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岑溪县林业局和直属单位共有职工干部857人。几年来我们根据摊子多、队伍大的特点,坚持对职工干部的教育,不断提高政治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促进了林业生产建设和发展。从1986年至1989年,全县造林42.159万亩,封山育林32.5万亩,有林面积198.819万亩,现绿化程度已达67.1%,森林覆盖率49.38%,森林蓄积量504万立方米。近年来,我县年均生产木材2.5万到3万立方米,松脂2.5万吨,属全国十大产脂  相似文献   

2.
治山·治县 1990年至1993年,乐业县完成人L造林24.93万亩,封山育林57万亩。全县森林面积从1989年的133.75万亩增至215.68万亩,增加了81.93万亩(含封山育林和新造林面积),全县荒山面积从原来的65万亩减少到目前的2.55万亩:森林覆盖率从42.6%上升到1993年的46%。4年来全县平均每年人工造林62333亩。这一连串的数字表明,如今的乐业“山山披绿  相似文献   

3.
藤县位于桂东南,地处丘陵地带,属亚热带季风区。全县人口79万,总面积591.8万亩,其中林业用地面积418.8万亩。山多耕地少是藤县的一大特点。因此,历届县委和政府都重视发展林业生产,把造林绿化工作列为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全县林业生产获得较大的发展。60~70年代期间,全县有林面积保持在269.18万亩左右,森林蓄积量保持在609.9~653.5万 m~3之间,年产木材8万 m~3左右,松脂2.5万吨以上,林业收入占全县农村经济总收入的25%左右,被列入全区多林县的行列。但在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中,藤县林业也盲目照套农业的做法,除国营和各级集体林场外,几乎全部  相似文献   

4.
近10年来,西峡县以长防林工程建设为契机,以“绿染西峡,净化长江”为宗旨,加大植树造林工作力度,点、造、改、飞、封、管并举,累计完成工程造林52万亩,飞播造林4.2万亩,封山育林58万亩,低效林改造16万亩。全县有林地面积增加到370万亩,其中经济林增加到88万亩,森林覆盖率上升到74.9%,活立木蓄积增加到791万立方米,消灭了全县宜林荒山,被评为“全  相似文献   

5.
宜春地区土地总面积为3379.4万亩,其中山林面积1919万亩,森林覆被率为32%。森林主要集中在铜鼓、靖安、宜丰、万载等边远山区。由于经营不合理,伐木工进山“吃肥肉”“拔大毛”“抽壮丁”,然后“啃骨头”、“剃光头”,使森林资源急剧锐减,林分质量显著下降,有的地方成了不毛之地。目前,全区残次林由解放初期的200万亩增加到550万亩,立木蓄积量由平均每亩2.7m~3.下降到1.6m~3.。据1974年森林资源普查,全区森林活立木蓄积量为3144万m~3。从1979和1980年在铜鼓、靖安、宜丰三个重点产材县进行二类资源清查情况看,按这三个县资源下降的比例匡算,到1980年全区立木蓄积量下降了500万m~3,即六年时间下降16.3%。然而1980年7、8、9三个月和1981年5、 6、7三个月,又遭受二次乱砍滥伐,共砍伐木材达208万m~3,因此许多森林造成极度过伐。如万载县每年林木生长量约8.5万m~3,而每年采伐量达28.44万m~3.,为纯生长量的3.12倍。照此速度,全县森林资源10年左右就将基本耗尽。成熟林资源消耗如此之快,然而后备资源却十分薄弱,在全区现有440万亩中、幼林中,大部分由于没有做到适地适树,抚育管理不善,生长缓慢,蓄积量低,这势必造成青黄不接的局面。  相似文献   

6.
昌图县地处辽宁北部,是松辽平原的一部分,是“三北”防护林建设和全民义务植树的重点县之一。全县规划林业用地125万亩,占全县总土地面积的20.3%。“三北”一期工程建设,1978—1985年,全县共造林78.6万亩,保存面积51.6万亩,保存率为65.6%。经过一期工程建设,我县森林面积不断增加,生态环境有了明显的变化。森林覆盖率由1978年的  相似文献   

