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禽丹毒是由红斑丹毒丝菌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急性热性传染病.本病现已见于世界各地.人们发现该菌可感染多种哺乳动物和其它动物,过去25年里火鸡发生丹毒较为常见,禽类如鸡、鸭、鹅、雉、鹤等也有感染丹毒病的报道.  相似文献   

2.
禽丹毒是由红斑丹毒丝菌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急性热性传染病。本病现已见于世界各地。人们发现该菌可感染多种哺乳动物和其它动物,过去25年里火鸡发生丹毒较为常见,禽类如鸡、鸭、鹅、雉、鹤等也有感染丹毒病的报道。  相似文献   

3.
正丹毒是由红斑丹毒丝菌感染引起的一种细菌性疾病。该病最常见的是败血症型,但也会发生荨麻疹型和心内膜炎型。病原菌能感染大部分禽类和哺乳动物,家禽、野禽、捕获野鸟和哺乳动物、爬行动物以及两栖动物均有感染报道。从鱼体表黏液中分离出该菌,有可能是其他动物的传染源。从经济角度看,火鸡是禽类中最重要的感染宿主,但严重暴发  相似文献   

4.
犬丹毒是由猪丹毒丝菌感染犬所引起的以皮肤出现红斑(点)为特征的一种传染病.猪丹毒丝菌主要侵害架子猪,但犬、貂、狐易感.本病病犬和带菌动物(猪、鼠类、鸽子、家兔)是犬丹毒病的主要传染源,食用污染丹毒丝菌的畜禽、鱼类及其加工副产品也会感染.幼犬较成犬死亡率高.笔者于2009年4月,临床治疗了一起犬群发丹毒病病例, 发病率60.5%(23/38).经采取中西兽医结合等综合防制措施,病情得到很好控制,病犬死亡2只,治愈18只,治愈率为90%(18/20).诊治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正>猪丹毒是由红斑丹毒丝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也是生长猪和成年猪已知最古老的疾病之一。在集约化养猪地区,有高达50%的猪被认为感染有红斑丹毒丝菌。该菌通常定居在扁桃体内;在扁桃体中也存在有非致病性丹毒丝菌。该病暴发可呈急性或慢性,也可发生临床隐性感染。急性暴发的特征是突然发生猝死、发热、关节疼痛,以及从全身性发绀到常  相似文献   

6.
鹌鹑发生丹毒丝菌病徐汉祥(江苏省农科院畜牧兽医所210014)丹毒丝菌对有些哺乳动物及鸟类可发生严重疫病已早有报道。在鸟类中以火鸡较易感,鸡、鸭、鹅、鸽、雉鸡及石鸡(Chukar产于印度)等也可感染。鹌鹑发生丹毒丝菌病的报道,则很少见。Mutolib...  相似文献   

7.
羊药浴跛是由红斑丹毒丝菌经皮肤各种损伤侵入,引起局部皮肤感染,而后蔓延引起的四肢关节炎和蹄叶炎。这种情况通常是呈暴发性发生,在世界大多数养绵羊的国家都报导过。1病原学特征红斑丹毒丝菌即丹毒杆菌,于1882年从感染猪体内分离出该菌,后来发现它能感染羊、牛、马和多种家禽、鸟类,也可感染人致类丹毒病。该菌形态是一种纤细的丝状菌体,在不同的培养基和生物体的器官内可出现不同的形态变异。不形成芽胞、荚膜、不运动。生长条件为微嗜氧性,在没有空气条件下也能生长良好。生长温度要求在15 ̄44℃,pH7.4 ̄7.8。丹毒丝菌对环境抵抗力很…  相似文献   

8.
从发生生产性能异常的2个种鸭群中分离到2株革兰阳性丝状菌,经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鉴定为猪丹毒丝菌。采用多重PCR对分离株编码表面保护性抗原(spa)基因进行扩增,分别获得大小约1 000 bp和900 bp的片段,判定为spaC型和spaB型。毒力检测结果表明,2个分离株对小鼠的半数致死量(LD50)分别为103CFU/0.2 mL和≤102CFU/0.2 mL。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分离株对青霉素类和大部分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敏感,对氨基糖苷类等药物具有明显的抗性。为进一步了解猪丹毒丝菌对鸭群的感染情况,本研究采用生长凝集试验对来源于3个不同鸭场的种鸭群进行血清学调查,结果,抗丹毒丝菌抗体阳性率(抗体效价≥16)分别为82%、35%和20%,表明鸭群中广泛存在猪丹毒丝菌感染。  相似文献   

9.
2006年8月黑龙江省双城市刘某饲养的1000只肉仔鸡于40日龄突然发病,经临床诊断、病理剖检及实验室诊断确诊为红斑丹毒丝菌(猪丹毒杆菌)感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2006年8月,黑龙江省双城市刘某饲养的1000只肉仔鸡于40日龄突然发病,经临床诊断、病理剖检及实验室诊断,确诊为红斑丹毒丝菌(猪丹毒杆菌)感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猪丹毒主要是因红斑丹毒丝菌侵入猪体内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一般呈现出区域性流行传染。在传染的过程中,以3~12月龄的猪为主要群体。如果某猪感染上红斑丹毒丝菌之后,就会立刻变成传染源,危害性极大。  相似文献   

