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通过对早籼稻及连作晚稻直播栽培最早播种期及临界播种期的温度条件、气象灾害、早籼稻直播栽培生长期内积温分析,阐述了鄱阳湖区早籼稻连作晚稻双季直播栽培的可行性,并介绍了在鄱阳湖区早籼稻连作晚稻双季直播的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
为确保浙江省兰溪市连作晚稻生产,对新引进的品种"H优518"采用机插栽培的适宜播种期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H优518"在浙江中西部地区作连作晚稻,采用机插栽培方式,过迟播种,会导致其有效穗数减少,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和结实率下降,进而导致产量明显降低,故"H优518"的播种期不宜迟于7月5日。  相似文献   

3.
赣北地区直播早稻品种的筛选及其丰产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适宜赣北地区的直播早稻品种及明确其丰产特性,以适宜江西省种植的21个早稻品种(组合)为试验材料,在南昌进行大田直播种植,比较分析了不同品种生育期、群体质量和产量形成特征。结果表明,鄱优364、荣优286、两优287、荣优2933、荣优2994和荣优3327等品种生育期偏长,不适宜直播栽培;其余生育期适宜的15个品种中,陵两优722、柒两优2012、优I156和淦鑫203产量高,具有多穗、大粒和日产量高的特点,直播栽培能够获得高产;而潭两优83产量中等、生育期短,直播栽培可协调生育期长的晚稻品种搭配,实现晚稻的高产和稳产。经聚类分析,陵两优722、柒两优2012、优I156和淦鑫203为高产品种,株两优538、嘉育948、荣优2933和中早25为低产品种,其余为中产品种。对不同产量水平品种的群体质量和产量形成特征进行分析,发现高产品种表现出穗多、粒质量大、日产量高,抽穗期叶面积指数较高,穗分化期干物质积累量大,茎鞘物质输出及转化率高的特点。试验结果可为赣北地区直播早稻品种的选择和遗传改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洞庭湖区水稻双季直播模式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对洞庭湖区早晚稻双季直播与早稻直播晚稻育秧移栽两种模式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科学合理的品种搭配,在正常的栽培技术水平下,双季直播比早稻直播晚稻移栽模式只减产2.87%,但节本增效84.5元/667m2.并筛选出了适合当前湖南省双季直播的早稻品种有嘉育21、株两优08、两优香早13、两优42、株两优819,适合晚稻直播的品种有株两优25、两优42、两优287、两优香早13、岳优108、潭两优921、星优388、湘早籼45号.  相似文献   

5.
以早籼杂交稻金优433、T优535和中熟晚籼杂交稻金优207为材料,进行直播栽培和育苗移植栽培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金优433的产量,比对照高1.4%,T优535的产量比对照低5.9%.同时,分析了直播栽培省工省力、产量较高的原因,得出选用分蘖力较强、株高较矮、穗较短和结实率高的优质早籼杂交稻品种做晚稻直播栽培适宜在丘陵地区推广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早稻翻秋是晚稻直播、抗灾补救生产的一个重要措施。为筛选江汉平原适宜翻秋的早稻品种,探索品种翻秋播种期的下限,为今后指导晚稻直播、抗灾补救生产提供技术支撑。特以嘉育948、中嘉早17、两优9168、两优287、金优402、株两优819等6个早稻品种为材料,开展了早稻品种翻秋筛选试验。结果表明,在江汉平原进行早稻翻秋种植,宜选用生育期短的嘉育948,在生产上更安全,且最迟播期应定在7月28日以前。  相似文献   

7.
以籼粳杂交晚稻"甬优15"和单季杂交晚籼稻"钱优0508"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播种期和移栽期对连作晚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甬优15"和"钱优0508"产量随播种期和移栽期的推迟呈下降趋势,6月10日播种、7月20日移栽可获得最高产量,其产量分别达708.24、642.67kg/667m2。  相似文献   