7.
库区生态日渐改善由于急功近利、盲目开发,我国第一大河———长江,一度森林锐减,水土流失加剧。为了根除“三峡水库变沙库”的严重隐患,更为了唤回巴渝大地的青山绿水、保障三峡工程的安全营运,重庆市直辖8年来,先后启动了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环湖绿色屏障等一系列林业生态工程,累计造林1728万亩,四旁植树3亿余株,年均造林速度为直辖前的3倍,森林增长速度达全国平均水平的4倍。森林面积由直辖前的2593万亩增加到3356万亩,增长29.4%;森林蓄积量由7446万立方米增加到11998万立方米,增长61.1%;森林覆盖率由20.98%提高到27.14%,增加6.16…  相似文献   

8.
《云南林业》2010,(6):35-35
<正>石屏县全面启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以来,共确权245.1万亩,确权率达99.99%;集体林均山到户率达97.4%,集体商品林均山到户率达96.1%;纠纷起数调处率达99.78%,面积调处率达99.91%。2007至2009年,全县新增造林面积40余万亩,造林面积由过去的每年3万亩左右增加到现在的10万亩以上,被云南省绿委会评为全省绿化模范县。  相似文献   

9.
我国是森林资源贫乏的国家,现有森林面积186,975万亩,森林覆盖率12.98%,森林蓄积量91.41亿m~3、森林面积仅占世界4%,人均森林面积为1.65亩,人均森林蓄积量9m~3在世界各国中分别排在第120位和第121位。从我省森工林区看,森林覆盖率已由63.2%下降到57.3%,蓄积量已由10.17亿m~3下降到6.9亿m~3,尤为严重的是可供采伐的成过熟林由7亿m~3下降到1.66亿m~3,减少了76.3%。而生物形态与环境保护又要求森林资源长大于消。因此,更需要十分珍惜与合理利用木材资源。  相似文献   

10.
区林业厅党组书记、厅长刘万福在全区林业行业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要求: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三届八中全会和区党委六届三次全会(扩大)以及全国林业行业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以党的基本路线为指针,切实加强领导,齐心协力开创我区林业行业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推动林业改革和林业建设事业深入发展。他说:几十年来,我区林业生产建设得到了较好较快的发展,为国家作出了重要贡献;全区有林面积已从建国初期的5680.5万亩增加到9032.1万亩,森林覆盖率由16.04%上升到25.34%,森林总蓄积量从1.65亿 m~3增加到2.55亿m~3。森林资源下降之势已基本得到控制,增长量开始大于消耗量。最近,我区获得林业部授予“造林成绩优异奖”、“控制森林资源消耗成绩显著奖”等称  相似文献   

11.
<正>10年前,有专家担心,何时可以阻遏陕西森林面积减少的步伐,10年间,陕西新造林6877万亩,10年后,陕西森林面积由1999年时的9552万亩,增加到1.28亿亩;森林覆盖率由30.92%提高到现在的41.42%,平均每年增长了一个多百分点;累计减少森林资源消耗5500多  相似文献   

12.
“八五”期间,西安林业蓬勃发展,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好势头。造林绿化步伐明显加快,共造林5.93万ha,新建和完善农田林网17.3万ha,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实现了双增长,分别增加3.61万ha和52万m~3。森林覆盖率由30.25%。增加到34.3%。进一步调整林种、树种结构,全市苹果、酥梨、猕猴桃、核桃、板栗等经济林面积已达5.4万ha。林果业已成为林业产业和地方财源的新的增长点。资源林政管理逐步走上规范化、制度化轨道,各种制度进一步完善。完成森林一类和二  相似文献   

