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2 毫秒
1.
空心莲子草作为生物钾肥应用于水稻生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 (Mart.) Griseb.〕为苋科莲子草属常见多年生草本植物,又名喜旱莲子草、水花生、水苋菜、革命草等,生活力强,适应性广,易于繁殖,水旱条件下均可生长,尤以浅水条件下生长繁茂。湖南农学院胡笃敬等从六十多种野生植物中筛选出含钾量高的植物多种,测得空心莲子草含氧化钾为5.88-11.69%,比一  相似文献   

2.
唐昆 《湖南农业》2006,(4):16-16
喜旱莲子草属苋科、莲子草属,俗名水花生、空心莲子草、革命草。  相似文献   

3.
水花生学名空心莲子草,又叫空心苋、长梗满天星、革命草、空心莲、螃蜞菊、喜旱莲子草,属苋科莲子草属。空心莲子草是国家环保总局、中国科学院2003年1月制订的第1批外来入侵物种的16种物种之一。空心莲子草原产于巴西。20世纪30年代末随日军侵华引种至我国,起先在上海郊区栽培  相似文献   

4.
以入侵植物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及其本地同属种莲子草(Alternanthera sessilis)为研究对象,比较地上专食性天敌莲草直胸跳甲(Agasicles hygrophila)和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的单独或共同危害对2种植物生长性状和生物量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无植食性生物危害相比,跳甲单独危害使空心莲子草的总生物量降低了约39.3%;线虫单独危害使空心莲子草的粗根数、细根数和莲子草的细根数分别增加了约2.5%、 3.3%、1.5%;而在跳甲和线虫共同危害下,空心莲子草的地下生物量、分枝数和莲子草的分枝数均增加;但空心莲子草的茎长却降低了约49.3%,且比跳甲或线虫的单独危害作用更强。由此说明,根结线虫能增强莲草直胸跳甲对空心莲子草的生物防治效果。在地上-地下植食性生物的互作下,空心莲子草在根系和生物量分配方面比莲子草具有更强的表型可塑性。  相似文献   

5.
《新农村》2020,(8)
正水花生又名空心莲子草、空心苋、革命草、喜旱莲子草等,属苋科莲子草属,是一种外来入侵的物种。长江以南地区草坪受水花生的危害相当严重,严重影响草坪的观赏效果。由于水花生的繁殖力极强,防除难度较大,草坪一旦出现水花生危害,往往是防不胜防。1.生物学特性  相似文献   

6.
空心莲子草生物学及防治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空心莲子草的水域调查、室内栽培、天敌饲养和小区化学防治试验,初步明确空心莲子草的生物学、发生条件、水生和陆生环境对植株的影响.首次报道了我国空心莲子草重要天敌昆虫——虾钳菜披龟(虫甲)的食性测定和发生规律.对水田空心莲子草采用了草胺、除草醚防除,有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7.
空心莲子草是全球性入侵杂草,其贮藏根是陆生型和扎根挺水型空心莲子草的重要越冬和繁殖器官,在种群生长和维持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盆栽试验,设置2种土壤基质(沙土和壤土)及4种水分条件(旱生、湿生、挺水、漂浮)的组合生境,研究水分、基质、水分与基质组合生境对空心莲子草不定根诱导形成贮藏根的影响。结果表明,不论是沙土还是壤土,旱生和湿生生境均有利于诱导空心莲子草不定根形成贮藏根;挺水生境在一定程度上能抑制空心莲子草的不定根膨大形成贮藏根;漂浮生境下,空心莲子草不能形成贮藏根,其根系接触到土壤基质是形成贮藏根的必要条件。研究结果对在不同生境下的空心莲子草防控管理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为明确CO_2含量升高对入侵杂草空心莲子草及其天敌莲草直胸跳甲的影响,测定了3种不同CO_2含量(420、550、750μL·L~(-1))对空心莲子草生长特性和体内营养物质、莲草直胸跳甲幼虫体重增长和成虫取食选择性的影响。结果表明:CO_2含量升高条件下,空心莲子草生长速度加快,种植42d后,550、750μL·L~(-1) 2个高含量CO_2条件下空心莲子草的株高分别达35.60cm和40.04cm,分别为对照组(当前大气CO_2条件420μL·L~(-1)下)空心莲子草株高(19.83cm)的1.75倍和2倍;CO_2含量升高,空心莲子草叶片SPAD值显著增加,光合作用能力增强;叶片的可溶性总糖含量升高,含氮化合物(蛋白质、总氨基酸)含量降低,叶片的碳氮比增加,单宁酸含量降低。取食高含量CO_2条件下培育的空心莲子草,天敌莲草直胸跳甲幼虫的体重增加速度较对照组显著加快;同期羽化的莲草直胸跳甲雌、雄成虫均偏好取食高CO_2含量(750μL·L~(-1))条件下培育的空心莲子草。  相似文献   