8.
两优2186秧龄弹性偏差,为了防止早穗,进行了不同播种期、不同秧龄试验。结果表明,延长秧龄会使营养生长期延长,生育进度推迟。秧龄过长,分蘖力减弱,有效穗减少,穗粒数下降,产量降低。因此,两优2186作双季晚稻栽培,在安全齐穗期的范围内,可适当推迟播种期,以缩短秧龄,秧龄掌握在25d内,尽量减轻秧龄对产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不同早稻品种直播栽培的生育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选用6个早稻品种(组合),探讨直播栽培方式下的生育特性。结果表明,杂交稻产量为7 833~8 100 kg/hm2,差异不显著;常规稻嘉育948产量7 344 kg/hm2,杂交稻组合与嘉育948产量差异显著。杂交稻组合表现了不同的产量形成特性。产量水平相同的陆两优996和禾盛两优25,陆两优996穗大、粒重,而禾盛两优25穗多、粒轻。陆两优996和嘉育948的分蘖力相对较弱,成穗率较高。春光1号和株两优819分蘖力强,穗小;春光1号表现分蘖期较长,株两优819分蘖期短而集中。禾盛两优25生育前期发育快、干物质积累量较高。嘉育948、株两优30和春光1号前期发育慢、干物质积累量较低。不同品种直播栽培表现了不同的生育特性,因而直播栽培策略需因品种而异。在促进分蘖早发的同时严格控制过多分蘖、促进有效分蘖的干物质积累是高产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不同播种期、不同直播密度、不同施氮量对双低油菜赣两优二号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江西宜春,赣两优二号获得高产的最佳播种期为10月10日左右,最适直播密度为24万株/hm^2,最高氮肥用量为270kg/hm^2。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有利于湖南省双季稻产量和资源利用效率的最佳播期,通过对比不同播期对早晚稻产量和光热资源效率的影响,分析不同熟型双季稻对播期响应的敏感性。【方法】以双季稻主产区湖南省通过审定的主推双季稻品种为试验材料,于2018年至2019年早晚稻各设置3个播期进行大田试验,通过测定分析生育期、产量和产量构成因子、气象资料,比较不同播期下各品种的产量和光热资源利用效率的差异。【结果】随着播期推迟,早晚稻通过缩短播种—始穗阶段的天数使生育期缩短,早稻产量呈增加的趋势,对中熟早稻和迟熟早稻产量影响不显著,晚稻产量呈下降的趋势,迟熟晚稻对播期推迟的响应比中熟晚稻快;2018年随着播期推迟早稻的热能利用率分别下降2.73%、4.45%,光能利用率分别下降1.28%、-1.77%,晚稻的热能利用率分别下降-2.64%、8.15%,光能利用率分别下降-2.14%、13.25%;2019年随着播期推迟早稻的热能利用率分别增加0.36%、10.36%,光能利用率分别增加1.53%、12.52%,晚稻的热能利用率分别下降-0.72%、6.09%,光能利用率分别下降0.58%、6.21%。【结论】播期对双季稻光...  相似文献   

12.
岳优9113和岳优360系湖南省岳阳市农科所育成的晚稻新组合,为探索其在桂林市的生态适应性及趋利避冷害措施,以金优207为对照,进行不同播种期对水稻品种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岳优9113、岳优360、金优207(CK)3个品种的全生育期均随着播期提早而延长;稳产性以金优207最好,岳优360次之;丰产性岳优9113与金优207相当;抗寒性以金优207最好,其次是岳优360,岳优9113最弱;岳优9113、岳优360在桂林市最适宜的播种期为6月25日~7月5日。  相似文献   

13.
为给太原地区麦茬夏播玉米适宜播期和适宜栽培的品种提供理论依据,以早、中、晚3个熟期极早熟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分3个播期处理研究了播期对夏玉米生长发育、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播期推迟,夏玉米生育期从早熟到晚熟表现延长加剧的趋势.品种间、播期间以及品种与播期互作间玉米产量差异均达极显著,品种间表现为‘九玉5号’>‘并单6号’>‘冀承单3号’>‘九玉早熟1号’,播期间表现为6月25日>6月30日>7月5日,播期与品种互作表现为6月25日夏播‘并单6号’产量最高,6月30日夏播‘九玉5号’和7月5日夏播‘九玉早熟1号’品种均可获得较高玉米产量.播期推迟,百粒重减轻,穗行粒数减少,产量降低.因此,在太原地区冬小麦收获后,6月25日—7月5日可以选择不同熟期极早熟玉米品种进行夏播,早播对实现玉米高产有利,为获得不同播期条件下较高玉米产量必须注重品种熟期的选择.  相似文献   

