;垦单13号子粒产量则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初步摸索出垦单5号、垦单13号和德美亚1号在黑龙江省八五○农场适宜的种植密度分别为每公顷7.50~8.25万株、7.5万株和9.0万株。  相似文献   

8.
生产实践表明,合理密植可以使群体和个体协调发展。由于玉米种植的最适密度会因地力水平、生态条件、品种、栽培措施以及耕种方式等的不同而有差异。因此,研究某玉米品种在一定生态条件和生产水平下的最适密度尤其重要。本试验旨在通过研究竖叶型中早熟高淀粉玉米新品种中科4号在不同产量水平和密度对产量结构及构成因素的影响,为中科4号玉米的推广和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在玉米高产栽培中,种植密度是影响产量的关键因素之一,玉米种植的最适密度会因生态条件、品种、栽培措施以及耕种方式等不同而有差异。因此,研究某个类型品种在一定生态条件和生产水平下的最适密度有其实用价值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
《农技服务》2016,(1):8-9
为了扩大我公司高产优质杂交玉米品种推广面积,开展优质杂交玉米品种不同密度比较试验,寻找合适密度的高产配套栽培技术就显得尤为重要。以玉米杂交品种金玉838、贵单8号和金玉819为供试材料,研究4种密度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从小区产量表现来看供试品种的产量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发生变化,而金玉819在贵州中高海拔上种植随密度增加而产量增幅不大。在同一栽培水平下,供试品种间的产量达到极显著水平,金玉838产量最高,贵单8号其次,金玉819产量最低;不同种植密度下玉米的产量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密度与品种的互作达到极显著水平,说明玉米品种对产量有一定的影响,不同种植密度对玉米杂交种的产量影响不同,而种植玉米品种金玉838产量最高,其最佳栽培密度是60000株/hm~2-69000株/hm~2间为宜。  相似文献   

11.
正马铃薯是一种重要的粮菜兼用作物,是非常好的高钾低钠食品,富有营养,是抗衰老的食物之一,可称为"十全十美的食物"。马铃薯性平味甘,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是和胃健中和解毒消肿药。对调解消化不良有特效,是胃病和心脏病患者的良药及优质保健品。马铃薯生育期短,适应性强,种植区域广,但在八五○农场种植面积较小。2017年,八五○农场引进6个马铃薯品种进行筛选试验,进一步掌握马铃薯在八五○农场种植生长特征特性以及各品种在八五○农场的适应性,选出优质、高产、稳产的良好品种,并进行相关栽培技  相似文献   

12.
正玉米产量是多种因素的综合反映,增加玉米的种植密度,提高化肥的施用是获得玉米高产相当重要的栽培措施。在玉米所有的栽培技术中,密度可以有效地协调群体与个体的关系,而肥料可以确保玉米个体生长发育的需求。该试验采用密度和施肥量两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对玉米品种德美亚3号产量及主要产量性状进行研究,旨在进一步探索其不同的种植密度和施肥水平对产量及相关性状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黑龙江垦区玉米播种面积持续增加,但是单产水平徘徊不前,究其原因就是垦区玉米生产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垦区的种植密度仍未达到高产的最适密度;二是种植的品种偏晚、子粒水分含量高、高产不高效。垦区玉米要想在产量上有新的突破,应该走耐密早熟高产品种密植栽培道路。  相似文献   

14.
正玉米是单株生产力较高的作物,密度是玉米群体结构的主要因素;合适的种植密度是协调单株和群体生产力矛盾的关键,是实现高产高效的保证。种植密度是玉米栽培技术的主要措施,是易于调控又比较经济的增产措施。为此2015年做试验研究玉米品种38P05不同栽培密度的种植,旨在找出该品种适宜黑龙江省八  相似文献   

15.
蓝田县夏播玉米常年种植面积38万亩,主要种植郑单958,搭配种植蠡玉16、先玉335等品种,但种植密度较低,一直是影响当地玉米产量提高的重要制约因素.研究当地不同种植密度下玉米产量情况、探索蓝田县玉米高产栽培的最佳种植密度,从而提高当地玉米产量是一项投资小、收益明显的增产措施.为了研究蓝田县夏播玉米最适密度,以当地主栽品种郑单958作为参试品种进行不同密度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郑单958的作为参试品种在当地夏播种植密度一般以4350株/亩左右为宜.  相似文献   

16.
研究不同种植密度下玉米产量情况,探索玉米品种华农887高产栽培的最佳种植密度,结果表明玉米品种华农887在桦甸晚熟区一般产量水平为6~7万株/hm2,高产水平以8~9万株/hm2为宜。  相似文献   

17.
正通过品种筛选、比较试验,选择出适宜该地区种植的高产、稳产、抗逆性强、熟期适宜的玉米新品种,为黑龙江省八五○农场的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1试验材料与方法1.1试验地基本情况试验地于2016年设在八五○农场科研站3号1区,土质草甸白浆土,土壤肥力中等,前茬大豆。整地方  相似文献   

18.
玉米新品种密度种植试验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研究了6个品种4个不同种植密度对玉米品种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从而探索出6个玉米新品种在博州玉米高产栽培的最佳种植密度。试验结果表明:DK5111种植密度为65株/亩时,其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19.
<正>探讨玉米品种垦单13号在黑龙江省八五○农场的适宜栽培密度以及增产效果,为指导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1试验材料与方法1.1试验地基本情况试验地于2013年设在黑龙江省八五○农场旱田科技园区,土质为草甸白浆土,土壤肥力中等,前茬小麦。整地方法:伏翻,秋耙,秋起空垄,春施肥。1.2试验设计采用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行长10m,4行区,垄距65cm,每小区面积26m2。1.3试验方法试验共设3个处理,处理1~3每公顷种植密度分别为7.5、7.95、8.4万株。供试玉米品种选择垦单13  相似文献   

20.
在一定种植密度范围内,玉米产量随密度增加而增加。因此,只有合理群体结构才能获得高产。本试验旨在筛选出适合五家渠种植的玉米品种及其适宜的种植密度,从而获取最大经济产量及生物产量,为大田生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