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寒牧区羔羊育肥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高寒牧区羔羊的最优育肥模式,以澳洲美利奴×甘肃高山细毛羊杂种一代羔羊、邦德×甘肃高山细毛羊杂种一代羔羊、特克塞尔×甘肃高山细毛羊杂种一代羔羊(分别简称澳甘细、邦甘细、特甘细)和甘肃高山细毛羊纯繁羔羊(简称甘高细)作为试验对象,采用全舍饲和"放牧+补饲"2种方式进行育肥试验,观测其生长(育肥期增重、平均日增重)和屠宰(胴体重、屠宰率)性能。结果表明:不同育肥方式对羔羊的生产性能无明显影响(P>0.05),全舍饲和"放牧+补饲"下,羔羊的育肥期增重分别是9.95 kg和9.83 kg,平均日增重分别是165.88 g和163.79 g,胴体重分别是14.41 kg和14.38 kg,屠宰率分别是47.61%和47.26%。经济效益分析表明"放牧+补饲"育肥羔羊的平均效益较全舍饲高35元/只;3个杂种羔羊群体的育肥效果都好于甘高细,其中特甘细的生长和屠宰性能最好。全舍饲育肥下,特甘细的胴体重分别比澳甘细、邦甘细高2.83和2.3 kg(P<0.01);"放牧+补饲"育肥下,分别比这2个群体高0.79和0.28 kg。由此说明,"放牧+补饲"是高寒牧区羔羊育肥的最优技术,特克塞尔×甘肃高山细毛羊杂种一代羔羊是羔羊育肥的最优群体。  相似文献   

2.
补饲营养调控剂对暖季放牧羔羊体尺及增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适量补饲对放牧羔羊生长发育的影响,2010年5月至9月在裕民县吉兰德夏草场选取45只3月龄健康的巴什拜羊羔羊,分为对照组(放牧)、试验Ⅰ组(放牧+补饲0.2%营养调控剂)和试验Ⅱ组(放牧+补饲0.4%营养调控剂)。分别在羔羊3月龄、4月龄、5月龄和6月龄进行体重和体尺测量。结果表明:放牧加补饲营养调控剂,可以促进羔羊骨骼生长和羔羊日增重的提高。在试验的第2期(即5月龄),试验Ⅱ组胸围和体长比对照组分别提高4.00%和4.28%,差异极显著(P<0.01),试验Ⅱ组日增重比对照组提高34.38%,且差异显著(P<0.05)。分析认为:①补饲营养调控剂对暖季放牧羔羊生长发育有一定促进作用;②营养调控剂含量以0.4%水平对羔羊生长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
分别选用 2 4只 5月龄的河北细毛羊和德美 (德国肉毛兼用美利奴 )与河北细毛羊杂种一代羔羊 ,按体重大小分成 3组 ,研究不同肥育方式对当地和杂种羔羊生长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 ,在放牧条件下 ,断奶羔羊适当补饲适量的精料能显著 (P <0 .0 5)提高日增重。试验结束后 ,分别选用 4只 8月龄的河北细毛羊和德美与河北细毛羊杂种一代肥育羊进行屠宰试验 ,比较不同肥育方式对当地和杂种肥育羊胴体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 ,补饲能极显著地 (P <0 .0 1 )提高胴体重。同时 ,屠宰率、净肉率和眼肌面积等指标也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但不同组间差异不显著 (P >0 .0 5)。  相似文献   

4.
试验主要研究了不同饲养模式对阿尔巴斯白绒山羊羔羊育肥增重及屠宰性能的影响。从内蒙古白绒山羊种羊场的4月龄断奶羔羊中选择日龄为(130±10)d的母羔和去势公羔(羯羔)各30只作为放牧补饲组,从淘汰群中选择与放牧补饲组日龄相近的母羔和去势公羔(羯羊)各30只作为舍饲组进行舍饲育肥,共120只,分为4组,每组30只。采用2×2完全随机试验设计,第一因素为饲养模式,设放牧补饲和舍饲育肥两种,其中,放牧补饲的羔羊按照原厂方式,每天在天然草场上放牧并每只补饲玉米(风干基础)300 g,舍饲育肥的羔羊,按照试验设计饲喂全混合日粮;第二因素为性别,分为母羔与羯羔,育肥期3个月。育肥结束时,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分别从舍饲育肥和放牧补饲的羯羔组中每组选择接近平均体重的6只羯羔屠宰,研究不同饲养方式对羯羔屠宰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放牧补饲相比,舍饲模式的育肥体重和增重显著增加,育肥期内舍饲组的日增重较放牧补饲组提高69%,饲料转化效率是放牧补饲组的2倍。屠宰试验结果表明,舍饲模式的胴体重、屠宰率、净肉率显著提高,分别较放牧补饲组增加64.60%、27.56%、37.39%。因此,阿尔巴斯白绒山羊羔羊进行短期舍饲育肥与放牧补饲相比,对增重性能、饲料转化效率和屠宰性能的促进效果明显,可显著提高产肉量。  相似文献   