14.
播期和耕作方法对直播晚稻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试验比较不同播期与耕作方法对晚稻产量的影响,以筛选出最佳播期和耕作方法。结果表明:7月20日播种的免耕直播晚稻产量和经济效益均较高,比同播期常耕直播稻增产稻谷125.1kg/hm2,增加产值175.5元/hm2,合计节本增收715.5元/hm2。  相似文献   

15.
荆门市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近年来,农业气象灾害特别是高温干旱天气频发,对我市水稻生产造成影响。以节水耐旱水稻旱优3号、旱优116为试验材料,研究5个不同播期,间隔5天播种对生育期、结实率、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播期的推迟,全生育期逐渐缩短,旱优3号全生育期相应的缩短4d、3d、3d、3d,旱优116全生育期相应的缩短1d、1d、2d、3d。结实率随着播期的推迟也相应的下降,前两个播期播种即5月下旬播种的旱稻品种产量最高,旱优3号为第一播期5月24日播种的实产616.5kg/亩,旱优116为第二播期5月29日播种的实产664.5kg/亩。  相似文献   

16.
水稻光能辐射利用率与产量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超级杂交稻、普通杂交稻、常规稻各2个品种(组合)分2个播期进行试验,探讨水稻群体光能辐射利用率与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同一播期,超级稻产量最高;5月22日播种的超级稻产量与普通杂交稻和常规稻差异显著,且产量都高于6月17日的,超级稻产量最高的原因是有较高的颖花量.6月17日播种的水稻群体光能辐射利用率比5月22日的高...  相似文献   

17.
播期对麦茬直播粳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目的】探讨麦后直播条件下播期对不同熟期类型水稻品种产量及品质的影响。【方法】以3种熟期类型的6个水稻品种为材料,通过分期播种试验,对不同播期条件下直播稻产量形成及品质性状进行分析。【结果】随着播期的推迟,3种熟期类型水稻品种产量均显著下降,且变化程度不一;产量的下降主要在于每穗颖花数和结实率的降低,穗数和千粒重变化不大。不同播期条件下直播稻的主要品质性状的变化规律在品种类型间有所异同:随着播期的推迟,产生相同效应的是外观品质和蒸煮与食味品质,但变化趋势不一,外观品质均呈变优的趋势,蒸煮与食味品质则呈变劣的趋势;产生不同效应的是加工品质和营养品质,推迟播期使中熟中粳和迟熟中粳类型品种的加工品质变优而营养品质变劣,早熟晚粳类型品种的加工品质变劣而营养品质变优。【结论】直播稻在前茬腾茬时间允许的条件下尽可能早播易取得高产,且可以改善稻米的蒸煮与食味品质,但降低了外观品质,播期对加工品质和营养品质的影响因品种熟期类型而异。  相似文献   

18.
为揭示不同播期对浙江省常规晚粳稻品种稻米品质的影响,选取了16个浙江省常规晚粳稻代表品种为试验材料,分别在2013年5月29日、6月28日和7月13日播种。结果表明:大部分品种6月28日播种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和胶稠度最高,直链淀粉含量随播期推迟呈增加趋势,胶稠度和赖氨酸含量随播期推迟呈先增后减的趋势。总体来看,适当延迟播种有助于提高稻米品质。  相似文献   

19.
直播水稻适宜播期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2个偏早熟粳稻品种盐粳311和盐粳56为材料,进行直播稻种植播期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播期对水稻生育性状、产量形成及产量结果均有较大的影响。在当地栽培条件下,2个品种的适宜播期均为6月5~20日,安全齐穗的临界播期为6月25日。  相似文献   

20.
直播稻播种量对产量形成及抗倒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分析了直播稻的播种量对产量形成、抗倒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播种量增加,水稻基本苗和穗数增加,但分蘖穗数迅速减少;粒数呈先增加后迅速减少的趋势;粒重变化较小;产量呈先增后减的趋势。随播种量增加,基部节间拉长,上部节间变短,抗倒伏能力减弱;穗长变短,穗型变小;单株干重变轻,株型变小,由此确定,最佳播种量为90kg/hm2,产量达8821.5kg/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