12.
<正>猪丹毒对大多数近些年来的养殖户来说,比较陌生,十多年来几乎没有发生过这种病,一旦发生很容易措手不及。本文将介绍猪丹毒的临床症状,预防和控制措施,以提高养殖户对猪丹毒的认识。1致病菌介绍丹毒丝菌在自然界分布十分广泛,可寄生于哺乳动物、禽和鱼类。其中红斑丹毒丝菌对猪感染率最高,使猪患有猪丹毒。人可经外伤感染,发生皮肤病变,称"类丹毒"。本病可通过损伤皮肤及蚊、蝇、虱、蝉等吸血昆虫传播。屠宰场、加工场的废料、废  相似文献   

13.
丹毒丝菌spaA基因免疫保护区的克隆与功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以丹毒丝菌XJ1249基因组DNA为模板,根据GenBank已发表的丹毒丝菌表面保护性抗原A (SpaA)的序列设计引物进行PCR扩增,得到大小约1 029 bp的spaA基因N端免疫保护片段(spaA-N)。将spaA-N连接到载体pGEX-4T-1上构建重组原核表达质粒pGEX-spaA-N,对重组质粒进行序列验证后,在IPTG的诱导下,表达和纯化重组蛋白r-SpaA-N,并研究其对小鼠的免疫保护作用。结果显示:分离纯化的重组蛋白具有免疫原性,并对小鼠具有免疫保护性,能够有效防止丹毒丝菌对小鼠的侵染。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丹毒丝菌致病机理,开发新的猪丹毒诊断试剂盒和亚单位疫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也是牛群中最常见的慢性传染病。1流行病学结核病菌除感染人外,还可感染50多种哺乳动物和20多种禽类,牛是最敏感动物。本病无季节流行性,各季均可发生。牛结核主要的传播途径是经呼吸道传播,吸入了被污染的飞沫或媒介是传播本病的最主要方式,只需很微量的牛结核菌即可引起感染。接触密切的动物群体呼吸传播是主要方式,但是采食污染的饲料和饮水是主要传播途径。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上海地区猪红斑丹毒丝菌在健康猪群中的带菌状况,本试验选择上海地区标准化屠宰场的上市猪为研究对象,采集鼻拭子、肺脏、扁桃体和下颌淋巴结等样本,进行猪红斑丹毒丝菌的分离,采用VITEK 2 Compact系统和VITEK MS快速鉴定系统进行鉴定,并设计1对16S rRNA基因引物,对分离菌株进行PCR扩增,随机选取16株分离菌进行测序及16S rRNA同源性分析。结果显示,49.07%(105/214)的样本中分离到猪红斑丹毒丝菌,分离菌株同参考菌株及疫苗株之间16S rRNA同源性为99.6%~100.0%。本试验结果表明上海地区猪群中确实存在猪红斑丹毒丝菌的健康带菌状况。  相似文献   

16.
猪丹毒     
丹毒是一种由红斑丹毒丝菌(Erysipelothrix rhusiopathiae)(图1)引起的传染病,常见于生长猪,特征性临床表现为猝死、发热、关节炎和皮肤损伤。丹毒可以分为急性、亚急性或慢性三种。虽然急性败血性猪丹毒能引发高死亡率,但最大的经济损失可能还是来自于慢性、非致命性丹毒。  相似文献   

17.
研究建立了快速检测红斑丹毒丝菌的吖啶橙免疫荧光菌团离心培养法。该方法能检出560个菌在选择性肉汤中10h的培养物或每毫升含5×10~4个菌的抗原悬液;不与李氏杆菌等16种其他细菌发生反应;操作简便,不需要特殊的仪器设备,可于15~18h内报告结果(常规分离法需2~3d);应用离心培养法与常规分离法检测了325尾鲜鱼,阳性率分别为48.0%和55.7%,两者无显著差异(p>0.05)。从鱼体分离出的红斑丹毒丝菌的大多数菌株(18/19)具有毒力;对分离菌株的血清型鉴定发现,有3株菌可能是新的血清型。  相似文献   

18.
猪丹毒是由红斑丹毒丝菌感染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该传染病广泛流行于全世界所有养猪国家,我国也存在.  相似文献   

19.
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是食品卫生上重要的病原菌.它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可导致人和动物脑膜炎、流产、败血症等,病死率高达30%~70%,是目前人类最重要的食物源性病原菌之一[1,2].在欧美许多发达国家常发生因食品中污染该菌而导致的人员死亡事件,因此,很多国家都将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列入食品安全重点监测对象[2,3].本调查采集广州不同地点和来源的各种禽类产品,进行了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的分离和鉴定,分析了广州地区禽类产品中该菌的污染情况,为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病的防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正>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也是牛群中最常见的慢性传染病。1流行病学结核病菌除感染人外,还可感染50多种哺乳动物和20多种禽类,牛是最敏感动物。本病无季节流行性,各季均可发生。牛结核主要的传播途径是经呼吸道传播,吸入了被污染的飞沫或媒介是传播本病的最主要方式,只需很微量的牛结核菌即可引起感染。接触密切的动物群体呼吸传播是主要方式,但是采食污染的饲料和饮水是主要传播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