9.
陆生生境入侵植物空心莲子草群落数量分类与排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在中国大陆21°N~37°N大纬度梯度范围内(10省20市)设置59个野外调查样地,结合双向指示种分析法(TWINSPAN)和除趋势对应分析法(DCA),探讨了陆生生境入侵植物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群落的物种组成特征及其群丛类型划分。同时,采用除趋势典范对应分析方法(DCCA)对入侵群落物种沿着环境梯度(经度、纬度和海拔)的分布进行二维排序。结果表明:(1)59个样地群落共记录植物170种,隶属于52科134属,空心莲子草的优势地位显著(总重要值为32.390),出现频次较高的伴生植物有莲子草(Alternanthera sessilis)(16/59)、水蓼(Polygonum hydropiper)(13/59)和马唐(Digitaria sanguinalis)(12/59);(2)TWINSPAN分类和DCA排序将陆生空心莲子草群落划分为10类群丛,其中,空心莲子草+马唐群丛的出现频率最高(8/59),马唐为陆生空心莲子草在野外群落中伴生规模最大的本土种,未来可以考虑利用马唐对空心莲子草入侵进行竞争替代;(3)DCCA排序表明,纬度是决定群落物种分布的首要环境因子,TWINSPAN将群落中的30种主要植物(总重要值0.2)划分为10个种组,各植物种组在DCCA二维排序图上的分布与分类结果基本吻合,空心莲子草与葎草(Humulus scandens)的排序位置最为接近;(4)DCA和DCCA排序均反映出了群丛及物种分布的水分环境梯度,随着纬度上升,空心莲子草入侵群落中的植物逐渐由中生物种过渡为湿生物种。以上结果有助于深入理解外来入侵植物群落在大空间尺度上的数量结构特征、预测群落动态以及制定有效的入侵防治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在我国,外来入侵植物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常与本地莲子草 A. sessilis同域分布且占据生态优势。本文探讨克隆整合与空心莲子草强竞争力间的关系。方法 通过同质园试验,对空心莲子草和莲子草先端与基端匍匐茎的连接处进行保持连接(克隆整合)与剪断处理(无克隆整合),分别测量不同克隆整合处理下2种植物先端分株、基端分株及整个克隆片段地上部分及根系的生长、光合性能及生物量分配情况,比较2种植物克隆整合能力的大小。结果 克隆整合处理下,空心莲子草先端分株的茎长、基端分株的叶片数及整个克隆片段的叶片数及茎长显著增加,细根数、总根数及一些光合指标(如光补偿点、气孔导度等)也显著提高;莲子草先端分株、基端分株及整个克隆片段的地上(下)生物量、总生物量、粗(细)根数及总根数也显著增加。克隆整合处理下空心莲子草先端分株、基端分株或整个克隆片段的地上(下)生物量、总生物量及一些光合指标(如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显著高于莲子草。结论 空心莲子草和莲子草均能在一定程度上从克隆整合中受益,但空心莲子草的克隆整合能力要显著强于本地莲子草,能通过克隆整合作用挤占莲子草的空间生态位,从而形成自然生境中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1.
为提高空心莲子草(Alternantera philoxeroides(Mart.)Griseb.)生物防治效果,宜昌市从基地建设、空心莲子草栽培、虫源引进繁育三个环节开展探索,集成了莲草直胸跳甲(Agasicles hygrophila)越冬保种和春夏季繁育技术,有效控制了全市空心莲子草危害,并为长江中下游地区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2.
纬度和季节是影响生物入侵的重要环境因子。以往对入侵植物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的研究多集中于秋季入侵旺盛期,较少关注其春季的入侵表现(入侵态势、生物入侵-物种多样性关系等)。在中国22°~30°N范围内(广东、广西、湖南、湖北),共设置15个入侵样地与15个对照样地,探讨了春季陆生空心莲子草入侵群落沿纬度的变化特征及入侵对群落多样性(α物种多样性指数)、稳定性(Godron坐标值)的影响。结果表明:(1)春季空心莲子草入侵态势随纬度上升而加剧;入侵群落的Simpson多样性指数、Shannon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与纬度显著负相关(P0.05),而对照群落的这3个多样性指数与纬度显著正相关(P0.05),2种群落的Patrick丰富度指数与纬度均无显著相关性。(2)在群落整体水平上,空心莲子草入侵造成本土群落的4个多样性指数显著下降,但小规模入侵(入侵盖度25%)可以提高群落多样性;群落多样性指数随空心莲子草盖度的增加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单峰变化趋势;入侵样地和对照样地的Godron坐标值相接近,表明春季空心莲子草入侵并未对群落稳定性产生较大影响。(3)入侵区共记录植物45种,空心莲子草优势度最高;对照区共记录植物125种,优势种为结缕草Zoysia japonica,鹅观草Roegneria kamoji和葎草Humulus scandens;春季2种群落的植物在典型对应分析(CCA)排序图中沿纬度各自形成界限明显的3个分布区,入侵群落中物种分布的斑块化程度更高;空心莲子草靠近排序图的中心位置,表明它拥有较为宽广的纬度适应性。这些研究结果有助于预测外来入侵植物的群落动态,同时也有利于制定有效的入侵防治措施以保护本土生物多样性。  相似文献   