5.
为了提高环县绒山羊冬季饲养效果,把6月龄的子午岭黑山羊羔羊和辽宁绒山羊(♂)×子午岭黑山羊(♀)杂种一代羔羊(简称F1代羔羊)作为试验对象,以环县农民群众传统采用的饲养模式——放牧加少量补饲(简称"放牧+补饲")作为对照,采用全舍饲方式对两个试验群体进行60d的育肥试验,综合测定绒山羊羔羊的生长结果、屠宰性能和肉品质指标,计算经济效益。结果表明,在两个试验群体内,全舍饲组的育肥末重、育肥期增重、平均日增重、胴体重和屠宰率均极显著高于"放牧+补饲"组(P0.01)。子午岭黑山羊羔羊全舍饲组的平均日增重、胴体重和屠宰率分别是102.5g、10.75kg和47.66%,分别较"放牧+补饲"组提高了87.2g、3.46kg和12.54%。F1代羔羊全舍饲组的平均日增重、胴体重和屠宰率分别是117.2g、11.71kg和49.62%,分别较"放牧+补饲"组提高了96.7g、4.16kg和13.83%。全舍饲组的失水率和嫩度显著低于"放牧+补饲"组(P0.05),其它肉品质指标在全舍饲和"放牧+补饲"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子午岭黑山羊羔羊和F1代羔羊全舍饲组的纯收入较"放牧+补饲"组同类型羔羊分别提高了110.2和75元。因此,较传统饲养模式,全舍饲育肥能够明显增加环县绒山羊羔羊冬季生长效果和产肉性能,改善部分肉品质,显著提高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6.
坝上草原羔羊肥育及屠宰性能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选用24只5月龄的河北细毛羊和德美(德国肉毛兼用美利奴)与河北细毛羊杂种一代羔羊,按体重大小分成3组,研究不同肥育方式对当地和杂种羔羊生长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放牧条件下。断奶羔羊适当补饲适量的精料能显著(P<0.05)提高日增重,试验结束后,分别选用4只8月龄的河北细毛羊和德美与河北细毛羊杂种一代肥育羊进行屠宰试验,比较不同肥育方式对当地和杂种肥育羊胴体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补饲能极显著地(P<0.01)提高胴体重,同时,屠宰率、净肉率和眼肌面积等指标也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但不同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7.
试验主要研究不同育肥方式对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羔羊育肥性能和屠宰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为呼伦贝尔羊科学育肥方案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选择120只(公母各半)4月龄断奶后羔羊做为试验动物,采用二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计,第1因素为育肥方式,分为自然放牧和放牧补饲2种方式;第2因素为羔羊性别,分为公羔和母羔2种,共分为4组。研究不同育肥方式和性别对呼伦贝尔羔羊育肥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束时,分别从放牧补饲组和自然放牧组中选择接近平均体质量的5只公羔羊进行屠宰试验,研究不同育肥方式对公羔羊屠宰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自然放牧相比,放牧补饲羔羊的育肥体质量和日增质量显著增加(P0.05),羔羊出栏体质量达到39.37 kg,在整个育肥期较自然放牧羔羊日增质量增加38.46%。屠宰试验结果表明,放牧补饲公羔羊胴体质量、屠宰率、净肉质量、净肉率和大网膜脂肪质量均显著高于自然放牧羔羊(P0.05),分别提高34.43%、13.76%、40.55%、19.21%和87.50%,屠宰率和净肉率分别达到54.47%和45.67%。与自然放牧相比,对断奶羔羊放牧补饲可显著增加育肥性能和屠宰性能,产肉量显著增加(P0.05)。在呼伦贝尔地区对断奶羔羊补饲是一种有效的育肥方式。  相似文献   

8.
对高寒牧区冬春季自然放牧羔羊进行为期42 d的玉米秸颗粒料补饲试验,由各组羔羊的体尺和增重以及经济效益调查结果显示,放牧后3月龄羔羊补饲玉米秸秆颗粒0.5 kg/(d·只),试验II组(配方:大豆秸25.00%,玉米秸25.00%,玉米32.00%,豌豆7.60%,浓缩料9.25%,食盐0.40%,石粉0.75%)每只羔羊较对照组日增重提高176.82%,获利41.86元,经济效益最佳。该研究可为高寒牧区冬春季羔羊补饲提供参考,同时可作为探讨牧区冬春季羔羊补饲新途径的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9.
羔羊断奶前补饲有助于多胎生羔羊及体弱羔羊的生长发育,并可让母羊有足够时间采食,从而使泌乳期保持较长时间,加快羔羊的发育及母羊育肥速度。现将我们在专业户中推广应用的羔羊断奶前补饲技术要领总结如下:1.选择好补饲饲料早春羔在青草萌发之前,补饲苜蓿等优质青干草和玉米。青干草可绑成草架或草把。晚春羔正逢青草旺季。宜以玉米为主,日粮蛋白质应不低于15%,青草自由采食。补饲精料可制成颗粒饲料或粉碎后的混合精料,其配方可用:玉米面55%~60%,麸皮10%~15%,豆饼25%~30%,外加混合料量1%的矿物质…  相似文献   

10.
汪玺  吴自立 《四川草原》1991,(4):33-34,32
作者用绵羊对盛花期红豆草青干草氮磷和钙的代谢沉积率进行了测定,其结果氮为16.26%,磷为96.42%,钙为92.94%。在试验期间,绵羊平均日增重为169.1±54.7克,说明用盛花期刈割的红豆草调制的青干草具有优良的饲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