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幼嫩枝条扦插繁殖和石蜡切片法,对西藏分布的喜马拉雅红豆杉和云南红豆杉插穗的根部进行解剖,观察不定根的起源和发生发育过程,探讨两树种生根发生的规律,为两树种异地保护提供依据。结果表明,(1)喜马拉雅红豆杉与云南红豆杉无性繁殖过程中,其生根的外部形态相似,均为先形成愈伤组织再生根;(2)喜马拉雅红豆杉较云南红豆杉生根率高、生根快、根系发达,表现出较强的适应能力;(3)根部解剖结构显示,云南红豆杉周皮中存在一圈环状的厚壁细胞,生根时间较长可能与此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2.
西藏红豆杉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周进  杨小林  兰小中 《林业科技》2000,25(4):8-8,11
通过对西藏喜马拉雅红豆杉(Taxus wallichiana)和云南红豆杉(taxus.yunnanensis)资源的调查,分析讨论了西藏红豆杉资源分布的现状及特点,提出了保护和利用红豆杉资源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东北红豆杉(Taxus cuspidata)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药用价值及保健价值(杨波等,2007).红豆杉属植物种群竞争力弱,天然更新缓慢和地理分布局限等客观因素,导致其处于濒危状态,1999年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叶水英,2006).红豆杉属为雌雄异株,据周志强等(2009)对天然东北红豆杉种群生殖力进行调查研究结果,东北红豆杉天然种群中,雌雄性比为1:2,雌株和雄株的生殖生存特点不同;张春雨等(2009)通过树木年轮学方法,发现雄株生长速率显著大于雌株,这可能是种群维持自身长期发展的一种适应.这说明东北红豆杉的性别分化及其机制有深入研究的价值.目前对于东北红豆杉性别的鉴定还停留在东北红豆杉雌株结实的阶段,还没有对东北红豆杉早期性别鉴定的有效方法.21世纪以来分子标记技术的应用为很多植物的遗传多样性以及性别相关基因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
阐述喜马拉雅红豆杉在西藏的分布及其生物生态学特性,以及繁殖方法,提出就地建立自然保护小区和异地繁殖培育增加资源总量等建议。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四川省红豆杉种群大小结构及动态、分布格局的分析,结果表明,红豆杉种群处于一种非自然的状态。要恢复和保护红豆杉植物,应减少人为的破坏性干扰,以促进其种群的增长和扩大。  相似文献   

6.
南方红豆杉(Taxus chinensis var.mairei)为我国I级保护植物。在我国,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东南沿海及台湾等地区。本研究从南方红豆杉种群生态学特征、种群生殖生物学特性、种群遗传进化潜力等方面,综合分析其濒危的可能原因。结果表明,南方红豆杉种群生殖能力弱,适应能力差是其濒危的主要内因;生境破坏和不合理砍伐导致其生境片段化、异质性,是其濒危的直接外因。维持南方红豆杉种群遗传多样性,培育南方红豆杉良种人工林,是科学保育和合理开发南方红豆杉资源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7.
皖南山区南方红豆杉种群动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野外调查资料编制南方红豆杉种群的特定时间生命表,利用存活曲线、致死力曲线、植物种群结构动态量化分析方法等来综合分析种群的动态趋势,同时引入4个生存分析函数进行种群的生存分析.结果表明:南方红豆杉为稳定型种群,但种群早期存活数随龄级急剧下降,只有16%的幼苗能进入第2龄级,而后期存活值波动不大,说明幼苗成长为幼树的过程中要经过严格的环境筛选.分析认为,南于南方红豆杉幼苗竞争能力弱,在群落中处于被动适应的地位,导致其较高的死亡率,降低了其对后期各龄级的补充能力,同时人为干扰和破坏加重了这种趋势,从而导致其濒危.  相似文献   

8.
一、南方红豆杉资源分布及生物学和生态学特征红豆杉(Taxus spp.),通常为红豆杉科(Taxaceae)红豆杉属(Taxus)植物的总称。它是一类古老的植物类群,全世界有11种,分布于北半球的温带至热带地区。在我国有3种和2个变种,即东北红豆杉(T.cuspidata sieb.et Zucc),西藏红豆杉(T.fauna Zucc),云南红豆杉(T.wallichiana Chang etL.K.Fu),2个变种即中国红豆杉(T.wallichiana(Pilger)Re-hd)与南方红豆杉(T.wallichiana var.mairei(Lemee etLevl.)Chang et L.K.Fu)。南方红豆杉又称美丽红豆杉,为红  相似文献   

9.
为红豆杉资源的合理开发和人工栽培提供理论基础,以4年生的东北红豆杉Taxus cuspidata、南方红豆杉T.chinensis ziar.mairei和曼地亚红豆杉T.media为试验材料,比较了这3种红豆杉叶色素含量、光合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差异.结果表明:3种红豆杉中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  相似文献   

10.
对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贡山片区设置样地进行植物多样性监测,主要内容包括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暖性针叶林、温凉性针叶林3种植被类型监测,光叶珙桐、喜马拉雅红豆杉、冷杉、秃杉4种野生植物监测,植物资源利用情况监测及外来物种(紫茎泽兰)监测.据初步监测结果分析与评价,监测对象生长状况良好,但是受人为活动干扰影响较大.认为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