13.
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 Griseb)是世界性的入侵物种,其生长迅速,抗逆性强,适应水生和陆生环境,利用宿根和地下茎越冬,通过营养器官进行无性繁殖,目前在我国很多地区滋生蔓延,危害严重。近年来,空心莲子草的生物防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概述了空心莲子草的生物学特性和生理生化、防除方法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其中化学防除是我国防治空心莲子草的主要措施。同时,还介绍了空心莲子草综合利用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匍匐茎片段(来源于水体)和宿根片段(来源于陆生环境)萌生苗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的生长。主要结果为:2种来源的空心莲子草幼苗(陆生苗和水生苗)在相同的光照强度下(全光照、33%光照、9%光照),具有基本相同的生长格局,对光照强度的变化也具有相似的反应。随着光照强度的降低,甚至在9%光照时,空心莲子草的总分枝数、最长枝长、节间长度、叶片数没有显著差异,而空心莲子草的叶绿素相对含量显著降低,地上茎直径显著减小;在中等光照条件下(33%光照),其叶面积发生补偿性增大;就生物量的分配而言,随着光强的减弱,根生物量和总生物量显著减少,而茎、叶的生物量只有在光强极低的条件下(9%光照)才显著减少。这些结果表明,在不同的光照强度下,一方面空心莲子草的生长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形态可塑性,另一方面,空心莲子草基本的空间生长格局特征具有相对稳定性,这种生长策略上的权衡可能是空心莲子草成功入侵的一个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5.
链格孢属(Alternaria Nees ex Fr.)的2个新记录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2种国内未记述过的链格孢属真菌,即分离自一种供观赏的蕨类植物(Pteridophyte)叶片上的多隔孢链格孢[Alternaria phragmospora vanEmden]和引起苋科杂草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Mart.)Griseb.)叶斑病的莲子草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ntherae Holcomb etAntonopoulos)。  相似文献   

16.
[目的]明确空心莲子草叶片特征及生长期对莲草直胸跳甲产卵选择的影响,为莲草直胸跳甲的大量繁殖及空心莲子草的生物防治提供指导.[方法]采用选择性试验,接虫后24 h测定莲草直胸跳甲对空心莲子草的叶位、叶片性状(长宽比和表皮毛密度)的产卵选择情况;采用笼罩试验,测定空心莲子草生长期(苗期、生长期和老叶期)以及原有落卵量(0、1、2和4块/株)对莲草直胸跳甲产卵选择的影响.[结果]莲草直胸跳甲成虫喜好产卵在叶位3和叶位4上,在叶位3和叶位4上的卵块数和卵粒数分别占总数的81.52%和81.10%,显著高于叶位1和叶位2(P<0.05,下同),且这2个叶位的平均叶片长宽比显著大于叶位1和叶位2;偏好在叶背表皮毛密度适中的叶片产卵.莲草直胸跳甲对空心莲子草叶片背面(95.65%)和靠近叶片端部(61.96%)位置的产卵选择率显著高于叶片正面(4.35%)和叶片基部(38.04%)位置.莲草直胸跳甲对生长期植株和未被产卵的空心莲子草叶片的产卵选择率分别为55.09%和45.26%,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结论]莲草直胸跳甲喜好将卵产在叶片长宽比较大的空心莲子草的叶位3和叶位4,被产卵叶片表皮毛密度适中;莲草直胸跳甲对空心莲子草叶片背面和靠近叶片端部的位置产卵选择率高,且偏好在生长期植株和未被产卵的空心莲子草叶片上产卵.  相似文献   