13.
桂东县把封山育林作为加速全面绿化,发展高效林业,致富于民的一件大事来抓。从1985年至1998年全县共封山100万亩,今年底新增封山22.3万亩。被国家林业局、省林业厅列为封山育林试点县。据调查,全县森林覆盖率由封山前的55.5%上升到67.3%,森林蓄积量由130万立方米增加到320万立方米。同时,经济效益可观。按过去全县每年人工造林5万亩进度推算,100万亩的封山育林需要20年才能完成;按人工造林每亩用工10个计算,可节省劳动力600多万个;按一般人工造林每亩补助15元计算,需要资金1500万元,而这些年用于封山育林的投资只有301万元…  相似文献   

14.
50年代初,华县政府坚持“中山名胜古迹死封,浅山轮封”的方式,有计划地开展了封山育林工作,当时封育10万亩,其中金堆镇甘江沟6000多亩。1982年调查,森林蓄积由1.29万 m~3增加到2.15万 m~3,平均每年每亩增加蓄积0.2m~3。封山区域为秦岭山系,封育的森林系针阔混交林。在封育工作上主要抓了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5.
卢而康 《国土绿化》2011,(12):45-45
陕西省榆林市近日启动了以“绿染山川、花满古城、美驻沙漠”为主题的“3年植绿大行动”,计划每年完成造林100万亩,到2014年,全市造林保存面积达到2300万亩,森林覆盖率超过35%。  相似文献   

16.
<正> 攸县地处湘东南,为半山半丘区。全县30个乡镇,73.2万人,总面积399.6万亩,其中林业用地249.5万亩,占总面积的62.4%。现有林木蓄积159万m~3,森林覆盖率54.1%,与1976年“四五”清查时相比增加蓄积78万m~3,森林覆盖率上升20.1%,实现了森林资  相似文献   

17.
正林下经济作为一项绿色富民产业,能有效增加林业立体发展空间,缩短林业生产周期,是破解成方连片造林地块逐年减少、林业生产周期较长的有效方法。临城县地处太行山东麓,生态资源丰富,有林地面积51.56万亩,森林覆盖率43.2%。截至2019年底,全县林下经济覆盖面积20万亩,其中林下种植面积5万亩,林下养殖3万亩,林产品采集加工3万亩,森林景观9万亩;林下经济产值1.5亿元,林下经济产值占林业产值比例为40%。目前,全县已形成林下种植、林  相似文献   

18.
昭平县位于桂东南山区,适宜于马尾松等树种的生长。昭平县历届党委、政府均把发展林业作为全县重要经济支柱产业来抓,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使有限的松脂资源得到合理开发和利用。1990年,全县有林面积达到253万亩,其中松木林129万亩,占有林面积的51%,森林覆盖率达到51.8%,活立木蓄积量1009万m~3,人均32m~3。全县生产松脂达19250.7吨,分别比1954年和1978年增长113.9倍和2.56倍,成为全国十大松脂生产县之一。“七五”期间,全县生产松脂100198吨,生产松香40815.13吨,产值13000万元,占全县工农业总产值的  相似文献   

19.
商南县丰富的生物资源决定了强县富民的希望在山、潜力在山、出路在山。多年来他们始终坚持“依山致富,兴林抓牧,治坡造林,开矿办厂,强化两通”的战略方针,实行领导包工程包项目责任制,坚持换人不换目标。每年整坡8万亩,造林10万亩。1991年以来,完成人工造林52.95万亩,飞播造林10.17万亩,封山育林13.73万亩,育苗3781亩,直播造林用种340万公斤,全县森林总面积达到220.9万亩,森林覆盖率由51.8%提高到  相似文献   

20.
1990年,石门县被列入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工程县,给全县的林业建设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五年来,长防林建设完成荒山造林57万亩,封山育林70万亩,其中重点工程造林30万亩。现有防护林面积达46万亩,占有林地面积的18%,昔日严重的水土流失已得到初步控制;占全县林业用地面积70%的280万亩山地已绿化,全县森林覆盖率由八十年代的45%上升到59%;1994年大林业总产值达到2.5亿元,占农林牧渔业产值的25%。我们初步实现了“以长防林工程促灭荒造林,进而推进高效林业发展,综合开发绿色产业”的目标。树立大林业观念,构造高效林业新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