17.
空心莲子草对大蒜生长的影响及其经济阈值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为明确空心莲子草对大蒜生长的影响及其经济危害允许水平,采用添加系列试验和模型拟合的方法观察了不同空心莲子草密度下大蒜各生长性状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大蒜在空心莲子草的竞争干扰下,株高、鳞茎数、根数、田间透光率、蒜薹及蒜瓣产量均随空心莲子草密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对数函数模型可以较好地拟合空心莲子草与大蒜产量损失间的关系(y=6.039lnx 0.977,P<0.001).大蒜田采用人工拔除方法对空心莲子草进行防除时,空心莲子草的经济危害允许水平为5.21%,经济阈值为4.02株/m2.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白三叶草(Trifolium repens L.)在南方水田田埂作为饲料草和生态工程植物的潜力。【方法】2015年春在湖南省衡南县和四川省江油市稻田田埂播种三叶草,次年春季开始每个月刈割1次,烘干后称重,同一季度采集样品则混合后再测定粗蛋白以及氮磷钾元素含量,温室内水泥池将三叶草与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对峙种植以评价其竞争能力。【结果】三叶草干物质量在四川江油以首次收获量最大,随后逐渐降低至次年1月份最低,再则逐渐回升至次年6月试验结束;在湖南衡南首次收获后7月也减少,但自8月开始逐渐恢复,至次年4月达到高峰。两地三叶草粗蛋白、氮和磷含量均以第一季度样品含量最高;钾在四川江油以第三季度样品含量最高,湖南衡南则以第二季度含量最高。在三叶草与空心莲子草的种间竞争试验中,夏季空心莲子草长势明显好于三叶草,但随着灌溉次数减少两者长势均减弱;冬春三叶草长势明显优于空心莲子草,且三叶草长势不受干旱影响并在群落中逐渐占优势,其相对面积、鲜重和干重均极显著高于夏季。【结论】白三叶草在湖南和四川稻田田埂种植均表现出较强的再生能力,整年都可提供高蛋白质含量的优质牧草,且在温度较低和土壤干燥条件下可抑制田埂空心莲子草生长。  相似文献   

19.
空心莲子草发生危害特点及防除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空心莲子草又称水花生,于上世纪30年代末随日军侵华引人我国,先在上海郊区作养马饲料栽培。50年代,我国南方一些省市将空心莲子草作猪羊饲料推广,又被进一步引人我国长江流域及南方各省。空心莲子草生命力强,适于水生和陆生环境,生长繁殖迅速,人为引种扩散更促进其滋生蔓延,80年代以来,该草已成为我国许多地区分布广泛、危害严重的恶性杂草,已成为当前亟待研究和解决的草害问题。1发生和危害特性1.1发生特.点空心莲子草属觅科莲子草属,是一种多年生宿根性杂草,耐盐力强,适应性广。水陆均可生长,遍布于水稻田及田埂、河道、蔬菜田、果园、林地及草坪地,生长速度和对环境的适应性均超过一般作物。  相似文献   

20.
利用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地上茎段扦插育苗,在空心莲子草生长20、45、70、95 d时,研究其不定根膨大过程中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总糖、蔗糖、淀粉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空心莲子草不定根膨大过程中,随着根直径不断增加,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呈上升趋势,可溶性总糖和蔗糖含量呈急剧上升趋势并保持在较高含量水平,淀粉含量低且变化不大。不同膨大时期,蔗糖占可溶性总糖的比例均较高。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可溶性总糖含量、蔗糖含量与空心莲子草宿根的主要生长指标(宿根直径、根长、表面积、体积、干重、根冠比)均呈现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淀粉含量与其他各项指标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表明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总糖、蔗糖是空心莲子草不定根膨大的物质基础,其中可溶性总糖、蔗糖是宿根的重要组成物质和贮藏成分。而淀粉在空心莲子草宿根形成中并不是重要物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